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睿冰 吴晓冬 李 欣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湖北武汉 43008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率较高,并呈升高趋势。慢阻肺发生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的影响极大[1]。积极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康复治疗是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既往临床上通常将止咳、平喘、化痰等常规康复疗法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但其所获得的治疗效果通常也较为有限,不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2-3]。鉴于此,为进一步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本研究就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并呼吸训练。现报道如下。
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胸部CT、肺功能、胸部X线片、血气检查等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在对利弊权衡后自愿参与本研究;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意识、认知正常,有良好配合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脑、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有相关并发症者;③有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不能配合研究者;④不同意或中途退出研究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其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50~78岁,平 均(66.32±3.09)岁;病 程7~18年,平均(12.93±2.03)年。观察组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52~79岁,平均(66.62±3.88)岁;病程8~19年,平均(12.86±2.1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即予以患者止咳、平喘、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制订合理的饮食方案,并在治疗期间予以患者相应的知识宣教,叮嘱患者戒烟戒酒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进行运动及呼吸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呼吸训练方法。①卧式呼吸法:取患者仰卧位,指导患者放松身体,缓慢吸气,吸气时肚子鼓起、降低膈肌,以促进肺部吸入更多氧气;同时指导患者在吸气的同时提肛收腹;然后缓慢呼气,呼气时缩小口唇,缩起肚子,舒肛展腹,将气体尽量全部呼出,通过一呼一吸促使膈肌上下运动;上述训练2次/d,30 min/次。②腹式呼吸法:嘱患者站立位,指导患者将一手放于腹部,另一手置于胸前。吸气时腹部隆起,同时保证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呼出气体,同时呼气和吸气时间比应尽量控制为2∶1。此外,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吸气时尽量采用鼻吸气,呼气时则以口呼气,遵从缓呼深吸的原则,避免过于用力,控制呼吸速度在7~8次/min,2次/d,每次10~20 min。
运动训练方法:(1)有氧运动训练。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运动锻炼计划,运动内容可以涉及健美操、太极拳、散步、慢走等;每次运动前指导患者先进行伸展运动,如弯腰、肢体拉伸等,以达到完全热身的效果,完成热身后再展开运动。运动时间应控制在60 min/d,之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运动时间至90 min/d,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应注意每30 min休息一次;之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呼吸情况、运动耐受力等进行运动量、运动时间调整,以患者可耐受为宜。(2)全身运动训练。①上举运动。指导患者取站立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从体前缓慢拉起至上丹田,然后慢慢分开,并经鼻呼吸,之后双手合拢经口呼气,之后再将双手下行至下丹田,经鼻吸气,同时合拢时经口呼气。②扩胸运动。指导患者取站立位,双脚自然站立,双手掌心向下,两臂自体侧慢慢拉起,经鼻吸气,双臂伸平,然后翻转掌心,于胸前合拢、抱胸,经口呼气。③转体运动。取患者自然站立位,然后指导患者将左脚向左侧迈一步,然后上身向迈脚方向旋转90° ,经鼻吸气、经口呼气,然后身体向反方向转体90°;之后将右脚向右侧迈一步,身体向右侧转体90°,经鼻吸气、经口呼气,然后身体向反方向转体90°。上述运动1次/d,30 min/次。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百(FEV1%pred)、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各指标均以肺功能仪进行检测,各指标均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对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以呼吸困难量表(MRC)[4]进行评估,量表评分范围为1~5分,分值越高则呼吸困难状况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变化情况,以6 min步行距离(6MWD)[5]进行测定,即指导患者在标有刻度的走廊上以最快的速度行走,并对其6 min内走的最远距离进行记录,每位患者均检测两次,取其最大值。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包括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等,其中焦虑情绪以焦虑自评量表(SAS)[6]进行评估,量表以50分为分界值,超过50分即存在焦虑情绪,分值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抑郁情绪以抑郁自评量表(SDS)[7]进行评估,量表分界值为53分,分值和抑郁情绪成正比。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pred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组别 n FEV1(L) FVC(L) FEV1%pred(%)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75 1.55±0.19 2.52±0.11 38.263 0.000 2.18±0.21 3.58±0.33 30.997 0.000 49.66±4.18 59.66±3.27 16.318 0.000对照组75 1.52±0.17 1.94±0.13 16.996 0.000 2.19±0.22 2.85±0.39 12.765 0.000 49.58±4.37 51.02±3.88 2.134 0.034 t值 1.019 29.496 0.285 12.375 0.115 14.746 P值 0.310 0.000 0.776 0.000 0.909 0.000
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注 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SpO2:外周血氧饱和度;1 mmHg=0.133 kPa
组别 n PaO2(mmHg) PaCO2(mmHg) SpO2(%)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P值观察组75 50.33±3.98 68.83±2.44 34.319 0.000 82.89±6.19 67.90±6.88 14.027 0.000 85.33±5.18 91.62±4.11 8.238 0.000对照组75 50.40±4.11 63.59±2.67 23.307 0.000 82.92±6.50 75.96±7.32 6.157 0.000 85.50±5.30 86.80±4.99 1.547 0.124 t值 0.106 12.546 0.029 6.948 0.199 6.457 P值 0.916 0.000 0.977 0.000 0.843 0.000
治疗前,两组6MWD及MR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6MWD长于对照组,MR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评分比较(±s)
注 6MWD:6 min步行距离;MRC:呼吸困难量表
组别 n 6MWD(m) MRC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75 320.03±9.10 424.89±12.83 57.733 0.000 4.01±0.08 2.38±0.06 141.162 0.000对照组75 322.11±9.75 397.92±10.66 45.446 0.000 3.99±0.10 3.46±0.11 30.875 0.000 t值 1.351 14.002 1.353 74.646 P值 0.179 0.000 0.178 0.000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情绪状态比较(分,±s)
表4 两组情绪状态比较(分,±s)
注 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75 55.92±5.03 40.98±3.19 21.722 0.000 56.20±6.11 42.19±2.18 18.703 0.000对照组75 55.88±4.88 48.39±4.20 10.075 0.000 56.18±5.98 47.22±3.06 11.551 0.000 t值 0.049 12.167 0.020 11.594 P值 0.961 0.000 0.984 0.000
慢阻肺为临床常见疾病,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慢阻肺发病后主要累及肺脏,随着病情发展则可能会引发全身不良反应,同时还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8]。慢阻肺发病后患者多可见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伤害,同时还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并且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明显的负面情绪[9-10]。为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病情十分必要。
常规的止咳、平喘、化痰等康复疗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改善效果,但其疗效通常不够理想,对于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症状的改善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临床上仍然需要配合其他方式进行治疗,以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1]。本研究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运动并呼吸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提升患者运动耐力方面的作用更理想。这主要是由于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卧式、腹式呼吸训练,可以达到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呼吸功能的效果[12]。同时通过有效的呼吸训练还可以促进大脑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调节功能改善,从而可迅速增加氧气、改善患者疲劳症状。而通过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则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身体功能及免疫能力,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13-14]。将运动训练与呼吸训练联合应用到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能够发挥协同功效,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状况。而患者肺功能状况、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和缓解后,其心理压力及担忧情绪会得到一定缓解,其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逐渐形成良性循环[15]。
综上所述,针对慢阻肺患者实施运动并呼吸训练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