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媒介技术不断推动着信息传播手段的进步和变革。从信息聚合的web1.0时代,到全球信息化共享的web2.0时代,再到“全民狂欢”的web3.0时代,新媒体技术将所有工作都卷入了信息传播狂潮之中,一种交互式、平台化传播的信息媒体应运而生,媒介传媒被打上了深深的技术烙印和新媒体特质。作为多种技术交融作用的融合产物,新媒体技术整合了语言传播、纸质传播、视频传播和互联网传播的多重优势,产生了叠加效应,诞生了一种超文本、受众庞大、传播速度和范围突破时空限制,新闻内容异常丰富的一种全新传播形式,广泛应用在新闻报道领域,催生出了一种与传统新闻报道截然不同的报道模式。
从本质上说,技术设备的更新是推动媒体“传播变革”的催化剂和原动力,对于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能够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传统新闻报道想要推陈出新,创新技术手段势在必行,这已经成为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加大新媒体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和推广,也推出了很多精品报道,促进了传统媒体新闻事业的长足发展。
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形式更加简洁,视听体验更加优质。传统新闻报道受到传播载体的制约,版面、篇幅和播出时段都受到限制,但是在互联网上完全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超文本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之上,几乎无穷大的存储空间使得大量内容被保存下来,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在网络阅读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耐受度不断下降,专注度在电子阅读语境中也很差,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和分散,这也就意味着新闻报道形式必须更加简洁,才能让受众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尽量获取更多的信息。在新媒体技术的助力下,新闻报道是多媒体融合的综合产物,区别于以往单纯的文字报道、音频报道和简单的视频报道,现如今的新闻报道几乎加入所有的视听元素,不管是视频动画还是虚拟场景,不管是直播还是VR,只要是能够有助于展示新闻事件,能带给用户更加鲜活的感官体验的手段,都会被广泛运用在新闻报道之中。
媒体融合已成常态,传播载体不断创新。现如今新媒体技术除了被普遍应用在新媒体平台上,在诸多传统媒体中也得到了普及应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已经被彻底打破,各个媒体之间的边界已经消失,呈现出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局面。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传播载体不断被创新,各种新媒体传播形态不断涌现,新闻报道也出现多种形式。
新闻报道的生产流程“去中心化”,交互性更强。新媒体技术打破的不只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媒体壁垒,更是内容生产者与内容接收者之间的等级划分,也弱化了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之间的界限,“去中心化”成为新媒体语境下的一个关键词,新闻话语权已经从大众传媒的手中转移到了受众手中,各大主流媒体平台上也出现了很多草根“记者”。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以往单一的内容生产模式,一种多元化、交互性的内容合作生产模式确定下来。在新媒体环境里,大众传播者与公众已处于同一起跑线,以往所谓的“精英文化”和“舆论领袖”作用已经被弱化,借助新媒体技术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人人都可以打造流量“爆款”,成为舆论风暴的发动者。
2018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有了巨大革新,首次增设了媒体融合奖项。这无疑是中国新闻奖的奖项设置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了新的评判标准和展示平台。自此之后,媒体融合奖项也成为了从中国新闻奖到各省新闻奖的一个常设奖项,包括短视频现场新闻、短视频专题报道、移动直播、创意互动、融合创新等评选项目。什么样的作品才有资格参评“媒体融合奖”?主要的认定标准就是此新闻作品必须是原创而且是在移动端首发。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融媒体产品早已经不只是在网页上推送,而是更多地转战移动端,在移动端首发的融媒体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笔者通过对获得媒体融合奖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新媒体手段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些创新运用的策略及特质。
重大直播报道的技术化元素更加凸显。在网络环境中,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被极度放大,“上一秒发生,下一秒传播”的即时性报道已经成为报道常态,直播这种真实反映新闻事件发展进程的报道方式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是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直播形态被不断发掘:全天候慢直播、VR全景直播、人脸识别、抠像技术,这些最新传播手段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作品的表现手法。
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一等奖作品《巅峰见证——2020珠峰高程登顶测量》为例,新华社直播团队实现中国新闻史上的一次突破,成为全球首家在珠峰峰顶完成5G+4K+VR直播的媒体。珠峰的特殊气象条件,不管是高海拔、低气温还是有限电量等不确定不可控因素,都为直播设置了极高的门槛。新华社直播团队的做法就是提前进行了充足的筹备和预案,制订主、备选报道方案,精准设计登顶直播全程,合理安排峰顶直播时段。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组织技术力量提前介入,安排自主研发的MESH传输系统和两路5G信号共3条通道用于直播,采购并安装多套高清摄像头和新型VR设备,开发定制“珠峰智能采访APP”,为特约记者配备了“即拍即传”手机、VR设备和微单相机,形成了周密的技术保障方案。直播团队首次实现珠峰高海拔5个营地的影像采集,独家完成多形态视频直播,以全息影像方式立体、全景呈现珠峰攀登之路。直播及快切短视频总点击量突破1.2亿次,30余家网络媒体平台,如百度、快手、今日头条、腾讯等多家头部媒体将直播推上首页或首屏。
从这则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新媒体技术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技术和内容同等重要,只有突破技术才能引领媒体融合发展和报道的转型升级。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首先要建立一个思维,那就是学会借助先进技术,优化报道方式,特别是在直播中的实际应用,要能够有效促进重大主题融合报道策划组织、新技术应用和多形态同步直播的创新,让新闻作品实现可读、可视、多维化的呈现。
突发性重大危机事件报道现场化。手机开展直播报道,打破了以往广播和电视直播需要重装上阵,各种设施设备需要全套准备的局面,传统直播往往不适用于一些突发性重大危机事件的报道。由于危机事件一般事发突然,现场环境非常复杂,因此不会给记者充分的准备时间来进行直播筹备。相对来说,新媒体的直播只要有网络有信号即可,非常便于开展,更好地实现了突发性重大危机事件报道现场化。
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二等奖作品《疫情24小时》为例,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推出的一部佳作。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实行全城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危机事件的报道该如何进行?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肯定不再适用,这时候新媒体的优势再次凸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用“5G+4K/8K+AI”战略,推出《疫情24小时》——见证“两神山”崛起新媒体互动产品,独家全程记录“两神山”医院建设全过程。2020年1月26日央视频全网独家上线第一路火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1月27日上线雷神山医院建设高清慢直播,并推出新媒体互动产品《疫情24小时》。“两神山”系列慢直播先后共上线7路慢直播镜头,其中包括2路VR镜头,共持续117天,24小时不间断展现火神山、雷神山两家抗疫医院争分夺秒抓紧建设的情况。这种新闻报道方法有效解决了特殊环境下人员和设备不能到场的弊端,这种用镜头直接记录新闻现场,反映新闻事件进展的方式,为全国的受众提供了一个及时关注疫情信息的最佳平台。慢直播首次介入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改变了传统直播和舆论引导的语态,这种媒体融合传播的全新探索引发了国内媒体大规模持续报道的热潮,也成为了学界研究的新课题。
新闻报道呈现方式多样化。技术给融媒报道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报道形式的多样化和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它们几乎不停地在刷新人们对于新闻作品的传统认知。在一篇优秀的融媒作品中,我们几乎可以看到所有媒体报道形式的影子,比如说文字、图片、音视频还有VR、H5等,凡是能够更好地表现新闻作品的元素都可以加入进来,以便更好地吸引受众,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以笔者策划制作的H5作品《一眼千年 曹丞相带你探安徽“一号工程”》作品为例,该作品参与2020年度安徽省新闻奖的评选,并获得了安徽新闻奖(媒体融合)一等奖的优秀成绩。2020年6月30日,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迎来重大节点:江水北送段亳州境内工程基本建成,亳州供水段试机成功,可随机应急引淮河水进亳州。亳州供水段正式通水后将大大缓解亳州市城乡居民用水不足的问题,对于水生态的修复、水环境的改善、工业农业用水、经济社会发展将奠定坚实的水资源基础。
主创团队持续关注工程进展,为确保试通水当天第一时间播发作品,提前3个月精心筹划,跑遍沿途各个重点工程,拍摄采集数十条航拍视频,深入采访专家和工程建设者,获得大量一手素材。策划方案数易其稿,最终确定产品以H5形式呈现,运用手绘画卷的表现方式和故事化的语言,以亳州人曹操的视角带领大家领略整个工程,全面而生动地展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重大意义、科技力量以及疫情之下的安徽工程建设进度。
该融媒作品是工程宣传在媒体融合报道中的一次创新尝试。一方面,报道角度有创意。以曹操的视角,串联重大工程节点,介绍工程规模、现实意义、先进技术、进展规划。另一方面,表现形式有新意。精美的画面内容、网感十足的曹操形象、互动极强的朋友圈和弹幕,带给网民轻松愉快的用户体验,让枯燥难懂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将大众关注的工程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产品一经推出就在朋友圈里刷屏,被多家媒体转载,获得网民的广泛好评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有网民评论“这是一次妙趣横生的工程科普”。
新闻报道中受众参与普及化。笔者分析所有融媒体类获奖作品后发现,和其他类型的获奖作品相比,此类作品中除了技术色彩浓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一直在进行,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更高。比如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二等奖的几部作品,《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今天,发条微信一起点亮武汉》《独家VR互动视频!身临其境,海陆空全景围观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以及《疫情24小时》,无一不是把与受众的互动放到了关键的位置。
2020年4月7日22时许,在武汉即将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前,《人民日报》微信推出创意互动产品《今天,发条微信一起点亮武汉》。这个作品就把新闻事件和受众互动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当时《人民日报》的新媒体节目部率先使用了新颖的SVG互动形式,这一新媒体技术在微信端还未被广泛使用,可使原有静态图片产生点击换图效果。用户点击海报图片,即可将武汉地标建筑图片由黑白变为彩色,实现“点亮武汉”的效果。节目部选取了黄鹤楼、楚河汉街、江汉关大楼等武汉地标建筑制作了9组海报,每组海报由同一场景的黑白、彩色两张图片组成。在视觉呈现上,将黑白图片设计为纯场景,用户点击之后黑白图片渐渐亮起并变换成彩色图片,图上显示地标建筑名称以及“武汉好久不见”“武汉甚是想念”“武汉终于等到你”等情感真挚饱满的文字。
这种新颖的互动方式在面世后迅速引发受众的极大关注,实现了互动方式的创新性应用。在《人民日报》微信平台,单篇稿件阅读量超过2100万次,在看量近100万次,网民留言超过10万条。这部新闻产品还引发了微信SVG互动图文生产传播的热潮,一时间诸多微信公众号也纷纷采用这种点击换图的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媒体融合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新媒体技术给新闻传播打上了深深的技术烙印,推动着传播形式的不断衍变,逐渐建构起一个立体多样的现代传播系统。作为中国新闻行业的风向标,各级新闻奖中融媒体类获奖作品也代表了目前媒体融合领域中最前沿和最先进的技术。从这些获奖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把握住优秀融媒作品的发展脉络:更现场,更便捷,更多样,更互动,让融媒新闻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彰显媒介的传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