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茶文化中的“实践辩证法”

2022-11-02 00:08
福建茶叶 2022年8期
关键词:辩证法道家茶文化

田 莹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1 中华传统茶文化中的“对立统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到中国就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与其具有深刻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理论特质是分不开的。为何马克思主义能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思想武器,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把这一规律提升到辩证法的高度。黑格尔是具有辩证法完整体系的哲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的拔中曾写道:“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可见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是大加赞扬的,但马克思后来指出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必须从其神秘外壳中发现其合理内核。诚然,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圆满性过程,但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就是如此。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只能被动的解释世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实现颠倒之后,提出了自己的实践辩证法,这让辩证法不仅仅能解释世界更蕴含了改变世界的强大理论力量。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规律,黑格尔曾举例说明:“一个人能说出一只铅笔与大象有什么不同,这不能说明这个人有多高的水平。”言外之意,同一事物的对立统一是很难把握的事物的本质性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发生各种各样的对立统一现象,纵观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也蕴含着对立统一的辩证逻辑。

中华传统茶文化中,茶作为一个沟通的载体和媒介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出现。茶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很大意义上与同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交织一起。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其中《论语·泰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中的话大概含义是:“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这里体现出儒家思想的“仁爱”、“仁政”,以及爱人的思想内涵。而在这个意义上茶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陌生人初次到访主人需要敬茶,老朋友再次会面需要敬茶,商务招待同样需要敬茶。而在爱人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奸佞小人,这就需要通过仁爱的方法手段对其进行教育,感召。孔子也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论断,这都体现了虽有对立但最终要达成和谐的统一局面。

道家思想不同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讲求一种:“无为而治”,而道家的这种无为而治不是单纯的不作为、不管理,而是要顺应天时地利,掌握大环境的运行规律。按规律去做事达到一种“无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讲究的是用“因势利导”的方式去处理各种问题。在此意义上,道家的思想同样是需要掌握客观规律并利用规律行事。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农业之神--神农氏,最先使用茶,他把茶作为解毒的方子。在陆羽的茶经中曾有这样一句话:“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道家思想与茶文化同样有不解之缘,道家讲阴阳对立,阴阳相冲,阴阳转化。在道家的阴阳太极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观。阴阳两者本是对立的两端,但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同时阴阳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这都与马克思实践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逻辑不谋而合。而道家这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不仅仅停留在道家的学说著作之中,在茶文化中有着更明显的体现,首先道家饮茶讲究的是取自然之水,茶泉还特重雨水、雪、露等,除其甘冷轻淳的特质外,还与“天一生水”的观念有关,认为天降之水,都是“灵水”,是“仙饮”,饮之可以养生扶寿。这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统一思想,在一些茶具中同样篆刻有太极图案以表达其思想特征与境界。

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对立统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传统节日之中,中秋节大多会饮茶赏月吃月饼,民众通过赏月等活动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天人合一”月圆人团圆的希望。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人民能否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多半要受上天的气候条件制约,人们对于外部的自然环境呈现一种对立的状态,但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自身对外部环境的敬畏。敬天,同时也表达了天人一体的统一性。

2 中华传统茶文化中的“质量互换”

“质量互变”规律是马克思实践辩证法中的第二大规律,中华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创新,每一次都是一次质量互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次理论与实践交互的互动过程。中华传统茶文化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其特殊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变革,中华传统茶文化也一次次的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从生产层面看,在古代社会中茶叶的生产模式通常是以家庭或以村落为单位,一家一户式种植,采摘,加工。个体在生产的过程中分工不明确,交往也并不紧密。同时,茶叶作为农作物的一种,其生产的产量、质量通常需要受到气候、温度、土壤环境、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当时的茶叶种植者对这一状况基本是只能依靠对上苍的祈求来实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生产工具的条件首先发展起来,从最原始的纯人工手工播种到简单的播种器具的发明,再到大型的机械化播种机的问世,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科学的使用化肥杀虫剂可以更大程度上提升茶叶的质量,优化茶叶的品控。这一次次技术的提升,无一不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生动案例。

从茶文化的角度上,中国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中,陆羽把茶作为日常的饮料来看待。曾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可见茶在人们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此时的茶依然被当成仅仅满足生存生活的需要来看待,并没有提升到文化的高度和境界。而最早的把茶与文化产生关联的是日本的学者。这位学者在其文章中曾说:“茶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饮品是因为几千年的培育改良”。实际上,一个农作物如果想成为世界性的饮品为世界人所依赖、喜欢并成为习惯,这需要茶这种作物具有一种普遍的适应性。这种普遍适用性来之不易,与中华人民一代又一代的茶人辛勤劳作,点滴积累是不可分割的。80年代,在许明显的《中国茶艺》的序中精确使用了“茶文化”一词。在张红勇的《茶的历史》中同时也多次提到茶文化,同时其在这本著作中把中国的茶文化称之为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可见在80年代已经有了茶文化的自觉。1988年范增平发起成立了“中华茶文化学会”。同年,庄晚芳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一文中,首次提倡“中国茶文化”,并提出要重视中华茶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中华传统茶文化从简单的生活需要的自在发展形态到现在的文化传播的载体以及作为中国的名片向世界展示的自觉的形态,经历了一次次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飞跃。

从物质层面的功能性作用,到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与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茶人不断努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通过伟大的实践过程一步步把中华茶文化推到了世界的舞台中央。

3 中华传统茶文化中的“否定之否定”

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中的第三大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物质世界发展运动的方向和规律。在实践辩证法的意义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发展层次。

肯定是维持事物现存状态的因素,否定是使现存事物消亡的因素。在现存事物的存在阶段,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基于主导地位,控制着事物的内在本质。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日益凸显,事物内部与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肯定方面相对立的部分逐渐显现出来。这个阶段事物的否定力量逐渐占领上风,此时事物处于否定阶段。否定部分逐渐占据事物决定性力量,此时事物的状态仍然是不完善的、片面的。事物向前发展需要脱去其消极的部分,因此事物需要再一次进入否定阶段,即第三个阶段:“否定之否定”。在这个阶段事物克服扬弃了前两个阶段的消极的不利因素,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事物经历的第二次否定的阶段是自我的否定,并不是外部其他因素对其进行的否定的过程。黑格尔称其为“自否定”,黑格尔把这个过程也称之为事物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中华传统的茶文化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同样经历这样的历史过程。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两晋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期、唐代茶文化的形成期、宋代茶文化的兴盛期、元明清茶文化的持续发展期和当代茶文化的再现辉煌期。

在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发展萌芽时期,茶刚刚从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提升到文化层面,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些以茶为元素的文学作品,此时的茶是与文人骚客相伴而生的。文人通过对茶的冲泡以及对自身饮茶爱好的推崇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饮茶结交贤人雅士,来彰显自身的思想境界与社会地位。在这个意义上,茶否定了自身作为一种农作物的单一功能和用途,开始向文化领域过渡,这实际上也是对自身的一种否定。随着宗教的不断兴起,茶与中华传统的宗教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儒家的饮茶文化,道家的鉴茶方式等等。

在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形成时期,逐渐形成了围绕茶本身的一种茶文化,以茶本身的冲泡方法,茶具的选用到烹煮方式,品茶环境等等诸多因素,共同组建了以茶为核心的饮茶艺术与茶道精神。在此阶段是对前期粗矿的饮茶方式和一种自在性的茶精神的扬弃。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兴盛时期,在宫廷中对茶叶的本身的品质已作出等级的区分,市井街巷中已经出现大大小小的茶馆,同时民间也出现了以传统茶文化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活动。如:“绣茶、斗茶、分茶”等。在此阶段茶的生产工艺流程也愈发的精细化,覆盖面也更加平民化。清朝茶肆的出现,使得饮茶习惯文化发展迅速。茶能作为一种文化流行开来,满足了文化的特点:“精神性、社会性、集合性、独特性”。中华传统茶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特征,其代表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处世性情,被世代传颂。以茶文化为纽带缔结的多样化的社会关系,满足了其强烈的社会属性,是人与人在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中华传统的茶文化是在共同认识、共同生产、互相评价、互相承认中产生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有茶文化。茶文化的覆盖面是全民化的,形成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许多人的精神活动。同时,茶文化作为中国的名片,走向世界舞台,其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特有的精神基因与文化品格。

4 中华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交融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绝不是偶然,其自身具有的独特的思想内涵、理论品质,深深的打动了中华儿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产生了深刻的共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无数学者都为打通“中马”两者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努力。自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简单的物质层面上的物质财富的积累的复兴,而是要打破资本逻辑的精神层面的伟大的复兴。这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尤为重要。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也豁然开朗,两者的关系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明确的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相融相通、思想纵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宝藏,马克思的一生他没有来到过中国,但马克思关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被称为跨世纪的思想相遇。孔子的很多思想与马克思不谋而合,这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创新的思想资源。同时,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同样有其深刻的影响,300多年以前,欧洲就展开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探讨,西方对中华文化中的“宋儒理学”颇有研究。他们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宋儒理学”进行考量,对其理论价值给予了深刻的肯定。孔子曾在莱布尼茨时期引发轰动,西方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定义为“道德哲学”。中华传统文化有宗教但不痴迷,有感性但不迷失。始终保持谦逊理性的思想主线,深深的影响着世界。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后,不仅被中国人民所认同所选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成为中国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中华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具有同一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和合天下”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相同基因属性,都是以构建一个和谐的大同社会为最终旨趣。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自身的文化地位毋庸置疑。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问题也作出了重要论述,其深深的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紧紧扎根群众之间的工作作风打动了中国民众。他把盛产“坦洋工夫茶”的坦洋村作为农村党建联系点,多次指导坦洋村要发展茶业经济和生态茶产业。在浙江工作时非常注重利用茶叶作为媒介来推广浙江,提出了“了解中国茶,从浙江开始;了解浙茶,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经典论述。可见其对于“三茶”问题的重视程度。

中华传统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茶文化的历史更蕴含着耐人寻味,催人深醒的思想价值。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辩证法道家茶文化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平等的悖谬
《庄子说》(十九)
现代形而上学的特征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