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红梅 张艳
海安市人民医院ICU 226600
气管插管技术常被应用于心肺复苏、呼吸道狭隘以及合并呼吸功能障碍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主要是为患者正常通气创造有利条件〔1-2〕。非计划性拔管为气管插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夜间,属于ICU常见风险事件,一旦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就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影响其疾病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增强患者疼痛感,因此为ICU气管插管患者提供有效预防性干预显得极为重要〔3〕。身体约束为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重要手段,但部分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身体约束时往往依赖自身工作经验,造成不必要或不恰当的约束,进而影响患者治疗进程,因而需要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实际评估后再开展约束〔4-5〕。为探究管道风险评估量表联合缩减约束方案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其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中,比较该院常规约束护理方案。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20~70岁,平均(45.32±8.74)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8例,脑出血14例,重症肺炎12例,感染性休克10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20~71岁,平均(45.78±8.52)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9例,脑出血12例,重症肺炎11例,感染性休克11例,其他5例。纳入标准:①患者住院期间行气管插管;②经评估后存在拔管倾向;③不存在关节功能障碍,且末梢循环良好、无水肿情况;④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皮肤病或皮肤损伤情况;②伴随精神疾病;③存在出血倾向;④伴有骨折;⑤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情况。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身体约束护理方案,对于需约束患者,护理人员在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医生开具医嘱,使用约束工具,调整固定的松紧程度,并每2 h放松约束带1次。护理人员观察患者受约束部位,对出现异常情况者立即解除约束。
1.2.2观察组 实施管道风险评估量表联合缩减约束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2.2.1构建适用于ICU带管患者的导管风险评估量表 本课题组运用了德尔菲法,邀请了7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专家组分别由1名护理部主任、1名病区护士长、 2名ICU专科护士、3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护士组成,根据专家建议增加年龄、沟通、导管种类和护理措施维度,同时将疼痛改为可量化评估的数字评分法(NRS),最终构建出ICU导管风险评估量表,见表1。
1.2.2.2预试验 完成信效度检测后,统一培训ICU护士,使其完全了解ICU导管风险评估量表的各项评分内容,能够掌握正确的评估时机:①患者入院、转入进行首次评估;②患者管道、意识、病情等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并告知约束决策小组成员;③每天早晨 7 :30对患者所有管道进行常规评估。由责任护士认真评估患者导管分数,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详细记录。
1.2.2.3根据评分制定约束护理方案 ①无需约束。此方案适用于评分≤6分、肌力在2级及其以下者。②选择性约束措施。即采取双上肢约束的方式,避免患者双手接触导管。此方案适用于评分在7~8分,肌力在2级以上低风险患者。③部分约束。即采取四肢约束的措施,此方案适用于评分在9~10分,肌力在2级以上中风险患者。④完全约束。即评分≥11分高风险患者。
1.2.2.4实施约束护理方案 (1)约束前:对于需要接受约束的患者由医生开具医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约束的目的及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2)约束期间:①约束2 h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约束带的松紧度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约束部位皮肤是否出现损伤。对约束后出现肢体水肿者,给予软枕、软垫,并抬高患肢,在约束带内加棉垫以保护受约束部位。对出现约束下皮肤受损者,更换约束部位,给予水胶体敷料贴敷于受损部位皮肤。②每班次的护理人员运用导管评估量表重新评估约束的必要性,选择不同的决策。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强化意识清醒的患者交流,并对存在焦躁等负性情绪、肌力逐渐恢复、发生意识模糊等状况者实施预防性约束,并加强监护。③对于病情逐渐好转、理解置管目的、意识逐渐恢复、心理情绪转向正向、积极者可解除约束。④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昏迷、血压下降等危急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并解除约束。(3)约束后:护士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单,班班交接患者身体约束情况。
①比较两组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约束部位出现皮肤损伤的情况。②利用该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其结果包括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③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身体约束时间、ICU住院时间。
表1 住院患者管道风险评估量表
观察组干预后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与皮肤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与皮肤损伤情况比较〔n(%)〕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观察组干预后身体约束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表4 两组身体约束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比较
针对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插管尤其重要。但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极有可能会使患者在重新插管时遭受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6〕。身体约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ICU患者的安全,但部分患者的自发性拔管仍会因不恰当身体约束、不足量镇静剂而出现〔7〕。因此,科学、合理的约束方案在临床中有重大意义。缩减约束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能够让医护人员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约束必要性,有效避免非必要身体约束的进行,而通过管道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高危患者的生命安全〔8-9〕。
本研究说明管道风险评估量表联合缩减约束方案可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少其皮肤损伤,原因为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约束决策,有效减少非必要性约束事件的发生,并借助管道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镇静药物,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同时定时评估其约束部位皮肤情况,有效避免患者出现皮肤损伤〔10-11〕。本研究表示,管道风险评估量表联合缩减约束方案可提高ICU气管插管患者满意度,原因为在干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最适约束带,并按照患者个人情况调整好松紧度,定时对约束部位皮肤情况进行评价,出现问题及时处理〔12〕。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其皮肤完整性,进而提高其满意度〔13〕。本研究表明,管道风险评估量表联合缩减约束方案可缩短ICU气管插管患者身体约束时间、ICU住院时间,原因为结合相关资料制定出的缩减约束方案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身体约束,对于需要约束的患者,及时解释约束必要性,取得配合,除了有效避免非必要性约束的进行,还能够确保相关约束工作的顺利进行;而管道风险评估量表通过对患者情况进行量化评估,进一步明确患者实际情况,同时医护人员还能够借助该量表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措施〔14-15〕。两者结合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身体约束时间与ICU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将管道风险评估量表联合缩减约束方案用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约束率与非计划性拔管率,避免其约束部位皮肤出现损伤,提升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身体约束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