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的探索

2022-11-11 02:54张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7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中小学

张俊

摘要:对宜兴市心理危机案例调研发现,学生出现了个体特点、成长环境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共性表现,学校应对危机时出现了专业性不足、重视度不高、组织化不足和协调性不足等问题。本文立足案例调研情况,在实践中采取了针对性改进措施,借助专业性手段,建立相关机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在提高心理数据收集能力、缩短心理危机预警周期和提升心理危机预警效能等方面作了实践探索,力争更加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打破危机信息传递的瓶颈和形成高效的操作规则,努力构建适合中小学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危机;危机预警;区域经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99-0056-05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明显增加。2020年江南某市对辖区内学生非正常死亡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全年非正常死亡55人,其中自杀46人,每月平均3.83人。当地仅有约70万名中小学生,频繁发生的惨案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舆情。对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初中阶段占比最高(25人,占比54.35%),小学次之(13人,占比28.26%),随后才是高中(6人,占比13.04%)、大学(2人,占比4.35%)。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增加,并非是江南某市的特例(见表1),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已刻不容缓。

一、宜兴市早期的摸索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涉及学生、家长及学校等多个层面。本文仅从学校的角度,结合案例来论述我市中小学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探索过程。

我们对49个案例进行了后续调查和数据追踪。调查时,处于“制订自杀计划”阶段的26人,自杀计划已经终止;处于“实施自杀行为”阶段共有23人,其中11人已经死亡,另外12人重伤或干预成功。

经过与当事人的老师、同学(含部分当事人)深入沟通,并查阅当事人留下的许多资料,我们发现,这些案例具有一些的共同特征:

(一)个体特点方面

1.客观上或自认为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2.自我评价不高;

3.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或自我厌恶;

4.对自己将来的前景不够乐观;

5.时常流露出动力不足的想法。

(二)成长环境方面

1.家庭关系不够亲密,成长与生活环境不佳;

2.部分案例的亲友有过自杀先例。

(三)社会交往方面

1.社交能力不太强,或自认为不够强;

2.交友范围相对狭窄,或自认为缺乏朋友。

这些调查得出的信息,看起来比较散乱。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关联,就无法变成事前的预警信号,尤其不利于一线普通老师掌握和运用。经过学习,我们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徐光兴教授推荐的青少年“自杀心理机制的形成”理论模型(见图1),与我市调查情况比较贴近,能较为合理地把当事人的表象特征与自杀行为关联起来。该理论模型在汶川地震等多次灾后心理干预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经过我市的部分心理教师的实践,初步证明这一模型理论比较适合一线教师理解和操作。

该理论模型指出,如果当事人同时具备两个类别的特征,那就会出现了自杀倾向。如果同时具备三个类别,就会出现自杀行为。我们的调查对象,大都符合这个理论模型:自我厌恶属于“自杀的倾向”;自我评价不高、对自己发展的前景不够乐观、时常流露出动力不足的想法,都是属于“自我的狭小化”;面临的压力,自己无法化解或者亲友无法帮助化解时,就形成了非现实的逃避,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预警的角度来说,我们如果发现学生出现某一类别的特征,学校与教师就应及时提供帮助,防止学生出现恶化;如果学生同时出现两个类别的特征,学校与教师就应该启动预警机制,进行心理危机应对;如果同时出现三个类别的特征,学校应立即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紧急干预。

调查还发现,我市部分学校没有及时发现和识别预警信号,心理危机预警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有四个主要原因:

第一,专业性不足,缺乏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手段。调查发现,许多当事人事前的言行举止已经流露出某些异常,但教师、同学及家长都没有识别出异常背后的危险,仅仅认为是当事人偶尔的情绪低落。例如郑同学在作文中曾隐晦地流露出厌世的想法,语文老师误以为是“多愁善感”;她当着母亲的面说要跳楼,她母亲以为是开玩笑,不仅没有阻拦她,反而还笑嘻嘻地“推”了她一把。10天后,郑同学吃了大量安眠药……

第二,重视度不够,缺乏整合预警信息的平台。调查发现,许多当事人事前或多或少出现了异常言行,学校相关人员如心理教师、分管领导和班主任分别发现了碎片化的异常信息。如心理教师发现毛同学抑郁倾向较为严重,分管领导发现他晚上一人在校园角落里发呆,班主任发现他学习效率直线下降。但学校缺乏信息整合的平台,无法将不同人员收集到预警信息进行及时汇总和分析,这就很难及时发现危险的迫近。

第三,组织化不足,缺乏分工协作的操作流程。调查发现,面对当事人的异常表现,学校相关人员缺乏组织协调,往往各自为战,不能做出系统性回应。如发现江同学出现异常后,分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都与她有过谈话,对她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分别做了一定的总结,但分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之间没有有效衔接,导致江同学的心理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第四,协调性不足,缺乏有效的家校沟通规则。调查发现,处理学生的心理预警信息时,家校沟通存在一定障碍。一方面,许多家长对当事人的异常表现不够敏感,没有引起重视;或者发现了异常情况,出于种种考虑而没有及时向学校说明。另一方面,学校在发现学生异常时在与家长沟通时也有顾虑,怕告知家长相关情况时,会引起家长誤解。因此,导致了家校沟通不及时、不畅通,使得干预的协调不足。

二、宜兴市的主要探索

调查结论让我们认识到,预警学生的心理危机,需要运用专业性手段,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需要提高认识,建立相关机构,打破信息传递的瓶颈,把收集到的信息有效整合起来;需要形成操作规则,明确相关人员(包括家长)的工作内容、先后次序,提高预警的效率。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在建立预警机制时,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加强心理专业化建设,提高心理数据收集能力

1.依托专业力量,开展学习生活状态普测

自2019年春季起,我市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对全市学生开展了学习生活状态普测工作。通过专业心理软件等工具,采集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数据,逐步形成全市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见表2)。

学生学习生活状态普测从心理压力、心理症状、心理韧性三个维度,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数据化描述。心理压力分成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等5个因子,心理症状分成焦虑、抑郁等7个因子,心理韧性分成目标激励、家庭支持等6个因子。这些数据为每个学生勾画出“心理画像”,为学校全面、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打下了坚实基础。

2.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心理信息收集能力

每年,我市对各中小学心理咨询负责人开展轮训。三年来,先后开展四期心理实务操作培训班,保证每个学校至少有4人次参加培训。其中,“房树人”绘画技术、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能力提升培训班深受欢迎。此外,还不定期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班,每个学校选拔至少3名骨干班主任参加市级专业化的心理培训,回校后对全体班主任开展辐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危机预警意识,增强学生心理异常信息判断能力。

我市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信息的收集,既重视用专业软件测量得出心理数据,提高科学性,又综合了教师的现实观察,控制误差率。

(二)加强心理组织化建设,缩短心理危机预警周期

我市把心理危机预警的工作层级,从德育条线提升到学校层面,建立起学校级别和德育条线级别的两个机构。学校层面的是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由各位副校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室、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科研处等职能处室的中层行政领导。领导小组的建立,利于及时调配校内各类资源,快速打通可能的信息堵点,保证学校能及时回应预警信息,大幅度压缩预警信息的应对周期。德育条线层面的是心理危机预警处置工作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德育处和年级组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班主任、心理教师、部分任课教师、生活教师(宿舍管理员)和班级心理委员等。工作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及时传递、汇总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并对各类预警信息进行甄别和筛查,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二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既各自分工,又相互协作,能够系统地围绕预警对象开展处置工作,提高预警工作的有效性。

(三)加强操作规范化建设,提升心理危机预警效能

通过对建立操作步骤的不断优化,我们逐步形成相对合理的操作流程。

1.前期准备

学校全面动员参与学生学习生活状态普测工作的班主任、心理教师、学校信息技术负责人及学生、家长,主要是规避法律与伦理风险。

2.开展普测

在学校精心组织下,全市学生学习生活状态普测工作有序推进。学校采用统一组织的形式开展,既可以减少无效问卷出现的几率,又能保证测评过程规范有序。

3.二次评估

测评结束后,心理咨询工作负责人与班主任合作,对数据异常学生以及未参加普测的学生进行二次评估,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确认。根据二次评估结果,对需要关注的学生进入预警锁定环节。

4.预警锁定

对于一级关注和二级关注学生的基本资料,心理咨询工作负责人及时进行梳理工作,开展信息甄别。甄别时,心理咨询工作负责人进入市心理云平台,查阅该学生历次普测数据和动态数据图。

心理咨询负责人甄别后,形成心理危机预警初步名单。心理危机预警处置工作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分配进一步的甄别工作。班主任尽快与当事人当面谈话,加强师生在心理上的联系;德育处从家长、任课教师、生活老师(宿舍管理员)、同学等处收集更多当事人的信息;心理教师对当事人进行自杀风险评估。

5.预警处置

经进一步甄别,工作小组认为当事人存在较高风险,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经领导小组确认,启动心理危机预警处置程序:

(1)建立监控机制。发挥任课教师、学生尤其是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对当事人形成全方位的监控机制。如果发现当事人出现异常的行为变化,班主任立即查验,防止意外发生。

(2)立即向上报备。学校立即向市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小组报告,同时上报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争取市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小组的技术指导。

(3)加强防范措施。班主任增加与当事人的谈话频次,以正面激励为主,拉近心理距离。学校分管领导与每位任课教师沟通,提醒教师们多关心当事人,尽量减少其心理压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包含积极心理学内容的班会活动,营造班集体浓郁的团结、友爱、温馨氛围。

6.转介工作

预警对象(尤其是一级关注对象)的干预工作,已经超出了学校与教师的能力范围。学校应当及时提醒和配合家长,尽早尽快向专业机构转介。

学校的转介工作,要有官方的态度和官方的文本。官方的态度指由学校行政领导代表学校出面约见家长,而且参与约见的是校方团队(校心理危机预警处置小组)。官方文本指心理云平台提供的当事人的家长报告和学校出具的《学生危急情况告知书》。尤其是《学生危急情况告知书》,需要清晰、明确告知学生面临的主要风险。此外,所有参与约见的教师,重心放在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上,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避免家長因敏感或误解而产生对立情绪,形成共同应对的家校共识。

三、主要成效与思考

(一)主要成效

1.成功预警和干预的危机个案不断增多

我市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初步建立,突破了原有信息零散、人员各自为战和家校割裂的痛点、难点,让信息流动起来,让资源整合起来,让力量凝聚起来。自2019年至今的前五次普查共预警了243人,有204人得到了及时干预,其中有21人在最后关头被救了下来。例如,某初二女生被列为预警对象,学校围绕她形成监控网络。2021年4月26日她突然提前到校,触发了预警机制。信息在心理委员、班主任、分管领导和心理教师间形成高速流动,最终心理教师在食堂楼顶对其干预成功。

2.学生总体心理素质不断提高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初步建立。通过这一预警机制,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被及时、有效解决,恶性事件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在心理预警机制的指导下,广大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更早、更精准地发现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心理帮助,我市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见表3。

(二)实践思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任重而道远,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1.一线专业师资非常缺乏

心理危机预警工作,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目前学校的专业心理教师数量极少。虽然我市通过开展一些集中式培训,短期内为各学校培养了一些具备心理危机基础知识的教师,但相对于广大中小学生的现实需求来说,心理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都无法满足要求。从长期的角度来说,师范类高校要加大心理教师的培养力度,逐步扩大心理专业师资队伍;从短期的角度来说,需要部分高校的专家加快心理器械的开发和研制,减轻一线心理教师的事务性劳动,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化解学生的心理困境上。

2.测评手段需要继续完善

目前,我市使用的心理软件,已经比较科学地采集到学生的心理数据,在心理危机的预警过程中发挥了非常明显的基础作用。但对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来说,现有采集数据的手段仍顯单一,数据的准确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需要相关高校加大科研投入,研制客观性数据采集渠道和手段,将主观性数据与客观性数据综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测评的准确率。

3.家庭教育需要从源头抓起

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在家庭教育。众所周知,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当问题显现出来的时候,情况往往已经较为严重。学校预警和应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学校扮演的是事后救火的消防员角色,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建议各地由民政局、妇联等部门建立夫妻学校,让新婚夫妻们在组建家庭之初,就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养育孩子的科学性,尽量减少心理失能孩子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Z].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0.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Z].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Z].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2.

编辑/黄偲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中小学
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学生的问题分析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