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530021)颜婷婷
概念模型是指一种为了达到某一应用目的而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形等简化、概括某种信息表述的模型,具有可视、形象、直观等特点。
支架式教学是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地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
概念模型与支架式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学习前对某一事物的观点、认知和想法),并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教学中需要传授哪些大概念与重要概念,如何通过一系列支架,即问题设计以及学生活动,让学生越过最近发展区,构建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
要想开展基于概念模型构建的支架式教学,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设计要贴合概念本身含义,由浅入深、由现象至本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2)问题设计要具有探究性,能调动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活跃度;(3)问题设计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入特定真实情景供学生分析,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活动设计要注重合作学习,能引导学生通过同伴互助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基于大概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最近发展区的核心理念,以“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课为例,重点阐述如何基于概念模型的构建,组织和实施支架式教学。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如糖类和蛋白质等),对“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核苷酸的种类多样,且自身的化学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很容易产生知识上的混乱,故教师在引导时应告知学生不要纠结于化学基团的书写,而要以化学基团为单位,构建核酸结构的模式图。
生命观念:总结细胞的物质组成,了解各物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学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等,认识到“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原理,从而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在前概念的基础上,采用概括、推理和建模的方法自主构建概念模型,概括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这一重点内容;通过评价概念模型,培养批判性思维。
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每个生命的特征体现都是其核酸携带相应遗传信息的结果”,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培养尊重生命、保护生命以及爱惜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核酸的种类与结构组成。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本节课的关键词(如核酸、核苷酸、五碳糖、磷酸、碱基等),并提出层级递进的支架式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并构建相应的概念图。
难点:概念图的构建。教师首先根据教材内容给出部分完整的概念图,让学生了解概念图的基本形式;然后给出留白的概念图,让学生尝试完善概念图;最后给出关键词,鼓励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
教师展示核酸检测场景图与核酸检测报告(图略),并创设情境:“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抗击疫情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大规模的核酸筛查,可精准定位感染人群。现在我国通过混检等核酸检测技术,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
提出问题:(1)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为什么要检测病毒的核酸?(2)核酸检测为什么能准确识别患者感染的是新冠病毒,甚至还能识别其感染的是哪种毒株?(3)新冠病毒的核酸是哪种类型?为什么其容易发生变异?
说明:以新冠病毒的事实情境导入课堂,让学生认识到核酸的普遍存在及独特性,并且知道身边的生活现象能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先搭建第一个知识层级“核酸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独特性的生物大分子”;接着展示资料,从中引出实验研究,证明生物体内的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然后通过图片展示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搭建第二个知识层级“生物体内的核酸有DNA 和RNA,其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最后在学生了解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其结构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DNA 和RNA中核苷酸排列的多样性,搭建第三个知识层级“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过程如下:
1.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
教师展示资料:(1)1868 年,瑞士科学家米歇尔(F.Miescher)从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一种含磷量很高的酸性物质,这就是核酸,后来人们发现,核酸有两种类型: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2)通过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把DNA染成绿色,把RNA 染成红色;(3)观察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后的图片,推测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4)1951 年,科学家千叶(Chiba Y.)发现叶绿体某些部位能通过甲基绿染成绿色,后来,人们又发现甲基绿也可以将线粒体中的某些物质染成绿色,这说明了什么?结合以上学习支架,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构建出“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概念图(如图1)。
图1 “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概念图
2.核酸的结构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连接构成核酸的?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文字,提取关键信息,完成概念图(如图2)的填充。这个过程把构建概念图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此概念图可视为通往第二个知识层级的支架。在构建概念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精细阅读的能力,还培养了归纳、比较等科学思维能力。
图2 核酸的结构概念图
学生自主构建有关核酸的知识体系: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连接组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进而构成DNA;核糖核苷酸连接组成一条核糖核苷酸链,进而构成RNA。
接着,教师结合教材图片,利用图3 让学生进行识图辨析。
图3 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
学生通过讨论对比得出:(1)每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2)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为核糖;(3)碱基的种类总共有5种,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为A、G、C、U,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为A、G、C、T。
然后,教师将复杂的分子结构式转化为核苷酸结构简图(如图4),并鼓励学生将之前讨论得出的结果填写到结构简图中,从而得到概念模型(如图5)。
图4 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结构简图
图5 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相关概念模型
最后,结合以上概念模型,教师针对教材中的图片(如图6)提出问题:核苷酸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如图7),让学生明白:核苷酸分子可以经过脱水,形成分子质量非常大的结构,由此将核苷酸与生物大分子联系起来。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讨论与概念模型的构建,实现知识层级2的学习目标。
图6 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图7 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分发若干圆形、五角形与长方形的卡片,让学生小组合作构建由四个核苷酸连接的DNA 和RNA 核苷酸链模型,并用笔在不同的卡片上写出对应的基团名称。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所构建的模型中的DNA 和RNA 对应的核苷酸是否准确,相应的碱基与五碳糖书写以及核苷酸之间连接的位置是否正确等。
在学生完成相应的活动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小组的模型构建结果,再让学生之间相互点评、纠错。教师进行总结:大家组装出的虽然都是链状结构,但并不是一模一样的核苷酸链,原因是选用的核苷酸种类不同,排列的顺序也不相同。由此可知,生物体内的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虽然只有4 种,但是如果数量不限,在连接成长链时,排列顺序便极其多样,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联系导入问题1: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为什么要检测病毒的核酸?
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与遗传、变异及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息息相关,可决定生物体的性状。
联系导入问题2:核酸检测为什么能准确识别患者感染的是新冠病毒,甚至还能识别其感染的是哪种毒株?
不同生物的核酸携带着不同的遗传信息,核酸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生理功能,因此核酸具有独特性,检测核酸可鉴定其是否是新冠病毒的核酸。
联系导入问题3:新冠病毒的核酸是哪种类型?为什么其容易发生变异?
新冠病毒的核酸是DNA。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RNA 的结构只有一条单链,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这样以概念模型以及问题设计作为支架,逐步搭建通往第三个知识层级的阶梯,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本节课基于大概念和重要概念搭建了知识层级支架,并通过指导学生精细阅读、相互讨论以及构建概念模型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跃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自主知识建构,教师及时反馈、高效评价,并且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这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