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复习课题组设计分析

2022-11-04 02:05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崇明岛路小学林春荣
华夏教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复习题题组双减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崇明岛路小学 林春荣

“双减”大背景下,各个学科的教学设计都在提倡做“减法”,强调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常规的数学复习课通常通过大量重复的知识点梳理,来增强学生记忆的效果,但这种方法会增加学生的工作量,让其产生明显的疲惫感,不利于知识点的运用。而将题组教学融入复习课中,可以提高知识点的整合程度,让学生利用一道题完成某类知识的复习,有效减轻其学习负担。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上的设计现状

近些年,小学阶段数学复习课存在三个共性问题。首先,很多数学教师只是浅显地梳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并不注重实际学习引导,导致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数学知识。小学阶段的复习课上,教师通常会整理复习范围内的所有重点内容,但并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式,没有考虑到每位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对于此类现象,教师应当把复习的重点落在辅助学生加强对各知识点间潜在关联的理解上。

其次,复习课大多选择机械性的训练方式,每位学生实际可以自己安排的学习空间并不大。受到以往复习模式的影响,现如今的数学复习课仍由教师主导,通过给学生安排大量的同类型题,借助题海战术,加深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印象。但事实上,此种处理方式,会直接把复习课转换成练习课,并不符合“双减”的教育政策标准。在该种复习形势下,不仅会提高复习过程的难度,还会让小学生在长时间的、涵盖大量重复性内容的繁重练习任务中,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常规复习课设计上,教师的主导地位仍旧“不可撼动”,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大量刷题,剩下可用于自主复习的空间并不大,这会导致学生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致。

最后,自主复习中,相关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而小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并不够高,不能保障最终的复习质量。数学复习课的设置意图是把最近讲解的知识点加以整合,巩固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记忆。但以往的复习方式,仅是把所有关键点简单快速记忆一遍,容易增加部分学生的复习任务量,不利于学生准确抓住学习重点。

而利用题组的设计方式开展复习课,可以有效将相同类型的内容集中起来,专门攻克某类问题,有助于小学生有效掌握相应类型题的解题思路,并培养其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中题组教学的实施价值

(一)有效落实分层教学

题组设计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提供其适宜的复习内容,有效避免学生进行重复性的巩固记忆,并留给其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减轻其在复习课上的学习压力。

数学复习课大多采用班级授课模式整理所学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较优的学生可能已经把所有的复习知识点都记住并掌握;但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要经过二次巩固强化才能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面对该类现象,教师如果依旧选择统一的复习授课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此时,借助题组的合理设计,便能有效解决学习能力差异化的问题,并达到整合教学的效果。

具体来讲,就是针对学习基础较优的学生,教师可带领其开展更深层次的复习,借助题组中拓展类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打开此层次学生看待数学问题的视角。而针对学习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应当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通过对类型题的梳理整合,使其逐渐掌握有关问题的思考方向与解题方法。另外,在进行复习课中的题组设计时,教师还需注意问题集合之间的过渡,保持题组传达内容的递进性,让学习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保持对数学科目的学习信心。

综合来看,题组设计下的分层教学,有助于实现高效复习,让每位学生在不感到压力的前提下,掌握所需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打破原本沉闷、繁重的复习课氛围。

(二)有效实现引导教学

新课改及“双减”政策,都十分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位置。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做好引导者的工作,这同样适用于数学复习课。运用题组教学方式,可以将同类内容组合起来,有效引导小学生掌握解题思路与问题实质、规律,并引导其自主探索及思考,继而提高其数学思维水平,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小学数学复习课中题组设计的总体思路

(一)巩固知识技能

教师选择复习题目时,既要考虑小学生当前的数学思维水平,又应关注题目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以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基于该种设计思路形成的复习题组,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课上,真正巩固已学知识和技能。另外,数学复习属于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正常认知规律,有效把控复习题组的层次感。

一方面,通过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复习题组,把相关知识点合理串联起来。这要求教师对各项概念、定义之间的关联点,能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并基于此考虑复习题组的内容设计,强调推进的层次感,将零散的知识内容联系在一起。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在自主复习期间,将繁多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复习“线与角”时,涉及“线”的知识点有线段、直线及平行线等;“角”的知识点有直角、钝角等。在进行题组设计时,教师要挖掘相互间的潜在关系,以此归纳整理出综合类的复习题目。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几何图片,让学生指出射线、线段与直线的位置,同时,还需找到平行线与垂直线。在完成此题目后,可继续引导学生找出不同类型的“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已找到的“线”进行分类,并对“角”进行排序。

在该题组设计中,找“角”和“线”的题目,可帮助学生回顾关于“线与角”的基本概念,以加深其对各项定义概念的印象,并能和实际图形对应。分类与排序题目则可以让学生把相关概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在完成任务时,小学生会根据既有认知,以及图形中“线”的相对位置、特点,完成基本的分类,并借助对“角”的理解完成排序任务。上述题组设计方法,既能使学生将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又能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另一方面,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复习题组,还能强化小学生的自身技能。数学复习课中,教师需基于相应技能,设计层次化题组,借此加强学生的数学技能。

例如:在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识”时,为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系统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选择设计适宜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复习。具体的题目可设置为:三名学生参加“射击”活动,射中靶中心的红点,能记1000分;射中外圈的绿色区域,记100分;射中最外圈的蓝色,可记10分;射在靶上的空白区域,记1分;脱靶,则不计分。三名学生各自有10次射击机会,学生L击中绿色区域6次,击中蓝色区域4次;学生Y射中绿色区域8次,射中空白区域2次;学生N在绿色、蓝色与空白区域,分别射中3次。问题为:求三名学生目前的成绩;求L、Y、N的成绩排名;学生N只射击9次,如果其把最后一次机会用掉,N最终的成绩应当是多少。

这个复习题目,涉及千以内的数的读写问题、比较大小、数的构成等知识点。根据上述题组设计,“三名学生目前的成绩”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数字读写,其结果设计也比较巧妙。学生L得分为640,数字个位上为“0”;Y得分为802,十位上的数字为“0”;N得分为333,数字相同。第二个问题主要复习“比较大小”的知识。第三题则是开放式的问题,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上述题组的处理,有助于学生将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二)培养数学思维

设计复习题组时,不应过度关注浅层知识的固定重复,而应继续深化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使学生可以真正灵活运用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并在复习课上产生新的理解。所以,教师既应全面整合知识内容,又需强调学情,设计出能灵活变式的题组,无形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其一,借助变式型的题组,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复习课上,教师可挑选平日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整理成题组,使学生在练习中,自行对比思考,通过自主性的探索,强化学生对易混点的掌握,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例如:在复习“分数的应用”时,小学生可能对单位“1”的理解并不深刻,甚至在日常计算练习中出现某些问题,进入计算误区。此时,教师可以将题组设计为:(1)学校食堂购进120公斤土豆,而购进的红薯比土豆多1/3,问:购入红薯的重量。(2)学校食堂购进120公斤的土豆,比购进的红薯多1/3,问:购入红薯的重量。此复习题组内容,将易混点组合了起来,能够使学生在对比解题中,体会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并针对关键的表达方法,进行问题分析,逐渐掌握此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在(1)中,单位“1”表达具体的量,需要求解土豆的1/3,应当选择乘法进行计算;而在(2)中,单位“1”成为了已知内容,求解对象变成单位“1”,此时便应选择除法计算。这种对比题组,能帮助小学生掌握相应内容,学会相关的解题方式。

其二,借助变式型的题组,使学生发现问题中的数学规律。小学生的分析能力尚在发育中,不能迅速感知到数学中的规律性内容。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变式型的题组,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找出问题中的规律性信息。

例如:在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教师可以将题组设计为:(1)840/2/4=_____;840/8=_____。(2)870/3/2=_____;870/6=_____。(3)918/3/3=_____;918/9=_____。在复习课上,展示(1)时,教师可先询问学生,如果让其自行选择一道题计算,会选择前后哪道?为什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比两个算式的特点,并通过动手计算,坚定个人的想法。这种设计强调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因为如果直接由教师告知学生规律结论,学生大多只能记住最终的结果,而不会去探寻规律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展示(2)与(3),让学生将二者与第一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将归纳出的规律正向迁移至新的题目中,并通过计算逐一验证。这种题组设计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站在多个视角上,探索本质规律,使复习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验数学意义

根据当前教育标准与“双减”要求,学生接触到的数学信息需具有现实价值,并富有挑战性,为此,教师应当采取体验式的授课方式,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使其明确此课程学习的价值,并能乐于学习,真正“减负”。对此,在复习课上的题组设计中,教师可适当融入生活场景,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共性认知,提高数学问题的体验感。以该理念为基础设计出来的题组,能让小学生产生亲切感,降低部分学生在复习已掌握的知识时出现抵触厌烦情绪的概率,使学生可以真正从复习课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可结合商场常见的打折促销活动来设计题组。如一个马克杯20元,商品质量、款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Y商场是每件八五折,而N商场则是买五赠一。问题为:在Y商场购买四个马克杯,需花费多少元;在N商场购买五个马克杯,需花费多少元;假设学校要团购,共需购买500个马克杯,那么应当去哪家商场购买,才能在花费最少的钱的基础上购齐马克杯。上述题组中的每个小问都和实际生活有关,容易让学生想起与家长一起购物时,货比三家的情况。此类题组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在加强生活体验感的复习题目中,帮助小学生展开联想,提高其使用数学知识的水平,让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

总之,题组教学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复习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并且极为贴合“双减”教育大环境。在题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情,联系实际,将规律性及关联性的内容,巧妙揉合到一起,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关系网,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复习题题组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2017中考英语综合复习题(八)
2017中考英语综合复习题(六)
2017中考英语综合复习题(五)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