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进添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影像科,广东 东莞 523710 )
隐匿性骨折是一种骨小梁断裂并伴发骨内出血或水肿的骨折类型,该骨折在四肢关节中较为常见[1-2]。当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时,患者会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疼痛、肿胀等,对其生活、身心造成严重影响[3]。针对于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及时诊断、治疗是加快患者骨折愈合的关键。然而,由于该骨折类型的隐匿性,以往临床常用的X线难以早期发现,往往在已形成明显病变时才能够呈现出具体的影像,而这也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不利于临床早期制定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MRI检查的进一步发展,该检查在提高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MRI不同序列中,其诊断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性,但MRI STIR序列的诊断效果备受临床普遍认可。MRI STIR信号属于椎体内真空裂隙征的一种特殊类型,被认为与骨碎、骨缺血性坏死等病变密切相关,即便是骨折新鲜形成时期也能够呈现椎体内水肿情况;STIR序列能够在弱化以上病变骨髓内脂肪信号的同时保留局部水肿、充血征象,有助于形成清晰、富有特异性的检查图像[4]。基于此,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MRI STIR序列在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效果,对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57例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展开了临床研究,旨在提升临床对于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精确度。现详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57例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为(50.37±7.69)岁;膝关节28例,肩关节16例,髋关节13例。(1)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为活动受限、关节肿胀及疼痛者;②具备X线和MRI STIR序列检查适应证者;③具备正常沟通交流、理解能力者;④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既往史者;④合并粉碎性骨折、血管神经性损伤;⑥合并重要器官衰竭。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正常开展。
2 方法:予以57例患者进行X线和MRI检查,具体方法如下:(1)X线。采用X线即(普爱PLX9600)进行检查,焦片距0.8-1.2m,指导患者选取仰卧位,对其疑似骨折关节进行扫描,密切观察扫描情况,获得X线图像,随后由2名专业的影像学检查医师共同阅片,并作出综合判断。(2)MRI检查。采用磁共振(1.5T通用电气BrivoMR355 dr ge6000)进行检查,指导患者选取仰卧位,膝关节选用膝关节表面线圈,肩关节选用专用柔软表面线圈,髋关节选用腹部相控阵表面线圈。首先进行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扫描,矢状面SE T1WI序列:TR500 ms,TE17ms;TSE T2WI序列:TR3793ms,TE100ms;FFR序列:TR390 ms,TE17ms;随后,进行矢状面、冠状面短T1反转恢复STIR序列,参数TR2981ms,TE70ms,T1 170ms,层厚4mm,间距0.4mm,FOV160-250mm,NSA 2-4。明确四肢骨关节的骨折线走向、清晰度,确认骨折线是否出现骨皮质连续性中断,观察感兴趣区域内的骨碎片有无移位迹象,并记录骨折部位骨质破坏、充气征、双边征等征象出现的情况。获取影像学图像后,由2名专业的影像学检查医师共同阅片,并作出综合判断。
3 观察指标:比较X线和MRI STIR序列的骨折检出率,同时,比较MRI SE T1WI序列、TSE T2WI序列、FFR序列和STIR序列显示隐匿性骨折的差异。
4 统计学方法:SPSS 22.0为此次研究处理数据所用的统计学软件,(%)代表计数资料,卡方(x2)检验,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5 结果
5.1 X线和MRI STIR序列的骨折检出率比较:MRI STIR序列检查的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0.05)。见表1。
表1 X线和MRI STIR序列的骨折检出率(n,%)
5.2 MRI SE T1WI序列、TSE T2WI序列、FFR序列和STIR序列显示隐匿性骨折的差异比较:在线样异常信号、小片状异常信号方面,STIR序列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MRI SE T1WI序列、TSE T2WI序列、FFR序列(P<0.05)。见表2。
表2 MRI SE T1WI序列、TSE T2WI序列、FFR序列和STIR序列显示隐匿性骨折的差异比较(n,%)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5]。当患者受到骨外伤时,其骨皮质骨折症状不明显,但骨小梁已出现微骨折情况,且多伴随骨髓充血、水肿等,临床上称之为隐匿性骨折。对于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而言,若患者未能获得早期诊断,则会耽误其治疗时机,严重影响其关节功能。X线作为临床诊断骨折的常用影像学技术,虽然操作简便、经济适用,但由于该方法是二维成像,组织结构会互相重叠,导致部分结构难以辨别,尤其是复杂的关节结构;加之X线的分辨率有限,导致该诊断方法在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效果欠佳[6-7]。在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下,在成像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的MR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折诊断中,且逐渐代替X线的地位,合理应用MRI技术对软组织、骨皮质影像进行清晰呈现,或能够成为临床判断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程度的重要依据。
MRI不同序列在成像方面的效果有所不同,据本次研究表明,MRI STIR序列检查的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0.05);同时,在线样异常信号、小片状异常信号方面,STIR序列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MRI SE T1WI序列、TSE T2WI序列、FFR序列(P<0.05)。该结果提示,MRI STIR序列能进一步提高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
1 MRI检查在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与常规骨折在解剖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四肢关节本身的骨质结构较复杂,而发病位置较隐匿的缝隙性骨折、微线性骨折往往无错位迹象,而X线难以对骨折线作出清晰的显示,加上部分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伤后肢体活动受限程度较低、体征不明显,临床单行X线或难以明确机体骨折线走向,不利于后期针对性的骨质修复性治疗开展。在MRI扫查下,此类骨折的骨折线走向以及骨质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情况均能够得以呈现。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骨折线主要由骨小梁互相嵌入或稍有移位所导致,同时,在骨髓局部充血、水肿下,MRI驰豫时间会发现明显变化,进而导致MRI信号异常改变,即使是程度轻微的组织水肿也能够引起MRI信号的变化,这一特征能够顺应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初期损伤轻微的特点,对局部细微损伤进行清晰显示[8]。及时捕捉MRI信号的变化,能够协助临床对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累及范围进行判断。观察本研究结果可见,患者行MRI扫描的肩部、髋部、膝关节骨折损伤显示情况优于单行X线检查,提示临床利用MRI能够有效捕捉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组织病变信号,协助临床明确各个关节的病变情况。
2 MRI STIR序列在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效能:MRI信号主要是由骨髓信号决定,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骨髓正常,MRI的SE T1WI序列、TSE T2WI序列均呈高信号。然而,SE T1WI序列会和脂肪高信号有良好对比,TSE T2WI序列则呈T2信号,与骨髓内脂肪驰豫时间差别较小,进而导致对比度降低,难以充分显示病变。FFR序列虽呈稍高信号,但其病变部位容易和脂肪高信号重叠,不易于发现病变。观察本研究结果可见,同样是对线样异常信号、小片状异常信号进行扫查,SE T1WI、TSE T2WI、FFR序列虽然能够显示以上信号,但在信号强度上仍存在一定不足,STIR能够检出以上各类信号的高密度影,提示临床应用MRI STIR序列能够作为临床扫查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骨髓异常变化情况检查的有效手段。STIR序列是MRI的重要序列之一,主要为脂肪抑制技术,能有效弥补对比度降低的缺点。在90°脉冲前进行180°翻转脉冲,随后于脂肪无效点时再次进行180°脉冲,能100%抑制脂肪信号,进而提供清晰的影像学图像,充分显示骨髓骨折病变。在STIR序列阻止脂肪信号干扰四肢关节隐匿部位骨折组织成像的基础上,借助MRI多切面成像优势生成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多体层图像,能够形成既清晰又全面的关节隐匿性骨折检测结果,临床不易受到局部伪影影响而出现漏诊,进而提高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同时,采用MRI STIR序列后,患者的骨髓腔脂肪信号会出现降低,达到抑制脂肪信号目的,而此时患者的充血、水肿等组织信号无明显变化,依旧呈长信号改变,以上组织病理生理活动相关信号的维持,有利于临床进行较为精确的骨折损伤类型鉴别,进而促进骨折检出率提高[9-10]。
此外,MRI STIR序列能全方位立体观察关节骨折及周围组织关系,且多轴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充分显示关节形态学和信号改变,利于隐匿性骨折的检出。据学者采取MRI STIR序列对膝关节软管损伤进行扫查的结果显示[11],与FSE序列相比,STIR序列检出的膝关节软骨损伤与病理检查结果较为接近,STIR序列能够反映不同等级膝关节软骨形态特征,呈现关节腔内积液程度,便于临床将STIR序列中的骨折端骨皮质、软组织影像与正常状态下的膝关节解剖结构进行比对,进而获取关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多切面数据,提高临床诊断精准度。在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骨骼损伤早期、无特异性体征时采用MRI STIR序列进行扫查,能够弱化既往诊断中体征轻微、骨质损伤隐匿等不利因素对诊断精准度的影响,通过冠状面、矢状面扫查从多个角度明确骨折线的走向,针对部分横断面显示不全面、不清晰的关节隐匿性骨折进行呈现。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为例,有学者指出[12],膝关节骨折诊断效果会受到此部位关节解剖结构复杂性、局部重叠结构特征、周围胫骨或股骨粗大结构等因素影响而在常规X线、CT检查中出现误差,而MRI STIR对脂肪信号的抑制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化学位移伪影、运动伪影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尤其对于偏中心部位的脂肪信号具有突出的抑制效果,能够观察到局部细微的骨髓水肿、挫伤情况。本研究中,28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膝关节骨折损伤情况均能够经MRI STIR序列扫查得以显示,分析原因与MRI STIR序列抑制脂肪信号、弱化重叠结构干扰有关。由于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影响因素较多,SE T1WI、TSE T2WI、FFR序列与骨髓内脂肪驰豫过小的时间差可能难以破除以上各类不利因素的影响,由上文数据可见,STIR序列属于各类检查序列中较能够保证成像质量稳定性的一项序列。虽然此次研究结论认为MRI STIR序列在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由于研究样本量少的影响,导致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故后续还需加大研究样本量开展进一步研究,探讨MRI STIR序列与其他MRI序列在其他类型骨折检出以及治疗期间动态评估骨折损伤修复进度的价值,以获得更为准确、可靠的研究数据,为临床早期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效率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在四肢关节隐匿性骨折中采用MRI STIR序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检出率,MRI STIR序列对脂肪信号的抑制作用能够为临床扫查各个部位隐匿性关节骨折病变奠定良好基础,便于临床获取关于局部隐匿病变的信号数据,且该序列能够在抑制脂肪信号的同时保留局部水肿、充血征象,进而为临床骨折分型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鉴别数据,并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