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后发工业城市推进绿色制造发展路径探析
——以广西防城港市为例

2022-10-31 13:03王晓明
市场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防城港市制造业绿色

王晓明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 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宣布,中国将努力争取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双碳”目标下,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加快启动“绿色引擎”。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一种既重视资源效益、又重视环境保护的先进制造模式,其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报废到回收再生的全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该过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合理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促进三者互动共赢。绿色制造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符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碳约束日益趋紧的今天,其已成为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以及区域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与工业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沿海后发工业城市工业化起步较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绿色制造发展一般相对缓慢、水平不高。但沿海后发工业城市推进绿色制造发展具有后发优势: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制造业可塑性强,通过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可少走弯路;其与内陆地区相比有沿海优势,可充分利用海陆资源,大力发展临港临海工业,促进绿色制造发展。防城港市正致力于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作为典型的沿海后发工业城市,该市依托中国西部第一大港的优势,实现了钢铁、有色金属、粮油食品等传统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但该市制造业高耗能产业比重偏高,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绿色转型发展任务紧迫。如何立足自身优势、破解难题制约、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发展,是防城港市当下需要直面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防城港市推进绿色制造发展取得的主要进展

近年来,防城港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构建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产业体系,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一)低碳工艺革新取得新进步

市政府通过编制印发《防城港市主要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实施方案》,针对冶金、有色、建材、电力、造纸、制糖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指导重点用能企业编制节能技改计划,分步实施节能技改项目,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目前,大部分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或行业领先水平,其中广西华昇新材料、广西金川有色金属两家企业实现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优于行业先进值。

(二)数字化节能减碳实现新突破

防城港市深入推进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广西钢铁利用5G 及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全国首个“5G 云上钢厂”,完成了11个业务场景的升级,推动传统钢铁企业向云化、数字化转型,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广西金川完成了铜冶炼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防城港澳加粮油完成了智能制造创新应用、智慧工厂等项目的建设,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赋能,两家企业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000 吨左右、减少成本2000 余万元。数字技术对于防城港市制造业节能降本增效的作用初步显现。

(三)能耗管理成效明显

防城港市有关职能部门大力推动“节能服务进企业”,为企业实施节能诊断,积极引导企业对标先进优化节能管理。同时,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日常监察,促进制造企业落实节能工作措施。2021年,防城港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均实现增速明显回落。其中,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速从“十三五”期间各年度最高的59.18%降至21.1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速从2020年度的35%收窄至1.69%。全市工业节能降耗总体成效明显。目前,该市已有广西金川、广西盛隆冶金、大海粮油等5 家规上企业获国家工信部授予的“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发展壮大绿色制造的战略部署中,防城港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重点围绕钢、铜、铝、粮油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下功夫,深入开展强链、补链、延链专项行动,持续推动上述支柱产业低碳循环发展。同时,依托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开放合作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医药、医械制造、电子信息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绿色产业。全市制造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为重要支撑的临港绿色制造产业体系日益成熟。

二、防城港市推进绿色制造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防城港市在推进绿色制造发展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任务仍然艰巨。

(一)制造业偏“重”偏“传统”特征明显

防城港市是广西冶金“二次创业”的核心区,制造业结构以钢、铜、铝等冶金重工业为主,这些产业尚处于产业链低端,用能多、产出相对较少。2021年,防城港市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0.2%,但其能源消费量占规上工业能耗比重却超过了90%。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这些传统高耗能产业不仅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要求,在新增能耗审批越收越紧的政策形势下,后期还会挤占重点龙头企业中下游延链项目以及新兴产业项目的用能指标,不利于绿色制造增量的培育。

(二)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煤炭

防城港市制造业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水电规模比例偏低,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尚处在起步阶段,核能占比也有待提高。受既得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容易对传统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产生依赖性,防城港市制造业产业结构偏“重”、偏“传统”的特征短期内难以改变,用煤量高、节能减排压力大的情况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根本性改变。

(三)能源利用整体水平不高

防城港市个别大型用能企业还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短期利益,主动技改的意愿还有待加强。对于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制造企业而言,绿色转型发展是高投入、高风险、慢见效的长期工程,单靠企业自身很难实现绿色转型发展。防城港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受财力限制,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手段不够丰富,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储备不足。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防城港市制造业能源利用整体水平还不高,2021 年该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5.40 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同期全国及广西平均水平。

(四)企业违规用能现象仍一定程度存在

防城港市工业节能监管体系尚待完善,在项目准入、事中事后监管等关键环节,仍需进一步丰富监管方式、完善相关制度;在节能执法上,检查广度、处罚力度需要拓宽和加强。一些地方及个别部门“重项目,轻双控”的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绿色发展意识仍有待增强。该市“十三五”期间仍有7 家企业存在违规用能问题,违规用能达358.25 万吨标准煤。

三、防城港市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发展的路径选择

面对困难和问题,防城港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选择发展路径,精准发力破难题,着力降低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提升制造业产出水平,扎实推动绿色制造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支撑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建设的“顶梁柱”。

(一)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所谓“先立后破”,对于区域发展而言,就是在新的主导产业未形成之前,要继续巩固提升区域原有的优势产业。“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这就要求防城港市要把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应紧抓RCEP带来的新机遇,把传统优势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与东盟市场的开拓结合起来,围绕广西钢铁、盛隆冶金、金川、广西华昇等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通过“定点帮扶+飞地经济+组团出海”的形式,加强与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合作,瞄准铜五金、白色家电、轨道设备、电力设备、港口机械、装配式建筑等重点补链延链项目,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加工贸易企业。依托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特殊区位优势,充分利用RCEP 政策红利,高水平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面向东盟市场的出口加工制造产业集群(基地)。通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大幅提高“低能耗、高产出”产业的比重,促进制造业整体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提升总产出水平。

(二)加快拓展绿色产业“新赛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防城港市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处于大西南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居于特殊重要的位置,拥有发展新兴特色产业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拓展绿色产业“新赛道”。一要大力发展医学试验区相关产业。把握好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关键“窗口期”,用好国家赋予防城港市的先行先试政策,积极探索国际国内产业合作新模式,围绕医学、医药、医疗等产业,精准招引行业龙头和有竞争力的关键配套企业,推动试验区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二要加快发展新兴能源产业。由于新增可再生能源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防城港市应充分利用山多林密、海阔滩平等自然条件,加快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既可创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又有利于防城港市传统支柱产业突破目前的用能指标限制继续推进规模扩张,加快做大城市经济总量,提升城市能级;三要加强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等绿色新兴产业,积极引进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高起点、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通过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低碳、绿色的GDP 产出。

(三)着力提升绿色制造发展的技术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绿色技术的发展,并指出,要加快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提高绿色技术对绿色制造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一要大力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深入推进“政产学研金介”协同技术创新,支持钢、铜、铝、粮油加工等行业的龙头企业联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共同培养人才,协同开展绿色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技术创新力促传统制造业加快实现减碳增绿;二要加强绿色技术引进。依托市级重大开放合作平台,围绕新兴特色产业的培育,深化绿色技术创新的国际国内合作,鼓励境外或外地绿色技术持有者通过技术投资、合作创办企业等方式,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防城港转化落地,抓住目前很多新兴绿色产业技术路线仍未确定的重大机遇,力争在细分领域实现绿色制造发展的弯道超车。三要在节能降碳创新应用推广上继续下功夫。引导制造企业尤其是高耗能重点行业企业持续实施清洁生产改造,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更换先进工艺或设备、改用清洁能源和低碳原料、改进管理等措施节能降碳,从源头上遏制“三废”排放,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转变。

(四)健全推动绿色制造发展的资金供给机制

绿色制造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供给与投入。一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扶持绿色制造发展。设立绿色制造发展投资专项基金,采取财政贴息、减免税、奖补等方式,加大预算内资金向绿色制造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升级、技术改造、能源结构优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为推动绿色制造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二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设立政府投资的引导基金,以小投入撬动大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防城港市绿色制造发展。完善中小企业绿色担保机制以及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基金+担保+银行”模式,分担贷款风险,引导撬动信贷资源流向中小制造企业,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使其增强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三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授信额度,把企业绿色发展相关指标要求纳入贷款审批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制造企业充分利用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如,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筹集资金。

(五)完善企业绿色发展监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欠发达地区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这就要求防城港市在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中必须严把产业项目准入关、从严从细加强对企日常监管。一要健全绿色准入通行机制。一方面,通过编制完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把好绿色准入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标准、认证体系,大力支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低碳绿色项目建设,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等方面依法依规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提升为企服务水平。二要强化节能监察。建立和完善部门间联动的节能监察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对制造业重点用能企业、重点用能设备实现节能监察全覆盖。突出执法监察的服务功能,通过定期监督检查,引导和帮助制造企业挖掘节能潜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能行为,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三要深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及联合惩戒激励机制的建设。推动企业环保信用与享受地方优惠政策挂钩,对失信企业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对于环境治理标杆企业、能效“领跑者”等守信表现突出企业,实施联合正向激励,采取财税补贴、信贷优先支持、用水用电用能价格优惠、荣誉表彰等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防城港市制造业绿色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防城港市乡土教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追踪绿色的秘密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