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考古大会》看考古文化节目的发展

2022-10-31 10:52范翔宇
声屏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演播室考古形式

□ 范翔宇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考古大会》应时而生。作为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制作,为传统考古文化节目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考古文化节目的现状

最初的《探索·发现》《我有传家宝》等早期考古文化节目,受制于技术等因素,节目视觉效果简单,整体形式单一,内容相对枯燥。后来又出现了《鉴宝》《一锤定音》等节目,虽说娱乐性有所增加但文化性不足,缺少作为文化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考古文化节目快速发展,《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出圈”,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通过对近年热播的考古文化节目进行归纳,可得出该类节目的现状。

呆板说教让位于寓教于乐。在融媒体环境下,当前的节目已经不再是由传统媒体决定的一元化话语场,而是一个多元共振的话语场。最初的纪录片式的考古文化节目在当前环境下有呆板说教、枯燥无味之嫌,对观众来说难以接受。近年来呆板说教的形式让位于寓教于乐,比如说《考古公考课》节目除了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嘉宾外,还有考古文博爱好者担任学员和现场观众,在演播室中构筑一个轻松愉快、寓教于乐的公共课堂。

另外,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冲突在文化节目尤其是考古文化节目中体现尤为明显。在收视率为王的时代,商业性往往和娱乐性交相呼应。考古文化节目的核心是文化性,但在当前环境下电视节目又很难完全离开娱乐性,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将文化与娱乐相结合,在寓教于乐中传达文化,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娱乐功能,将综艺节目和考古文化节目的优势相结合,成为当前考古文化节目的一大特点。

简单形式让位于现代形式。早期考古文化节目以专题片式居多,一般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挖掘现场画面和相关文献资料配上同期声或解说,二是专家学者的讲述,即通常一段专题片讲述一段考古故事,比如《探索·发现》《考古中国》等早期考古文化节目。这种专题片式的考古文化节目形式相对简单,视觉冲击较弱,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环境下的观众需求。近年来的考古文化节目逐渐有了视觉传达的概念,舞台的声光电、节目内容、环节设置、宣传海报的色彩基调等都更加具有现代感。诸如《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近年关注度比较高的考古文化节目,从节目形式到特效制作都极为现代,节目画面中呈现的是5000年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碰撞出的美,现代形式的考古文化节目近年来掀起了热潮。

单向灌输让位于亲民语境。在传统媒体为王的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相对匮乏,大部分电视节目都是单向的内容传达与灌输,这也是早期大量专题片式考古文化节目可以存活的原因。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媒介融合大环境的到来,不仅仅是考古文化节目,所有电视节目的语境都发生了相应调整,以顺应时代,顺应现实要求,顺应观众审美需求,近年来比较火热的考古文化节目都采用了亲民语境,像《如果国宝会说话》可谓是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通过国宝的第一人称语境传达历史文化,通过亲民语境拉近了节目和观众的距离,而疏离感的削弱可以让观众对于节目的内容从情感上更加认可,有利于节目的高效传播。

考古文化节目的新特征

从较早的《考古中国》到近年来的《考古公开课》,考古文化节目并不少见,而作为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的《中国考古大会》,为考古文化节目注入了新鲜血液。

舞台空间的拓展。以往的考古文化节目大多没有演播室的部分,即使像《考古公开课》这样有演播室部分的节目,也只是在演播室内进行嘉宾访谈和讲述,演播室画面相对单一。《中国考古大会》则运用了AI+VR裸眼3D演播室的技术,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空间的局限,极大程度拓展了舞台空间。比如说开场部分,通过上述新技术实现了主持人从实景演播室到5000年前良渚古城的第一次转场:上一秒主持人还身处演播室,伴随着一句“接下来我们就穿越5000年,去感受一下良渚古城的壮丽与文化”,主持人就来到了“良渚古城的竹筏上”。这样的转场形式使观众仿佛与主持人一起穿越到了5000年前,充满代入感。

新技术的应用也为节目拓展出了独有的“探秘空间”。在这一环节,专家和推广人共同“穿越”到模拟的考古发掘现场,除了虚拟的场景外,还会有一些专家和推广人可以触摸的真实存在的道具,虚实结合。“探秘空间”对观众来说具有亲临其境的现场感。通过新技术,根据每期不同主题、不同文物量身打造出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实现技术应用的突破与创新,使得舞台空间无限拓展。这样不仅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新环节,还能使节目层次更加丰富,使观众的视觉冲击与临场感更加强烈。

跨界融合的实现。考古文化节目与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把遥远的故事讲得更有吸引力?《中国考古大会》引入了社会公众人物作为推广人,还引入了“考古推广团”,该节目第一期的推广人是张含韵。与作为知识权威的专家不同,推广人以观众视角进行体验、互动、提问,使得专业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另外,每期不同的明星推广人跨界到考古文化节目中,名人效应让节目的收视有了保障。

除明星外,舞蹈和戏剧的跨界融合也让节目更具看点与新意。第一期中节目为《琮·琢玉成器》与《城之歌》两段量身打造的舞蹈除了丰富了节目层次与视觉效果外,还让观众更加形象地感受到节目讲述的内容。另外,舞蹈中的动作、道具、服装等意象的解读均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即使没有相关知识储备,观众也不会不知所云。此外,“探秘空间”环节内的考古现场的戏剧重现,也让观众对于考古的过程和细节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中国考古大会》既进行了跨界融合,对观众来说又“跨”得清楚明白。

专业内容的保证。以第一期节目为例,四位行业专家学者作为现场专家团进行现场点评与解读,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对于一些问题专家也会及时指出,比如推广人在模拟现场用“悬空操作法”模拟发掘时,发掘文物的动作并不规范,现场专家就立刻指出:“因为是模拟发掘,所以与实际考古发掘是有区别的。”这样还科普了考古发掘的规范动作,让观众对考古有更为全面、立体的认知,增强了节目的知识性。

除了台前专家团的四位专家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与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担任学术总顾问,还有六位专家担任学术顾问,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央视联合制作,为节目的专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互动形式的多样性。文化节目既要有文化底蕴,同时又不能枯燥乏味。《中国考古大会》中几个主要互动环节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既没有过分娱乐失去文化内涵,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节目中设置了“互动空间”,这一环节邀请现场观众和专家、推广人共同进行实验互动。第一期节目的“互动空间”是在沙盘模型上用橡皮泥建造水坝,这一互动可以还原良渚古城的调水功能和运输系统,在现场观众代表和推广人的带入下观众仿佛自己动手参与了互动,似乎身临其境体会到节目在这一环节要传递出良渚古城建造者的伟大与智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演播室的地屏、背景、灯光等声光电的设置与道具的设置都极具科技感,与其他环节的色调等视觉效果明显不同,让观众眼前一亮,引人入胜。

另外,“探秘空间”环节也设置了推广人和专家的互动环节,让推广人模拟考古发掘,从而让观众可以具体感受到考古工作人员考古发掘时的艰辛。而在线上互动方面,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可以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答题,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联动。

考古文化节目未来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节目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绝大部分的考古文化节目均来自传统媒体,如果故步自封无异于自掘坟墓,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为传统媒体注入发展新活力。

形式创新。电视节目以视听结合的形式进行呈现,形式创新尤为重要,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在电视节目中同样适用。如果只有好的内容而没有好的形式,那电视考古节目与图书馆看文化书籍、广播里听文化故事相比并无优势。形式创新可以从故事化表达、年轻化呈现和品质化制作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故事化表达。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文物、不缺历史、不缺故事,怎样讲好考古故事、讲好历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电视工作者要考虑的问题。早期文化节目故事性相对不强,说教意味较重。近年来,《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节目相继出圈,此类出圈节目在故事化表达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从最新的《中国考古大会》来看,空间探秘环节层层递进为考古文化节目故事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是年轻化呈现。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考古文化节目必须做到的,如果像早期的鉴宝类节目、纪录片式节目一样,仅仅将目标用户锁定在中老年观众群体显然是无法长足发展的,要将目标用户范围拓展到90后乃至00后,就必须采用年轻化呈现。像《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形式,就是此类节目收起刻板面孔,倾听年轻人诉求,将节目年轻化呈现的典范之作。另外,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三星堆”系列直播节目,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小屏联动直播的形式,更是在5天之内创造16个热搜,这些都是之前考古文化节目年轻化呈现的成功探索。当然,从《中国考古大会》来看,答题互动和舞蹈演绎环节形式新颖,也是考古文化节目年轻化呈现的有力抓手。

最后是品质化制作。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节目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宝藏》的舞美、《如果是国宝会说话》的精致画面,为用户呈现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都极大程度地满足了用户的视听需求。《中国考古大会》中AI+VR裸眼3D演播室的技术应用,为考古文化节目的品质化制作奠定了基础。

内容创新。无论何种形式都是为节目内容服务的,在内容为王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好的内容再好的形式也只是空中楼阁。考古文化节目的文化内核是节目的基础,要从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方面着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

首先是思想深度的挖掘。考古文化节目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也要提升用户的文化修养,要让用户对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精神文明有所感悟。考古文化节目要深挖思想,不能仅仅让用户停留在看后即忘的表面,要通过内容的设计让观众跟随节目边看边思索。节目只有不断深挖思想深度,用户的思想深度才能跟随观看节目时的思索而不断加深。

其次是精神高度的提升。这是包括考古文化节目在内的所有电视节目的必然要求,这也是传统媒体的责任与使命。尤其是考古文化节目,作为以文化和历史为载体的文化节目,就更要不断提升精神高度。要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让个人意识同国家意识保持一致,让个人思想同国家战略相随而行,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巧妙注入到节目之中,要让观众在观看节目之余提升精神高度。

最后是文化厚度的拓展。将有厚度的文化故事从漫漫文化故事中选择出来、呈现出来,还要能让观众看得懂、理解得了、有所汲取是考古文化节目内容创新的关键。

除了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外,创新过程中坚持原创是包括考古文化节目在内的各类电视节目的长足发展的基石。同属文化节目大类的《中国诗词大会》,创作团队潜心打造,一经推出便获得巨大成功。但很多媒体立刻推出了同类型节目,甚至很多节目在内容设置上都极其相似,大量同质化节目对行业与节目发展十分不利。电视工作者要以观众为本,坚持原创,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结语

电视节目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秉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创作初心。作为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的《中国考古大会》,在考古文化节目发展上做了有效探索,也为同类型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思路,更为传统文化的发扬与推广贡献了力量。

猜你喜欢
演播室考古形式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