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析糖尿病临床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11-03 03:09许珠蕊胡艺英方艺娜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糖化机体胰岛素

许珠蕊,胡艺英,方艺娜

云霄县中医院药剂科,福建漳州 363300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治疗难度大、病程长等临床特点,受近年来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改变等多因素影响,本病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患病后,如未及时接受治疗,长期机体处于高水平状态,机体内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不仅会对整体代谢造成影响,还会对机体各大脏器机能均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2]。因此,积极对该本患者进行治疗,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有效调控至关重要。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应用率较高的降糖药物,经口服给药后,能够直接调控机体血糖水平,使血糖水平在短期内显著降低[3]。并经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口服降糖药物会影响患者的肾功能,并增加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因此,如何能够更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是目前内分泌科重点研究方向。胰岛素是临床应用于治疗本病的另一常用方式,但因其注射给药的方式导致患者接受率相对较差,现有学者提出,将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更为安全有效[5]。为了证实该观点,本文选取2021年1—12月在云霄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5~75岁,平均(52.22±2.98)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6岁,平均(52.33±3.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6]:①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2013年版《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本研究涉及用药不耐受者;②哺乳期以及孕期女性;③伴有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④合并严重脏器受损类疾病者;⑤继发性糖尿病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20183289)治疗,餐后口服,1 g/次,3次/d。

观察组患者在每日早、晚餐前各注射一次4~8 U门冬胰岛素(批准文号S20217010)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需注意配合合理的运动及饮食,并强化对血糖水平的监测。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7]。根据“三多一少”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化验室尿测定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显效:化验室尿测定结果为尿糖阴性,症状显著改善;有效:化验室尿测定结果为尿糖减少,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血糖水平。对比两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

③治疗安全性。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腹泻、低血糖、腹痛)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比(±s)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FPG(mmol/L)治疗前9.62±0.549.63±0.550.0710.944治疗后8.55±0.487.19±0.4511.3220.0012 hPG(mmol/L)治疗前14.02±0.7614.03±0.770.0510.960治疗后12.94±0.6611.82±0.557.1400.001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9.43±0.459.44±0.460.0850.933治疗后7.21±0.426.33±0.388.5100.001

2.3 两组治疗安全性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安全性对比[n(%)]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糖尿病疾病中的常见类型,是由于胰岛素无法正常供应或相对不足,导致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进而造成胰岛B细胞功能变差而引发的疾病[8]。本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环境、情绪以及遗传等多因素有关,现阶段暂无彻底治愈的方式,只能通过药物控制机体血糖水平,而一旦血糖控制不佳,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其他脏器组织造成刺激,导致其功能受损,引发其他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10]。因此,积极的控糖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FPG(7.19±0.45)mmol/L、2 hPG(11.82±0.5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FPG(8.55±0.48)mmol/L、2 hPG(12.94±0.66)mmol/L(P<0.05)。提示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本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这与于会敏[11]在《糖尿病新世界》中发表的《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观察组患者的FPG(7.75±1.46)mmol/L、2 hPG(10.76±1.6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FPG(9.43±1.22)mmol/L、2 hPG(13.42±1.51)mmol/L(P<0.05)”这一观点一致,证实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对其分析,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对本病治疗的首选药物,能有效抑制肝糖的合成,进而提高组织胰岛素受体的阻滞敏感性,使肝糖的输出提高,进而增加患者对外周葡萄糖的使用率,使葡萄糖的消耗量增加,起到抑制肝脏糖原的合成,促进血脂代谢的效果[12-13]。同时,该药物能够抑制肝脏糖原异生反应,提高血液中葡萄糖水平,抑制胰岛素抵抗,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14-15]。同时,该药物还具有对血浆三酰甘油及胆固醇进行调控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外周葡萄糖的代谢功能。但单一用药很难将血糖水平控制稳定,且会对维生素B12的吸收造成影响,引发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这时,胰岛素的配合应用至关重要。且糖尿病患者多受不良饮食习惯、身体肥胖等多因素影响,导致其自身免疫功能受到损伤,进而造成胰岛素功能减退,无法对葡萄糖的摄取进行很好地调节。而门冬胰岛素属于胰岛素类似物,具有较强的药理稳定性[16]。经皮下注射给药后,对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过程进行模拟,重新合成脱氧核糖核酸[17]。不仅能强化机体胰岛素的吸收功能,还能提高二聚体以及刘聚体的分解速度,促进β细胞功能的增强,对低血糖的发生起到预防效果。且给药至机体内药物会转化为稳定结晶沉淀,再逐渐释放药物,提高药效持续时间,整体给药过程十分稳定,同时药代动力学可长达1 d,不会造成明显峰值,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保护大血管[18]。因此,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通过协同工作,使机体的血糖水平得到稳定、长久的控制。并在对患者的治疗期间,强化对患者的生活干预,保障其健康饮食,并配上合理运动。这也是本研究中“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这一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能够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更为安全有效,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稳定控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糖化机体胰岛素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体内诱导多能干细胞与机体的损伤修复及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