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协同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

2022-10-31 15:02王军力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教师传统

王军力

(湖北开放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4)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我国在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军事领域、环保领域,都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体育“非遗”文化也因此进入人们的视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复杂性、传承性、灵活性、非物质性、健身性等特征,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而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应当确保校内教育资源与体育“非遗”项目能够较好地有机融合,提升体育“非遗”项目的传承效果与保护效果。

1 体育“非遗”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1.1 满足高校特色发展需求

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是知识与文化的集中地,因此对地方精神文化与地域实际情况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将体育“非遗”项目与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有机融合,可以助力二者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高校开设的体育“非遗”项目教学,内容丰富且充满趣味性,可以为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而且可以确保高校体育课程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在体育技能训练环节,讲授传统体育项目特点、项目来源、项目发展历程以及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1.2 提升专业型人才培养效果

部分高等院校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加习惯引入西方教育理念,殊不知专业知识固然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但文化熏陶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为确保学生成为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我国提出了对“非遗”文化传承与“非遗”项目保护的目标。高等院校则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承优势,肩负起“非遗”项目传承的重要职责,将传统体育文化积极引入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可以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高等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环节,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能满足高等院校专业型人才培养需求。

1.3 体育“非遗”项目保护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与文化多元化发展,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化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体育“非遗”项目也正在面临后继无人的生存考验。而现在体育课程则对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目前由于高校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缺乏清楚的认知,导致高校体育课程体育“非遗”文化渗透效果不佳,甚至部分学生对体育文化产生抗拒心理,这也清晰呈现目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文化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现代化学习方式与现代化生活方式使得部分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为此,高等院校积极开展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协同发展,可谓刻不容缓。

2 体育“非遗”项目与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融合现状

2.1 重视程度不足

高等院校既是高素质人才的塑造者,同时也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因此,应当对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提升重视程度。结合目前形势分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在此形势下,国内高等院校对现代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但对传统体育文化仍然缺乏应有的重视。具体而言,传统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在高等院校中具有较长的传承时间,传承效果较好。例如,肇庆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舞龙、舞狮大赛,并且取得不俗的成绩。但团队组织仍然以社团形式展开,主要以体育专业学生为主,其他专业学生参与程度不足,社团人数有限,再加之学校对此缺乏重视,活动宣传效果不佳,因此校内学生对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文化缺乏深刻理解,学生参与人数较少,难以在高等院校内部完成普及与传承。

2.2 师资队伍较为匮乏

专业教师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而多数体育项目传承者分散在民间,高等院校当中的高素质传统体育教师极为匮乏。通常而言,每所高等院校传统体育教师数量为2~4 名,其中都以武术教师为主。而传统“非遗”体育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教师需要一人应对各个专业、各个班级的学生,教师的精力与时间受限,学校通常会结合师资情况,限制选课人数。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开展,但由于选课人数受限,教学环节也会受到多方面影响,这也严重限制高等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因此,为保证体育“非遗”项目可以与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协同开展,还需解决师资队伍较为匮乏这一问题。

2.3 教学课时不足

上述表明,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以公共选修课形式出现。而学生上课时间受限,通常每个学期会限制在36 个学时以内。因此,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了解,主要在基础动作方面。教师在课时受限的情况下,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这也使得部分教育内容无法清晰呈现、渗透效果不佳,存在形式化问题。学生在学习环节没有多余时间思考项目来源、项目发展历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与机械式学习状态,主要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由于学生对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动作要领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他们对动作的记忆程度也略显不足,无法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更加无法将所学到的动作应用于实践训练环节。为此,高校应努力创造文化渗透条件,确保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受民族文化精神,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民族观念与价值观念,并通过体育“非遗”项目的学习,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并且树立良好的文化传承意识与文化保护观念。

3 体育“非遗”项目与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融合路径分析

3.1 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融合路径

首先,目前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以选修课形式出现,缺乏深入研究,并未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指导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学生则处于机械式学习状态,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过于片面。不仅无法透过教学内容使学生领悟体育“非遗”项目的真正内涵与精神内涵,还会导致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遇到瓶颈。为此,高等院校首先应当提高对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加强文化宣传力度,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编排科研资料以及书籍资料。确保学生可以像与其他文化课程一样,领取体育课程教学材料。而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翻阅体育教材,提升对“非遗”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保证“非遗”体育项目的传承效果。

其次,高校体育教育人员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继承者,不仅需要精通体育技能,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经验,精通体育项目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为此,高校应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争取培养出一支具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文化挖掘能力、管理能力、文化保护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除此之外,可以聘请体育“非遗”项目继承者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中,对高校学生展开手把手指导,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而且也便于体育课程与体育“非遗”项目的融合,减轻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并以民族体育文化为主题,定期开展教学讲座活动,从文化方面对学生展开熏陶,确保体育教学与文化熏陶可以双管齐下。

最后,理论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依据,在高等院校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环节,应当组织体育教师深入民间展开调研活动,充分挖掘潜在的体育“非遗”文化遗产,加大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比重,并且对高校已经开设的体育教学项目展开针对性挖掘和深入整理,探索项目历史背景演变过程以及项目的文化内涵,加强深入分析与研讨效果。除此之外,在教学材料编写环节,要结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兴趣特点来展开科学设计。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与以往有所改变,因此需要结合现代高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展开科学编排,确保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堂学习,感受家乡文化以及民族特色,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体育非物质文化。

3.2 与高校体育课外教学融合

首先,教育部将9月设定为“非遗”继承月,高等院校可以在各院开展一系列体育“非遗”活动,以学院为单位举办体育“非遗”项目比赛,体育教师可以将全体学生,进行分组培训、分组比赛。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非遗”活动,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并且对传统体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此同时,可以聘请体育“非遗”项目传承者到高等院校开展讲座活动,或者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到民间开展采风活动,使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体育文化。

其次,高等院校社团活动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因此也是体育“非遗”项目开展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可以在迎新活动结束后,开展社团成员扩招活动,通过社团活动这种方式,提升传统体育项目宣传效果,并且由经验丰富且技艺精湛的高校学生参与到宣传页创作环节,通过宣传方案吸引更多高校学生,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且由社团前辈对学生展开培训,使新加入社团的学生对体育“非遗”项目有初步了解,将带有现代元素的体育项目与传统体育“非遗”项目融合,凸显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特色,吸引大批新生参与。

最后,目前国内体育俱乐部通常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而传统体育项目似乎并未受到国内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认可与重视,这与国外体育发展形势相距甚远。目前,很多优质的传统体育项目濒临失传。结合目前形势而言,多数高等院校为保证与社会接轨,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设定各个专业体育教育俱乐部,俱乐部可以结合当地民俗特色,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由师生在活动当中展开体育锻炼与体育学习,这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4 体育“非遗”项目与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融合要点分析

4.1 丰富体育“非遗”项目传承形式

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传承形式难以满足新时代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与多元化学习需求,甚至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对此产生抗拒心理。因此,为保证体育“非遗”项目可以与高校体育课程高度契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体育项目传承观念,创新体育项目传承形式。例如,可以通过情景还原方式,呈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心内容,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状态下展开项目历史学习,并且提升渗透教育效果。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逐渐掌握体育“非遗”项目精髓。这样不仅可以确保体育“非遗”项目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进行传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转变传统高校体育课程单一化教学模式。注入传统教育元素,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创新体育课程项目。在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组建专业体育项目传承队伍,确保内部队员掌握体育“非遗”项目精髓,并将高校体育作为体育“非遗”项目的传承载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4.2 培养骨干成员

高等院校可以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播载体,应积极承担起非物质文化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核心任务。在高等院校教学环节、科研环节、人才培养环节以及物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也是体育“非遗”项目传承与“非遗”项目保护的核心力量。为实现传统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开展这一目的,高等院校应当加强骨干型人员培养,这也是提升传承效果的有效途径。首先,在高等院校内部培养传承骨干,而高校教师就是体育“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不二之选。高等院校可以将内部所有体育教师汇集一处,展开共同学习,确保教师熟练掌握训练动作,并且在高校体育教学环节,将动作要领传授给学生,显著提升体育“非遗”项目传承效果。其次,为保证专业性培养效果,可以聘请体育“非遗”项目继承者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展开深入培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魅力与文化内涵,同时可以确保体育教师与业界顶尖人员展开进一步交流。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作出政策调整,鼓励高等院校与项目申报保护单位展开通力合作,放宽政策限制,使越来越多的体育“非遗”项目申报者可以参与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

4.3 增加竞赛表演机会

高等院校专项体育“非遗”传承经费来源,主要有内部拨款以及当地民政拨款两个渠道,而拓宽经费渠道是促进体育“非遗”项目传承的关键环节。在传承经费环节,可以积极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向政府部门、社会企业以及体育俱乐部寻求合作,消除体育“非遗”项目传承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增加竞赛机会与表演机会,强化体育“非遗”项目的产业意识,打造体育“非遗”品牌,为体育“非遗”项目传播谋求长远出路。换言之,只有确保“非遗”体育项目能够积极开展表演活动、竞赛活动,才可以促进体育“非遗”项目的长远生存,展现其实际价值。为此,高等院校需要加强体育“非遗”项目的宣传工作,提升公众对体育“非遗”项目的认知程度与了解程度,避免体育“非遗”项目受到外来文化与外来体育项目冲击。可以说,开展体育“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需要高职院校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和广泛参与。

5 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非遗”项目与高等院校体育课程高度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通过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融合、与高校体育课外教学融合等方式,可以显著提升二者融合的效率,促进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与体育“非遗”项目实现融合开展,这既是高校体育课程创新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体育“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教师传统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少年力斗传统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