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里的反派人物 随 笔

2022-11-05 16:08尘埃
边疆文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杨修司马懿诸葛亮

尘埃

曹魏政权奠基人曹操

2018年有一部京剧3D电影《曹操与杨修》非常火,让许多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京剧的年轻人都走进影院观看,诸多对京剧不熟习的观众都对剧中曹操的扮相(具体说是对脸部的化妆)很疑惑,为什么是个大白脸?大白脸在京剧舞台上又代表什么呢?只记得以前听过的一首戏歌里有这么几句唱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大白脸成了曹操戏剧形象中的标志性配置,换句话说:曹操是京剧白脸的代表性人物。在京剧中一般来说大白脸都代表着有权有势的反面人物,以曹操为代表,下面跟着司马懿、潘仁美、秦桧、严嵩、赵高、屠岸贾等等一大串被喻为著名奸臣的历史人物。

我搜了一下百度上关于京剧脸谱中对白脸的定义:白脸又分水白脸和油白脸。水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油白脸多为刚愎自用的狂妄武夫。曹操自然被归在水白脸的奸臣之列,而且由来已久,据说从京剧诞生的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曹操就一直是个大白脸。

在《曹操与杨修》这部剧中,曹操的大白脸眉心中间还多了一飘红色,这是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毛主席曾经说过:“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唱戏总是把他扮成大白脸,其实冤枉。这个人很了不起。”随之就有许多文人为把曹操归为反面人物和奸臣之类的打抱不平过,写了许多给曹操平反的文章,但是因多年来曹操在民间及戏迷心目中的造型已经根深蒂固,要想彻底转变有些难度,于是化妆师就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给他眉间飘一抹红,以此代表他还有好的一面,由此从那时开始,舞台上曹操的形象就在大白脸上多了一点红。

京剧中演绎过与曹操有关的剧目挺多,但一般他都是被作为反面角色或是配角出现,这些剧本基本都是取材于《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改编而来。小说《三国演义》里推崇蜀汉为正统,反对曹魏的意图比较明显,虽然《曹操与杨修》这出新编历史戏里并没有简单地把曹操演成一个奸诈、阴险、毒辣的大奸臣,而是从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出发,描写两个高智商人物的才智和心理较量,它的3D电影宣传词里是这么说的:“曹操和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终于无法携手共事,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盘根错节、叫人怦然心动的纠葛。”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整部剧的正义重心是偏向于杨修的,杨修被描述成那种才华横溢到让曹操妒忌的人,他屡屡猜中曹操的心思,而且常常比曹操更高出一筹,剧中虚构了一段《三国演义》中没有的故事:曹操因想了十里路还猜不出诸葛亮回复给他们一首诗的真正含意,而输给了杨修,不得不帮他牵马,这让曹操颜面尽失,杨修遭到嫉恨,最终被曹操给斩杀了;剧中的曹操呢,又爱才,又疑心重,更兼是度量小,容不得人才,且心狠手辣,常常滥杀无辜。戏的高潮部分,曹操因听信了一个大臣的密告,一时疑心起,把杨修推荐来的好友孔闻岱给杀了,当事情搞清楚之后,曹操虽然知道自己误杀了人,但碍于面子不想承认,就编瞎话骗人说自己会在梦中把靠近他床边的人杀死,孔闻岱那晚正好撞上了,于是就被他在梦中无意识地杀死了(这段内容戏曲编剧编得比《三国演义》上更不靠谱),可杨修早已识破了曹操的谎言,愤怒之下想戳穿它,就设计让曹操的爱妻在曹操睡着时去看望他并为他披衣御寒,逼得曹操没有办法,正左右为难之际,夫人就识大体地自杀了。想起昆曲《长恨歌》里杨贵妃也是这样识大体地自杀了,还有《霸王别姬》里虞姬抹脖子的那一幕。这样的手法简直成了戏剧里面最俗的俗套。最终杨修因为那段写进了中学生教材的“鸡肋”故事而被曹操杀了。

我看了戏剧中演绎的曹操,始终觉得太简单、粗暴、戏剧化了,于是就想看看历史书籍中曹操的真实面目,虽然说历史也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也不一定客观,真实,但总比演义和艺术之类的靠谱些。

查了许多史书,那孔闻岱之事纯属戏剧编剧杜撰,并没有什么依据。“鸡肋”之事倒是真有出处,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之《杨震传》中的杨彪、杨修附录中都有记录,《后汉书》中记述:“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在此并没有记述曹操因为杨修猜中他的心事而斩杀杨修。而《三国志》《曹植传》中裴松之注说:“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三国志·武帝纪》上又有写:“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曹操是死于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公元220年),杨修在他死前的一百多天被斩杀,由此推算可知杨修应该是在二十四年(219年)的九月左右被杀的,再据史书上记载:“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鸡肋”事件是发生在二十四年(219年)的五月份,这就在时间上证明杨修不是在“鸡肋”事件发生当时被杀的,也许存在这样的因素,但肯定不是主要的原因。

曹操的境界当是比杨修更高一层的,他志在夺取天下,因此他的杀人、用人皆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在转的。我赞同这样的看法:曹操不得不杀杨修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的考虑。

曹操晚年为立嗣的问题曾经犹豫不决过,这就让王子之间因为有这种不确定性而滋生野心和欲望,开始明争暗斗起来,争夺最激烈的两个人当属排行在前的曹丕(曹操长子早年为救父亲不幸死在战场上);和文采飞扬深得曹操喜爱的曹植。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们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都不得不像赌博一样在两个极有竞争力的王子中选择一位来押注,辅佐他夺取继承权的同时自己也能功成名就。杨修选择了曹植,他是曹植手下最有才华的谋士,为曹植能得到曹操的喜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因为杨修太工于心计,一天到晚就把其聪明才智用来琢磨曹操的心思,他辅导曹植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怎么样讨好曹操,怎么样说出曹操心里所希望的答案,而不是着眼全局来为整个王朝的开疆扩土、强胜稳固、千秋万代谋划。

曹植在文学上才华横溢,才思敏捷作诗写赋,又快又好,深得曹操的喜爱,每次去见曹操时,曹操都会问一些比较深难的问题,而曹植依然能够非常快速地对答,而且往往说出的见解都很对曹操的心思,一开始曹操非常欢心,可每每如此,好得过头了,这让曹操内心不免起了猜疑,于是暗中命人悄悄去调查,才发现是杨修专门揣摩自己的心思,知道大概会问些什么问题,又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就提前准备好提纲和答案让曹植做功课,所以才会每次都对答得那么快、那么准。

这一实情让曹操深感不安,一是知道曹植并没有其表象看起来的那么优秀;再就是杨修的读心术太可怕了。自己的思想在他面前就像裸体一样,那么率性的曹植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如果让曹植继承王位,这将来还不让杨修玩弄于股掌之上?如果杨修忠心也罢了,但如果他有野心,这江山过不了多久没准就姓杨了。(这不是没有可能,因为杨氏家族也是汉朝的名门望族,声名显赫、实力雄厚,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父杨赐、父亲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可与袁氏世家并驾齐驱,而且杨修还是袁绍的外甥。)

曹操终归是个有大抱负、大气魄和大智慧的人,也许他更喜欢曹植的品性一些,但他深知作为一个还要完成开国大业的君王来说他并不是最佳人选,曹丕虽然文学境界没有曹植高,但他综合素质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才能要高于曹植,至少他比曹植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节制力,不会在受到一点挫折时就沉不住气,任性胡为。

最终他选择了曹丕,王位继承人一旦敲定以后,曹操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从王国大业出发,如何为继承人的平稳即位,以及将来顺利执政铺平道路;从家庭私人情感上考虑,就是如何减少骨肉亲人之间的相互残杀,确保其他王子们不要犯谋逆的重罪,能够安分守己地渡过余生。很遗憾从这两个方面考虑,无论哪条上杨修都得死。《三国志》里记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曹操顾虑的是“终始之变”,尤其是“杨修颇有才策”于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把他给杀了。这是防患于未然的事,总归杨修此时还没有犯下必死之罪,尤其是像杨家那样的豪门士族,曹操不得不给个交代,于是他厚葬杨修,不但赏了杨家许多财物,还亲自给杨修的父亲杨彪写了封解释和安慰的信。信中曹操把他所担心的“终始之变”说得更明白了些,他写道:“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这信中有几个关键的地方,“恃豪父之势”仗着父亲的势力,言下之意与你杨彪也脱不了干系,“每不与吾同怀”,有才华有谋策都不是罪,问题在于常常不与我同心同德,曾希望他能改过而多次宽宥于他,但如果再这样下去又怕他将来犯下重罪连累到你们整个杨氏家族,所以这样看来杀了他,也未必不是件幸事。

曹操在这里说是为杨彪考虑,但更是为自己的儿子曹植考虑,留着杨修,日后势必会煽动曹植篡位,有杨修这个能人在身边,曹植的野心一定也不会死,曹丕当然更不能放心,如此一来曹植是必死无疑了,因为他既然已决定传位给曹丕,曹植就定无胜算,而叛逆重罪搁谁身上也会要他的命的。对于杨家来说,杨修如果是犯叛逆罪那就不只是杨修一个人死能了的事啦,那是要诛三族满门抄斩的呀,所以曹操对杨彪说的意思是,这是一件双赢的事。就这样曹操恩威并施地把杨家给安抚了下来。从后来的结局看,曹操可算是有先见之明的。曹丕即位后并没有杀曹植(虽然很想但一直找不到正当的借口),但把曹植身边的另外两个谋士丁仪、丁廙给杀了,还杀灭了这两人家族中十五岁以上的所有男子。

其实纵观历史,曹操杀的人应该不会比其他争王称霸的乱世帝王、英雄们更多,但在后世却留下了一个滥杀无辜的恶名。《三国演义》中写曹操有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下子就把曹操奸恶狠毒的嘴脸给勾画了出来。其实这句话在正史里面没有出现过的,它的出处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裴松之注引的孙盛《杂记》里,原文为:“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由这句话又引出曹操一段杀害父亲老友吕伯奢一家八口人的命案来。京剧根据《三国演义》上的这段故事情节改编了一出戏叫《捉放曹》,大概内容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亡途中,遇见父亲的故友吕伯奢,吕家准备杀猪款待他,吕伯奢亲自去庄外买酒,犹如惊弓之鸟的曹操听到了磨刀的声音,怀疑吕家要加害于他,就不由分说地杀死了吕氏全家,焚烧村庄逃走,出到庄外刚巧遇见吕伯奢打酒回来,这时曹操虽然感觉到杀错人了,但为了灭口还是狠心地又把吕伯奢也给杀了。这个故事以小说和戏剧的形式流传下来,曹操的白脸形象就怎么洗也难以洗净了,更何况他还杀害了史上著名的神医华佗。曹操杀这些人的原因我们现在已无法还原其本真,但历史上他杀死过这些无辜的人应该是确实不虚的。

不过史书上也记载了一些在一般人看来会被杀死,而曹操非但没杀相反还予以重用的人,例如:《三国志·武帝纪》记述:“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曹操手下一个叫毕谌的别驾,母亲弟弟妻子被曹操的敌对方张邈劫持,曹操对他说,你母亲在那边,你可以去投奔他的,毕谌可能怕曹操是在考验他,就当着曹操面发誓说自己绝无二心,不会背叛。曹操被感动得流泪,可他下来却偷偷地跑到张邈那边去了,等到曹操灭了吕布,活捉了毕谌,大家都担心曹操会杀了他,没想到曹操却说:一个人能尽孝于父母,难道不会尽忠于君主吗?我所渴求的正是这样的人。不但没杀,反而用他做鲁相。

《三国志》中还记载了一个叫魏种的人,曹操对他有知遇之恩,推荐他为孝廉。在兖州叛乱时,曹操自信地对众人说:“唯魏种且不弃孤也。”等到听说连魏种也叛逃了,曹操大怒说道:“除非你魏种跑到南边的百越,或者北边的胡人那里,我才收拾不到你!”等到曹操攻陷射犬后,生擒了魏种,曹操又怜惜地说:“他还是有才干的啊!”给他松了绑,又起用了他。

所以说曹操杀谁不杀谁,除了才能、忠诚之外,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这个人的德行人品,就像他杀吕布却留下张辽一样,朝秦暮楚不可靠的即使投降求饶也要杀,忠贞不贰有气节的不求饶也会留下。

曹操有一个最该杀,却几次三番姑息了的人,那就是刘备。这一次次的心软或者说是失策,直接为我们勾画出了这段三国鼎立的中国历史。

第一次,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刘备被吕布打败,弟兄三人都打散了,迫不得已孤身一人跑来投奔曹操,谋臣程昱劝曹操趁此机会杀了刘备,曹操没有同意。《三国志》上这样记述:“吕布袭刘备,取下邳。备来奔。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对刘备说:当今天下,数英雄人物唯有你我啦。虽然曹操说这样的话是在试探刘备的心思,但另一方面也透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所虑,在他心目中当时那些势力强大的袁绍、袁术、吕布包括孙策都不在他曹操的眼里,而独具慧眼地认定时下落魄的刘备是个不可小觑的英雄人物,普天之下也只有刘备可以与自己相提并论,由此可见曹操的狂傲和识人之能。

第二次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刘备趁袁术大军要经过下邳,向曹操请命让自己带兵去阻击,没想到曹操竟然同意了,就这样刘备不但轻易地逃出了曹操的掌控范围,而且还带走了许多人马,当程昱、郭嘉听说曹操同意派刘备远征下邳,赶紧跑来对曹操说刘备不能放,放出去如纵虎归山,这时曹操才开始后悔。《三国志》上写:“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朱灵要之。会术病死。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于公曰:‘刘备不可纵。’公悔,追之不及。”估计曹操当时并没有真下决心要除了刘备吧,否则的话立刻收回成命,派兵遣将过去阻截,如果刘备抗命正好有借口可以斩杀,那时候正是刘备最脆弱的档口,左膀右臂关羽和张飞都不知死活失散了,诸葛亮也还没有出茅庐,如果此时杀了刘备,历史还不知会怎样改写呢。

第三次是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给曹操献计说:刘备用诡计俘虏了刘璋,蜀人还未完全归附于他,现在刘备又去争夺遥远的江陵,这正是破蜀的好机会,不可错过。我们如若在汉中陈兵示威,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此时机,事情一定可以成功。司马懿还特别强调: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啊。可曹操却说: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还想得蜀。可惜曹操当时并未采纳司马懿这个深有远见的计谋,那时刘璋手下确实还有许多人忠于刘璋,反对刘备的,可曹操没有抓住这次机会,给了刘备喘气和稳固的时间,从而失去了消灭蜀国在历史上存在的可能性。

由如曾仕强先生在《论三国智慧》里说的那样,三国时期有个好玩的现象:刘备专门打有恩于他的曹操,曹操专门打不想惹他的孙权,孙权又专门打一心要与他联盟的刘备。也许正是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微妙闭环的形成才使三国鼎立了起来,一旦有一天反过来,刘备去打东吴,曹魏去打西川,那就是这一制衡力量瓦解的时候。(司马懿的儿孙最终替他完成了统一天下的抱负,这是后话了。)

我最早接触到第一部有曹操的戏剧是《文姬归汉》,在这部京剧里曹操是个不得不有的配角,因为没有曹操,蔡文姬就归不了汉,戏也就演不下去了,作为汉丞相出场了几分钟的曹操依然是个大白脸。(当年看这出戏时还不明京剧扮相的旧理,怎么也想不通曹操的脸谱。)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才女,蔡邕的女儿,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和书法,后世留存下来她的作品不多,仅只有两首《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后汉书》里记载:“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蔡文姬与曹操的缘分起自于她的父亲蔡邕。蔡邕是位大学问家,精通文学、书法、音律、绘画等,堪称旷世奇才,同时又好奖掖后进,年轻时的曹操很仰慕他,曹操的文学造诣也很高,他们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并引为知己。后世有人认为:“曹操在人格、思想观念、学术和文学艺术方面都深受蔡邕的影响。”因此当曹操统一了北方,稍微安定下来以后,就想起他那位被王允迫害致死的忘年交蔡邕来了,蔡邕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叫蔡琰(别名叫蔡文姬),受父亲影响学问、才华也非常出众,曹操打听到蔡琰被匈奴的左贤王掳走,于是就花重金从匈奴人那里把蔡琰给赎了回来,并且亲自做媒将蔡琰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后来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去为其求情,曹操因看重蔡文姬的胆识和才学赦免了董祀。戏里曹操赎蔡文姬回来的主要目的是要她继承父志续修汉史。(蔡邕曾参与续写过《东观汉记》)然而史书上找不到这方面的记录,只有一段记述足以证明蔡文姬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曹操并没有白为她花银子。

《后汉书·烈女传》中记录说曹操问蔡文姬:听说你们家以前收藏了不少的古籍书,现在还能记得一些吗?文姬回答说:从前我父亲赐给我四千多卷古书,因逃难颠沛流离,生民涂炭,都没能留存下来。现在我能够记忆背诵下来的只有四百多篇了。曹操就说:我现在派十名书吏到你家去协助你把它们默写记录下来。文姬接着说:男女有别,按礼节不能亲相传授。请您给我一些纸和笔即可,要写成正楷或是草书都可以。”于是回去默背并抄缮好送给曹操看,文字几乎没有遗漏和错误之处。

遭受战乱流离失所十多年,还能记住以前读过的四百多篇古书,这是什么样的记忆能力?又是怎么样的博文多学呀?想想自己小时候背过的那些唐诗宋词还能记得多少?这不能不令人叹服啊。东汉以前的古书籍不像现在可以印出几千、几万册来,那时候都是用人工手写记录在树皮、竹简、绢帛之类的东西上,许多古籍也许只有几本,有的可能就是孤本,战乱等原因很多都失传了,经由蔡文姬回忆书缮了这四百多篇,也许就有得以续传至今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曹操也算为中国文化的传续立下过汗马功劳。

越刨史料越发现曹操其实真是个难得的全才,除了他的政治抱负、军事才能、文学造诣以外,鲜为人知的是他的书法造诣也非常的高,这就难怪他会与蔡邕交好啦,蔡邕为我们后人最为知晓的就是他的书法。曹操的书法真迹流传下来的非常少,据记载宋朝郑樵的《通志·金石略》中收录过曹操写的一篇《大飨碑》;明朝杨慎写的《丹铅总录》里提到元朝时还有曹操书写的《贺捷表》,而现在我们唯一能见到的就只有“衮雪”两字。这两个字是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到汉中时写下的,刻石原在褒斜栈道南端重要的隘口褒谷口,褒水中巨大的礁石上,摩崖石刻整体呈长方形,宽148厘米,高67厘米,字径35-46厘米。据推说曹操当年见石门外幽谷深滩中,石多浪激,飞流奔泻,银涛做窝,犹如白雪翻滚,一时豪情难抑,挥毫写就隶书的“衮雪”二字于谷中石尖上,来赞誉褒谷山水之美。这块石头现收存于陕西汉中市博物馆内,据专家评论:“衮”字一撇一捺颇有动态之感,“雪”字则有静态质感。

不过这件墨迹也存在诸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后人伪造的,不是曹操的真迹。随着时光的流逝,是与不是现在都无从考证了,唯一能说明的一件事就是:曹操的书法应该不错。

虽然对于曹操留存在世的书法作品争议颇多,但作为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的曹操,还是有一些文学作品留存下来,我自己最熟悉和喜爱的当属《观沧海》和《短歌行》两首,在此不惜笔墨,收录几句精华,以此也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曹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懿

戏说自然还是要从戏说起,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看电视看的就是京剧《空城计》,舞台上什么背景也没有,两个老军,两个小童,诸葛亮站在一个硬纸板围成的城墙上唱了一阵独角戏,终于杀来一队敌人的人马,为首的是一个大白花脸,唱了几句,也不攻也不打,背转身听诸葛亮又唱了半天,居然后队改前队就下场啦,诸葛亮扇着鹅毛扇,擦擦冷汗又拖声再唱几句,结束。虽然那部戏看得我昏昏欲睡,什么也没明白,却记住了一个大白花脸的奸臣叫司马懿。戏里这个奸诈狡猾而又多疑的司马懿却愚笨而可笑地成了诸葛亮的手下败将。

几年前有一部以司马懿为主角的电视连续剧叫《龙吟虎啸》,对于空城计这段历史除了表面上看到的结局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较量。诸葛亮知道这表面上空城计的小把戏怎么可能骗得过司马懿的法眼呢,就连我们一般人现在回看历史也觉得不可信,京剧嘛只当它是娱乐,而更深一层的角逐是军事的角逐、是政治的角逐、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高人的角逐,更是他们身后各自君王智慧和王朝实力的综合比拼。此刻诸葛亮能转败为胜是因为诸葛亮的身后有一个绝对信赖他又全权依赖于他的君王,而此时司马懿愿败,恰是因为他身后有一个对他极度猜忌、防范而又不得不用他的君王,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算得是棋逢对手真正难得的一对知音呀。如果空城计中的对手不是司马懿,他一定揣度不出诸葛亮摆这样一个小儿科的把戏背后更深层次将他军的要招,诸葛亮一定功败垂成;反过来如果司马懿面对的对手不是诸葛亮的话,他的才华也许永远没有用武之地或是性命不保。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两个人都深谙对方的命脉所在,司马懿胜则同亡、司马懿败则同存,所以在此紧要关头,司马懿做出了能忍天下之不能忍的大智慧选择,而以诸葛亮的智慧如果他没有看走眼的话,他算定司马懿会有这样的选择,所以他内心里是胜券在握。于是两个明白人就为一群糊涂人演绎了一出不可思议的精彩戏剧。

看完戏里的司马懿,让我对历史上的这个人物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心,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原来所谓的诸葛亮的空城计实属子虚乌有之事,其始于晋朝史学家王隐所著的《蜀记》郭冲五事,而这“五事”基本是根据民间传说而来,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又把它文学化、艺术化地充分演义了进去,致使流传至今,被更多的文艺形式演绎。

那么历史上的司马懿究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由唐朝时期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人主持编写的《晋书--帝纪第一宣帝》里是这样描述司马懿的:“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资治通鉴》里也说他:“少聪达,多大略。”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关系很好,他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才华,想召他到府中任职,但司马懿觉得汉朝气势已经快尽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声不太好,也非义士所为,他不愿意屈尊在曹氏手底下,辱没了自己的清白名节,就假装自己有“风痹”(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行动不便。把曹操派去刺探的人都骗过了。过了几年曹操又招他为“文学掾”,并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意思就是说如果他再敢推三拖四,就灭了他。司马懿怕死只好去就任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司马懿年轻时候还是个比较有节操有是非观的人,但为实事所阻之后他也极会圆融通变,不是个一根筋刚直到底的人。

圣人言:“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既然依附曹操,就要为曹魏的政权出力,但是曹操虽然招司马懿来做官,但又认为他有“狼顾之相”顾忌他“有雄豪志”并不怎么重用他,反而是曹丕很看重司马懿的才华,所以司马懿是从曹丕即位以后才开始渐渐成为魏国朝廷重臣的。曹丕被封魏王太子时司马懿升任了太子中庶子,专门辅佐太子,当时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所以深得太子曹丕的信任。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并于11月登皇帝位,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就转任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一般情况下曹丕出去打仗都很放心地让司马懿留守许昌。

可惜曹丕命短,称帝才六年就驾崩了,临终时安排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新皇曹叡继位,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魏明帝曹叡年幼时聪慧又好学多识,但是因为亲生母亲甄夫人被郭皇后陷害,冒犯了曹丕致使被杀死,郭皇后自己没有子息,曹丕就下诏令曹叡奉养郭皇后,《魏略》上记载:曹叡因为母亲“死非善终,意甚不平”,但是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以假装“勤谨侍奉郭皇后”小心翼翼讨得郭皇后的欢心,最终当上了皇帝。这样从小就极度压抑,生活在刀尖上的经历,使得他人格分裂,对人极为敏感又极不信任。魏明帝一方面很看重司马懿的才华,对他委以重任,借助他的能力抵御蜀汉和东吴,另一方面又时时刻刻防范、忌惮着他。

不过也是在这个时期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才开始得到充分展示。孙权知道曹丕去世后,就乘机来攻打魏国,分兵三路而出,自己亲自率大军攻打江夏郡,让诸葛瑾、张霸带两路兵马进攻打襄阳,没想到都让司马懿给打败了,东吴大将张霸也被斩杀掉。司马懿立时就升任骠骑将军。之后司马懿在军事上最为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快速剿灭了孟达的反叛事件。

孟达原是西川刘璋的部下,刘备巧夺西川时归顺的刘备,后来又投降了魏国,曹丕那时对他挺好的,封他为新城太守,封侯,假节(假以符节,持节,加使持节的意思),可当曹丕死后,他又怀了二心,妄图“连吴固蜀,潜图中国”。诸葛亮也就借机想利用孟达,鼓动他反魏,并联合东吴一起对付曹魏,但是孟达这个人反复无常,当事情进行到关键的时候又犹豫不定,迟迟不见动静,于是诸葛亮故意用计把孟达要造反的事情泄漏出去,本来是想逼迫孟达下决心速反的。没想到司马懿得到消息后,写了一封宽慰信去稳住孟达,他在信中说:“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本来孟达听说消息泄露,非常惊慌准备马上起兵的,可收到司马懿的信后,信以为真,以为魏国并不怀疑他,就又开始患得患失地犹豫着不肯行动。另一边司马懿却果断地亲率大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急速行军八天就抵达新城城下,《晋书》上是这样记述的:“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树立木栅,加固城防。司马懿挥师渡水,毁其木栅,直逼城下。”这时孟达要想后悔也来不及了,东吴和诸葛亮派出的援兵都被司马懿的部队拦阻在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方。城外司马懿分兵八路攻城,城内孟达的手下因惧怕又产生内乱,孟达的外甥邓贤和部将李辅开城投降,魏军进城,孟达在混乱中被人斩了首级,司马懿仅仅用了十六天时间就消除了孟达之患,从而也使诸葛亮精心谋划好的一次联合进攻魏国的计划破产了。

关于司马懿最为民间所熟知的故事还是与诸葛亮有关,这主要要归功于诸葛亮广为人颂的名望和名著小说《三国演义》的流传。史书上对“空城计”的故事多无记载,史学家们也基本认为这只是一种民间传说,只因《三国演义》上的把这一段故事描写得太精彩了,同时人们又对诸葛亮的才、德推崇备至,于是也就不管那些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而宁信其有了。

司马懿和诸葛亮对阵的另一个故事,无论是最早由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还是唐朝时的《晋书》及至宋朝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里面都有着较为确切的记述。那就是诸葛亮人生的最后一次北上伐魏战役。

蜀、魏相争那么多年,无论是诸葛亮对司马懿,还是司马懿对诸葛亮都算是相当了解的了,可谓知己知彼,早在诸葛亮二出祁山的时候,司马懿就与诸葛亮对阵过。关于那次战役史书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诸葛亮胜了司马懿。

据《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司马懿,汉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于是司马懿退还保营。《资治通鉴》中详细引用了《汉晋春秋》的说法: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懿后等寻亮至于卤城。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夏,五月,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六月,亮以粮尽退军。

主要讲述的是诸葛亮打败了郭淮和费曜的军队,就地割收麦子来补充军粮,与司马懿的人马在上邽的东面相遇,司马懿扎营在险要的位置,两军没法交战,于是诸葛亮领兵绕开,司马懿又追寻诸葛亮的人马到卤城,找到了又不肯交战,把营寨扎在山上,部将们纷纷请战,司马懿就是不出战,那些大将都说他怕蜀军就像怕老虎一样,被天下人耻笑。到了五月份他派张郃来攻打诸葛亮大败,司马懿又退回守住营寨不出战了。之后诸葛亮的大军因为粮草尽了于是退军了。

另一种说法是司马懿赢了诸葛亮。

《晋书》记述: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晋书》里说的是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军在收割上邽附近的麦子,用以补充军粮的不足,魏军诸将都很惧怕,司马懿鼓舞士气说:“我们急行军赶路,虽然很疲累,这是通晓兵法之人的贪着,但是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就容易办了。”于是进兵汉阳与诸葛亮的兵马相遇,列阵待战,用牛金轻骑作诱饵,两兵才一交手诸葛亮就退兵了,退到卤城,司马懿又围而攻之,诸葛亮在天亮前悄悄撤退,魏军追击,斩俘了一万多人。

对于这次战役的胜负《三国志》中两种说法都没有记载,只是简单地记述:“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

我们在此暂且不去深究史书上的不同说法,只就其最后结果来看,诸葛亮自公元前228年到231年间,一共北伐中原五次,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然而每次就算是退兵返回汉中也全无败象,并没有让司马懿占到什么便宜,一次设计斩了魏将王双,另一次把魏国大将张郃给乱剑射死了。从整个大局来看蜀军无法快速向北推进,最后因粮草不济而不得不退兵,无功而返,这就是魏国阻击战的根本胜利;而从局部的战役看魏军兵将损失较多,只敢被动防守,不敢主动出击,可见还是诸葛亮要更胜一筹。

直到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六次北伐,率军十万出斜谷来攻打魏国。魏国又派出老对手司马懿带兵前来阻击。诸葛亮每次出兵,都因为粮草供应问题拖了后腿,不能坚持久战,司马懿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总是采取防而不战的策略来拖垮蜀军,如此诸葛亮再有谋略怎奈魏军不出战,不给你交手的机会,也是无用武之地,每每抱憾不已。这一次司马懿还是采用老办法:“坚壁拒守,以逸待劳”。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就是坚守不出,采用拖的办法,等待时机,于是诸葛亮便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来一套“巾帼妇人之饰”,想激怒司马懿,没想到司马懿脸皮颇厚,定力颇深,这忍辱功夫了得,他就是无动于衷地不出战。在《虎啸龙吟》那部剧中,有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司马懿居然穿了那套诸葛亮送来的妇人的花裙子在渭水河边走来走去,吟诗高唱,以此反过来刺激诸葛亮。

司马懿此举必然招来许多无智之人的嘲笑与轻慢,他的部下那些大将们更是觉得受了奇耻大辱,情绪激动,非常不满,眼看就要中诸葛亮的计失控了,于是司马懿为了平息众怒,就假装也被激怒了,上表请战。魏明帝回旨不许出战,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节制他的行动。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装模作样要亲自带兵出战,辛毗就持杖节站在门口不让出,他也就不出兵了。

司马懿与魏明帝演的这出双簧计能瞒得了其他人,可瞒不过诸葛亮的法眼,他无奈地对姜维说:“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于是诸葛亮也只得另外再想办法,他开始实施分兵屯田的战略,在魏国境内让蜀军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做好了长久屯驻的准备,如此相持了三个多月,可惜天不遂人愿,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而病亡。临死之前他还为蜀军安全撤军做好了万全的安排,使蜀军一个不少地徐徐退回了西川。

司马懿之前就仔细打探过诸葛亮的饮食起居,研究一番以后他断定诸葛亮吃得少,管得多,如此操劳定然“命不久矣”,可是当探子来报说:诸葛亮死啦,蜀军正在撤退呢。他又不敢相信,想追击,又犹豫着不敢追击,怕这又是诸葛亮布下的什么迷魂阵来引诱他出兵。从这点看司马懿对诸葛亮还是有惧怕之心的,显见得是被诸葛亮打怕了,留下的心理阴影。等到司马懿谨慎地确认诸葛亮是真的已经去世之后,再想追赶,蜀军早已撤得不见踪影。他不得不叹服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有一点惺惺相惜的感觉,又有一点兔死狐悲的味道。

司马懿这次算是彻底胜利啦,归结起来有两大最主要的因素,其一是身体好活得比对手长;其二是能忍世人不能忍之辱。其实这第二条,堪忍,心态好,也是能够活得比较长的助因。诸葛亮虽然比司马懿还小两岁,可他只活到54岁,而司马懿却活到了73岁,想当年周瑜周公瑾也是输在气量太小,命寿太短上。周瑜被气得吐血时曾不无遗憾地叹道:既生喻,何生亮。估计诸葛亮临死之时面对再也无法实现的抱负,一定也会不甘地想:既生亮何生懿。这个司马懿实在是诸葛亮的一大克星,是诸葛亮的命数,更是蜀国的天数使然吧。

熬过了诸葛亮,天下似乎没有什么人才能与司马懿匹敌了,他开始大展雄才。仅用一年的时间,于公元238年平定了辽东。(史上在三国鼎立的时期,其实在辽东还有一个燕国,国都在襄平,国君公孙渊,原是魏国在辽东的太守,后背叛魏国自立为国。)

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与大将军曹爽一起辅佐少主曹芳(时年8岁)。公元241至243年司马懿统兵打退了东吴的几次进兵之后,其功勋德望日渐盛大,天子增加了司马懿的封地,又得食郾、临颍,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家族中子弟有十一人被封为列侯。司马懿是个深通黄老之道的人,他常常告诫子弟们说:“盛满是道家所忌的,春夏秋冬尚且往返推移,吾有何德能居此高位。减损再减损,或可以免于祸啊!”如此看来司马懿对自己身居高位的险境是有清醒认识的,他时时处处小心谦恭,但还是免不了,遭人嫉恨,被人敌视。

同为辅政大臣的曹爽用计谋架空了司马懿,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一时之间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这时期的司马懿又使出了他的忍术,称病在家,不理朝事,他对那些拥戴他,为他打抱不平的心腹们说:“且止,忍不可忍”。

司马懿的对策:一方面用退让的方式避开曹爽的锋芒,以自己的示弱,来加速曹爽的娇纵,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发疯。”像曹爽那样有野心而无谋略的人必然中计,他越来越肆无忌惮,他的饮食、车马和衣服都与皇帝的类似,甚至胆敢私自带走明帝的七、八个才人作为自己的妻妾,取太乐乐器和调武库禁兵制作布置华丽的窟室,极尽奢华。同时还纵容他的亲信党羽,抢人田、霸人地,随意罢免那些不听话的朝廷官员。

司马懿采取示弱策略的另一个目的是麻痹曹爽。当曹爽派人来试探他生病的虚实时,他就装得又老迈又拖沓又昏庸,手抖得拿不住东西,别人伺候他喝汤时,汤漏得一脸一身都是,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

其实在私底下他却安排大儿子司马师秘密地训练了三千人的敢死队,伺机而动。

他蛰伏着,隐忍了近十年,一旦曹爽对他放松了警惕,时机成熟,就迅速给予曹爽致命一击。这就是史上不太光彩的“高平陵政变”,据说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小时候听重臣王导跟他讲述了西晋不太光彩的得国的历史以后,竟然用被子捂着脸痛哭流涕说道:“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

这位皇帝的担忧不无道理,历史就是这样神奇的循环往复,说是因果报应也好,说是世事轮回也罢,只要我们把视野放大点,时间拉长些就不难看到历史有惊人的重复性。

高平陵政变之后,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消灭了由曹爽领导的曹氏宗室在朝廷中的势力,曹氏宗室力量日渐薄弱,司马氏得以完全掌握政权,控制了魏国朝廷。曹操之后仅仅过了四代,他的子孙就倍偿他当年加诸在西汉末代天子身上的耻辱与痛苦,司马氏开始仿曹氏夺权之路,先是挟天子以令天下,到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时期,干脆直接废了傀儡皇帝曹奂,自己当了皇帝,正式建立西晋王朝。

这样看来司马懿才是最后的大赢家了。不过也别高兴得太早,这样的最后也不是真正的最后。正所谓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命运从来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自作自受的人。

司马懿在史上可算得是个相当狠的角色,(忍、等、狠是他此生成功的三大法宝)在平定辽东之后,他把辽东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七千多人全杀了,辽东政府官员被斩杀的多达二千多人。《晋史》中有记载:“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高平陵政变之后,他把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人全部诛杀不说,还灭了他们的三族(也有七千多人),男女老少统统不留,其残忍手段在史书上也有留迹:“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

然而天下的仇人杀是杀不绝的,相反只会越杀越多。杀了那么多人,可最后还是漏掉了一个叫桓楷的小孩,他是大司农桓范的儿子,就这么一粒仇恨的小种子,最终成长为扳倒他司马晋朝的一股强劲力量。

桓范的后人隐姓埋名,忍辱负重在晋朝潜伏生存了下来,到了桓温这一代,他像司马懿当年一样,隐忍着等待时机,一步步爬升到了一个位高权重的位置,然后直接操控皇帝,让司马懿的子孙后代也品尝了一番当年司马懿父子摆弄曹操后世子孙的苦痛。公元347年,桓温灭了成汉国,收复蜀地,威名大振,356年,讨伐河南姚襄,得胜并收复洛阳,此时桓温已经控制了朝廷,司马氏的皇帝他想废就废,想立就立,到公元371年桓温废晋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司马昱为简文帝。隔年简文帝去世,晋孝武帝继位,桓温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始觊觎帝位,但被大臣谢安和王坦阻挠,还没有得手就病死。到了他儿子桓玄时期,终于实现了桓氏家族的百年复仇大计,公元404年,桓玄废了晋安帝,自立为皇帝,国号楚,最终篡位成功,而且还把整个司马家族都消灭殆尽了。

然而这冤冤相报何时了?桓玄的报应来得更早,称帝不到一年就被北府军的将领刘裕击败,桓玄在逃跑路上死于益州督护冯迁刀下。刘裕由此掌握了东晋政权,之后刘裕杀了晋安帝,改立晋恭帝,也开始挟傀儡皇帝以令天下,并在公元420年践位,国号宋,改元永初,史上称为刘宋,东晋于此彻底灭亡。

让我们来看看历史的轮回是多么的有意思;曹氏夺权刘氏江山;司马氏夺权曹氏江山;桓氏夺权司马氏江山;刘氏夺权桓氏江山,绕了一大圈回来,江山又姓刘了。其实这只是历史长河中短短几百年的剪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山依旧在,那些称霸、称王的人物早被泥土掩埋成白骨了,而不变的是山河大地,它不属于任何人,更不属于任何姓氏。相对于大地江河的历史来说,人类其实也只不过是拥有短暂居住权的过客而已。

而那些被姓氏冠名的人,有人留名青史,有人骂名万年。那么司马懿为什么会在后世的民间和戏剧中进入大反派行列的呢?

西晋在历史上也算是一统过中国的朝代之一,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怎么不像秦始皇那样为后人所熟知呢?虽然西晋一统天下的时间短暂,但统一天下的大秦朝也不才有短短的15年吗?以我个人的所见,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因为他一开始就站错了队,站在了曹操的阵营,曹操是奸雄,以篡位的方式夺得了汉朝的江山,观念上不属于正统,一个“篡”字就定义了其非正义性(曹操在京剧中的白脸扮相,也决定了司马懿的扮相);二是虽然司马懿在世时,为曹魏政权拓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自从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懿大权在握,实际上也属于挟持皇帝,虽然他没有自己亲自篡位,实际上他的权力已凌驾于帝王之上,而且最终由他的孙子实施了篡位之实;三一点是司马懿的后辈子孙也太不争气,西晋第一个皇帝司马炎刚死没多久,就发生了王室内部为争抢皇权的残酷争斗,司马家族的子孙们为夺帝位不择手段,手足骨肉自相残杀,其规模、混乱、残酷程度在史上也是少有的触目惊心,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前后持续十六年之久,涉事的王爷不只八位,最后参战诸王都相继败亡,民众更是死伤无数,痛苦无尽。“八王之乱”的结果直接导致之后的“五胡乱华”和西晋王朝的灭亡,使中国又进入了长达三百多年多方割据的乱世之中。有史家评论说:“八王之乱以极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社会风气的畸变,造成了秩序的崩溃,把所有的人推向动乱的深渊,给社会、民众带来深重而又长久的灾难。”这“社会风气的畸变”当指曹氏家族和司马氏家族用那样一种置“仁、义、礼、智、信”“五常”而不顾的不光彩的夺取江山方式,他司马懿自然当属罪魁祸首之一。

作为个人来说,作为司马氏家族的一员来说,他算得上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大人才、大英雄、大功臣,用现代名词冠与他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也不为过,但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来看,后世民间戏剧化地把他归类为大白花脸类(奸诈狠毒,奸邪的反面角色),也不算冤枉他。

大辽太后萧绰

有一年我北出雁门关来到山西大同,发现在这儿有一个女人、一个在我意识中被一直丑化的番邦蛮夷大反派非常地受人尊敬,这个女人就是一千多年前中国北方大辽国第五位皇帝的妻子名字叫萧绰,小字燕燕。我一时有些迷惑,这是我们儿时在长篇评书《杨家将》中认识的那个凶残阴险、老奸巨猾的萧太后吗?如果是,为什么那么一个侵略我大宋朝,残杀我忠臣英雄杨门一家的坏人,在这个地方会被人树碑立像顶礼膜拜呢?出于这种疑惑和不解,我仔细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和史书,原来此萧太后正是彼萧太后,山西大同正是当时大辽朝的陪都西京所在地。原来啊在我们以中原汉族为正统的狭义历史记载的遮蔽下,在与宋朝同时代(实际上更早于宋朝建国)的中国北方还曾经存在过一个国祚二百多年,无论从国土面积、军事实力和经济文化上来说都毫不逊色于宋朝的强大少数民族王国——大辽国。

由于上述原因,按大汉族所谓正统的观念划分的正史中,另一半少数民族史是没有被记录的(至少在我学生时代学习的历史书上是缺失的),所以我们对那一段时期中国历史的了解也是不全面和有失偏颇的,与我同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知道有辽国、契丹人、萧太后大概都跟我一样是从诸如《杨家将》《天龙八部》之类的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演绎的野史中而来。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混淆把辽国历史上所有姓萧的皇后、太后都认为是一个人或者是一家人了。

在大辽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姓萧的皇后、太后,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她们难道真的都是来自一个家族,近亲繁殖吗?其实非也,这事要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说起,这位辽国开国之君非常崇拜汉高祖,他曾经把自己的姓氏都改姓刘了,又把西汉名相萧何的姓氏“萧”赐给他战功赫赫的亲信大臣乙室、拨里氏两大家族以及自己的皇后述律家族,并且规定皇族耶律家族只能与这三大家族通婚,在契丹部族中耶律家族的王子们只能迎娶萧氏家族的女子为妻、耶律家族的公主们也都基本下嫁萧姓男子,所以这些被赐予了萧姓的家族就成了人们所说的后族,然而皇后、太后们虽然都姓萧但实际上是来自于这三大家族的。

在这诸多的萧皇后和太后中,最有名望也是最有功绩的当属萧绰了。在她还是皇后的时期就因为有着过人的胸襟、胆识和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而备受丈夫辽景宗的喜爱和信赖,有机会学习和参与国家管理。辽景宗耶律贤是继辽国史上被称为“最黑暗的皇帝”辽穆宗被弑后巧夺皇位登上宝座的,所以当时辽朝的政治形势非常地严峻,危机重重。朝中有权势的王族们都伺机谋反,边境上已经降服的异族也乘机叛乱,搞得民不聊生,好在耶律贤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位有贤才大志的君王,被后世称为“中兴之主”。为王之初他对政敌采取宽容政策,以缓和统治者上层的矛盾,同时不拘契丹人还是汉人任用贤臣良将,并能虚心纳谏、改革求治,宽减刑罚,重视农业、与民休息,很快就政权稳固,国运新兴。可惜的是景宗身体不好,有痼疾,一犯病就昏迷不醒,使他对于繁忙的国事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喜的是上天赐予了他一位天资聪慧、意志坚强并能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能干皇后,不但能协助他处理朝政大事同时还可以与他一起驰骋疆场并肩作战,开疆扩土保卫王国,所以在景宗当皇帝的第7年,即公元976年,他就很放心地把许多国家政务都交予年轻的萧绰来处理,史书上有记录景宗传谕史官凡是皇后之言:“亦称‘联’曁‘予’,并“着为定式”,这就是名正言顺地告知天下:皇后萧绰拥有如同皇帝本人一样参政议政的权力与地位,在景宗临去世前更是在遗诏中明确:“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此后升级为萧太后的萧绰奉遗诏摄政二十七年,为大辽王朝史上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页。

其实能查找到关于大辽国的权威历史资料并不多,最早的有一本史书叫《契丹国志》,据说是南宋人所著的关于辽朝的纪传体史书,元朝时有脱脱等人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辽史》,后世有关辽朝的记录多是依据这两本书而来。有史家认为《契丹国志》其实算不得严肃的史书,而是“钞撮各种记载和传说而成”多有“传闻失实之辞”,再者是敌对国宋朝人所写,更是一家之言难得公允,但在《辽史》的撰写过程中就已经因为存在“文献资料不足,而从《契丹国志》引用了不少材料”,而对于萧太后的评价宋人和元人的看法更是反差极大,褒贬不一。元人《辽史》说:“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而宋人《契丹国志》则描述为:“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不管两部史书中对萧绰的评价有什么不同,有一点是他们共同承认的,那就是大臣们都非常地效忠于她。试想如像宋人所说:一个天性嫉妒残忍又阴险毒辣还嗜好杀人的毒妇怎么可能赢得满朝文武大臣的死力效命呢?宋人自然是站在其敌对的立场上来评说,如今看来多有失实和丑化之言。所以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更是没有办法准确还原那段隐秘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真相了。我在此只想试着结合现有历史资料进行相对合理的分析推理,并对照文学、影视、戏曲作品的演绎,来戏说考证一下这位治理辽国近四十年,把大辽朝推向鼎盛时期的堪比女皇帝武则天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萧绰——萧太后的传奇故事。

在我小的时候有一部长篇评书《杨家将》非常风靡,每到中午12点半开播的时候,街头巷尾都只见捧着个收音机在着迷收听的人群,人们既记住了忠肝义胆、英勇神奇的杨家满门忠烈,同时也知道了史上还有个残酷、贪婪、狠毒、野心勃勃的侵略者,蛮夷老太太萧太后。时隔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小时候居于这本文学作品而对辽国以及萧太后那段历史的认知是大错特错了。

依照史书纪年表推算宋军中杨家将之祖杨业杨老令公与萧太后亲率的辽国大军作战时间是公元986年,那时候的萧太后刚刚三十三岁,按现代的划分法,连中年妇女都不算,还更别说叫人家老太太了,而关于侵略者的剧情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宋朝和辽朝屡次大战争夺的地方叫幽云十六州,这个地方早在936年就被后晋的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了,按历史朝代表推算那时是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宋朝还根本不存在,北宋要到24年之后的公元960年才建朝立国呢,所以宋朝出兵攻打时号称的所谓收复失地,那只是给自己对外扩展找一个牵强的理由罢了,宋朝从来未拥有过燕云十六州何来收复失地之说?由于燕云十六州“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而且土地肥沃,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早在979年觊觎燕云十六州已久的宋太祖赵光义就亲率大军北上攻辽,志在夺取幽州,没想到却在高粱河被辽军打得大败,赵光义慌乱中驾了辆小驴车狼狈逃回。到了公元986年辽国的景宗去世不久,宋廷听闻执掌辽国大权的是一对孤儿寡母,而这位摄政的太后居然还不守三从四德的妇道,敢大胆下嫁大臣,他们以汉文化多年来对女子压制、歧视的惯性思维认为,这个萧太后伤风败俗定然会招来国人痛恨,辽国肯定内乱,上下不齐心,大臣们给皇上进言:“主少国疑,母后专权,宠臣用事,国人怨疾”,宋太宗以为有机可乘,他可以一洗前耻了,遂再次派大军分三路北侵。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回他碰到的竟是个比辽景宗还要厉害的女人,这次的征战依然以失败而告终,而且还损失了大将杨业。再说了杨业的死其实也怪不到萧太后头上,先是有宋军后援不利,致使杨业不敌辽军被俘,萧太后爱惜良将,不忍杀他,极力劝降,杨业致死不从,悲愤地绝食殉国。这便是《杨家将》故事演绎的初端,因为站的立场不同,杨家将作为忠贞正义的化身留名青史,萧太后好端端做了个大反派陪衬出场。

在中国的国戏京剧里面,有一出非常经典的名剧叫《四郎探母》,这是杨家将故事的延伸,所以这里面的萧太后自然也只是个配角,这出戏本身就是一部让人欢喜的大团圆戏,所以戏的总体基调是比较和睦的,萧太后的形象并没有太丑化,但是感觉上也有点儿滑稽,也许是念京白的缘故吧,念京白的人物台词是可以搞笑一点,不像念韵白的都那么一本正经,这里的萧太后是个在孙儿面前母爱泛滥,没有原则性,很好糊弄的老祖母,公主在为杨六郎盗取出关令牌的时候骗她说是孙儿想要令牌玩,糊涂的老太后居然唱道:“别人要令牌就该斩,孙儿要令牌拿去玩。”于是金鈚箭轻松到手。东窗事发之后,太后盛怒之下要斩驸马,公主赶来多方求情皆是不能改变太后的圣命,于是又把孙儿抱出来往太后身上一推,还没等公主寻死觅活呢,太后就忙不迭地赦了驸马,戏就这样皆大欢喜地结束了。整出戏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杨六郎和年轻漂亮的公主身上,萧太后就是个不得不有的过场。难以给人留下什么太深刻的感觉,但是我在看到由程派名家李海燕饰演的有一个版本的萧太后时却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剧情就是这样的剧情,表演和二度创作却各有不同。这个萧太后一出场非常地稳重大气,几句程派唱腔有力、霸气,很符合君主身份,坐那儿看兵书也很有政治家、军事家的范儿,公主进来问安,萧太后很温和又不容迟疑的打发她走了,直到听到孙儿的哭声顿时乱了心神,瞬间变成慈爱老祖母大叫“回来”,公主谎称小儿不知高低,要令箭玩耍,这点演得与旁人别无二致,吸引我的是那动听的程派唱腔,我觉得程派低回婉转的唱腔很合适来表现萧太后庄重的身份。下一场斩驸马,萧太后怒气冲冲一番审问,然后命“斩”,在那儿坐等公主上场,见公主匆匆来到站一旁不说话佯装无辜,这时庄严的太后有个小动作非常耐人寻味,她偏身悄悄地偷眼看了看公主,然后才明知故问地端着架子唱“我儿不在后宫院,来到银安为哪般”?依她的地位和身份看谁不可以一道利光直射呀?在与公主对论时,太后脸上突然出现一种戏迷们评说是魅异的似笑非笑。其实此刻给我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是:此刻太后并不是真正地在生气,也并不是糊涂得真被公主驸马给糊弄了,而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早在公主来索要令牌时她就已经有所觉察并做好了防范,她之所以不阻止是想看看这小夫妻俩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现在真相大白了,(大概与她料想的不差)她在这里大呼小叫地要杀驸马其实也不是想真杀,只不过是为了教训教训这对年轻人,于是她端出盛怒的架子来,又在一旁偷偷观察要杀驸马时公主会急成什么样,也借机考察下这小夫妻俩的感情如何,所以才逗说杀了驸马,再给你另配亲的话,见女儿急得不行了,她忍不住想笑场又得强绷着,所以终于憋出了那在众人看来怪异鬼魅的表情来,我不知道这是艺术家有意为之的表演,还是无意间自然的流露,总之就这一点点的变化就让这个萧太后活了起来,萧太后那大智若愚、胸有成竹、宽厚仁慈的大智慧于无形中尽显出来,如此演去,这个有些滑稽的萧太后立时可爱可敬起来,那小夫妻俩的那点小心思、小设计从来就没有逃过她犀利的双眼。

那么真正的萧太后可能有这样睿智、大度吗?历史上萧太后并没有真正招过杨家的儿郎做驸马,但是她却大胆地擢用过许多俘虏的宋朝人,据记载有一个叫王继忠的宋朝大将很有才华,战败被俘后,感动于萧太后的百般安抚和爱才之心,并折服于她的雄才大略归降了辽国,萧太后不但常常向他请教有关宋廷之事,还非常认可他对辽宋交战的利弊分析,萧太后善于打战,但她并不好战,遇有外族入侵和叛乱时,她从不退却,有时甚至御驾亲征亲自征战,而在战争中无论胜败她都能清醒地分析情势、审时度势,选择或战或和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最大利益,由此直接促成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为辽、宋两国民众带来了长达一百二十年的和平时光。再说这王继忠虽然已归降于辽廷但是对中原依然有感情,他常常身着汉服面南哭拜,萧太后知道后并不认为是忤逆,反而觉得他很忠诚,从而更加重用他。据此可以看出萧太后有着过人的识人、用人的才智、胆识和度量。

萧太后作为国君时是锐意进取的明君,作为母亲时也是个教导有方、仁爱慈祥的母亲,在这一点上女皇帝武则天可能要望尘莫及了,萧太后有三个儿子,她不但把大儿子培养成了和她母子一条心的盛世明君,另外两个儿子也都是能安邦定国、辅佐君王的肱骨大臣。不过历史上的萧太后也和武则天一样总会有几个不得不杀的亲人。作为皇室与后族,在权力与江山面前她们都身不由己,没有人能够允许有人妄图抢夺自己的江山,对她们而言,保得住江山才保得住性命,保得住性命才谈得上亲情。萧太后姐妹三人的这种宿命可以说在她们出生于这样显贵的家族的那一刻起就暗藏着了。她们生于萧家,命运注定她们是要嫁给皇族的王子们的,在辽朝初期并没有很明确正规的王位继承人制度,所以王位会由哪位王子继承是不确定的,所有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都在明争暗斗,伺机而动。萧家三姐妹的父亲萧思温是当时朝廷极有权势的北府宰相,他出于让自己的家族能永保显贵荣昌的目的,自然要精心打算,不仅自己与有权势的王爷们交好,还把自家已经长大成人了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分别嫁给了当时最有资格继位的皇帝的弟弟齐王耶律罨撒葛,和赵王耶律喜隐,对于那两位姐姐来说,她们也都有当皇后甚至太后的机会,就因为运气差了点,她们都随同她们的丈夫与王位失之交臂而与后位无缘了,最后三妹萧燕燕成了皇后,站在她们的立场上想想也很难甘心,于是又随同丈夫多次谋反,多次失败也贼心不死。对于这样的亲人,是留也难来杀也难来,但是作为一贯以“宽猛相济”治国的萧太后来说,在不得不杀的时候她也是决不会手软的。不过这也让她变成了后世相传的“天性忮忍,阴毒嗜杀”之人,成为现代宫廷争斗剧中争相演绎的角色。

我看过一些以萧太后为主角的影视剧中,都是着力于演绎她的“爱情+权利争斗”故事,对于她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伟大成就反而少有涉及。其中有一出叫《契丹英后》的京剧电视音乐剧还值得一提,该剧上演于2002年左右,由袁慧琴、关栋天、沈铁梅三位京剧名家联袂主演。剧情主要描述景宗去世后萧绰摄政初期,在汉臣韩德让的辅佐下如何稳固政权、剿灭齐王妃的过程。本剧用一个老旦老饰演萧太后,看来还是把萧绰归到了老太太的行列,为此历史上曾经谋反的两位姐姐也被融合成一个人,改变成了妹妹齐王妃。剧情在讲述萧太后如何削弱各宗王兵权、巩固政权的同时,曲曲折折、暧暧昧昧的主要内容还是在着力演绎萧太后与韩德让的微妙关系上。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尊贵的萧太后的爱情故事自然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她成为寡妇后的所谓风流韵事更是让后世之人添油加醋地津津乐道。剧中的萧太后倒是有少数民族的血性和烈性,不惜屈尊主动追求美好的爱情,为了美化一个符合汉文化对完美女子的品德要求,还特意画蛇添足地设计了一条暗线,说是景宗也希望在他死后萧太后能嫁给除他之外,辽国唯一还能吹奏“辽宫8拍”的人,韩德让。同时又把韩德让塑造成了一个所谓的正人君子形象,一个忠君为国、爱家、爱妻子、不敢僭越君臣之礼的贤臣,他直接拒绝了萧太后明里暗里的表白,这个韩德让完美倒是完美了,就是不近情理、不可爱。其实仔细分析一下,韩德让虽然是汉人,但是其家族在契丹生活到他时都第三代了,早已习惯适应了契丹人的风俗和文化,他虽然精通汉文化,但一定不会是个毫无情趣又酸臭迂腐的宋儒。有鉴于此,有的书籍里又有萧绰幼时曾经与韩德让定过亲之说。我觉得此种说法也不大可能,萧氏既然是后族,他们的女孩子就不可能早早许配(订婚)给耶律家族以外的其他家族成员,韩德让的家族虽然很得皇帝宠爱,但身份依然是属于家奴身份,权势地位如此显赫的萧思温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考虑都不会把他认为“必成大事”的小女儿在不满16岁的时候就订婚给韩家。而且韩德让生于公元前941年,萧绰生于953年,他们之间有12岁的年龄差,怎么看怎么也算不上门当户对。要说是少女时期的萧绰和青年时期的韩德让相互认识并彼此喜爱倒有可能。

那么萧太后是否真的下嫁过韩德让?

我觉得太后嫁与没嫁这个问题,在辽国社会应该都不会像宋朝人认为的那样是种伤风败俗会被千夫所指的丑事,尤其在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我们更没必要用这样的事情来道德绑架萧太后(如果是男性君王三宫六院才足以显示帝王的威严),在一千多年前契丹人的思想里面并没有汉族迂腐的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观念,并没有认为女人死了丈夫后就只能守寡终身来保贞洁名声,纵使这个丈夫贵为皇帝。所以失去了丈夫的萧太后愿意以萧绰的名义下嫁他人都是被国法和风俗允许的,不会有道德负担,儿子、大臣们都没理由反对;其次出于政治目的和萧绰个人的情感需求,她可以也可能下嫁。然而下嫁与否这个事情在元版《辽史》中并无记载,有书里说《辽史》是为了“讳尊者而避而不写”,我认为这种说法很无稽,元朝人与契丹人没有敌对关系,那时辽国早已灭亡,元人无论是站在胜利者的立场还是站在后世公证属实的立场来写史,都没有必要刻意为萧太后遮丑,再说了死去丈夫的皇后另嫁他人,也不违背元人自己的风俗。相反的是在宋朝人写的《契丹国志》里,大概是根据宋使曹利用所见:“利用见虏母(指萧太后)于军中,与蕃将韩德让偶坐驼车上,坐利用于车下,馈之食,共议和事。”而推断韩德让与萧太后有所谓的“有辟阳之幸”。

我们从历史结果来看:萧太后对韩德让爱护有加,厚加封赏、加官晋爵、封王赐姓,还让皇帝儿子以父礼相待;而权势煊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人能敌的韩德让呢并未恃宠而骄,无恶不作,更没有起谋反之心夺小皇帝的位,而是“孜孜奉国,知无不言,忠孝至诚”,凭着自己的文才武略出将入相,为大辽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萧太后成了一对治国理政上的绝佳搭档,在他们的一唱一和下把辽国推向了繁荣昌盛的巅峰。有人说这萧太后也太幸运了,以身相许,不但得到了这个人忠贞的爱情,还得到了这个人忠诚的心和全心全意的付出以及稳固的江山。是的,也许萧太后遇上韩德让我们可以用幸运来羡慕她,但她手下还聚集了许多良臣猛将在辅佐她,不仅有契丹人更有许多有才华的汉人,这就不得不让人钦佩那确实是她的才能和魅力使然了。

说到萧绰,她卓越的治国理政才能和天才的军事才能才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面,但可惜的是这些功绩都被倾斜的历史记述给遗漏了,也没有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更多地往这方面演绎。当然说起辽朝219年的历史也只不过是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萧太后统治的三四十年那就是短而又短的瞬间了,而她正好处在一个王朝发展——繁荣——衰败自然规律抛物线的顶端,因此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闪亮的明星之一,我们不应该无视她。

猜你喜欢
杨修司马懿诸葛亮
败而不伤才能笑到最后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真正的聪明人
杨修解字
老谋子司马懿
老谋子司马懿
浅谈杨修之死
司马懿晒书露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