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的荤菜馆与素菜馆

2022-11-07 06:29俞小红
苏州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菜馆

俞小红

现代人的说法,菜馆与饭店是经营范围的不同,它们的区别在于,菜馆只管饮食,不管住宿。饭店既管饮食又管住宿。不过,称呼也会变得时尚,就像理发店现在叫发廊和美容店一样,菜馆这个称呼在今天已经显得落伍了。环顾城里城外大大小小的菜馆,早就称作饭店或升格为酒家了。而既有美食又有住宿的饭店,干脆称作大酒店,甚至叫什么大厦。

这种说法貌似有道理,其实在八十年前,并不是这样分类的。据《常熟民国时期商业》称:“饭菜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承办高档筵席的菜馆,业内人称为‘菜馆帮’。另一种是供应一般饭菜的饭店,业内人称之为‘饭店帮’。菜馆以承办筵席为主,所以一般都开设在幽静的小巷和风景区。饭店则以随意小酌为主,服务对象为市民阶层和一般顾客,大都开设在大街闹市。”

以上的记载,和现在的状况简直是大相径庭。现代的大饭店大酒店,都占据着通衢大道,灯火通明,车水马龙,越热闹越高档。而旧时代的饭店以吃饭为主,所以菜肴小型而简单。而踏进菜馆品尝特色菜肴,已经算是高档阔气了。

常熟的菜馆最早开设于清代同治年间,较有名气的有金童子巷口的“长华馆”,槐柳巷中的“钱馆”,会元坊的“如意馆”等。光绪年间开设的有东言子巷口的“聚丰园”,书院弄中的“山景园”、石梅的“近芳园”等。其实,名字叫得响,还得菜好吃。菜肴的色、香、味、形,一样不能少。旧时代的菜馆名字起得很雅致,不像现在起得直白而粗俗。那一天,我走过方塔园,见到一家火锅店名字叫“开火”。我想,你还不如叫“放火”,倒是十分爽快。

先说“长华馆”。此馆创设于同治二年(1863),距今至少一百五十年了,是常熟有案可查的最早的菜馆。馆址在金童子巷口,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状元府第——汪府的厅堂。由厨师朱叙彦独资经营。朱家对菜肴很有研究,推出新菜,不但口味好,而且分量足。老吃客至今津津乐道的是长华馆的烤鸭,脆嫩多油,不输给北京的烤鸭。馆中有一只名菜,如果食客办筵席,需几天前预订,否则来不及做好。菜名叫“清蒸园菜”。所谓园菜,就是甲鱼。选用整只甲鱼,宰杀洗净后,鱼腹内纳入鸡、肉、金华火腿片和各种调味品,放入砂锅鸡汤内,在炭火上缓缓蒸煮十多个小时。端上桌面,揭开锅盖,只见汁清味厚,香味扑鼻,甲鱼四周的裙边,柔软如玉,引得一个个食客涎水直流。有人编了一句打油诗,赞为:“别别实实长华馆”,意思是每一只菜肴端上桌,都是满满当当,分量充足。长华馆后来营业扩充,于光绪二十六年迁到儒英坊,重建新屋。

次说“鸿运楼”。鸿运楼坐落在寺前街。店名响亮而又讨口彩。鸿运当头,谁不喜欢?民国十五年(1926)三月十四日,三层中西式楼房座北朝南,鸿运楼正式开业。这个新型宽敞的菜馆,由银钱业刘海如、长华馆朱浩蓉、山景园股东钱少云等六人集资一万元银洋而成立。由钱少云任经理,掌管一切业务。

鸿运楼开业之时,就以常熟第一家中西合璧的建筑规模面向大众。它设菜馆部和旅馆部,后来又设西餐厅。正面大厅是大型婚宴礼堂,两侧为小包厢。两个楼面可设席五十余桌。旅馆部在三楼,十九间,全部配备红木家具及西式的铜床锦衾。中西餐厅备有银质餐具,并聘了两名广东籍西菜厨师。由于鸿运楼开风气之先,菜馆旅馆合为一家主办,吸引了无数文明结婚的市民。民国二十年之后,山景园、聚丰园、近芳园,相继学习仿效鸿运楼,扩建婚宴礼堂,成为菜馆行业时尚之风。鸿运楼有什么名菜?有一只叫“五代同堂”,名字虽俗,味道好极。它用五种鸟装在鸭肚里同煮。这五种鸟分别是鸽子、斑鸠、麻雀、鹌鹑、野鸡,煮出来的高汤浓酽鲜美,冬天最受食客欢迎。还有一道菜,叫鸡松汤,上等的宴席,必定要用这道主菜。这道蒸菜是功夫菜,先在汤底铺一层肉丝,中间铺一层鸡丝,上层盖一层笋丝,掺杂火腿丝、蘑菇丝和鱼翅交叉铺在碗面四周,中间留出一孔,插入二三寸一大撮洁白如玉的洋菜,用纯鸡汤清蒸,色味俱精。光是细切如丝的功夫,就让食客惊叹不已。

再说“山景园”。山景园是常熟名菜馆中的翘楚。地处虞山脚下的书院弄,开窗见山,风景如画,创设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股东有四人,以黄培章、钱少云为主,共同集资四百元银洋,属于合伙开店。山景园招揽客人的法宝之一,就是承办满汉全席,吸引地方官吏和豪门权贵来店设宴。最著名的一次宴请,嘉宾就是两江总督端方,他来到常熟福山巡视长江水师并检阅水兵,一日三顿指定由山景园承办。端方自认为是有文化的官员,讲礼仪,论排场。随行人员前呼后拥,各级官员上蹿下跳,帮闲看客更是奔走相告。流水一般的宴会招待八方宾客。小县城的菜馆能接到这种官家大排场的生意,真是蓬荜生辉。虽然衙门官府交办的差使,有很大的风险,但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所以山景园全力以赴,使出浑身解数,宁愿这笔生意亏损,也要把这金字招牌擦得光亮。各路名厨悉数到场,还请长华馆、聚丰园、近芳园的名厨帮忙。

这次大宴席,山景园以独特的烹调技艺,将菜肴的色、香、味、形发挥到极致。炒、烧、炸、焖、炖、蒸、煨等十八般武艺全部上场。传统名菜“鲥鱼球”“煎蟹斗”“出骨生脱鸭”“白汁西露笋”等纷纷亮相。每天四时菜肴不重样,每天五色点心变花样。什么“八宝南枣”“冰糖葫芦”,什么“桂花栗饼”“血糯紫饭”,吃得个瑞方大人眯花眼笑,吃得随行官员肠肥脑满。从此,山景园一举成名,熠熠生辉,在晚清菜馆行业,一举夺得头牌交椅。随后到了民国五年(1916),山景园又征用土地,在后楼西侧扩建西式楼房,二楼大厅装设落地长窗,朝西一面接壤大型露天阳台,与虞山辛峰亭遥遥相望。借山景而入厅,映山光而接人,真正成为誉满江南的名园。

说了荤菜馆,再说说素菜馆。所谓素菜馆,就是以素食人群为目标,满足一部分喜吃素食的市民阶层需要而设立的菜馆。因为有了山灵水秀的虞山,围绕虞山的各家寺庙有大批禅门弟子和佛家居士,都以茹素为主。常熟在民国以前,素肴仅在寺院斋堂内部供应,不向社会人士营业。地处虞山最北边的三峰寺,为虞山四大寺之一。为方便香客朝山进香,寺僧也会自制一些豆类素菜,供应香客。有素鸡、素肉圆、素什锦等菜,由于选料上乘,极受香客欢迎,纷纷作为土产购买,赠送亲友共享。尤以素点心一类的小食品,吸引孩童,有山药糕、馒首、烧卖等。三峰寺僧创制的“霉百叶”“莲叶豆腐”两道菜,后来成为素局中的名菜。城北山林幽胜,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尼姑庵。庵尼心灵手巧,长斋礼佛之余,节约饮食,独门技术,制作一些可以长期保存的调料酱菜,供庵内众尼食用。有一种“豆豉”,油煎后加糖、醋、酱等,与蘑菇、香蕈同炒,味鲜而腴,放入瓷坛可长期食用。

民国六年(1917),兴福寺举办“华严讲堂”之后,素食遂为社会人士关心。1933 年,兴福寺正道法师、三峰寺雪参法师和地方绅士俞忏生等人合股,在道南横街创设“觉林素食处”。这是常熟第一家向社会开放的素菜馆。觉林素食处五开间楼房,店面堂口宽敞,可设餐桌十五张,雇用职工二十人,全日供应香茗、素点、素菜,承办佛事素斋。为提高档次,专门聘请上海功德林素食师掌勺。素菜馆的原料,主要是蔬菜和瓜果,还有就是山珍。山珍指三菇六耳。三菇有北菇、鲜菇、蘑菇。六耳有雪耳、黄耳、石耳、木耳、榆耳、桂花耳。选料上,香菇专用金钱大小的厚肉菇,口蘑来自张家口地产,冬笋选择浙江临安山区的嫩尖玉兰笋,汤料只用太湖东山莼菜。制作素白鸡,非平湖的豆腐饭粢不可。素火腿,一律选用糯性的豆腐衣。连普通素斋吃的麻油豆腐、百叶、香干,也指定大义镇特制盐卤豆腐。为体现佛家诚心的意愿,所有素菜精工细料,决不弄虚作假。

素斋的特点,花费时间长,刀工极精巧,花色品种多,寻常的豆制品,也要花好几天时间备料蒸煮。例如“霉百叶”的做法,先把百叶浸于面筋里,待发霉后取出,洗净,折叠搓成卷儿,上笼蒸熟,切成薄片而食,味道胜过火腿风味。“莲叶豆腐”的做法更为奇妙,用麻油若干两在锅中烧沸,沥干水的豆腐放入油锅,十五秒后取出,豆腐黄而不焦。再用五味调煮,汤汁收紧,五色缤纷,甚是好吃。这是莲叶和尚发明的,故叫“莲叶豆腐”。

觉林素食处创制的素馔佳肴达一百多种,一桌全素宴,五花八门,冷盆热炒,红汤蒸煲,四时饼糕,丝毫不输于荤菜馆的满汉全席。厨师妙手天成,硬是用寻常珍蔬,做出色香味形俱佳的百宝珍馐。鸡、鸭、鱼、肉、鱼翅、鱼圆、红烧狮子头、走油肉等,全可用素菜制成,且形态相似,味道接近。有的食客,品尝了豆腐做的红烧肉,由于肥瘦适当,做得委实太像了,含在口里,竟以为吃到了荤味而吐掉。据宋以天《常熟最早的素菜馆》一文称:素斋的点心师傅也是手艺高超,素点有白果甜羹、蜜饯桂栗、夹心山药糕、血糯八宝饭、春饼春卷等。这样的素斋,焉能不受到善男信女的欢迎?为此,民国二十五年,报慈桥陆莲庵当家和尚体道,又在县东街开设了常熟第二家素食店,取名“功德林素菜馆”。

有高中档的名厨菜馆吸引食客豪门,也有躲在小巷子的独家滋味,给人以寻访特殊口福的机会。大约在抗战胜利不久,西门石梅翁家祠堂住着一个专卖熟食的小贩,绰号“大扇子”。别小看蓬门荜户的小商贩,他可能没有资本开设一家菜馆,但他有一门祖传三代的独门秘诀。每逢夏令,他专卖一种鲜荷叶包裹的粉蒸鸡和粉蒸肉。用细丝线扎捆的荷叶包,里面的鸡肉涂着酱色的米粉,打开荷叶,清香扑鼻。不要说小户人家喜欢这风味,就是刚从逍遥居下山的茶客,也是直奔他的摊位,被这香味牵着鼻子走。

每年春秋两季,离虞山北麓不远的报慈桥堍,有一家名为“沽酒台”的临时菜馆,布幔高扬,竹椅轻放。下山的游客到此休息,可以随意小酌,或者呼朋唤友,怡情逸性。这报慈桥处于舜过泉下游,清泉涌流,喷珠漱玉,在桥下形成半亩见方的一泓水塘,勤快的山农在春天种下紫菱。到了秋天采菱季节,农人将菱角煮熟,盛放在藤编的小箩里,上罩棉被保温。游人在这儿点上几样山肴田蔬,喝上几口桂花白酒,还可剥食热气腾腾的紫熟菱。酒味香醇,菱肉甜嫩,竹椅轻风,好不潇洒!

民国初年,一个名叫“和尚”的贩子专卖糯米团子。他手艺高超,寻常的糯米粉到了他的手里,就变成了水磨粉一样的随意变形。他制作了一种夏令畅销的甜点,其名“烫粢”。用糯米粉搓成小团圆,形如鸽蛋,嵌入薄荷糖汁为馅,外拌芝麻屑。芝麻喷香,糯而清凉,每天供不应求。

清光绪二十八年,有一种馄饨骆驼担,由湖北传到常熟。整副担子形同骆驼,以竹为材。前端设小型行灶,灶内木炭为火,小锅热气直冒。担子后面挑着竹子碗橱,上下小格,精巧安排,各色调味应有尽有。担子主人为陈老六,他自己手工揉面,馄饨皮子薄如纸,几近透明,汤水清而味鲜,人称绉纱馄饨。

陶家巷的糟鸭也是远近闻名,人称“瞿楼鸭”的便是,当炉者为婆媳两人,此鸭为祖传秘方,从不示人。它用十八种中药香料加入酒糟内,制成糟油,淋在煮烧的白斩鸭子上,特点是汁香、味鲜、鸭肥,且不腻。大病初愈口味差者,一食此鸭,顿觉开胃,食欲大增。

人们都说“王四酒家”的叫化鸡好吃,其实,王四酒家在乡村小酒馆阶段,主要是以“爊锅”出名。什么是爊锅呢?其实就是一种药材和香料熬成的浓汤,这种浓汤储存在密封的瓷坛里。每次用这浓汤一大勺,放入新配制的作料,谓之“引汤”,让其保持当初的原味。现在的“爊锅”省事了,直接将药材香料包在纱布袋中,放进水中烧煮,其味道,比当初的爊锅汤料逊色多了。小酒馆阶段的王四酒家,以老白酒和豆腐干为主,客人主要是闲来无事的山民。不过,靠近兴福寺的便利,来往游客增多,生意便年年好了。再加上竹篱茅舍杂树遮荫,倒也有一番山野情趣。春日桃红,仕女郊游,布轿香车也乐意在此憩息小饮。于是,山鸟和野鸡齐飞,松蕈与春笋共舞。名人纷纷停车张望,题诗写联者不少,原先隐藏在乡村深处的招客布幔,渐渐演变为黑底金字的大匾。

近读客居台湾省的常熟人曹淦生写的《常熟的吃》一文,记录了七十多年前民间的各类吃食,风土人情,时令特产,水乡鱼鲜,高乡蔬果。真正是挑肥拣瘦,随心所欲,不愧为老吃客的经验之谈。

曹先生写道:“在台湾,经常吃到日本的香菇,最好的是雪菇,质厚味香称得上是佳品。但若与家乡春秋雨季出产的蕈来相比,则就要略逊一筹了。每到春末和秋天的季节里,野生的蕈就生长的很多,以虞山旱北门外的‘松树蕈’为好。‘松树蕈’生在松树林间,大小直径一寸左右,用来熬制蕈油最为出色。做蕈油面吃鲜美无比。还有一种‘鸡脚蕈’,产量少而昂贵。记得笔者1948 年返乡,曾以金圆券十五圆买了一小篮约五两的‘鸡脚蕈’,回到家里,邻居和家人都惊愕了,嫌其太贵了。笔者生平好吃,认为人生以衣食两者而言,食较衣更为实惠。家乡的吃很大众化。暑天城内方桥头沈鼎成茶食店的黄切糕、茯苓糕、枣泥方糕等都是价廉物美。街巷间随时可买到鸡笃面筋、红烧肥肠、白切猪肚、茶叶蛋等,零食点心更是随意消费,有糖芋艿、油豆腐细粉、生嵌油片、蟹肉馒头、糯米莲心红枣粥、桂花藕粥,还有梅李镇出产的松子朝板糕,支塘的酒酿饼和羊肉面,都是在台湾梦中都想吃的佳品!”

知堂老人谈天说地的散文,也不时说到童年绍兴时的小吃。在《吃茶》一篇中,他说:“吾乡昌安门外有一处地方,名三脚桥,其地有豆腐店曰周德和者,制茶干最有名。寻常的豆腐干方约寸许,厚三分,值钱二文,周德和的价值相同,小而且薄,几及一半,黝黑坚实,如紫檀片。我家距三脚桥有步行两小时的路程,故殊不易得,但能吃到油炸者而已。每天有人挑担设炉镬,沿街叫卖,其词曰:‘辣酱辣,麻油炸,红酱搽,辣酱拓,周德和的五香油炸豆腐干。’”

荤素美食,真是一个说不完的思乡话题。我小时候,外婆常常对我说,人的一生,吃喝玩乐四件大事,唯有“吃”是真功。外婆活到八十八岁,经历了清朝、民国,看到的人间战乱实在太多了。所以她对于抗战逃难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一件暖身的棉袄和一篓干饭团,就是活命的全部资本。所以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山珍海味吃在肚里,最是实惠,谁也抢不走。

猜你喜欢
菜馆
酒后垂钓不幸溺亡 索赔无据驳回诉请
酒后垂钓不幸溺亡 索赔无据驳回诉请
有些菜,换了名字你就吃不起
王老四
王老四
王老四
小白兔托彼开菜馆
菜馆里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