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损伤后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11-03 06:21张康胡源伟吕佳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13期
关键词:基底颅脑计时

张康 胡源伟 吕佳雯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南京 210000)

随着交通、建筑等意外事故的增多,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发生率显著增高,成为世界范围内外伤致死的主要原因。该疾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1],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较多并发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眩晕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枕部受伤的患者。这种症状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类疾病,发病机制可能与前庭震荡,椎动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者血管痉挛等因素相关[2]。国内外有关颅脑损伤后眩晕发病机理文献报道较少。该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视物旋转、身体不稳,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心慌等,轻者休息后可缓解,重者可出现头晕、呕吐,甚至不能站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部分患者因眩晕症状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该疾病,以改善患者微循环进而缓解其眩晕症状,但复发率较高,总体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3]。腕踝针是指在腕踝部分下选取进针,使用毫针循肢体纵轴沿真皮下刺入一定深度以治疗疾病[4~5]。本研究主要探讨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损伤后眩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伴有眩晕症状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2~51岁,平均(36.52±1.3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32 h,平均(14.85±0.63)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8例,高处坠落5例,其他7例;受伤类型:枕骨骨折5例,头皮撕脱伤3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研究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3~50岁,平均(36.38±1.24)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34 h,平均(14.93±0.58)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6例,其他5例;受伤类型:枕骨骨折6例,头皮撕脱伤4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0SEZ-028-06)。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颅脑损伤后眩晕诊断标准,经头颅CT检查存在枕部骨折、脑实质与后颅凹病变,受伤后眩晕症状明显,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2)9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4分;(3)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相关检查以及调查问卷的填写。排除标准:(1)深度昏迷,GCS评分≤8分;(2)受伤前有眩晕史;(3)颅内活动性出血;(4)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5)脑部恶性肿瘤;(6)位置性、眼源性以及内耳源性眩晕。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国药准字H20040130)单一用药治疗,每次12 mg(两片),每天3次,饭后0.5 h口服,持续用药14 d。研究组在以上用药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治疗。腕踝针治疗:定位以腕横纹上2寸,前臂内侧尺骨缘和前臂外侧中央为施针部位,对患者施针部位常规消毒,采用0.25 mm×25 mm毫针。施针者使用食指让患者皮肤形成紧绷的状态,右手食指和中指在上方,拇指于下方,用食指与中指夹持针柄和皮肤形成30°角,快速刺入患者皮下,轻捻针柄让针体紧贴于皮肤浅层,感到针下松软为宜。进针后用胶布对针柄进行固定并留针30 min。持续采取腕踝针治疗,疗程为14 d。

1.4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愈,眩晕症状消失,可正常参与社交活动,对工作与生活无影响;显效,眩晕症状显著改善,有轻微头晕但无视物旋转感,可正常参与社交活动,对工作与生活影响不大;有效,眩晕症状有所改善,仍有轻微头晕以及自身和视物旋转感,可坚持工作,生活与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无效,症状未减轻甚至有所加重。治愈、显效、有效之和计入总有效。(2)对比两组眩晕严重程度。采用DHI眩晕残障程度量表,包括躯体性(0~28分)、情感性(0~36分)、功能性(0~36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眩晕程度越严重。(3)对比两组症状变化、平衡能力与计时平衡试验结果。症状变化:采用前庭症状指数(VSI),总分60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总分56分,得分高表示平衡能力较好。计时平衡试验:让患者在睁眼与闭眼时单足站立,测试患者睁眼与闭眼单足站立保持平衡不跌倒的时间,同时记录锤子锤击趾位的时间。(4)对比两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使用经颅多普勒(TCD)仪检测,频率设定在2 MHz,均采取手持探头检测。基底动脉测试深度设定在70~75 mm,利用傅立叶自动频谱分析对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进行测定。(5)对比两组神经缺损评分与眩晕持续时间。神经缺损评分评估采用NIHSS卒中评分量表,满分42分,无缺损0~1分;轻微缺损2~15分;中度缺损16~20分;重度缺损21~42分。得分从低到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来越严重。眩晕持续时间越短说明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眩晕严重程度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躯体性、情感性与功能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眩晕严重程度对比(分,±s)

表2 两组眩晕严重程度对比(分,±s)

?

2.3两组VSI、Berg评分与计时平衡试验结果对比治疗前两组VSI、Berg评分与计时平衡试验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SI评分低于对照组,Berg评分与计时平衡试验结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SI、Berg评分与计时平衡试验结果对比(分,±s)

表3 两组VSI、Berg评分与计时平衡试验结果对比(分,±s)

计时平衡试验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VSI治疗前 治疗后Berg治疗前 治疗后20 20 34.68±4.25 34.72±4.18 25.63±4.85 19.39±4.35 18.12±3.25 18.09±3.16 30.63±2.85 50.43±2.43 80.36±5.63 81.06±5.57 95.63±5.74 110.74±8.43

2.4 两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基底动脉Vs、Vd、Vm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基底动脉Vs、Vd、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对比(cm/s,±s)

表4 两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对比(cm/s,±s)

Vm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Vs治疗前 治疗后Vd治疗前 治疗后20 20 31.12±2.11 31.05±2.09 35.12±2.35 39.46±2.46 12.43±1.89 12.52±1.92 14.66±2.14 19.05±1.44 19.13±2.03 19.19±2.11 22.21±1.89 25.76±2.09

2.5 两组神经缺损评分与眩晕持续时间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神经缺损评分与眩晕持续时间对比(±s)

表5 两组神经缺损评分与眩晕持续时间对比(±s)

眩晕持续时间(d)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NIHSS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20 20 t P 21.51±3.74 21.49±3.68 0.017 0 0.986 5 15.37±2.82 11.22±2.31 5.091 3 0.000 0 7.21±0.85 7.18±0.77 0.117 0 0.907 5 5.36±0.46 3.12±0.38 16.789 5 0.000 0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随着交通工具的广泛普及,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生率居创伤的第二位,仅次于四肢骨折。在过去20年里,虽然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但部分患者仍遗留有各种并发症。眩晕最早见于《内经》,又称为“眩扑、眩冒、掉眩”等。现代西医将眩晕分为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前庭周围性眩晕,是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颅脑损伤后可引起脑微循环功能障碍,颅内静脉压力高导致压力平衡紊乱,从而使血管反应性减低而产生血管麻痹。脑部供血不足、椎动脉狭窄会引起脑部血液循环下降,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到一定程度也会影响脑干的供血,患者就会出现头晕、发作性视物旋转等症状。颅脑损伤后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紊乱,导致患者脑血管痉挛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微循环障碍、内耳末梢缺氧、内淋巴吸收障碍、平衡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前庭神经系统损害,进而发生眩晕。临床治疗颅脑损伤后眩晕症状主要采取口服药物的方式。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是常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该药物是新型组胺H1受体的激动药,具有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前毛细血管微循环血流量,舒张内耳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并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通过口服的方式,药物进入机体后能够扩张椎基底动脉,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前庭、颈内动脉、耳蜗以及耳前庭的供血量,可促进颅脑损伤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眩晕的症状[6~8]。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病死率虽有所下降,但仍有很高致残率。解决颅脑损伤导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是目前国内外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的有效手段[9]。中医在治疗熏晕方面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辨证施治、同病异治、因人而异等[10]。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在颅脑损伤后眩晕症状的治疗中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中医认为眩晕病位在脑,脑是元神之府,当脑部受到暴力损伤后就会发生血溢脑脉进而形成血瘀,随着病程的迁延,气血亏损。因气血亏虚引起眩晕为“虚”,若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可造成患者记忆力下降、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中医可通过腕踝针进行施治,该方式操作简单且价格低廉,安全性较高,现广泛应用于眩晕症的治疗中[11]。腕踝针理论的雏形早在《素问·皮肤论》中就有记载,其疗法由张心曙教授在点刺激治疗神经症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在治疗眩晕症状时腕踝针的治疗原理与经络有紧密的联系,腕踝针的施针穴位对应经络理论中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各针刺点所治疗的病症也对应着十二经脉的主治病症。腕踝针取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少阴心经,前者主治头目与胸胁等病证,后者主治神志病,在治疗上更具有针对性。腕踝针虽然不能入穴得气,但仍然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其皮下浅刺、无痛进针不会让患者产生胀痛、酸麻的感觉,患者接受度也较高。经现代医学证实,腕踝针经针刺穴位可引起神经、体液反射并将刺激的信号传导到中枢,循经运行到病灶处,能够恢复神经细胞功能并改善微循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腕踝针可进一步提高总体疗效。

本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躯体性、情感性与功能性评分均较低,VSI评分较低,Berg评分与计时平衡试验结果均较高,基底动脉Vs、Vd、Vm水平均较高,NIHSS评分较低,眩晕持续时间较短,与单一运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腕踝针治疗,可促进全血黏度的降低,加快椎基底血液流速,维持内环境稳定,并改善微循环进而缓解眩晕症状[12]。

综上所述,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配合中医腕踝针治疗颅脑损伤后眩晕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眩晕程度,缩短眩晕持续时间,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对神经功能造成损伤。

猜你喜欢
基底颅脑计时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畅游计时天地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腕表计时2.0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24时计时法(教案)
我们为爱计时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