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 郭一志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同属于这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设立的技术课程领域,因此,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整合更具特殊意义。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其以文字、图片、视频、情境设计等丰富的表现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持续的关注力。在现代教学中有效地应用,特别是模拟和虚拟某些技术试验及展示当代先进技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通过其完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如在讲《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中设计的创新性原则时,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有关自行车、汽车的发展史,让学生直观了解各个时代的自行车、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如:第一辆自行车和汽车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当时的结构和功能如何?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哪些革新?其中的发展变化一目了然,学生兴趣很高且印象深刻。又如在《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简单结构的设计”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课前我先指导学生通过浏览互联网,尽可能广泛地收集有关桥梁设计所需信息,并从中获得灵感,而在绘图时同学们又遇到了困难,他们不是专门学习机械制图专业的,使用丁字尺、圆规、三角板和制图板等工具进行机械制图是有难度的,所以我指导他们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来绘制图样,大大降低了机械制图的难度和烦琐。学生克服了众多困难,终于设计制作出形式多样的桥梁模型,有拱形的、斜拉式的、悬索式的、钢架式的等,所用的材料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在前面几节课中所提到的如何提高结构设计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也被学生很好地运用到桥梁模型的设计当中来,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相关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巩固和应用。
信息技术还可以形象地模拟书本和实物呈现不了的内容,可以说对某些技术试验的模拟及有关技术活动的认识和理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到作用。例如:汽车的碰撞试验、模拟头盔被撞击时受力的情况、结构的受力分析、水箱水位的控制过程、食品的检测流程等。与信息技术结合会使以上案例分析更有生命力,无论怎样口述“汽车的碰撞”,都不如一段汽车碰撞的视频更能形象、直观地说明问题。
利用好信息技术进行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思维和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学生学习技术的方式,提升了技术内容的先进性,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培养了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工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虽然信息技术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发挥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整合的方向。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不能跟着课件走,计算机虚拟技术试验只能是技术试验的补充,不能完全取代技术试验,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最优化的整合,让两者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相得益彰。
通用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教学应立足实践,以技术设计、技术操作、技术试验为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过程,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实践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课程目标有效落实和学生技术素养提升。
在高一开学初,我就跟学生“交底”每个学期结束时,班上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3个同学为一组,紧密围绕必修课程内容,根据自己兴趣设计制作一个作品及其说明书简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我还把往届做得比较好的和我校科技节中的获奖作品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到学期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作品,每一个作品都包含着学生的设计理念、制作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让学生体验设计和制作成功的喜悦,我会组织通用技术教师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和打分,同时还会对一些作品现场进行技术试验。例如:不同结构木质桥梁的抗弯能力测试、不同书架的强度和稳定性测试、远程自动浇水系统功能测试等。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构思方案、选择材料、设计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优化的建议。一些学生的作品结构新颖、功能创新,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或是在普通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良,我会鼓励和指导学生对该作品进一步完善,并推荐参加我市和省科技创新大赛,其中的“新型海浪发电装置”“实用新型公仔抱抱被”“可折叠式扫帚”等多个创新作品荣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
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把课堂实践活动内容延伸至课外,开辟了第二课堂——科技兴趣小组,以第二课堂为契机,以点带面,促进更多学生技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除了在学科课程这一主阵地中去挖掘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我还开辟第二课堂——科技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是给具有设计和动手操作兴趣爱好的学生搭建一个动手实践操作和自我展示的舞台,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在科技兴趣小组里,我给学生搭建动手实践操作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兴趣爱好的优势和小组合作、共同发展的精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创新、机器人设计、航模竞赛、教具制作等活动,在全方位、多种途径、多渠道的广阔空间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收到良好效果。在课堂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在掌握工具设备操作的基础上,基于项目制作了相应的作品,有些还进行了创新优化等。为更好地展示这些作品,我还利用校园科技节时间集中展示学生设计和制作的作品,并进行评比和颁奖,深受学生的欢迎。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同时也激励学生今后更加认真、积极地参与到设计实践之中。
图样表达方式考查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并以图样的方式将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思维迁移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从而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例如案例分析、设计图样的绘制等。
实践操作活动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技术实践活动后进行评价,该评价又体现在三个层面。
1.问卷调查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个产品或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调查的项目、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渠道、调查分析的手段、问卷调查表的设计、调查结果的分析等,并形成相应的调查报告。该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调研过程,并阶段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
2.技术试验评价
技术试验是重要的技术活动,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试验或所制作的作品进行相关的技术试验,教师设计通用技术试验表格和试验报告手册,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1)试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2)学生是否正确合理使用有关仪器和设备;(3)试验的实施过程是否规范、严密;(4)所记录的试验数据是否准确;(5)技术试验报告的写作是否规范等。在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践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技术试验态度。
3.学生作品设计制作评价
在该评价中,我设计了如下评价标准:(1)作品能否满足设计要求;(2)设计方案是否科学;(3)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4)制作工艺是否创新;(5)设计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态度;(6)说明书的编写。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时,也要注意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在把自己的创造设想表达出来或与别人互评的同时,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通过评价机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避免通用技术课程成为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评价不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学生评价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他们知识建构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牢记着重发展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即以技术设计与实践操作为基础的技术素养的培养,力图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其核心是“提升学生技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