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春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凭借技术上的优势,试图通过在网络空间长期不断的意识形态侵袭达到分化、瓦解他国的目的。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政权安全。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长期以来,高校都是西方意识形态试图渗透的区域。在这种情形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积极探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基本原则,提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把党性与人民性对立起来的观点和论调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是有害。这一原则在高校意识形态治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育人为本相统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政治保证。高校党委要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站稳政治立场,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从顶层设计上把握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方向与建设目标,强化党委领导责任制,统筹安排、协调各方,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认真领会精神,执行好学校党委的工作安排,党组织负责人要恪尽职守,带头深入实际,督促指导,修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保证上级党组织精神落实到位。要坚持党管宣传,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阵地。党委宣传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先进文化熏陶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占领网络舆论宣传阵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面对广大师生关注的重大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回应,不推诿、不逃避,及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线上答疑、线下解惑、实践指导等工作,做好舆论宣传与引导,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提高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效果。
坚持人民性原则,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网民的主体性,依靠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环境,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制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目标与规划。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发育的实际,以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遵循,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倾听学生心声,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有针对性的关爱与指导,助推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包括学生的阅读范畴、兴趣爱好、网络舆论发展动态,建立网络舆情的科学研判和预警防控机制。要善于利用网络宣传的优势,把代表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推送到学生常用的平台,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做到润物细无声。要鼓励和尊重学生在网络空间表达思想观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平等对话、协商和辩论,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平台建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策划、编导的积极健康的作品通过微媒体、自媒体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创新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网络空间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媒体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回答学生疑惑的平台、开展工作的窗口,要充分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和学生进行对话沟通交流,在“春风细雨”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新时代提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各种思潮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统领。高校是各种思潮文化交流汇集之地,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网络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方向,防止错误思潮的干扰与影响;另一方面要对国内外优秀思潮兼收并蓄、去伪存真,以意识形态建设内容的丰富与发展,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推动网络文化争奇斗艳、多样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师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高校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借助互联网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鼓励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方面要在网络上要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空间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大舞台。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开展意识形态斗争,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网络空间决不能失语失声丢阵地,对错误网络舆论和故意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要及时回应、迎头痛击,绝不允许不良言论和有害信息在网络空间滋生泛滥,坚决杜绝非马克思主义观点、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心灵侵蚀污染。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不排斥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例如,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批判吸收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等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是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才能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交流互鉴、求同存异才能使文明更加丰富多彩。我国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了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文明成果,都是博大精深、包容万象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多样文化共同发展,才能凝聚各方共识,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因此,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识形态为统领,鼓励支持优秀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充实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并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华,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中兼容并包、各美其美的文化格局。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意识形态教育的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宣传媒体,把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果。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涌动,既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也面临内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挑战,做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需要在意识形态内容与方式方法上的继承与创新。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又要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夯实文化自信基础,同时还要立足新时代,利用新技术、新条件,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和方法。
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意识形态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多样化社会思潮此起彼伏,相互激荡,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价值观选择困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增强文化自信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厚的道德精神、哲学基础和人文情怀,是文化自信的根与魂,是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源泉和根脉。我们要在网络空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大学期间正是青年学生增长知识才干、培养能力本领、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及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传到校园网、微信、QQ 等平台,营造风清气正、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氛围,通过举办“专家论坛”“热点透视”“红色故事会”“最美人生”等网上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使科学理论入脑、入心、入灵魂。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意识形态传播需要积极顺应网络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锐意进取、创新转型,推进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融合发展,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要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聚焦高校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需求,回应现实热点焦点问题,使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加生动具体。要综合运用好各类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直播、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扩展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机制创新是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活力源”,高校间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汲取彼此的创新成果和实际经验。要更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生活化、接地气,而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体系往往理论化、抽象化、政治化,要增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必须实现网络话语体系的转变,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例阐释科学理论,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亲和力、感染力;话语体系要体现时代特征、反映中国特色、彰显国家意志,从而把党的声音浸润到学生的心坎上、灵魂里。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新时代做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需要做到理论指导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立足学生的实际,解决现实问题。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中心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任务。当代大学生多是“95 后”“00 后”,伴随着网络社会成长起来的他们被称作“键盘族”“手指族”,习惯靠一部手机一张网读天下、游世界,网络给他们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提供了便利,大多数人知识面广,头脑灵活,富有创新精神,但“宅”“自我”“偏激”“社交恐惧”等也成为部分人的代名词,他们往往从个人利益和立场出发评判是非曲直,缺乏大局观念和合作意识。因此,在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中,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整体要求,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在平台上开设“千年马克思”“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新中国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大家谈”等栏目,组织线上学习、问答、抢答,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从而增进大学生“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大学生以“身边的感动”“最美奋斗者”等为主题开展线上讲故事活动,引导大学生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大我”出发,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计民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热心公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中放飞青春梦想。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多媒体平台对大学生的社交言论、网络日志、生活轨迹、兴趣爱好等进行关联分析,全面预测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波动、价值诉求和立场观点,增强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有效化解学生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价值观困惑及人生矛盾和问题,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尤其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压力山大,面临“就业难”“难就业”的尴尬,这无疑会对大学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近年来毕业季屡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由此可见一斑。高校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完善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如建立完善的学业辅导体系、贫困资助体系、就业指导体系、心理健康咨询体系等,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总之,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意识形态教育更“接地气”,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从而实现思想引领、人格塑造和学业进步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