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面临的诸多机遇与挑战,论述将党史融入教学以丰富课程内涵、依托网络平台拓宽党史育人新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策略,提高中职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中职学校 党史学习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6-0033-03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7号)指出,建好用好网络德育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提升学校应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成为青少年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所承载内容的丰富性、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沟通的即时性等特点,对青少年来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特别是新媒体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特点,能够根据受众的需求提供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信息,更易于被青少年接受,可以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新的平台、为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中职学校要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充分挖掘党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使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一、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机遇
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是党带领人民为民族崛起、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党史育人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在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党史学习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教育教学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自觉担负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点燃青少年学生学习党史的热情,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而让党史浸润青少年学生的心田,提高党史育人效能。
当前,互联网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微博、微信、抖音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新媒体即时、互动和双向的特点给中职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信息更新速度快、传播速度快,且无时间、无地域限制,内容短小精炼、直击人心等,为中职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机遇;同时,新媒体平台中可以挖掘的党史资源内容详尽、声像结合、形象生动,极大地丰富了党史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增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趣味性。
二、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部分学生沉迷网络
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手机是当前65%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网设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职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渠道、社交方式、娱乐消遣方式等都深受影响。中职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网络给他们带来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负面的影响也逐渐暴露出来。部分中职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无节制地刷网页、小视频,过度社交聊天等,浪费了大量时间,有的学生甚至上网成瘾,自控能力差、无心向学、成绩下降,出现社交恐惧、人情淡漠、心理扭曲等问题。
(二)部分教师意识薄弱
一方面,部分教师年龄较大,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深,运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资源作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老旧,通常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因而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党史学习教育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史育人的重要性,导致党史学习教育流于形式。此外,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切入口,但有些专业课教师忽视了课程思政环节,只注重教授专业知识,没能把课程思政的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挖掘党史思政元素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
在一些新媒体平台的虚拟世界中,网民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信息传播者从互联网搜集信息肆意加工剪辑,由于缺乏有效调研和实地考察,爆炸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导致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还有一些人利用自媒体平台散播危害国家和社会稳定的言论,或篡改历史事件,或诋毁英雄人物,混淆视听,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部分中职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受到网络媒体不良信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混乱,动摇了理想信念。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为中职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带来新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主体,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特点,扬长避短,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利用新媒體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势作用,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优化中职生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策略
(一)党史教育融入教学,丰富课程教学新内涵
教师要根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中职生学情特点等精心编写教案,通过翻阅党史资料、研读革命先辈回忆录、观看革命英烈后人专访视频等方式,充分挖掘党史资源、党史优秀案例,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把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用心打造精品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计算机、广告、影视动漫等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微党课小主题、小故事的特点,把制作微党课作为专业教学内容,利用党史资源,通过编写文案、设计镜头、视频编排、点缀和配音等多个环节制作微党课视频,把党史教育融入教学,以厚植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学生通过参与制作微党课视频巩固专业技能,丰富党史知识、陶冶情操,激发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例如,在讲授中职语文教材《读碑》这一课时,笔者把引导学生“对人民英雄的理解”、感悟“为了缔造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作为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在设计作业时,笔者注重寻找课堂外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衔接的实践点,比如指导学生选取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典型事迹,用于创作微情景剧、诵读经典、录制音频,并选出优秀作品在校园官网展播。这样通过微情景剧和诵读经典等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学,使革命伟人形象、革命事迹深入学生心中,让他们直观地感受优秀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使红色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真正融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把握教学重点、创新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和课程思政,使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活”起来。
(二)依托网络媒体平台,拓展党史育人新渠道
学校作为党史育人的主要阵地,可以借助新媒体优势,以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为契机,在新媒体平台选出相应的党史资源,制作成党史学习美篇、音视频等,通过学校的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快手或抖音官方账号等渠道,向學生推送党史知识,营造党史学习氛围,讴歌红色人物、缅怀革命烈士,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学校开展“清明祭祀·感恩先烈”网上祭祀活动,学生通过网上献花、签名寄语、缅怀抒情等形式,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树立远大理想,磨炼坚强意志,激发爱国情感,为祖国强盛而奋发努力,提高党史育人效能。
教师还要善于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党史小知识和小故事,日积月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大课堂”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依托班级QQ、微信、钉钉群等,组织学生利用大课间、课后等碎片时间学习党史。班主任、思政课教师通过制作时长为两分钟的党史小知识,或者设计党史知识问答,发到班级群供学生阅读,提升党史学习效果。例如,《觉醒年代》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展现了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光辉历程。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有大量关于《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的视频剪辑片段,教师可以从中精心挑选片段并上传到班级QQ群、微信群,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观赏视频,以使学生对电视剧情和相应的党史知识有更加充分的了解。由于是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教师在挑选或者制作学习视频时应当提炼精华,切勿冗长,否则学生观看视频时间过长,学习效果不佳,无法达到党史学习育人的效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党史育人新活力
学校要加强党史育人工作队伍建设,深层次开展教师党史学习教育,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育人能力强、人格魅力高的师资队伍;通过建设“党史育人”研究工作室,组建育人教学团队,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教研引领助推教师成长;对效果好、反响佳的党史学习教育案例,要及时总结推广给教师,为课程育人提供借鉴。教师团队应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特点、班级管理形式、主题班会教育内容、班主任思想教育等,在班级育人过程中融入党史教育,通过集体智慧精心打磨班会主题、精心制作党史育人课件、策划党史育人活动方案、建设班级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包等,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协作能动性。
教师也要把党史育人的理念和意识落实到课堂中,提高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强自身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及课堂驾驭能力,使党史学习教育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提高新媒体平台的应用能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使得课程党史育人更加趣味化、多元化;将新媒体平台作用与中职学校课程党史育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党史学习教育。例如,针对班级和学生特点,笔者策划本班21个周次的党史学习教育打卡活动,以党史时间轴或党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设计了包括“学党史 跟党走”等21个党史学习教育班会主题,丰富党史育人活动内容。学生在主题班会课上讲述党史小故事、撰写阅读红色经典体会、合唱一首红歌、观看一场红色主题电影、参与“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进行班级党史知识竞赛等,通过21周打卡学习重温党史,进一步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坚定了理想信念。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党史育人新路径
中职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应局限于理论和课堂,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使学生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汲取智慧力量,如依托新媒体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革命先烈故居、革命遗址、红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实地参观考察,充分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作用,使学生接受红色革命精神洗礼,进一步提高对党的认识,树立远大抱负。我校以重大活动或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如在雷锋纪念日,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组织学生做义工,帮助社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利用媒体平台招募志愿者到社区街道清洁卫生、到养老院照看孤寡老人,传承雷锋精神,为建设文明社会贡献力量;在七一建党日,组织学生探望老党员,与老党员过“政治生日”,同时把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如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技能比赛冠军、优秀毕业生等学子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并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广大学子向优秀学生看齐;发挥新媒体线上线下结合的优势,组织学生在暑假期间到企业跟岗实习,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进一步熟悉工作岗位,培养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态度,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走上社会、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达到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点燃中职生党史学习热情,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和传播方式,营造党史育人的良好氛围,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目标,是中职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只有将党史融入教学以丰富课程内涵,依托网络平台拓宽党史育人新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才能更好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注:本文系钦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A类重点立项课题“新媒体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党史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2021A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秋枫(1987— ),本科学历,经济师、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课程教学。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