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蕾
(青岛京源信达中医医院 山东 青岛 266200)
在临床创伤性疾病中脊柱创伤比较常见,重物砸伤、高空坠落及车祸为主要致伤原因,且椎旁、椎体、脊髓等结构损伤后会引起慢性神经性病理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2]。脊柱为人体重要支柱,不仅承受压力,而且还可保护神经与脊髓并减轻震动感。脊髓损伤为脊柱创伤的常见类型,发生后若未得以及时救治其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因此要尽早诊断以明确创伤类型并早期开展手术治疗,而术前的诊断结果则尤为重要,只有明确脊柱损伤类型与位置才能够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CT技术与MRI均为临床诊断脊柱创伤的常用方法,各有其优势,可良好显示创伤范围、骨折线走行及椎管损伤等情况。现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的脊柱创伤患者60例,将MRI与CT的诊断准确性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对象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的脊柱创伤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神志清晰,可获取的病史资料较完善;②分别采取MRI与CT检查;③创伤史明确,且表现为活动功能受限与局部疼痛等症状。排除标准:①脊柱损伤因病理原因导致;②合并肝肾功能或心肺功能严重受损;③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系统的严重功能不全;④图像质量较差,无法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于医院性;⑤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⑥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本研究。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为(46.54±6.72)岁;创伤部位:12例腰段,16例颈段,32例胸段;致伤原因:15例高空坠落,38例交通事故,3例打架斗殴,4例其他原因;临床表现:22例完全瘫痪,23例不完全瘫痪,15例大小便失禁。
1.2 方法
60例患者先开展CT检查后再行MRI检查,期间专业检查人员严格依据说明书执行相关操作。CT检查使用的仪器为美国GE公司的16层螺旋CT机,扫描脊柱,先开展常规平片扫描,连续扫描骨折部位,设置如下层数:层距与层厚均为5mm,扫描时需平行于椎间隙,先开展横断位扫描,0.875为螺距,层厚层距均为3mm,管电流为220~300mA,管电压为120kV,扫描胸腰骶椎时选择的骨窗设置1250Hu为窗宽,300Hu为床位;选择软组织窗时250Hu为窗宽,50Hu为窗位。若有必要可开展矢状位与冠状位扫描并使用图像重建技术,并给予多个角度将感兴趣区选出,以保证脊柱损伤情况得以最佳显示。
MRI检查则使用西门子1.5TMRI扫描仪,取仰卧位,扫描序列如冠状位、常规轴状位与矢状位T1WI与T2WI序列,设置参数如下:T1WI矩阵为256×256,450ms为TR值,7.5~15ms为TE值;T2WI序列中2300ms为TR值,105~120ms为TE值,4mm为层厚,2mm为层间距;脂肪抑制序列(STIR)的参数设置如下:T2WITR值为3100ms,TE值为110ms,TI值为75ms,4mm为层厚,2mm为层间距。获取图像资料后结合上述参数以分析患者脊柱出血、损伤及水肿等情况。图像获取后由2名影像科医师阅片并提供诊断意见,若诊断意见不一致则经协商后得出最终结论。
1.3 观察指标
以术中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T技术与MRI对脊柱创伤的诊断准确率;分析CT与MRI诊断脊柱创伤的征象。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上述数据,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3.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卡方检验“χ2”开展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1 CT与MRI的诊断结果比较
与术中诊断结果相比,MRI诊断准确率整体而言比CT技术更高,突出表现在诊断韧带受损与椎旁软组织损伤方面,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但CT对碎骨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见表1。
表1 CT与低场MRI的诊断结果比较(n/%)
2.2 MRI与CT征象分析
MRI:①椎骨骨折:椎体爆裂骨折中骨折处主要为片状长T1低信号,其中混杂长T2高信号与稍高信号;压缩性骨折中主要为长T1、T2信号;骨挫伤有完全正常的椎体形态,骨髓内存在非线状与大片状长T1、T2信号;附件骨折附件区无正常结构,清晰度缺乏且紊乱,呈现出长T1、T2信号改变且不均匀。②韧带损伤:主要征象为T2WI序列韧带结构区信号异常增强,且存在程度不一的皱折现象,模糊不清或连续性中断,棘突间距变大,若合并出血则依据出血时间信号也相应变化。③脊髓损伤:3例受压迫,椎间盘、椎体及碎骨片等压迫后引起移位变形,蛛网膜下腔局部变窄或消失,矢状位扫描图像显示效果好;水肿2例,梭形膨大或脊髓增粗,稍长或等长T1及长T2信号;出血2例,短T1与长T2信号;断裂2例,脊髓完全或不完全性中断和错位,断端有水肿、出血症状,断裂完全则有脑脊液充盈,蛛网膜下腔局部闭塞且不规则;1例软化,小囊状长T1、T2信号且有清晰边界;1例萎缩,脊髓更细,信号正常或伴随脊髓软化灶;1例空洞,有正常脊髓或变细、增粗,中心短条状长T1、T2信号,有清晰边界。
CT:检查后依据图像共有以下几种分型:①单纯屈曲压缩型:表现为单纯前柱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多数未对椎体后壁产生累及,可能部分中柱被累及,导致骨碎片前移或位移至两侧,有完整的骨性椎管,椎管内不存在骨碎片,脊髓未被压迫。②爆裂型:主要征象为骨折对三柱产生累及且重点为中后柱,粉碎骨折时伴随横突、椎板或棘突、椎弓骨折,多数存在大片骨碎片,致椎管前后径变小,完全阻塞后对脊髓产生压迫,出现瘫痪或肢体功能性障碍。③脱位型骨折:此类骨折对三柱任一柱产生累及,椎间关节因韧带受损或骨折而错位,双边征明显,小关节突征裸露,骨性椎管因脱位而变窄、变形。④安全带型:中后柱为主要骨折线,椎弓根得以显示;椎体骨折线为横向且CT平行扫描时则难以显示。
脊柱的连接包含椎间关节与多节椎骨,功能主要为保护内脏与神经、维持运动功能及为躯干提供支撑等。近年来随着高空作业与交通事业的发展,脊柱创伤发生率逐年增长。脊柱创伤会引起上述功能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目前治疗脊柱创伤的原则主要指节段间稳定、骨折复位及解除神经组织压迫等,前两者主要用于恢复脊柱的支撑功能,而后者则是创造条件便于恢复脊髓与脊神经功能[3-4]。与四肢创伤一样,脊柱创伤也会涉及关节与骨,但前者极少使用关节融合术,而后者的公认治疗方案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固定节段的融合[5]。但治疗方案的治疗离不开临床的准确诊断,只有结合影像学才能制定可行且有效的治疗。
脊柱创伤后的脊髓损伤为临床关注重点,若治疗不及时会严重损伤机体正常功能,甚至引起高位瘫截。而影像学手段可将损伤性质与部位明确,便于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与康复训练方案。目前临床主要使用X线片开展初步筛查,但只能诊断椎体滑脱或压缩性骨折等情况,无法了解椎管内情况与椎体骨折细节。再基于此利用CT技术将骨折位移与类型及椎管受压等情况全面呈现,且可准确辨别新发骨折与陈旧性骨折。但脊柱为多骨联合的复杂结构,形态各异且关节多,一旦创伤后病理征象十分复杂,大量研究证实CT在诊断脊柱创伤时也存在较多漏诊或误诊现象[6-7]。而MRI的主要优势在于组织分辨率较高,且通过观察椎体周围局限性水肿而观察病理变化,检出隐匿性骨折,弥补X线与CT的缺陷。具体而言,MRI的成像可多方位与多参数开展,有利于检出脊柱周围软组织损伤、脊髓损伤或脊柱脱位等现象;CT在诊断椎体骨折线、碎骨片等方面效果优于MRI,但韧带或骨折受损的急性期受伤部位会水肿,MRI有清晰的长T1、T2信号征象。本组结果显示与术中诊断结果相比,MRI诊断准确率整体而言比CT技术更高,突出表现在诊断韧带受损与椎旁软组织损伤方面,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但CT对碎骨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此外,若骨挫伤椎体形态无变化,MRI则可将受累椎体长T1、T2信号显示出来,特别是矢状位序列更加突出,而CT难以检出。脊柱创伤后脊髓断裂、水肿、髓内受压或出血等症状出现后提示处于急性期,若断裂处有血液充盈且有不同形态的信号则有较大风险出现脊髓萎缩、空洞或软化等后遗症。可见MRI可将脊柱创伤时椎体移位与变形等情况显示出来,对骨质损伤及椎体信号强度变化等予以了解,但是在崩裂的细小骨片移位等方面功能受限[8-9]。
综上所述,与CT相比,MRI诊断脊柱创伤更具推广价值,可作为脊柱创伤的首选检查方式,为临床提供准确信息便于准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