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古田县第一中学 (352200) 兰诗全
数学解题过程一般是寻找充要条件的过程,但有时寻求原问题的充要条件是很困难的,或所寻求的充要条件很繁,不便于求解.此时,可以先找到使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再一步一步逼进找到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也可以考虑从原问题的一个较弱的必要条件开始,挖掘出问题的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进一步探究原问题的充要条件.以上这三类都是很重要且非常实用的解题方法,现结合例子加以说明.
先根据已知找到一个使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再顺水推舟地一个一个把所有的解都找回来,或说明没有其它解,最后得到问题的准确解.
例1 已知a∈R时,f(x)=x(ex-2a)-ax2,当x∈R时,f(2x)≥2f(x),求a的取值范围.
解:f(2x)≥2f(x)⟺xe2x-xex≥ax2①.
当x=0时,①式恒成立;
故当a≤0时,①式恒成立.(即找到了使当x∈R时,f(2x)≥2f(x)恒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
以上“先充分再充要”在实际解题中是很有用的,许多分类讨论方法也是归于此类,充分与必要,二者都需要,要明白根本原理,才能思路清晰,正确解题.
解题成功的关键是能及时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如何寻求解题的突破口?方法之一是可以巧用原问题的必要条件,再在这个必要条件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充分体现必要条件的解题功能.
例2 设0(ax)2的解集中的整数个数恰有三个,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即先找到使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在这基础上再研究.)
本题关键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出恰有三个整数解的一个必要条件a>1,在这个必要条件下求出原不等式的解集是一个开区间,再在这个必要条件下,求出区间右端点只能在某一小区间内活动,从而由已知可确定这个区间的三个整数,进而得出这个区间左端点的活动区范围,列出不等式,最后求出1 对充要条件是否准确应用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成败,许多时候解题都是因为充要关系没用好而致错,对充要条件应用要十分注意,要从错解中明白错因,要从正解中认识解题的原理,要形成专题不断巩固,要构成数学思想方法,发现解题的规律性与本质性. 例3 已知方程x2-(m+1)x+4=0在x∈(-∞,3]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x1,x2,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证明不等式(或等式),只要求每一步的结论须是前提的必要条件,但解不等式(或方程)要求的是同解过程,即必须是:“充分且必要”条件即等价转化,不能只是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这是关键,这是本质.对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应用要深刻准确,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给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领悟解题规律,才能思路清晰,准确解答,故特作以上三类解法的归纳与总结.3 直接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