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祥
(舒城中学 安徽六安 231300)
美术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是美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内容,如果能全面理解和贯彻教材编写意图,“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就能实现。然而,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有限,尤其是小学,美术材料不足,学生家长又不愿在这方面投入,美术教学实施起来有困难,难以完全按照教材开展教学。因此,很多老师只能“因地制宜”,有什么材料上什么样的课,一定程度上造成乡村美术教育的不充分不全面,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美育的功能未能体现。其实,乡村许多材料是可以“加工”成美术材料的,许多自然资源是可以“加工”成美术教育资源的。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近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利用乡村常见的自然材料,变“废”为美,把环保、科技与美育融合,开发校本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自然中有着美术教育取之不尽的原材料,但要注意去发现,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用于美术实践,包括绘画、雕塑和设计,要结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我们把乡村常见的可以利用的材料大致分为四大类:
一是树木、竹子类。如树木的横断面、树枝、树根、树叶、树皮等,竹子的主干、竹根、加工后的竹篾等。
二是农作物秸秆、果实类。如稻草、麦秆、芦苇、玉米秆、玉米衣等,核桃、开心果、瓜子、豆类、稻米、玉米、花生等。
三是泥土、石头类。乡村的黄泥巴黏度高,虽不可烧制,但却是泥塑的好材料。如河里的鹅卵石、奇形怪状的石头等,最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四是废旧生活用品类。这类物品很多,可分为服装毛线类、机械零件类、瓶装容器类、纸箱废纸类、绳索塑料类、食物外壳类等。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总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乡村自然材料就是学生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体验的理想材料。
例如,在《探索发现》系列课程中,我们利用树根(竹根)的奇形怪状,诱发学生想象,通过修剪、粘贴、雕刻成各种各样的立体艺术形象;利用树木的横切面,指导学生依据形状、纹理大胆想象,绘制自己喜欢的艺术形象;将竹子裁成合适的尺寸,烟熏后再用刻刀雕刻成各种艺术形象;我县的舒席(竹编)厂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这一优势,我们开设竹编课程,进行竹编制作;指导学生用树枝、芦苇秆、竹签、冰棒棍等搭建房屋,营造各种各样的立体空间,创造心目中的美好家园;巧妙利用树皮、松果、树叶等原材料本身的色泽、质感和肌理设置装饰画课程,制作拼贴装饰画;利用树皮树叶等形状、肌理设置拓印画课程,就连电锯锯下来的粉末,调制胶水、颜色,可以设置粉末装饰画。当然,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尊重植物的不同结构,顺应意象的指引,由表面审美特质出发重组结构秩序,从而获得新的视觉形象。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创作中突破限制,求异创新,赋予植物新的生命,激活的是学生对创意的积极追求,引导学生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
稻草、秸秆、芦苇等在农村最为常见,我们经常带学生来到田间地头,在广阔的土地上制作神态各异的稻草人;利用农作物秸秆、竹子、谷草、棕丝、玉米衣、果实及外壳等设置编织、拼贴、插花等课程。在《我有一双小巧手》课题中,将乡村最常见的玉米芯、玉米衣做原材料,制作生活物件、花卉饰件等立体形象;在《装饰画》课题中,利用枸杞、黑豆、绿豆、黑米、瓜子、大米、红豆、豌豆等农作物果实及外壳,巧妙利用它们的颜色、特征拼贴成美丽的装饰画,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启发是培养能力的助推器,让学生发挥想象,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也因再创造而变得有价值。
大山里的石头、泥土,都是上等的美术绘制原材料,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大山里的河床上捡有特色的石头。他们捡石头、玩石头时,对形状各异的石头爱不释手,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这块石头像老人、这个像孙悟空。为此,我们开设了《有趣的石头画》课程,引导学生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并根据石头的天然形状、纹理特征巧施描绘,创作成妙趣横生的石头画。
在《泥塑》课程中,我们带领学生置身大自然,亲手挖泥、和泥、揉泥、捏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泥塑艺术形象。《泥塑》课程不仅让学生玩得非常开心,还能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塑造的立体形象朴拙可爱、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洋溢着无限的稚趣美和强烈的乡土装饰意味。《泥塑》课程非常符合当今小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也符合他们活泼跳跃的欣赏角度,符合他们由单纯到复杂的认识过程,孩子们很喜欢。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如包装盒、包装纸、旧纸箱、旧布料、旧衣服、旧零部件、旧玩具、旧图片画报、饮料瓶、泡沫、塑料皮、塑料袋、毛线、废旧塑料、铁丝等可回收的废弃品,只要经过加工、处理,再经过精妙的设计、制作,就可以变“废”为美,变成一件件工艺品。比如在《我是小小服装师》课程中,我们利用塑料袋、塑料皮、报纸等,让学生亲身制作、裁剪、搭配,做成漂亮的服装,并在T台展示。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不同材质的时装,融绘画、舞蹈和音乐为一体展示在大家面前,激发了学生对绘画的热爱和学习美术的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变废为美》课题中,我们利用生活中的纸箱、泡沫、饮料瓶等,通过撕、揉、剪、贴、塑形等处理,将这些废品变为创意无限的美术作品。我们还鼓励学生参与家庭环境布置,自己动手用旧轮胎制作鱼缸、用废塑料制作飞机和坦克模型等,营造有艺术氛围的生活空间。鼓励孩子参加校园环境布置,把自己的作品留在学校里,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样做,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不断挖掘乡村自然资源,完善和补充美术活动,设置独具特色的美育课程,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张扬和开发,他们接触自然亲近自然,了解乡村文化、感受浓浓乡情;通过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创作,在不断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为他们打开一个个新的知识领域,形成创新、贴近生活、环保的审美价值观,激发创新创造思维,变得自信、快乐、有创造力。
2021年3月4日,我和我的团队组织策划的舒城县首届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奇思妙想”科技小发明和“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大赛作品展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展台上近千件栩栩如生、创意新颖、充满想象力和科技感的作品吸引了全县中小学近万名学生前来参观,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对推进中小学、幼儿园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利用乡村“废材”开发美术“乡情”教材,不失为充实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内容的一种尝试。因而我们提出以下构想。
1.将乡土文化引入校本课程开发,帮助学生在了解家乡文化的过程中增长文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升华家乡情感。
优秀乡土文化传递的是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将优秀乡土文化引入校本课程开发中,形成系统的主题式课程,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推广,可以达到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双重目的。例如:可以设置剪纸、窗花、灯笼、年画等课程,让学生现场绘画、书写、制作,将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和富有中国年味的艺术作品融为一体,让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将艺术与科学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对低碳、可循环的材料进行分解、重组,在动手动脑、触及心灵的过程中为他们开发新的知识领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生发更多的“奇思妙想”,培养创造性思维、探索创新的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3.家校联合,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美育,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美育自觉。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收集资料,收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孩子大胆使用各种材料去表现和创作作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课题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每个主题先从调研开始,过程中还要结合实验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项目策划能力、调研能力、创造力以及演讲能力等综合能力。
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学校的环境布置,自己动手,营造有艺术氛围的生活、学习空间。让孩子把自己的作品留在学校里,留下美好的回忆。家长和孩子一起参观校园,走进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非遗文化展示馆等,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