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鸿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一方面,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持续发展,传统教研模式效率低下、缺少资源共享等缺点愈加明显,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迈入2.0 时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育资源观、教育治理水平等层面发生了巨大改变,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成了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教研模式应运而生。在网络教研模式下,不同地区之间的教师借助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平台等能够开展跨越时空的教研活动,实现了共享教学资源及信息,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个人素养,这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网络教研模式概念等基本内容,分析了网络教研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策略,希望对教学有所助益。
顾名思义,网络教研是指本校或区域内不同学科教师及专业性研究人员依托网络技术、网络平台及共享网络资源而开展的跨时空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以在学校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着眼点,力求不断优化和改善学校教研手段、过程和结构,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目前高中教师的网络教研主要包括校本网络教研及区域网络教研两种运行模式,基本内容包括专家引领、资源共享、专题研讨等。网络教研有四大特点:第一,跨时空性,能够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进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向教育不发达地区有效倾斜;第二,多元化,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研信息转变为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围绕这些内容开展的教研活动也愈加多元化;第三,便利性,教师在教研活动甚至日常备课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随时查阅资料,为教学带来便利;第四,交互性,教研人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依托网络平台变得更近,扩展了交流的空间与时间。
首先,由于文化底蕴、角色等层面的差异,部分教师在教育信息化2.0 时代背景下没有深入认识到网络教研的发展前景,对网络教研缺乏认同感,从而缺乏积极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其次,受应试教育思想等因素影响,部分学校仍以分数及升学率为工作中心,导致部分教师更不重视网络教研,影响网络教研深入发展;最后,部分教师缺乏网络教研科研意识,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自己很难完成这项工作。
一方面,部分地区本来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用于网络教研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网络教研相关设施缺少投入力度,网络教研平台建设不健全,影响教师有效开展网络教研;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对网络教研硬件设施缺乏维护力度,没有及时有效更新及日常维护老旧与损坏设备,无法满足网络教研的需求,影响网络教研的发展。
由于我国网络教研相关领域的政策及制度还有待完善,导致网络教研出现缺乏专业引领的现象。一方面,网络教研缺少理论专业人士参与,导致无法提升学术讨论的水平,无法为网络教研范式以及实践策略提供有力指导;另一方面,网络教研组织结构及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尚待完善,导致学校很难把网络教研的成果落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等实践环节。
推进网络教研不仅需要专家引领及充足的网络教育设备,还需要大量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这样才能持续、高效运用网络教育平台参与学术讨论、提取教研经验。但实际上部分学校十分缺乏信息专业人才,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高,缺乏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也影响了有效开展网络教研。
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也因此能够为教师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2.0 时代转变了教育资源观,进一步加强了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可以资源交流为主题构建网络教研模式,以此实现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资源是构建这个模式的重要基础,构建信息资源库就成了首要任务。教育部门要依托现有的优秀教师等教研力量,收集与整合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及各学校、教研组、教师提供的线下教学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与生成网络教学资源库。为了实现信息的交流、分享与存储,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等形式分享、存储与交流优质教学资源,定期发布相关的网络教研课题,最终实现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此外,由于高中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等会随着时代发展等因素而产生变化,因此相关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与补充资源,有效维护用于分享资源的官方网站等平台,进而为持续高效开展资源交流提供保证。这种网络教研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发展教研团队获取、处理、生成及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进而为高效开展网络教研及在课堂教学等实践环节有效运用其教学成果提供保证。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教学资源虽然能够为教师组织教研、开展教学等实践活动提供诸多便利,但网络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部分教学资源也并不适用于本地学情,因此教师要在参与网络教研的过程中多关注、分析和提炼。
集体备课是传统的教研活动方式,具有提升教学质量等重要优势。但传统的备课模式多以区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参与的教师数量不多,集思广益的效果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并不明显。而在教育信息化2.0 时代,腾讯会议、QQ 群、微信群等信息化工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线教育平台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注册账号,通过多人会议等功能实现互联、互通。教育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以线上集体备课、反思探究为主题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教育部门围绕学科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等因素科学设计并通过官方网站等线上渠道发布学期或学段教研任务及课题活动,鼓励区域内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师参与活动之后要把自己的教学设计等课题研究成果上传到网络上,由不同学校的教师通过线上教研会议评析和讨论同科教学设计。教师在整理相关建议及吸收先进经验之后修改优化与再次设计教学设计,以此开展课题教学实践。这种网络教研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教学设计等层面的不足之处,吸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自我反思将其内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进而实现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设计,随之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为持续、高效开展网络教研提供了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反馈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语文、历史等学科来说,学生经常会“突发奇想”,教师很难有效准备课前的备课环节,教研环节也很难考虑周全。而结合学生的这些思路,教师在其他班级再次上课时思路会更开阔,教学设计也会更加完善。而在信息化2.0 时代,教师通过直播功能能够实时记录学生最真实的反馈,通过把这些课堂实录上传到网络上,全体教师都能够有所收获,为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因此,教育相关部门可以由名师、教研员等骨干力量牵头组成线上示范教师及品课专家团队,以线上反思探究真实教学案例为主题构建网络教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育相关部门布置教研课题,组织区域内教师在教研会议上观看由教研组或各学校的名师拍摄并上传到网络上的教学录像。观看的过程中示范教师及品课专家团队与全体教师通过网络可以实时互动交流,由专家进行理论辅导和点评,全体教师通过反思与内化专家经验得出教研成果。在这种教研模式下,教育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专家引领,确保讨论内容更具专业性,得出的教研成果也会更具含金量。
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及传统的集体备课环节常常发现,高中教师虽然常年处于教学一线,拥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却在研究微观问题时缺乏一定的理论技术及操作能力,进而影响教研的深度。因此,为了实现高中教师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教育相关部门要打造专业化的网络教研协作团队,强化同伴互助及专业引领,提升网络教研的效率及质量,以此为高效开展网络教研提供团队保证。为了强化同伴互助,教育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发挥学科教研团队中业务骨干的引领作用,构建学科核心组、学科中心组和学科骨干小组三个层次的网络教研团队,将传统教师培训、教科研活动与网络协作教研有机结合,极大限度地提升网络协作教研的覆盖面,促使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与他人评价提升自我,通过共享与交流教学经验等信息实现共同成长,进而为持续发展网络教研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了强化专业引领,教育相关部门可以引入学科知识层次更高、理论知识基础更扎实、在相关领域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大学教师、教研人员等专业引领人员,由他们带领高中教师从不同角度深入开展教研及科研,进而通过单对多、多对多等多层次的互动打造网络教研生态体系,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高中教师的科研及教研能力。此外,为了提升教师的网络教研意识及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教育相关部门与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对于教师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要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将其与绩效体系挂钩,将职务评聘、评优、晋升和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进而不断调动教师参与网络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为持续开展网络教研提供激励机制的保证。
首先,教育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投入与维护力度,以此为持续开展网络教研提供软件与硬件支持。对此,有条件的地区及学校要通过设立专项经费等方式加大对网络教研相关设施的建设投入与维护力度,及时更换老旧设施及系统,以此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对于不富裕的地区来说,相关部门要以节约与实用为原则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区域教育部门也要加强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或招聘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及人才,以此充实网络教研团队,进而为稳定高效开展网络教研提供保证。其次,在教育信息化2.0 时代,伴随人工智能等信息化工具及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教育相关部门要结合当下教育工作遇到的新问题等科学设计教研主题,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教研活动形式,举办如在线教学设计大赛等更新颖的网络活动,提升网络教研活动的时代性及科研价值,凸显网络教研优势,进一步增强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促使教师通过持续参与网络教研接受新思维、感受新技术、获取新方法,以此为持续、高效开展及不断创新发展网络教研提供保证。最后,教育部门也要牵头与各个学校进行合作调研,了解网络教研背景下教师科研等层面的需求,加大科研力度,开发一套集资源整合、会议直播、课程点播、在线视频会议、在线教学教研、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开发教师、教研人员、学生等多个客户端,以此满足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与日常教学的需求,进而为网络教研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综上所述,运用网络教研模式是素质教育改革及教育信息化2.0 时代背景的必然选择,具有促进共享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教师及教学发展等重要作用。教育部门要创新教研模式,通过强化同伴互助、借助专业引领、加大网络平台建设投入力度、创新教研活动等手段促进网络教研模式深度发展。伴随教师教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及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发展,教育部门要牵头加大科研力度,开发网络教研服务平台,以此为持续创新发展网络教研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