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思政育人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2022-11-11 21:36:11汪现义李菁贺星月
当代体育 2022年37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体育教师育人

汪现义 李菁 贺星月

通識教育是一种以“人”为逻辑起点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蕴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思政教育价值。《大学体育》作为通识类教育课程,具有运动项目众多、师生交流频繁等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但也面临思政教育功能泛化、思政育人评价困难等实践困境,需要通过明确思政教育目标、挖掘思政教育内涵、拓宽思政教育途径等举措,优化《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路径。

1 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体育》课程开展思政育人的应然与实然

1.1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需要《大学体育》发挥思政功能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大学体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是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体育类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培养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育体”的同时肩负“铸魂”职责。

1.2 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念要求《大学体育》承担德育职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课程的片面认识,使教师和学生只注重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体育类课程教学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为《大学体育》思政育人功能挖掘以及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供了遵循。

1.3 通识课程价值目标的定位赋予《大学体育》思政教育使命

《大学体育》是将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一门通识类教育课程,是促进学生成才和成人的重要载体,它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坚毅乐观、遵规守纪、积极进取等人文素养和优秀品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大学体育》课程既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也被赋予了思政教育的神圣使命。

1.4 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主张突出了《大学体育》协同育人功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并举思想主张的提出,要求《大学体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发挥磨练意志、锤炼精神、健全心理、养成人格的功能,将大学体育课堂打造成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2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优势分析

2.1 运动项目众多,为《大学体育》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大学体育具有范围广、项目多和思想性强等特点,不同运动项目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也不尽相同。如篮排足三大球在体育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多变的战术配合能有效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体育舞蹈等通过优美的技术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教师可以创设多变的体育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为《大学体育》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2 运动技术动作外在表现,使《大学体育》思政教育直观形象

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潜移默化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被教师直接观察,如是否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在集体项目中是否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比赛中是否遵守竞赛规则和伦理道德等。教师通过这些外在表现能够了解学生的体育品德并作出评价,使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内隐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使《大学体育》思政教育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

2.3 通识教育特点,充分发挥《大学体育》思政育人本质功能

《大学体育》通识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1)非专业性、非职业性和基础性,强调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2)广博性和特殊性,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涵盖的范围广,运动项目多,涉及生理学、解剖学、训练学等学科专业知识;(3)人文性,表现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以及独立人格、魅力的形成等多个方面。《大学体育》以上通识教育属性,使之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

2.4 师生交流频繁,有利于《大学体育》思政教育中的言传身教

大学体育作为实践类课程,利用开阔的室外教学场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中师生交流频繁,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学生运动知识掌握状况的反馈,并且能及时调整教学和修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依托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协同,使《大学体育》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帮助学生培养优秀品德的有效途径。

2.5 竞赛娱乐兼顾,有利于《大学体育》开展不同性质思政教育

体育教师在讲授完基本运动技能后,通常还会采用游戏法和竞赛法来巩固习得的运动技能和检验学习效果。游戏法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完成预定任务,竞赛法则需要学生同时承受较高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特征,从比赛中中领悟集体主义精神,能够养成良好的角色意识、规则意识和道德规范。体育教学中娱乐与竞赛兼顾,有利于体育教师对学生开展不同性质的思政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素养形成。

2.6 课内外一体化实践,有利于《大学体育》思政教育全程推进

传统思政教育在实践方面的缺乏,让以实践为主的《大学体育》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新媒介。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实际教学情景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实现对于思政教育内容认识的提高。此外,课外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景。《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既是评价《大学体育》思政教育全程推进效果的重要考察因素,也是《大学体育》思政教育全程化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3 《大學体育》开展思政育人的实践困境及成因分析

3.1 《大学体育》价值功能泛化导致思政教育目标模糊

《大学体育》课程功能已不再局限于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逐渐向多元目标发展。然而,在阐述《大学体育》思政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时,所有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品质好像都能被体育教学的价值和功能所涵盖,如珍爱生命、自我监督、自信活泼、乐于助人等,使得《大学体育》思政育人价值和功能泛化,导致思政教育目标模糊。在体育教学大纲中,虽然明确了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但又很难把握具体指向,陷入了一种“好像什么都有道理,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的尴尬处境。《大学体育》课程功能的泛化使得思政教育目的变得模糊,迷失了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向和指南。

3.2 任课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狭隘理解限制思政教育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体育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反复练习,无形中降低了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参与体育运动的愉悦感。体育教学目标仅停留在掌握技能和运用技能的浅层次,将体育固化为单纯的生理练习,弱化了情感等内容的生成。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狭隘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体育》思政育人的开展,也限制了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深化。

3.3 体育教师对思政育人缺失淡化了学生德育意识开展

体育教师如果一味坚持传统观念,认为单纯通过体育锻炼就能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或借助言语说教、身体惩戒就可以形成良好品德的塑造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单纯的说教式教学观念和教学认知,会限制体育教师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固化体育课程的德育方式,淡化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

3.4 师生交往中忽视体育课堂学生品德塑造价值的挖掘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教学任务的执行者等角色,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于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很少关怀学生并与学生平等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影响了学生品德的发展。虽然新课改呼吁教师进行身份转变,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但在体育教学中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亲切交流、关注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等内容常常停留在口头,师生交往中的不平等、不充分已经严重制约了《大学体育》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

3.5 思政教育的内隐性使教师对学生思政教育评价困难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认知、情绪等要素的考察难以量化,对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评价存在一定困度。如对学生个体品德评价需要长期的观察,而教师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长期关注每一位同学,这就使体育教师很有可能错过学生在技能学习、团队合作、游戏竞赛中的各种表现。而且,评价的方法一般采用定性评价,使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个体主观性,评价结果也不够客观准确。

3.6 体育课程评价以运动技能为主削弱了思政教育比重

《大学体育》课程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固定片面,没有把学生看作各方面全面提高的人,常常以技评和达标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为主。体育教师更注重学生是否掌握运动技能,是否能熟练运用运动技能,很少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坚持不懈、探索创新和进步幅度等思政和德育效果开展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会片面的认为体育课就是为了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体育的“三基”任务,思政教育功能被严重削弱。

4 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体育》思政育人路径优化策略

4.1 发展学生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大学体育》思政教育目标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既包括勇于拼搏、不怕挫折、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也包括互帮互助、集体责任感的体育品格,以及遵守规则、公平诚信的体育道德等。将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之一,明确了《大学体育》德育内容和需要达到的效果。同时,也解决了《大学体育》思政教育功能泛化的问题,能够实现体育教学对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目标,进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2 强调体育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挖掘《大学体育》思政教育内涵

《大学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基本技术动作与发展身体素质,还应该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培养体育精神。《大学体育》涵盖众多运动项目,不同项目获得的情感体验不同,如足球战术学习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个人责任、角色意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通过足球比赛则可以感受竞技项目的刺激性,赢得比赛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领会体育精神和体育规则的重要性,这些都可以作为《大学体育》思政教育素材和教学内容。

4.3 突破学校体育德育的时空性界限,拓宽《大学体育》思政教育途径

《大学体育》思政教育内容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教师需要打破学校体育和德育的时空界限,探索多种思政教育途径:一是打破空间界限,将体育德育放到学校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既要认清体育德育的地位和重要性,也要增强与思政课程的联系;二是打破时间界限,突破四十五分钟的体育课堂教学,努力开发课外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组织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通过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育品德。

4.4 调适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体验,丰富《大学体育》思政教育方式

面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特性和教学内容遴选最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比如在队伍集合时要求整齐有序,听从教师指挥,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体会团队的重要性,而对于违反比赛规则或违背体育道德的行为做出判罚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同时,教师还应创设新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大学体育课堂的乐趣,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体验。

4.5 教师应注重自我提升和师生交往,奠定《大学体育》思政教育保障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师生互动最为频繁,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开展思政育人的能力和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思政教育教学培训班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综合素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学习过程,其角色不仅仅是由上到下的指导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同伴,通过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学习氛围,为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奠定基础。

4.6 注重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品德表现,完善《大学体育》思政教育评价

《大学体育》思政教育评价的难点在于评价内容的内隐性和评价对象的复杂性,要求体育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在不同教学情景中对学生的品德表现进行评价,将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与学生的道德养成等结合进行考核,重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想品德表现。将思政教育成效纳入学生《大学体育》期末成绩评定范畴,真正发挥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

基金项目:(1)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改课题“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推进路径与课程建设研究”(编号:JXJG-20-7-26主持人:汪现义);(2)江西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案例库招标课题“体育学类课程思政案例库层级化构建与个性化推荐应用研究”(编号:XZG-21-15-6主持人:汪现义);(3)江西理工大学校级教改课题“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及其协同育人路径的构建”(编号:XJG-2021-16主持人:李菁)。

通讯作者:贺星月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社会体育系)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体育教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58:49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49:24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比赛教学法设计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0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