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梓航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是保证我国体育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石,竞技体育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投入和保障。学校作为青少年的聚集地,是产出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因此,重视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成功充实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业余体校学训矛盾越来越突出,其招生力度大不如从前,造成当前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极具短缺。据统计,1998—2017 年我国具有运动等级的青少年运动员人数从69247 人下降到43115 人。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学生学业负担和学科校外培训大幅度下降,以及“体育中考”等政策的出台,都促使学校担负起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由此,本文结合体教融合的时代背景,利用担任体育教师的独特视角,探寻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时代机遇,以及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经验参考。
2020 年4 月27 日,中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当前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遇到的困难和不足,《意见》从体教融合的角度出发,结合体育和教育发展相通之处,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管理运行、运动竞赛等方面提出了破解的融合点。此番政策的出台,也将改革的目光转向学校体育领域,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宏观管控和系统指导,有序推进学校“体教融合”的开展,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为一体”。客观来说,学校体育相较于其他科目,并不属于重点关照领域,层层障碍下体育老师开展工作也是有心无力,不仅体育后备人才的挖掘难以实现,甚至基础的体育锻炼要求也难以达标,造成学校体育长久以来发展无力。随着《意见》的出台,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之路将迎来新的时代转机。学训结合或许会成为未来发展主旋律,体育教师也将成为未来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的现实要求。
学校作为育人的摇篮,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恽代英发表了《学校体育之研究》一文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发展的目的是“保学生之健康”,讲明了学生锻炼的重要性。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1951 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提出:“增进学生健康,乃是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于1978 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提高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990 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体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运行和开展。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把学校体育放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位置,凸显学校体育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百年支持是学校体育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历史机遇。
体育和教育是我国两个不同的部门,一个是为我国体育发展贡献力量的体育部门,一个是主管我国教育发展的教育部门。两者的目标不同,但是相交叉的学校体育成为两个部门共同管理的领域。综合分析来看,体育部门作为单独的运行系统,已形成以国家体育总局为主导、各省市体育局为主体的行政管理机构。在此指导下的专业训练体系呈现出封闭性、单一性的特征,使得体育与教育内在价值的联系较少。部门之间的优势得不到相互整合,资源得不到合理优化和调整,成为困扰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
学校作为教育部门的下设机构,重心通常放在主要科目的教学评估上。“唯分数论”从小学起就成为学校灌输给学生的主要观念,也成为学校考核的重要标准。在此影响下,体育课经常被霸占,体育老师经常“生病”已经成为校园常谈的话题。即使能上体育课,也会因为场地、器材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开展体育课程。如此一来,别说是学校成立运动队,就是通过体育课锻炼学生体魄、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效果都难以达到。以学校为主的基层单位过于轻视学校体育,动力输出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又一原因。
家庭作为青少年生长的重要环境,与孩子日常生活习惯的形成紧密相关,家长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因此,家庭也成为影响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当前强调的“家校共育”模式,是在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学校体育的方式。而家庭作为主要的参与对象,由于观念的差异,比如认为教学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不应该干预;时间的不足,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自身能力的不足,家长文化水平低,无法承担教育子女的重任等原因,都使家庭支持力度下降,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的有效开展。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呈两种极端化发展,一种体育教师学历高,理论性强,专业能力较差;另一种体育教师学历较低,理论性知识较弱,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但其自身专业技术和技能强,参加过国内外各种体育比赛,这两种体育教师为体育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我国高校依然沿袭了授课法、示范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尽管国家提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由此培养出的学生,仍然沿袭旧有教学方法,在成为教师之后,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其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面不全。有的教师技能较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的表达出动作要点和要领,这就使教学课程内容和效果产生了局限性。最后,体育课程设置不当,教学资源利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有效利用教学工具,辅助器材使用不足,遵循单一的口头教学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治理理论指出,政府作为主要执政部门,其精力有限,难以实现高质量管理。管理权限的有限边界导致政府管理效率的低下。协同治理是指政府从单一的封闭式管理转向多部门之间的合作治理。事实上,体教融合战略的提出,就是强调多部门之间共同发力参与到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过程当中。具体做法是:第一,健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尽快根据国务院等部门的要求成立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在省市级层面成立相关的组织,并鼓励各市、县成立相应的部门或机制,对于学校体育管理的各方面,综合部门和机制要统一协商,重点解决;第二,成立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委员会,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负责领导,辅以市场监管、公安部门等政府部门,对涉及学校体育的相关方面予以统一规划;第三,各部门之间成立的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委员会要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学校体育的顺利开展。
学校体育开展不顺利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学校相关领导人存在不重视、不关注学校体育的心理。过多的关注主课教学、忽视体育等辅课,是长久以来遗留下的惯性思维。造成此结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地方政府部门未将学校体育纳入年终考核系统,由此产生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现象。进入新时代,随着体教融合战略的提出,将学校体育发展成果纳入年终考核系统将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将学校体育发展成果纳入年终考核系统具体要做到:第一,体育成绩是考核一个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年终考核中,可将学校参与体育竞赛的次数、获得的成绩按照不同比例分批计入系统。第二,支持建立各种特色体育学校。通过各种指标的考核,以基础大项为选择内容,建立多样化的特色体育学校。第三,体育教师、体育课程、体育器材、运动队等内容也可纳入考核范围。
“家校社共育”的方式,强调学校教师、家长与其他第三主体共同作用,协同治理学校体育发展。对于学校与家庭而言,为了强调两者结合,可成立学校与家庭的体育交流委员会,保持定期体育方面的交流。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利用现代通讯信息的便利性,组建体育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委员会,家长可通过组群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参与锻炼的情况,体育教师也可利用委员会及时反馈信息,分享体育锻炼的益处。第二,举办亲子类体育赛事,邀请父母和孩子组队参与,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更能增加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国家政策和学校教育理念大力推动教师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形势下,体育教师应强化课程领导责任意识,深刻理解课程领导的理念、作用和价值,体现出课程领导的主体地位,将课程改革视为己任,不断探索实现课程领导责任的路径。具体要做到:第一,提高自我意识,增强教师身份的责任感认同。做好一名老师,应该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大公无私才能普惠学生。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教育,观看教师视频资料,学习新时代教师精神。第二,加强自身学习,实现自身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双提升。体育教师要定期参加辅导培训,在学习中磨炼自己的技能,增强理论知识水平;还要在教学中积累相关教学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勇于设计、改造、更新课程内容。如此,方能成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
体教融合战略的出台,为学校体育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当前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遇主要表现在政策引导下体教融合政策带来的时代转机和中国共产党对学校体育百年支持所带来的历史积淀。深度挖掘发现,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体育与教育部门分离,协同力度不够;学校单位重视程度低,动力输出不足;家庭主体支持力度弱,基础根基薄弱;体育教师主体功利化,课程内容枯燥等困境。并提出以下培养路径:全面制定行政部门的协同治理合作清单;将学校体育发展成果纳入年终考核系统;搭建学校体育“家社校共育”多元平台;注重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