加强阶段性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VAS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影响

2022-11-17 13:17:40邓晓燕
吉林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股骨颈肌力置换术

邓晓燕

(如东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苏 如东 226400)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创伤性骨折的一种,在全身骨折中约占3.58%,临床表现以髋部疼痛、肿胀等为主[1]。当前,临床上主要首选通过手术对股骨颈骨折展开治疗,髋关节置换术为其中常见术式的一种,通过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可避免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恢复[2]。然而,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恢复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6个月,而为促进患者有效恢复,需注重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3]。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强调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护理对康复计划进行设计,分阶段予以康复锻炼指导与干预,可进一步提升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6~63岁,平均(49.50±7.65)岁;手术关节部位:左侧全髋19例,右侧全髋23例。观察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37~63岁,平均(50.01±7.73)岁;手术关节部位:左侧全髋18例,右侧全髋24例。纳入标准:①在影像学检查下经《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4]中的诊断标准确诊;②首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③股骨胫骨折发生前行走、运动能力正常;④知晓研究,并配合知情同意书签字。排除标准:①陈旧、病理性骨折;②髋关节翻修;③合并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脏器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④认知、精神障碍。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术后展开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肢情况等情况,遵医嘱规范进行用药,注重相关并发在预防与处理,指导患者饮食及康复运动。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强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

1.2.1住院阶段:术后当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包括趾屈、背伸、环绕,3~5次/d,同时依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指导其实施压膝、夹臀、抬臀练习,5~10 s/组,3~5组/次,3次/d。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实施屈膝、屈髋、髋外展活动,10~15 min/次,2~3次/d。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患肢抬高训练,于助行器辅助下进行从坐至站、从站至坐的练习,10~15 min/次,2次/d。术后3 d至出院,指导患者开始实施直腿抬高训练,10~15 min/次,2次/d。

1.2.2院外恢复阶段:

1.2.2.1术后2~4 w,指导患者进行以下训练:①肌力恢复:直腿抬高30°,保持6~8 s,20次/d;仰卧位空登单车,3~5 min/次,2次/d;床边小腿摆动,15 min/次,2次/d。②关节活动:患侧屈髋90°以下,屈膝,髋关节外展、内收40°以下,1 min/次,10~20次/d。③起床练习:指导患者缓慢将患肢伸直,挪动身体坐于床边,进行下床、上床活动,下床时健肢先下,上床时患肢先上,2~3次/d。④坐位与站位练习:于坐位、站位下进行伸髋、屈髋练习,1 min/次,15~20次/d。⑤行走练习:指导患者在行走辅助器辅助下进行行走、上下楼梯练习,15 min/次,3次/d。

1.2.2.2术后2~3个月,指导患者展开以下练习:①肌力抗阻力训练。抬高臀部、侧卧抬腿、俯卧抬腿、站立平衡,1~2 min/次,15~20次/d。②关节活动度训练。屈髋下蹲、负重行走、穿鞋袜,10~15 min/次,2次/d。

1.2.2.3社区维持阶段:术后4~6个月,指导患者继续进行肌力耐力提升训练,并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进行散步、打太极等轻微体育活动。

1.3观察指标:①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深静脉血栓、压疮、神经麻痹、关节痉挛、组织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②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对两组实施VAS评分,提供标记10个刻度的标尺,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指导患者依据自身疼痛情况选择相应数据[5]。③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6个月时,予以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包括关节活动度(5分)、畸形(4分)、功能(47分)、疼痛(44分)四个维度,总分100分,得分90~100分为优,得分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中例数)/总例数×100%[6-7]。④生活质量:术后1 d、术后6个月时,通过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了解两组生活质量。FIM总分为126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独立能力越强[8];SF-36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9]。

2 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42]

2.2两组VAS评分比较:术后1 d,两组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两组的VAS均比术后1 d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n=42)

2.3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n(%),n=42]

2.4生活质量:术后1 d,两组FIM、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FIM、SF-36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n=42)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在髋部骨折中约占53.0%,当前临床上多实施手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为其中常用手术方式的一种,可有效对髋关节疼痛症状进行缓解,并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10]。然而,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患者所需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为进一步对手术效果进行巩固,减少并发症,使假体使用时限延长,需予以患者全面的康复锻炼护理[11]。以往临床上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的康复护理多强调院内干预,且干预方法具有一定统一性、片面性,难以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阶段性康复护理强调有计划、分阶段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为患者提供程序性、全面性的康复指导,促进康复效果提升[12]。本研究提示对股骨颈骨折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加强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将股骨胫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分为住院阶段、院外恢复阶段、社区维持阶段,住院阶段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压膝、抬臀、屈膝、屈髋、髋外展活动即患肢抬高训练,可有效对肌力进行恢复,并予以关节活动,使患肢得以活动,减少静脉血栓、组织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院外恢复阶段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实施肌力恢复、关节活动、起床练习、肌力抗阻力等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肢肌力,并促进关节活动范围提升,减少关节痉挛、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社区维持阶段的护理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适量体育活动,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进而使相关并发症减少。不仅如此,本研究提示股骨颈骨折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加强阶段性康复护理可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疼痛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症状的一种,可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其生活质量[13]。对此类患者加强阶段性康复护理后,患者肢体得到有效活动,相关并发症减少,且患者骨折得到有效固定,可促进骨折有效愈合,进而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效果。

股骨颈骨折出现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下降或完全丧失,并伴有下肢疼痛、肿胀等症状,可导致其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4-15]。本研究提示股骨胫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加强阶段性康复护理可进一步提升髋关节功能。住院阶段的康复护理强调被动活动、主动活动相互结合,可使患者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得到有效训练;院外恢复阶段、社区维持阶段的康复护理主要为主动活动,可促进患者肌力恢复与提升,使患者髋关节功能得到有效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通过以上各阶段计划性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使患者髋关节得到有效活动与锻炼,进而达到提升Harris髋关节评分的效果。除此以外,本研究还提示股骨胫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加强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对此类患者展开阶段性的康复护理后,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疼痛症状得以有效缓解,且髋关节功能有效恢复,疼痛、髋关节活动不良等症状对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减轻,可促进患者功能独立性提升,进而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股骨胫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加强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并且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此次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如选取病例较少,且仅观察至术后6个月,可能使结论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等。因此,后续需进一步展开多中心、大规模的研究,从而客观评价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加强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对VAS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影响。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肌力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Coco薇(2017年12期)2018-01-03 21:18:37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