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震
摘要:生本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激活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切入点,不断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情境探知、换位思考和拓展延伸中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增强其学习认知体验。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外兼修的特点,从学生自我成长认知发展出发,借助情境导学、引导换位思考、实践活动尝试和拓展延伸升华,有效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围绕学生学习发展需要,从发展学生学科素养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开放化的学习过程中深入探知,切实提升他们的知识综合运用水平。
关键词:道德;法治;学生;主题;情境;互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开放性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究新知,这样才能使课堂更有生机活力。围绕学生探知发展需要,教师不妨多让学生在鲜活的情境氛围中深入探知解读教材,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整体探知综合运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探知互动的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素养。实践证明,从学生的整体理解探知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在自觉换位思考中自我修正完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素养,对学生的学思践悟能力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可依据课程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在拓展延伸中有更多的收获,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产生深度学习导向,让课程绽放生机活力。
1 创设情境导学:活化资源
强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课程知识,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与法治素养提供了多元学习途径。以此为切入点丰富教学,能帮助学生在主动融入相应情境氛围的过程中产生多元构思认知,促使学生在情境中高效学习。通过情境导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化理解,在情境导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参与研读,引导学生获得深层次认知。同样,通过情境导学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中发展学习思维,能让学生跳出教材文本的文字介绍,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灵感和顿悟。
教师以情境导学的方式鼓励学生深入探知,帮助学生在融入语境氛围的过程中深化理解,能使课程教学富有动感与活力。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感思,如在“家的意味”的教学中,不妨以“我爱我家”的小情景剧导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整体理解感知扮演相应的角色,从一家人的温暖时光中探寻与之相应的情境氛围。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一家人晚餐后的活动”为主题,鼓励他们模拟自己家人生活的情境:晚餐后爸爸到小区里悠闲地散步;妈妈在打扫卫生,还听着自己喜欢的歌曲;我在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弟弟在欣赏着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还不时地发出笑声……很多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能主动结合自己的理解感知,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意见,以“家是一家共同生活的爱的港湾”为主题,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尊重和关怀,从“相亲相爱一家人”说起,阐述自己对父母的尊重,并延伸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想,切实唤醒学生的探知意识,满足其多元化的探知发展需要。通过这样的情境展示能使学生在活跃的环境氛围中探寻所要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主动跳出教材文本学习,在激活自我学习思维灵感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源。情境导学能在满足学生探究好奇需要的前提下,对教材文本起到补充延展的作用,让道德与法治变得动感十足和韵味十足。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学习内容,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出发,鼓励他们在探究中找到自己的认知感思,定能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和光彩。这些情境创设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利于学生将情境与教材文本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便于他们在深入探知中获得灵感,主动融入其中。
2 鼓励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种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不断融入相應环境氛围的过程中深入探知。教师不妨多鼓励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他们在推己及人中体味对方的心思。很多学生在思考对方感受的过程中能体味他人的心思,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宽以待人的品格。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提示和引导,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整体理解进行感知,结合他们的认知想法主动梳理观点,引导他们在深入探知求解的过程中生成丰富的感触体验,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有助于培养他们三思而后行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其能在积极尝试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
学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深化理解知识内容,能从中找到不一样的感触认知。这些认知能促使学生主动融入相应的探知过程中并形成多维度感知,比如,在学习“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课的时候,教师不妨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文本,给他们相应的提示和引导,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深入探知课程内容。很多学生从其他生物的心理需求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意见:“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命的家园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应该是以人类为主宰”“人类在改造自然中获得的进步和文明不应该以损坏自然环境与其他生物的生命为代价”“人类缺少爱的恒心,定然会使自然陷入更加糟糕的地步”“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物种”等等。此外,有的小组则运用“假如我是……”的思考方式尝试从自己和动物角色互换中深入体味和谐共处的价值。有的学生假设自己是熊猫,希望人类能给自己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有充足的竹子可以食用;有的学生则从自己是一条小海豚的角度思考,希望人类还大海以宽广,不要再人为地滥杀海洋中的生物,给它们更多的生活空间;有的学生从自己是麻雀的角度思考,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猎杀动物,造成了很多动物正逐步消亡。因此,希望人类多从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需要角度思考,多给它们一片净土……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其他物种的仁爱之心,能帮助学生在探知学习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认知。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思考,可以让他们在不断深入探知求解的过程中形成更多有效的思维方法。学生换位思考的过程就是自我理解感悟的过程,是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首先应该考虑的原则。遵循这样的原则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目标需求、价值理念、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考量,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思考,在不断推己及人的过程中全面考虑问题,在反复思考琢磨中找到更多可表达的方式。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通盘考虑和构思,能让学生形成全面正确的思考方式,使他们的人际关系和问题处理能力更趋向灵活冷静与合理。很多学生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能秉承推己及人的想法,从课程探知中找到可实践运用的方法与途径,使思考更加全面。
3 实践活动锻炼:学以致用
实践出真知。道德与法治强调从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角度注重学生良好道德与习惯的培养。想要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的机会,就需要为他们创设和谐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活力与动力。借助实践活动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让他们在发现问题和主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使其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积累经验。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知,让他们将学习认知自觉转化为实践运用本领。
在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融入社会,在自觉参与中形成感知,对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学习“积极奉献社会”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爱心、责任、担当、和谐等关键词,让学生理解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年担当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带着责任和担当走出校园,让他们走进社区、工厂、敬老院、广场等公共场所中参加志愿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内涵意义。于是,笔者将此堂课搬进了社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参加劳动,在积极配合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感受中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有的学生参加了“环境保护有我”的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参加捡垃圾、收废品、帮助社区人员做好垃圾分类等活动,在深入体验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其价值和意义。有的学生则参加了“为老人送温暖”活动,通过到敬老院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与他们一起开展包饺子活动等,体验尊老的乐趣。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组成了“互助组”,主动为学习困难的同学做起了辅导工作,在课后与被帮扶的同学一起学习,在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中获得快乐……这些实践活动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认知感受,让他们在主动融入活动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让他们在积极奉献中体会助人的价值与意义。很多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推己及人,能在活动中不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和提高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热情。
教师要围绕课程教学内容,以任务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在不断梳理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找到更多参与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像沙龙聚会、手工制作、志愿活动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积极参与活动。很多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结合自身的实践体验,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其中的道理,能在亲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中明白较为抽象的意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锻炼了自我,能将课程学习自觉转化为灵活运用的载体。
4 倡导拓展反思:锦上添花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从尊重和信任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感思,鼓励他们以拓展反思的方式深化认知,这样一定能使课堂教学更具深度和广度。教师要结合学生不一样的认知想法,给他们相应的提示和引导,鼓励他们针对自身在学习总结和反思中的收获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知。很多学生在主动融入相应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不断深入反思中形成多样化的认知观点。
学生拓展反思的过程就是自身理解感知不断深入和丰富的过程,这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大胆探知和尝试意识。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不同认知感受,给予他们相应的提示和引导,鼓励他们在主动参与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构思和设想。教师可根据课程学习内容,如在学习“我爱祖国”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总结,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主动从相应的探知中深入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很多学生针对自己的整体理解感知,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设想和意见,能在主动融入相应探知活动的过程中强化识记,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活力。教师可结合学生不一样的探知需求,給予他们相应的提示和指点,引导他们从“理性爱国”的角度阐述爱国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教师还可针对学生不一样的认知体验组织他们结合各自的探知需求,主动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观点。有的学生从某个事件出发,从探求事件的本来面貌中深入体会其中的内涵意义,能结合当时的背景内容探知事情的来龙去脉,深入挖掘背后的隐藏信息。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表达思想的话匣子,很多学生将自己的整体理解感知主动融入其中,认为爱国不仅是一种自觉行为,还是一种不可丢弃的责任担当。很多学生在主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能结合自身的整体认知想法,从爱国的重大意义产生多样化的独特认知,理性反思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爱国。
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总结反思,教师要给学生足够自我探知的机会,引领他们不拘一格地探求真相。从学生探究中遇到的疑惑出发,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帮助他们在融入互动探知的过程中生成独特新颖的认知感受。突出情境化引导的作用,将比较难懂的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理解透彻,使学生在不断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和思想。
5 结语
由此可见,在学生自我学习认知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互动交流,是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践行生本意识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生本理念开展教学实践,能使学生在主动融入课程探知的过程中释放无穷活力与潜能。这种以满足学生探知需要为前提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探知,还能使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鲜活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收获满满。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既对学生具有无尽的诱惑力,又会绽放不一样的生机活力,让学生心灵得到润泽。
参考文献:
[1]卢云锦.生本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建构[J].广西教育,2021(1):24-25.
[2]步卫星.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2):101-102.
[3]王剑飞.以生为本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4):82-83.
[4]李璐.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路径[J].新智慧,2019(17):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