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编辑出版研究的新成果
—段维著《编辑出版的政治自觉与法制自觉》述评

2022-11-05 20:29蔡学俭
出版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版权保护出版社

蔡学俭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武汉,430070)

《编辑出版的政治自觉与法制自觉》是一部充满新意、新见和新论的论著。作者段维于1986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后留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做编辑,1996年后历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16年调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任职。他写了不少书,这是其中的一部,得了奖,出了名,是位名副其实的出版家。30年里他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发表了许多编辑出版方面的论文,这部论著汇集了50篇,包括编辑出版、版权法和书评研究三方面。对于30年来说,50篇论文不算多,但却涵盖了编辑出版的方方面面,涉及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全过程,以及作者本人的实践经验积累和理性论述,是一部难得的反映编辑出版领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段维的编辑出版工作经历与我有相似之处,都是从基层做起,从编辑做到总编辑,但我们两人的事业发展和个人遭遇却不一样。我参加工作的20世纪50年代和此后的30年,是新中国出版从创建、发展到探索前进的30年,其间有过徬徨曲折,有过进展失误,直到“文革”结束才步入坦途,改革开放使出版进入一个新天地。段维任职的这30年,出版方向明确,道路坚定,步履稳妥,发展日新月异,与前30年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使出版与时俱进,我国进入出版大国行列,向着出版强国迈进。这两个30年是社会发展的两个时代,段维有幸在新时代中抓住机遇,一展身手,一心扑在工作和研究上,不犹豫、不徘徊,这就使得他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尽力作为,同时在研究中逐步认识出版、理解出版,不断取得新成果。

新时代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出版要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这是一项事关出版全局的重大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到新世纪形成高潮,现在仍在深入开展。转企改制出现了新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段维在这段时间进入出版社领导层,他所在的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相比其他出版社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论文集中有好几篇是讨论这方面的文章,如《转企改制背景下我国出版工作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改制时代大学出版社公司治理的路径》等。这些文章力述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机遇和特殊情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坚定目标,但方法、步骤不能一刀切和一步到位,同时还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出版模式,既不能全盘照搬西方,也要有别于地方出版社。他提出,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过程中,要处理好学校与出版社的关系、职工与出版社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具体意见和措施,从中展现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事业单位时期,出版社注重社会效益却忽视经济效益,转企改制后又会出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这是转企改制中始终要注意处理好的重大问题。有人把两者的矛盾归咎于市场经济,段维认为这种看法是欠妥的。他将人们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理解和处理,概括为“服从说”“并重说”“非矛盾说”,认为各有得失,提出“运用市场法则统一出版社对两个效益的追求”的新观点。“我们既不应抹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又要承认二者的必然联系。”“出版社转企改制以后,必然要向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目标昂首挺进,企业必然也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强做大,合纵连横,不仅要在国内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的出版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要有组建跨国出版集团的雄心壮志。而要实现这些愿景,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或者说不按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显然是不行的。”段维的“运用市场法则统一出版社对两个效益的追求”,既肯定社会效益的必要性,又支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促使两者互融共进,企业高效发展繁荣,不失为一种人未言及的合理见解。

段维在提出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又强调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实现党的领导与出版企业治理的有机衔接。《新时代应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全程领导》一文,就论述了全程领导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及这方面的认识误区,认为“出版企业作为文化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在公司治理目标上具有特殊性,即出版企业必须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这一公司治理目标与党领导出版工作的目的具有一致性,从而为公司治理与党的领导的有机衔接提供了可行性”。这个论断为党全程领导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说明加强党的领导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致的,加强党的领导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保证和基础,正确理解和全面实现两方面的结合,才能促进出版转企改制深入发展。

新时代的另一重大变化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互融共进。高新技术介入出版使出版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变化,各种新媒介、新业态陆续出现,传统印刷型媒介面临新情况,需要深化改革,这实质上就是人们常说的“互联网+”对出版的要求。“互联网+”出版需要正确处理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关系,关键是变和不变的关系,哪些要变,哪些不变?这部论著中,段维多方面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在《关于绿色出版的思考》《论数字时代的内容出版》《“互联网+”时代出版选题策划新思路》《论“互联网+”时代出版业的走向》等文中,段维提出数字时代许多方面是要变的,变是关键,是主要方面,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划时代的标识,如“数字出版应成主流,在线出版渐成气候,项目出版已成后盾,融合出版将成格局”,“移动出版将成为编辑策划选题的新视点”,由此出版选题策划要有新思路。关于新思路,他提出“互联网思维是先导,内容出版是核心,融合出版是新格局,全程策划是新常态,跨界策划是新突破”,“编辑作为选题策划的核心,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深度思考选题的全过程,这就是‘互联网+’时代选题策划的具体体现”,等等。

然而融合中还有不变的方面,变与不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已经初步形成新格局的情况下,2016年,他就“十三五”时期出版走势作了探讨与展望,认为要实现这个关键时期的宏伟目标,就开局走势的因素来说要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回归本位与开拓创新,“互联网+”与“+互联网”,内容出版与数字媒介,引进版权与走向世界。这是从操作层面讲的。从政策层面来说必须重新认识和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质量与速度、内容与技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段维在题为《开局“十三五”:四大关系影响出版走势》的文章中对以上关系作了具体阐述。细品此文,作者已就融合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表达了忧虑并提出了警示,即在变化发展中不仅要看到变,还要重视变中的不变。这是他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工作的最后一年,深含了他的良好用心和期望。

段维十分重视图书质量,为此作过深入研究。1998年他写了《试论图书质量的控制系统》力作,在《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之外,提出建立新的图书质量控制系统,以保障这两个文件的落实。文章详述建立这一系统的基本要素和要求、结构类型和主要原则,控制系统的责任者是出版社从下到上、从生产到经营的人员,要实施质量控制,关键在责任者。这就要求责任者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不到这些,图书质量控制就难以见效,甚至阻力重重。2006年他对此文作了补充,他在《试析图书的质量生态》一文中承认前文忽略了一个行业性问题,即仅仅把目光投向出版行业内部不能完全解决质量问题,还需要注意出版过程之外的因素—质量生态环境。把生态概念引入图书质量领域,这是一个新见解。图书质量涉及作者、读者与出版者,三者相互联系建设良性的质量生态环境,是控制、保障图书质量的生命线。互联网时代,不仅图书,其他媒介包括新兴媒介,对构建图书质量控制系统、保障其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样需要引起重视。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千变万化,坚持质量和高质量发展则是不应变也不能变的。

质量和内容密不可分,高质量的出版离不开高质量的内容。段维在《论数字时代内容出版选题策划的走向》和《论数字时代的内容出版》中指出:“无论是传统内容出版还是数字内容出版,读者真正需求的是内容而不是技术,也不是承载内容的介质,从这一角度看,内容比技术更具有优势。”传统出版是内容出版,但是“数字技术条件下的传统出版,只是在最终产品上还保留纸质出版物形态,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界限已不存在。在数字出版概念泛化的前提下,‘内容出版’的概念被提出”。这说明,在融合发展中,不论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都是内容出版,不同的是,数字出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产生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出版的特性。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变的是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变的是内容,内容出版是不会变的。

段维研究新旧媒体融合,结合实际,反复阐明变与不变的关系,为正确理解和处理融合问题提供了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的新视角,同时是一种新研究方法。

网络时代的版权法制建设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传统出版对版权法制建设是轻视的,改革开放前我国著作权并没有立法,缺乏基本的法律保障,互联网时期版权法制建设迫在眉睫。段维很早就从事版权研究,从编辑工作中的著作权问题到网络版权保护,以及版权保护与文化、科学发展和繁荣的关系等方面,写了许多文章,分析版权与著作权的关系,揭示互联网对版权保护的挑战,思考版权保障的哲学、法律和经济问题,提出网络版权法制建设的若干建议和研究成果。这里不准备谈及他研究的所有问题,只从几个方面介绍他在网络版权保护和法制建设方面的见解。

互联网时代网络出版的侵权问题十分突出。段维将网络出版的流程分为三个环节——获取素材、制作与发布数字化内容、有偿提供复制件(出版物),这三个环节均会不同程度地涉及版权侵权问题。获取素材方面,如将传统作品数字化,直接使用数字化文档,未经版权人许可便会造成侵权。自己创作作品或通过网络约稿,一般不会涉及版权纠纷,如果有剽窃行为,则要负侵权责任。制作与发布数字化内容方面,编辑加工必须尊重作者的版权,如果大删大改,则会侵犯作者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另外编辑加工如果要附加音乐和图画等视听材料,增加注释性的背景说明,除了要取得视听作者的授权外,还要视情况取得网络出版物作者的同意,以免造成侵权。这两个环节的版权问题处理妥当,网络出版物的发布就不会出现问题,否则就会侵犯版权人的网络传播权。有偿提供复制件相当于传统出版的发行环节,在这方面主要是读者的上线阅读 、下载阅读和按需打印阅读,上线阅读一般不会涉及侵权,其他两种阅读都涉及对版权作品的复制,这种复制应当通过身份检验和付费,并有复制次数的限制,不然会损害版权人的复制权和发行权。段维指出,保护网络出版物的版权,已成为网络出版发展的关键,它不仅需要技术上的限制,也需要立法上的创新。可惜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批准授予网络出版权,只是允许先开展此类业务,法规的建设显得滞后,由此他呼吁高度重视网络出版的侵权问题,加快网络版权保护的立法进程,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段维提出的建议较多,理由也很充分,这里择要加以介绍。

关于作者的身份问题。段维认为,论及版权,首先必须明确版权主体即作者的身份。我国修订前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作者身份的界定,除个别词句变动外,基本内涵是一致的。这个界定在传统印刷时期具有法理的合理性和操作的适用性,但进入网络时代,它正受到高新技术的挑战,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署名与作者的真实身份,合作作者身份的认定,同名或替名作者真实身份的认定,被冒名作者身份的澄清等,都需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

关于数据及多媒体的保护问题。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没有对新兴的数据库、多媒体等的版权保护,由于数据库并非都具有原创性,使用版权法对其进行保护就有些牵强,但欧盟成员国已经对数据库提供了特殊权利保护,其核心就是保护数据库制作者在数据库上的投资,促进数据库产业的发展。美国也提出了相应建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综合欧美建议,提出《数据库条约草案》,但一直无法实质性生效。数据库保护是一种新趋势,段维呼吁顺应趋势,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关数据库的特殊保护法案。多媒体在现行法律中没有列入保护类别,只是版权界和法律界就其归属问题产生了不同看法。段维认为,尽管他赞同多媒体可以被当作数据库看待,但那毕竟是着眼于数据库的发展趋向或曰数据库的高级形式而言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有必要将多媒体单独列为一类作品加以保护。

关于版权保护与社会公共文化繁荣问题。版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垄断权,因此法律必须对版权给予必要的限制。版权法与其他法律的最大不同,即版权立法的最终目的不是保护版权,而是通过版权保护来鼓励创作,促进社会公共文化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点,段维认为版权保护与社会公共文化发展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对立的根源是作品这一文化产品本身的二重性,即私人性与公共性。段维进一步分析文化产品的重要特点,它不仅包含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劳动结晶,而且凝结着前人或同时代人共同劳动的成果:被转移到新版权中的那部分知识大部分属于公共知识。对文化产品的保护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私权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了被转移到文化产品中的那部分公共知识,并使这些知识被人为垄断,从而减少了社会公共文化空间,因而对网络版权要加以限制。两者之间的相互统一同样根源于文化产品的二重性。之所以要对文化产品给以私权保护,牺牲社会公共文化的短期利益,也是为了通过对私权的激励来实现社会文化产品的可持续生产,实现社会公共文化发展的长远利益。段维由此认为,版权保护与社会公共文化发展关系的主流是统一而非对立,通过新利益格局下的具体设计,两者将和谐共荣。段维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分析版权保护与社会公共文化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及文化产品的二重性,以此作为理论依据,论述版权保护与社会公共文化发展的和谐共荣,不失为版权研究的一项新成果。

段维在本书的“自序”中,抒发了对编辑出版工作和研究的深厚情谊,以“为人作嫁衣,自我修行”自勉自励,“愿意一辈子为人作嫁衣,一辈子自我修行”。他虽然离开了编辑岗位却没有离开编辑工作,现在仍然受托审读出版物的付印清样,并担任几个刊物的编委和主编。正是由于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实践和锻炼,他的编辑出版研究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政治意识炽烈,大局观念很强,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考察。他酷爱读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著作,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事物,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这是他的研究成果屡有新意、言人之所未言的重要原因。期望他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工作和研究中更上一层楼,续出新成果。

(《编辑出版的政治自觉与法制自觉》,段维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380页,定价72.0元。)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版权保护出版社
我等待……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