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如何做到情与理渗透交融

2022-10-31 06:42王杨杨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2期
关键词:德育情感语文

王杨杨

(临泉县城关街道中心小学 安徽阜阳 236400)

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技能的培养,也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在发展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德育工作。语文教师要抓好德育中的情与理这两条主线,通过情理交融,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让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够得到充分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启蒙阶段,语文是这个时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明确方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普遍性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是也存在着部分教师不重视德育的现象,把德育教育工作当成形式工作。对于小学语文中有关德育的内容,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并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很多教师至今还存在观念偏差,仍把学生视为“考试机器”,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为成绩服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背诵语文知识来提高语文成绩。

(二)小学语文德育方式老旧

以前教师对于德育大多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这种方式单一枯燥,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热情。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从情和理两个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二、小学语文德育中渗透情与理

(一)小学语文德育中渗透情

小学语文德育中渗透情,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情感,以情感熏陶的方式进行教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以情感人、以德服人的素质。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强调知识的硬性灌输,不能以情动人,那么我们就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很难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无法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阶段,认知结构刚刚建立,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对学生进行足够的情感上的教育,就容易让学生的思想产生偏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关爱学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教师关爱下成长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德育中渗透情感,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明白学生情感上的需要,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说情是小学语文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德育取得成功的一大基石。

(二)小学语文德育中渗透理

以情动人是语文德育成功的基石,以理服人则是语文德育的保障。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不太成熟,他们很容易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小学语文德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跟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明白事实,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有所提高。

以理服人要求教师一定要做到教学工作安排合理、有关德育思想的讲解富有道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教学工作是科学的,是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是有事实依据的,是建立在符合真善美原则基础上的。

同时,我们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对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尊重班级里每个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可以说,小学语文德育中,理是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它能够让学生提高思想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德育功能。

三、 在小学语文德育中渗透情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发挥教材的情感作用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载体,小学阶段的每一册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有其包含的内在情感。这些情感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好的素材。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工作前,一定要充分地解读教材,体会课文中包含的情感。

例如,我在进行小学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的教学时,首先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富有感情的语调中有所感悟,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周恩来总理是怎样一步一步走“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路的?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这样的做法,表达了他对祖国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些问题,达到了更好地启发学生感受周恩来总理的爱国情感之目标。

然后,我会进一步让学生阐述他们自己可以为祖国做出哪些贡献,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志向,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意义:不单单是为自己,也是为社会为国家。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

在小学语文德育中,教师应该倾心注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对职业、人生的热爱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中;将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做到以情动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无私关爱。这可以让德育工作变得更加高效,能够构建一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学生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我们会遇到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也会遇到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甚至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对于学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我们应该在情的基础上,从爱出发,秉持一视同仁的态度,给予每一个学生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应该及时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出现思想上的偏差和错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采取严厉打击的方式,而是应该用情来感化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问题,获得不断进步。

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对象,应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同理心、共情心来体谅学生所遇到的困难,能够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表示理解,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亲近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身体力行与榜样示范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德育中渗透情,教师要以身作则,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这种道德素养要求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起到模范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习惯会深入地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通过以身作则,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不能只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更应要求自己做到。

四、在小学语文德育中渗透理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理

在小学语文德育中渗透理,就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理,将教材中的理作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载体,把理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理的引导教育。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繁星》中,我们可以挖掘的道理就是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让“繁星重返天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这个道理,让孩子们从自己的实际行动出发去保护环境,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二)在观点分明的基础上运用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在观点分明的基础上进行德育教育。我们要明确地向学生表达正确的观点,如赞成学生什么样的行为、反对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明确地表明自己处理问题的态度。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观念还十分淡薄,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是非观念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怕麻烦。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支持爱国主义的行为,反对背叛国家的行为,进而向学生明确地表达观点:台湾是我们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是我们决不允许和坚决反对的!

五、情理交融、以情喻理

情和理在小学语文德育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做到情理交融。

比如在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这一课中,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是宋庆龄,处于这种情况下,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们会怎么处理?”有的学生说:“会准时赴约,毕竟要讲诚信。”有的学生说:“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毕竟错过了就不能再做了。”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宋庆龄的伙伴,被放鸽子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被伙伴爽约的事情?”学生们纷纷表示“很难过”,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守时守信的重要性。

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述道理,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感,结果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讲道理时,一定要注意情感内化,以情喻理,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二年级下册《寒号鸟》一课,这篇课文主要教育我们不要懒惰,要认真地对待生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只是单纯地讲道理,学生可能兴致不高,感觉索然寡味。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因为懒惰没有做什么事情的后果。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加能够体会到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师一定要在小学语文德育过程中,充分渗透情与理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以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德育情感语文
《中国德育》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台上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