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与初中理化生教学衔接的研究*

2022-10-31 07:23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0期
关键词:进阶溶液科学

张 丹

(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 安徽合肥 230088)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科学教育分为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我市现行小学科学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编写,内容包括生命科学、技术与工程、地球与宇宙科学、物质科学四个领域,其中,某些内容或概念与初中乃至高中阶段的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分学科课程教学紧密关联。但是,由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所以无论是教材的课程设计还是学生的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初中理化生老师和小学科学教师对于彼此的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都不甚了解,存在着不同阶段同一核心知识(概念)的教学之间缺乏主动关联,处于不同学段的教师不能合理地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等问题。

(一)低阶教学内容“高阶化”

小学科学教师认为部分内容停留在现行教材层面,只能蜻蜓点水,不容易“讲透”,所以为了解决教学的难点,可能会进一步“拓展”相关的定理或者公式等,表面上化解了问题,实际上,低阶教学的“高阶化”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难度,不仅使学习浅尝辄止、流于表面,还违背了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打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高阶教学衔接“模糊化”

由于小学阶段科学课不是主要科目,部分学生不重视科学课的学习,对很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而由于初中理化生教师对于学生小学科学教材缺乏了解,对于小学科学教学不太认同等原因,导致实际教学中,初中理化生教师常常“模糊化”学生的“进阶学习”、忽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和原有的生活经验,老生常谈与小学科学相同的学习内容,做了很多“无用功”,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理科教师同时兼任小学科学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深刻感受到了以上问题,因此我校教师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对小学科学与初中理化生核心概念教学衔接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教师通过对小学科学与初中理化生现行教科书进行比对,初步梳理出了两学科相关的教学内容;然后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对照分析,进一步明确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并确定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要求,即学习进阶的起点与终点;最后,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概念的“进阶学习”,进一步反思交流、分析比较教学衔接的效果。由于小学科学与初中多个学科内容存在着“交集”,下面以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衔接为例,来具体介绍教师的研究内容。

(一)研究课本,比对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相关的核心知识与概念

我市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小学科学教材为教育科学出版社的2017年版(一、二年级)、2019年版(三、四年级)、2003年版(五、六年级)三个版本,由于处于教材更替改版阶段,所以不同年级教学、不同年级教材内容出现了一些交叉与重复。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比对相关知识章节以及相关的核心内容与概念,发现小学科学教材与初中化学教材紧密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物质科学领域”,所涉及的核心内容都是围绕水、空气和生活中常见物质而展开,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层层递进学习深度,逐渐建立学生的物质观、变化观,最终达成学习的目标,实现科学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二)研究课堂,落实“学习进阶”以实现教学的有效衔接

以下面“溶液”在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的教学为例,介绍笔者对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衔接的具体实践,以供同行研讨。

1.关注教材内容的衔接

小学科学教材中与“溶液”相关的内容分别在一年级下册(2017年版)、三年级上册(2019年版)和四年级上册(2003年版)中出现三次,在初中化学教材上册第四单元《水》和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中进行深入学习。

2.研究学习进阶的起点和终点

通过对教材和课标的研读,整合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关于“溶液和溶解”的核心知识的进阶学习,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科学课程是该知识学习的起点,学生在对最熟悉的物质“水”进行学习时,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科学态度。

三、四年级科学课程是该知识学习的中间点,学生逐步建立了有关“溶液”初步的知识体系,经历体验“溶解”“过滤”“结晶”的研究活动,亲历控制单个变量的对比实验,认识到测量与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形成更为细致、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了溶液等与人们生活的紧密关系和重要性,发展了研究的乐趣和兴趣。

九年级化学课程则是义务教育阶段该知识学习的进阶终点,学生不再只是从宏观的表面现象来认识“溶解”,而是从微观粒子的角度来重新定义溶液;学生基于定量实验,研究溶质的溶解度,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区分“浓溶液与稀溶液”等。

3.研究教学方式的差异

从小学到初中,由于学生心理成熟程度的不同,在科学探究的实验操作水平上存在差异,在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等逻辑思维能力上也存在差异,小学生尚未建立通过“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认识物质和分析科学现象的思维,尚不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释或者指导生活实践的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实际教学中,教学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在以小学科学以“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为课题展开体验式探究教学时,实验中固体的质量是采用学生熟悉的“平勺定量法”,只能较为粗略地量取食盐和小苏打,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控制变量”的思想,而且教学中,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加口语化,贴近儿童的话语体系;学生发言以用描述性的语言陈述实验现象较多,教师则以解释性讲授为主。

三、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与反思

在对小学科学和初中理化生教学衔接的研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现:

1.现行教材的编写,已经融入了“学习进阶”的思想。例如,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物质科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就沿着从物体、材料进升到物质的思路编写,体现了教材编写的连贯性。

2.不同学科教学中,也存在着对于相关内容的“进阶学习”。例如,教材中,七年级生物《人体信息的感知》与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以及九年级数学《位似图像》就存在着共通的“大概念”进阶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推进学生小学科学到初中理化生进阶学习,做好“教学衔接”是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学科教师的融合培训,让小学教师的科学课上出“科学味儿”,初中教师对于学情分析真正做到“胸中有数”,“两头”共同努力,消除“沟壑”,才能让学生形成完整而系统的概念学习,才能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一脉相承的发展,成为“学习进阶”的受益者。

猜你喜欢
进阶溶液科学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Flying Forward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的进阶化学习
时髦进阶版法式美甲
科学拔牙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