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对苏轼诗歌的影响

2022-11-05 14:43王桂花莫立民
中国韵文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陶诗乌台诗陶渊明

王桂花,莫立民

(1.双峰县第一高级中学,湖南 双峰 417700;2.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关于陶渊明对苏轼诗歌的影响,学术界一直未曾停止过研究,但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论及的范围主要围绕苏轼的“和陶诗”。王水照、朱刚的《苏轼评传》等作品在对苏轼的生平叙述中提及了苏轼的“和陶诗”。张兆勇《苏轼和陶诗与北宋文人词》、朱靖华《苏轼论》也以较多的篇幅论述苏轼的“和陶诗”。从20世纪90年代始,学术界才有专门研究陶渊明对苏轼诗歌影响的论文。据笔者粗略统计,至2021年,关于陶渊明对苏轼诗歌的影响的研究论文有22篇。这些论文主要以陶渊明对苏轼贬谪后和晚年生活的影响为切入点来论述陶氏对苏诗的影响,如梅大圣《论陶渊明“固穷节”对苏轼晚年“处穷”生活的影响》(1998)、赵雅娟《论陶渊明对苏轼贬谪生活的影响》(2010)、刘畅《苏轼诗歌创作中的陶渊明因素》(2014)等。复旦大学金甫璟的博士论文《苏轼“和陶诗”研究》(2008)虽然以主要篇幅研究苏轼的“和陶诗”,但也论及陶渊明对苏轼贬谪后与晚年生活及诗风的影响。本文对前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有所吸纳,但也有拓展与开新。如苏轼爱陶、学陶的原因,苏轼爱陶、学陶的具体历程与不同时段的变化与特色,陶渊明对苏轼诗歌在情感与风格上的影响,本文均试图对它们进行较深入的探索。

一 陶渊明与苏轼的风格以及苏学陶的原因

陶渊明与苏轼都是历史上享有盛誉的文学家,而要阐述陶渊明对苏轼诗歌的影响,我们就不得不谈谈两位诗歌大家的艺术风格。首先是陶渊明,其大半生生活在我国古代社会一个大分裂、大混战的黑暗时代。这种社会环境极易产生隐逸思想,因而一千四百多年前钟嵘就给陶戴上“古今逸隐诗人之宗”的冠冕。陶诗以其“田园诗”为大众所熟知,因而当我们论及其艺术风格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真实、自然、平淡。固然,陶诗是平淡自然的,但并非平直淡寡、枯燥无味,而是在平淡中见真情,在质朴中含至味。即苏轼所说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可以说,陶诗展现的是淳厚澄澈的心灵,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言志述怀,都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再让我们看看北宋大家苏轼诗歌的艺术风格。与陶诗不同,苏轼的诗内容广泛,风格多样,汪洋恣肆、婉约清丽、闲逸悠远、轻旷简远、自然平淡、深情旖旎等,但以汪洋恣肆为主。他的诗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但在被贬黄州后,苏诗的创作风格发生了转变。这一时期,其诗歌的现实性有所减弱,前期汪洋恣肆、纵横驰骋的诗风有所收敛,他开始追求平淡古朴的风格,注意日常生活与田园生活的描写,吸收借鉴了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和白居易的风格。因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苏诗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创作取向与艺术风韵,但汪洋恣肆与平淡两大风格最见其人性品质与艺术功力,也最富有创作个性与艺术美感。

苏轼原本擅长创作汪洋恣肆的诗歌,为什么会突然转向学习陶渊明,从而让自己的部分诗歌呈现出平淡朴素的风格呢?对于其中的原因,学者们众说纷纭。吴增辉在《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中明确指出,苏轼和陶是在其不断遭受打击,多次被贬谪的过程中,其内心的儒家观念逐渐消沉、出世之心日益强烈、佛禅之心不断加深,从而与陶渊明的隐逸之心产生了共鸣。潘洁清则认为苏轼学陶的原因是其欲对陶渊明这一历史人物进行重构,从中汲取到超脱和镇定的力量。巩本栋和杨岚则指出苏轼“和陶”是将其当作疗救心灵创伤的良方和排遣人生痛苦的途径,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解脱。郭世轩则认为正是岭南艰苦卓绝的贬谪生活造就了苏学陶。不管是“和陶写伊郁”说也好,还是因喜欢陶诗崇拜陶其人而学陶也罢,笔者认为苏轼学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乌台诗案”的影响。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苏轼被抓进乌台,且关押四个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和此前所作诗歌,罗织了谤讪新政的罪名使苏轼被下狱。苏轼的《湖州谢上表》与相关诗歌确实谈论了时政,也议论了朝廷变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但他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并非恶意攻击。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进行审讯。所谓“乌台”,即北宋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 御史台内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时人戏称为“乌台”,所以此案被称为“乌台诗案”。这以后,苏轼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宗教情怀日益增强,开始笃信佛道,创作风格也开始流变。就人生轨迹而言,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在这期间,他开始寄情于田园与山水,并自号东坡居土。哲宗元祐元年(1086),苏轼被起用为翰林学士,但好景不长,因其否定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的做法而被旧党所排挤,被调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绍圣元年(1094),他又被远贬到惠州、儋州。可以说,乌台诗案后,苏轼经历了种种政治磨难和世态炎凉,从当年的意气风发欲在官场大显身手,变为向往淡泊平静的生活。苏轼出身于一个儒家文化浓郁的家庭,其思想自然以儒家为主流,但经乌台诗案以及随后几次的贬谪,苏轼深感人生的无奈和苦闷。对官场的厌倦,对世俗社会的怀疑,使苏轼急于寻求心灵的超脱,而佛老思想与陶渊明诗歌正是解救苏轼心灵的良药。他不再纠结于仕途,开始从天地万物与田园生活中去寻找自我。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则开始追求与陶渊明相同或相似的“简古”“枯淡”“质癯”的艺术风格,因而呈现出“平淡古朴”的特点。

其二是苏轼对陶渊明人格与思想的崇拜。陶渊明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隐逸思想,对苏轼影响很大。其实早在年轻时期,苏轼就曾表达过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曾写下“且待渊明赋归来,共将诗酒趁流年”、“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等诗句,但这一时期的苏轼对陶渊明的情感还只停留在对于其人生态度的欣赏上。晚年的苏轼,由于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种种经历,更是渴求得到一种精神的超脱和依靠,而陶渊明怡然自乐、超越尘俗的田园生活和不问世俗、清新淡雅的人生态度给苏轼黯然失色的心灵开启了一扇窗口。因而陶渊明理所当然成了苏轼所推崇与追步的对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苏轼将《陶渊明集》随身携带,认真研读,可见这一时期他对渊明其诗、其人以及其思想境界的认可与敬仰,也是这一时期,他将内心对陶渊明的情感表现在“和陶诗”中,写出了诸如“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忧”、“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等句,甚至表达出“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的崇拜认可之情。

其三是苏轼天性中有与陶渊明性格和人生理想合拍的地方。大部分人认为苏轼是在被贬谪后才开始崇陶和学陶,其实,若非天性中与陶有相似之处,苏轼学陶、和陶也不会如此之盛。苏轼曾写下“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画我与渊明,可做三士图”之句,认为葛洪、陶渊明与自己都向往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可以一起画入三士图。当苏轼过着“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的田夫野老清贫生活时,苏轼觉得内心畅快不已,他感到这田野乡间原来正是自己心灵的栖息之地。陶渊明曾有诗云:“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苏轼则有“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句,将自己与劳动人民化为一体,让自己在劳动中尽情去享受田园生活所带来的快乐。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苏轼和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一致的,他们都渴求在质朴平淡的生活里放置自己的灵魂,都有着归隐田园的心愿与情怀。

其四系时代因素所致。北宋时期,陶渊明其人其诗和隐逸情怀日益被当时的文人所接受。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政治思想和“杯酒释兵权”的氛围使得隐逸思想备受推崇。陶渊明的平淡自然、超凡高洁的个人品格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合正是北宋文人所追求的典范。因此,宋代诗人的诗作中就有诸多崇陶、颂陶之作。如梅尧臣在《答中道小疾见寄》中即有“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之句,王安石也在“久闻阳羡安家好 ,自度渊明与世疏”的诗句中表达出对陶渊明的敬重之意。时代的感召,自身的耳濡目染与经历使苏轼慢慢向陶渊明靠拢。其对陶渊明及陶诗的喜爱也由最初的简单欣赏到深切理解再到最后觉得自己即渊明。

二 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过程

考察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过程,笔者以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期

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早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到黄州前,苏轼在不少诗句中都曾表达过对陶渊明的景慕之情,不时也会引用陶渊明的诗文,但这一时期,还只是学陶的萌芽期。据王文诰《苏诗总案》记载,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四月,曾作了一首《次韵子由绿筠堂》诗,此诗是苏诗中首次提及陶渊明:“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风梢千纛乱,月影万夫长。谷鸟惊棋响,山峰识酒香。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陶渊明的推崇之情。再如《和蔡淮郎中见邀游西湖》:“君不见抛官彭泽令,琴无弦,巾有酒,醉欲眠时遣客休。”以及《和顿教授见寄》:“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

当然,以上一系列诗歌,还谈不上苏轼此时就有了陶渊明式的古朴平淡的诗风,也不能说明苏轼已经接受了陶渊明,只能说在这一时期,苏轼是欣赏陶渊明与他的诗风的,正是此种欣赏,使其在接受和学陶的过程中进展相对顺利很多。

2.发展期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的逐渐深化,笔者认为可以从苏轼出任杭州通判谈起。在出任杭州通判前,苏轼曾多次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不幸的是,其意见不仅未被采纳,反倒引起了新派人士的憎恨,“乌台诗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次政治上的挫折让苏轼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而归隐和思乡的情感也愈来愈强烈,正是在这一时期,他更加关注和接受陶渊明。因此,在出任杭州通判后,苏诗中与陶渊明有关的诗作也开始多起来。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促》:“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还有《雨中过舒教授》:“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这些诗篇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陶渊明对苏轼思想及诗风的影响,也表明了苏轼对陶渊明其人与其淡泊诗风的喜爱。这一时期的苏轼,对政治现实不满,需要一种闲适的境界以及田园思想来缓解内心的苦闷,他开始亲近并喜爱田园生活,陶渊明的田园诗自然也就成了苏轼的不二之选。在这个基础上他对陶渊明的田园诗所流露出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也开始关注起来。在《陶骥子骏佚老唐二首》之一中说:“渊明吾所师,夫子仍其后。”由此可见其对陶渊明的接受,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欣赏之情。

3.高潮期

贬谪黄州之后,陶渊明的为人及其诗文均被苏轼所推崇。这一时期,苏诗古朴平淡的风格日益明显。尤其是到黄州之后,江州太守送苏轼《陶渊明诗集》一部,苏轼不仅十分珍爱,更是在《书渊明羲皇去我久诗》一文中书道:“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苏轼开始着意学习陶诗,摆脱了之前只停留在用典及字词模仿等浅层次学习的局面。如“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描写了作者垦辟躬耕的情形,带有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感,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相得益彰的趣味。苏轼在其《东坡八首》中不仅吟咏了参加田园劳动的真实感受,而且诗歌风格古朴平实,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很相似。与此同时,苏轼开始以更清楚明晰的态度来推崇和模仿陶渊明的诗文,并赞美陶渊明的人格。“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苏轼真正懂得了陶渊明诗的乐趣,愈读愈有味,越读便对陶渊明越多一分崇敬。

另一个重要时期则是苏轼的晚年时期。这个时期,苏轼经历了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在思想和生活上已基本与陶渊明接近。绍圣二年(1095),在追和陶的《归园田居》诗六首之后,苏轼设定了一个“追和”陶诗的目标。对这个时期的苏轼来说,陶渊明不但是“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的中国诗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更是他在为人处世上的良师益友。

总的来讲,苏轼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喜爱陶渊明,乌台诗案之后,他对陶渊明敬爱与推崇的感情日趋强化,陶渊明的为人处世以及文学创作范式逐渐成为苏轼晚年人生思考与文学创作上的最高典范。苏轼的“和陶诗”就是这种典范化的产物。

三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

陶渊明对苏轼后期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诗歌情感方面的影响,也有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当然,在文学创作方面,陶渊明对苏轼最大的影响则是苏轼后期写了大量的和陶诗。

首先,在情感上,苏轼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他的政治忧患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和对人性平和与温暖的追求上。早年的苏轼性格耿直,在政治上直来直往,面对政治纠纷往往“如蝇在台,吐之乃已”,由此而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的贬谪生活,使他的笔锋和情感,在政治的风风雨雨中逐渐趋向平和,代之而起的,则是一种人性的温暖、宽和、通达与淡泊,还有透彻与醒悟。而这样的转变,除了来自苏轼个人的经历,也来自陶渊明的影响。

“乌台诗案”前的苏轼诗歌情感主要展现其奔放外露的不羁性格、致君尧舜的儒家情怀、时光易逝的焦虑情绪,以及亦真亦假的归隐心态。比如这首《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山献,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这首诗本是苏子游览西湖后寄与好友的,一首寄赠诗,将自己的豪迈不羁以及奔放潇洒展现得淋漓尽致。西湖美景无论贤愚均可领略,西湖之真意各人识得有深有浅。“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一句更是直抒胸臆,毫无避讳将自己的豪迈狂傲搬于世人眼前,我苏轼就是这样一位生性洒脱、可放可肆、狂纵奔放之人。除了这一首,苏轼在其他诗歌中也呈现出了他乌台诗案前的其他情感,如“嗟我久病狂,意行无坎井”的狂放,“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感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的进取精神,等等。

乌台诗案后,苏轼在诗歌情感展现上则走近陶渊明。他崇尚陶渊明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向往陶渊明寄情山水间的淡泊与通达。如他曾这样评价陶渊明:“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这当中一句“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便可见他对陶渊明的喜爱和推崇。通透和淡泊并不是生来有之,是在饱经沧桑和忧患后,对于人生对于自己的一种看透后仍旧积极热爱生活的态度,所以这一时期,苏轼在诗歌上的情感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崇尚陶渊明高尚的人格,真正开始用心去感受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好世界,也开始在田园耕作生活中与凡世纷扰和解,在山水美景中深悟到陶渊明的恬然纯美世界。正是因为内心的高度认同和感同身受,所以苏轼在他的诗作中自然就流露了出来,比如这首在因乌台诗案被贬后所作的田园诗三组系列之二: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在劝农天所直。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恍难测。

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霪不为龙所隔。

蓬蒿下湿迎晓耒,灯火新凉催夜织。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

奔流未已坑谷平,年苇枯荷恣漂溺。

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

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

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

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苏轼在这首诗里完全当起了陶渊明式的农人,自己收拾瓦砾,种植黄桑,悔恨自己之前为何如此懒惰。如果我苏轼早点成为农人,勤快点,或许这庄稼就不会如现在这般。我依然关注着自然界的风雨,不同的是,我开始关注这些风雨对于庄稼和田地的作用。看惯了官场的风风雨雨,原来田园农耕的风雨才能让我内心更安宁。累了就休息,水塘、山泉、蓬蒿、枯荷、大雨、黄桑和四邻无一不入我眼,牵动我心,它们变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每天忙于农活,辛苦担忧却自在充实。这时的苏轼,真正领悟到了陶渊明山水田园的充实和快乐,所以诗歌中饱含着自己对田园农耕生活的喜爱。

再次,在风格上,苏轼前期许多作品汪洋恣肆,雄浑豪健。如这首《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写这首诗时,苏子三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时。在去杭州途中,苏子途经镇江,到城外长江中的金山寺,夜宿寺中,半夜得以观赏江上夜景,不由得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七言古诗。“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一开头便是苏轼的一贯气势磅礴之风。接下来四句,更是以丰富的想象描述登临所见的壮丽景色。“羁愁畏晚寻归楫”句开始转入暮景和夜景的刻画,但笔墨更为奇丽壮观。虽然全诗情感较为黯淡,充满着浓郁的思乡之情和诗人的惆怅,但笔墨却汪洋恣肆,大气磅礴。由落日奇观,继而渲染夜幕笼罩的宁静气氛,然后叙述江火燃烧的怪异景象,色彩由明入暗再变亮,场景由动转静复归于动,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再如《和子由苦寒见寄》:“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燸。庙谟虽不战,虏意久欺天。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这首诗用霸气奔腾的笔力,抒写自己积极进取的情感。

晚年的苏轼,由于政治与生活上的风风雨雨,以及他对陶渊明其人其诗更深刻的理解,其许多诗歌逐渐归于平淡超旷。他开始像陶渊明一样静观自然万物,如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到达黄州后于春末所作这首: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一场雨后,浮萍都聚集在一起,池塘里蛙声一片。海棠已经落尽,像梦一样无影无踪,梅子已熟,可以吃了。苏子悠闲地拄着拐杖挑着菜,看着只有殷勤的牡丹花,还独自开放。这首诗描写雨晴后诗人散步所见之景,心态平和散淡。若是早年的苏轼,必是欲与天公万物比高,但这首诗诗风趋于淡雅。自然界的景物,在此时的苏子眼中,不再似之前的大气磅礴,而是在久经沧桑后有了一种平淡宁静和淡泊,他开始像陶渊明一样,静观自然万物,内心的沉浮也多了一层安然,似是万般皆看破的隐者高人,静静审视这一切,心中有丝丝愁情飘过,但也不再是年少轻狂的痛苦和无奈了。再如“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等诗歌或抒发苏轼对大自然的赏爱,或描写他回归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找寻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与其早期许多诗歌相比,少了愤慨指责,多了从容冷静,平淡超旷,在诗歌风格上与陶渊明颇为接近。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在文学方面最为突出的是苏轼的“和陶诗”。苏轼学陶采取全面和陶的方式。苏轼一生在宦海浮沉,晚年却最爱陶渊明,除去《和陶饮酒》作于扬州时期,其余一百二十四首《和陶诗》都是其晚年在惠州、儋州所写,正如他自己在《答程全父推官》所述:“仆焚毁笔砚已五年,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郁耳。”其中主要有《归园田居六首》《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并引》《和陶拟古九首》《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并引》《和陶饮酒二十首》《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并引》《和陶咏荆轲》《和陶咏三良》等诗歌。需要指出的是,苏轼的“和陶诗”并不是一味地模仿,更重要的是苏轼根据自身处境,将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注入和陶诗中,直面坎坷命运,从而写出了自己的新气质与新内涵。

结语

纵观陶渊明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陶渊明不仅在思想情感与艺术风格方面对苏轼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影响到他的生活与人格。苏轼诗歌创作的爱陶、和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年时期的苏轼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欣赏陶渊明的高远胸怀与平淡诗风,“乌台诗案”后,随着政治与生活上经历风风雨雨,苏轼从陶渊明的诗歌与为人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契合对象,将其视为文学创作中的至高珍品与疗治自己内心伤郁的良药。延及晚年,陶渊明诗歌及其人格则内化为苏轼人生与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在中国古代诗歌与文化史上,苏轼是最懂陶渊明的诗人之一。然而,苏轼学陶、和陶不是对陶渊明诗风的简单复制,其实质也来源于苏轼自身思想境界的转变以及其卓越的创作才能。我们可以说,陶渊明对苏轼诗歌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在苏轼的整个诗词创作中,其学陶、和陶诗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任何一位伟大的诗人或文学家,除了转益多师,取法前贤,吸取借鉴前人的精华,最重要的是他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才能在文学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苏轼学陶和陶并不是对陶渊明诗歌的简单模仿,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内容与艺术风韵,这些诗歌均深深打上了苏轼的人生与人格烙印,尽管它们均与陶诗有众多相似与相同的地方。

猜你喜欢
陶诗乌台诗陶渊明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与苏轼相遇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陶渊明失败了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陶诗之桑意象管窥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