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虹 欧跃发
【摘要】本文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要求、职业适应性培养的问题及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师范生职业适应性的策略,提出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专业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从而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的符合乡村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小学全科教师,构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关键词】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师范院校 小学教育 职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7-0011-03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教育振兴。自从国家推行全科教育以来,乡村教育状况得到了改善,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使命发生着变化,对乡村教师队伍振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乡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主要输出者,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合格乡村教师的重要使命,地方师范院校应顺势而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为乡村学校输送优秀的教育人才。笔者基于现状与需求的背景,论述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师范生职业适应性的路径。
一、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要求
民族地区师范院校一般地处二线、三线城市,辐射乡村教育圈。从近几年的师范院校产出方向看,除了重点的师范院校,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及高職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更多是服务于乡村的基础教育。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要培养合格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让他们既具备教学多门课程的能力,又具有班级管理和团队管理的能力。有学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要定位在“两专多能”上。“两专”是指能胜任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多能”指除了能胜任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还兼备2—3门其他学科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往往要求学生掌握“1+N”学科的教学,即(语/数/英+音/美/体),或者是“1+1+N”学科教学,如“数学+科学+美术”。简而言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专多能”或者“双专多能”的教学本领。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师范生要符合4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一是具备服务乡村的意识,二是具备较全面的知识储备,三是具备专业技能与素养,四是具备乡村教育情怀。“乡村意识”“乡村情怀”是师范生“下得去、留着住”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是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法宝。而全面的知识储备、专业的技能与素养是乡村教师教育质量的保证。
二、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师范生职业适应性培养的问题
近10年来,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适应相脱离、教学指导忽视乡村教育特殊性、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一)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适应性有出入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被弱化。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需要教师监控或者给予有针对性的长期指导。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师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年轻化成为普遍现象,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由于教师有限,学校往往会安排全院(系)的教师进行分组试讲指导,一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自己也没有掌握多少教学技能却要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在实习管理方式上,一个实习点或实习区域只安排一名带队教师负责日常纪律及安全管理,难以做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再者,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跟岗实习时长较短,真正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岗位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左右。部分实习单位未与高校构建合作育人机制,对实习生教学技能指导缺位。这些都直接对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养成产生严重影响。另外,笔者从调查访谈中发现,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存在消极应付的心理。部分地方师范高校虽处于中小城市,离乡村服务半径较小,但教育教学却严重脱离需求,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教学指导忽视乡村教育特殊性
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师范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以乡镇乡村学校教学为主,因此,在教学指导上,要紧紧围绕师范生的就业定位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有目的性地关注乡村,了解乡村的现状及特点,培养他们的职业适应性。然而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由于师资队伍年轻化,缺乏基础教育一线教学经验,加上对乡村关注度不高,对乡村教育缺乏深刻认识,缺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难以在培育服务乡村意识和乡村情怀等方面开展辅导工作。虽然小学教育师范生大都来自乡村,但由于生活阅历、关注点不同,再加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更多师范生向往到城市就职。当前乡村教育存在诸多困难及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给有志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学生心理负担。这要求教师在职业技能训练中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解除学生的顾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联系不紧密
教育事业是一份良心事业。对乡村教师而言,还需要具备服务乡村的“教育情怀”。这需要对乡村有足够的了解、对乡村教育有充分的认知、对乡村文化有一定的认同感。当前,师范生普遍存在对乡村教育不了解、对专业就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乡村教师应厚植乡村教育情怀,充分融合当地风土文化,跨学科开发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做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服务乡村的理念、价值及有关乡村的知识传递给师范生,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乡村教育意识,加强对乡村教育的了解,培育乡土情结,热爱乡村风土文化,让他们愿意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
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应主动肩负社会使命,努力为乡村输送高素质人才,培养“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乡村教师。“到2025年,实现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夯实,乡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愈加完善,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基本形成”是我国要实现的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也是师范院校当下要落实的使命。
三、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师范生职业适应性的策略
(一)顶层设计,确保师范生培养与乡村基础教育需求对接
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按照产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的理念建构新的教学模式。小学教育专业要结合乡村性、综合性等特点,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评价体系,规范课程体系,明确课程标准,构建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师德素养。
学校要以产出为导向,构建“课岗证赛”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课岗证赛”是当前最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聚焦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有助于学生增长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随着我国教师职业制度的建立及不断完善,“持证上岗”“先上岗后执证”都是对教师队伍及素质的规范与约束,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已是必然。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及成果如何,可以从师范生的“就业岗位”“资格证书”“比赛获奖”中找到答案。教学竞赛、考证辅导,指导学生就业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岗、证、赛”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学习中明确职业定位,获取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二)强化实训,保障师范生教学技能与乡村教育职业相适应
实践教学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的职业适应性,需要构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2021年5月,教育部印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5个文件,分别明确学前、小学、中学、中职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重申“明确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构建全方位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把“实践取向”作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强调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师范院校应积极探索小学教育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以能力为重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确保实践课程比例不低于理论课程,优化实践课程。如开设三笔字、美术基础、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训练)等基础实践课,同时通过开设专业实践课如教学法、教学技能、教材分析课等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课堂上除了设计朗读、试讲、说课等训练环节,还要通过录课、微课、观摩、竞赛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要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开设选修课,如钢琴、舞蹈、手工、小器乐、书法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专长,为“一专多能”或“双专多能”型人才提供锻炼和提升的平台。
其次,强化指导,落实实习环节,实现见习、跟岗与顶岗就业一体化训练。实习是师范生岗前就职适应期,是将理论学习应用到教学实践及技能提升中的重要环节。全面提升全科教育能力,适应乡村教育需求,如高职师范院校可以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即有50%的时间(一個学期)集中到实习合作基地进行跟岗实习,另外的50%时间进行顶岗实习。跟岗实习采用双导师制,高校和实习单位教师联合指导,从备课、课堂教学到听课评课,从组织班级活动到班级日常管理,训练学生的教学能力及班主任工作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也对乡村教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而见习可以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让学生用一至两周的时间到实习合作基地进行教学观摩学习,直观感受一线教学状况,便于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最后,加强合作,形成三全育人机制。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创设条件,为高校与基础教育单位的合作交流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创造宽松的良性环境,同时适当给予经费支持。高校要主动出击,加强校政合作、校校合作,主动与地方基础教育单位共建实习实践教育基地,互派教师交流与指导,邀请优秀教师到校开展讲座,增进交流,轮派教师到实习教育基地学习观摩,汲取一线教学经验。
(三)优化师资,将师德教育与乡村教育情怀融合
先有高质量的教师,后有高质量的教育。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虽然有部分学生来自乡村,但不意味着他们具备乡村教育的知识、兴趣及解决乡村复杂教育问题的智慧和能力。要让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尤为关键的是要传承地方民族文化,养成乡村教育情怀。因此,必须加强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建设,强化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乡村教育,必须发展乡村文化,把乡村文化与教育相结合,开发地方文化课程资源,让学生爱家乡,认同家乡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师范生主动、自觉地思考乡村文化传承、乡村生态与教育间的关联,努力实现“把乡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乡村”的目标。
为此,师范院校可以在“小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教学中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引导,强化服务乡村意识及乡村教育情怀熏陶。例如,可以借助优秀案例进行课堂引导,通过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参与到乡村的活动中。此外,合理增设乡村文化特色课程,如开设“民间文化学”“民间手工艺术”“壮乡礼节”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乡村文化,体验乡村文化内涵,最后认同并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
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及职业技能直接影响未来乡村教师队伍的水平。目前基础教育中具有音体美素质的全科型教师存在较大缺口,师范院校应主动作为,精心谋划,为乡村教育输送优秀人才。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需不断完善乡村基础教育机制,出台利好政策,为乡村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新一代年轻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参考文献
[1]邱芳婷,殷世东.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专业发展及其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1(6).
[2]梁晓俐,王晓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乡村基础教育[J].辽东学院学报,2012(19).
[3]郝文武.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亟需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结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0(9).
[4]艾述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3).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广西教育基本建设研究专项课题“广西高校聚集区产教融合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2021ZJY2018,主持人为周彩虹);2018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互联网+实训教学’的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钦州学院为例”(2018JGB32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彩虹(1986— ),广西武宣人,教育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欧跃发(1982— ),广西桂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