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亮
(甘肃省高台县西街小学,甘肃高台 734300)
和同学段的其他课程相比,小学数学的确在知识容量和难度上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小的学习挑战,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习惯于以“保姆”或“君主”的身份来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全程代办”或“高压牵引”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只能以模仿、复刻和机械记忆的形式来学习数学。这不但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他们学科素养的有机生成。为了有效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小学数学教师务必以“生本引导”的思维开展工作改良,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思维,从而切实保障教育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大幅提升。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训练和考试中接触到的题目大多以“给出条件—询问结果”的方式存在,这就让学生养成了顺向思维的解题习惯。从长远来看,这种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导致他们缺乏“另辟蹊径”的意识和素养。对于这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形成逆向思维,改变过去知识、技能的常规考查形式,首先提供给学生某一项结论,之后鼓励学生试着根据结论对条件和知识点做反向推导,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元的知识、技能理解和应用角度。
例如,在设计《观察图形(三)》这部分的例题时,教师可以先按照常规模式让学生画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在学生顺利完成后,教师就可互换因果,展示给学生几张几何体的三视图,让学生在脑海中还原出这个几何体的结构,并说一说这个几何体可以被拆分为哪些部分。
小学生的思维有着“从点到点”的特征,喜欢以“直线”的方式来思考知识、技能的应用路径,不太善于根据一个要点做出“举一反三”的发散联想。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着手塑造学生的发散思维,带领学生根据现有认知成果来掌握进行“由点而面”的关联推导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若干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完成顺向性的自主探究和认知。通过对发散思维的正确培养,学生将会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更为可观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挖掘和利用也将表现出更高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为教师接下来的知识体系构建工作提供有利的生本条件。
比如,在带领学生了解“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个知识点时,教师不妨在完成对“平行”和“相交”这两种位置关系概念的讲解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两条线之间不是平行关系就是相交关系’这个结论绝对正确吗?如果不是,那有谁能举出相应的反例呢?”之后就可以发动学生以独立或结组的方式开展思考。倘若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普遍遇到了瓶颈,教师还可以从“处于同一平面”这个前提条件出发给予他们间接的点拨,最终引导学生联想到“异面直线”这种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第三位置关系”。
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无疑是知识方面的“绝对权威”,很少有学生能够或者说敢于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提出质疑,更不要说在质疑的基础上做出自主探究和判断。尽管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助于教师把控课堂节奏和秩序,但也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形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行刻意培养,借助预设“陷阱”或“反常规”题目等手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提供一些干扰元素,并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的学习成果去发现、解决这些“漏洞”,从而在强化学生对知识成果的灵活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效树立起学生强大的自信心。
例如,在引导学生练习《小数乘法》这一课的计算题时,教师可以故意点错答案中小数点的位置,抑或在计算时有意打乱“先括号,再乘除,后加减”的次序,也可以在涉及单位换算的应用计算题中“忽略”掉单位转化这个关键步骤。此时,如果发现有学生表现出疑惑或“欲言又止”的样子,教师应当通过讲解停顿或眼神暗示等手法予以学生鼓励,使学生大胆指出并改正自己犯下的“错误”。
其实,绝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都曾经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过小组互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对小组互动的引入只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丰富,并没有给学生开展实质性的思考预留必要的问题空间。为了让小组互动模式能够发挥出真正的效用,小学数学教师务必要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就为学生预留一定的自主思考空间,以“点到为止”的原则来对待知识点的拆解,给学生提出让他们自由发挥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的分组讨论提供一个或若干个不同的讨论目标,让学生的合作交流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感。
比如,对于“概率”这一方面的问题讲解,教师可以准备一只飞镖靶子,把靶子表面涂上三种不同的颜色,让每种颜色的面积相一致,而后问一问学生,在不刻意瞄准的前提下投中每个颜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当学生纷纷给出“1/3”这个基本答案时,教师可以拿出另一只靶子,同样涂上三种面积相等的颜色,但是却让每种颜色的分布密度存在差异,再次问:“这些颜色的面积仍是一样的,可是却有的‘疏’有的‘密’,那么随机射中不同颜色的概率会不会有变化?”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结成四人小组,让他们围绕这个问题做一番探究。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非常热衷于参加各式各样有意思的游戏活动,并且可以在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悟性。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自己对游戏的传统认知,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趣味取向、能力水平以及课程的目标、内容,设计、组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感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边玩边学”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激发自己的数学学习潜能和思维灵感。若要进一步强化这种方法的执行效果,教师还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竞技成分,让学生将自己的内在能量开发到极致。
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教师可以跟学生一同玩一场“速算24”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依次派出一名代表参赛;教师准备一副不带大小王的扑克牌,随机从中抽出4 张牌;各组代表根据牌面的数字,利用加减乘除和括号设计出一个算式,算式的计算结果必须为“24”;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设计出正确算式的代表可为本组积一分,最后积分最多的小组即为优胜者。
要解决这样的困局,依靠店家的“良心发现”,无疑是不够的。对许多店家而言,不管诚信与否,只要身处旅游城市,就不怕赚不到钱。而不少“旅游就是图个开心”的游客,在遇到恶行时息事宁人的心态,也让商家肆无忌惮。仅靠商家自律,不能让市场环境得到充分净化。
有效利用错题资源既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认为学生经常犯错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弱项,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片面的认识。考虑到很多学生在不同考试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个人状态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依托错题来推断学生的弱项分布时要凭借更为充足的素材来进行,将目光拓展到学生在多次考试的宏观表现中,以之为依据来得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并且还要辅以直接沟通等手段来进一步保证结论的准确性。
比如,有些学生在本次考试中几乎所有的失分点都集中在涉及《简易方程》的题目中,然而这次考试里考查《简易方程》的题目确实比较难,导致学生失分的原因更有可能是题目过大的难度。这时,教师就要调出学生之前有关《简易方程》板块的作业,从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答题水平和得分概率,继而形成精准的判断。
摸清了学生的弱项分布后,小学数学教师就要以之为基础进一步把握这一弱项出现的节点。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分析的素材集中在计算题、应用题等具有过程展现要求的题型中,通过对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卷面作答情况进行解读来推断学生薄弱节点的具体位置,为后续“补短”工作的有效开展找到真正的目标。
例如,虽然都是容易在有关《扇形统计图》的题目中丢分的学生,有些是在根据图表列出的算式中出现了问题,另外一些则是虽然设计出了正确的算式,但是却在后面的计算中“马失前蹄”。那么教师便能以此推断出前一种学生的症结集中在图表信息的提炼上,而后一种学生的弱项则是数字计算。
分析学生短板分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补齐短板。在这一环节的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短板分布,采取“长短结合”的原则来设计具体的强化训练,即在每一份训练卷中,考查短板内容的题目要占到一半左右的比重,使学生对薄弱项目进行重复性的回顾和巩固;考查对短板内容应用能力的题目要占到总题量的两成左右,让学生认识到有关知识点与其他方面内容的结合运用路径;同时还要加入两成左右的学生所擅长的题目,使学生不至于在练习中背负太大的心理压力。
比如,在为《可能性》这一课中存在弱势的学生设计强化习题时,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做一些考查“概率”含义以及计算基本的事件发生概率的题目,而后设计一些加入“小数乘法”等其他课程内容的概率计算应用题,最后则可布置几道学生所擅长的题目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探索诞生于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美好的向往,这是驱使着人们去不断挑战自己、创造价值、实现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态。但是这种好奇心通常也是十分不稳定的,非常容易在受到一些挫折时而动摇乃至消失。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立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者任务,鼓励学生依靠自己和团队的智慧及努力去解决它们,并争取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对新知识的发现,通过这种方式来塑造正确的探索追求。
比如,还是有关“平行与相交”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学,可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纸和笔试着画一画直线之间不同的位置情况。如果学生普遍遇到了困难,教师则可激励他们:“这个问题老师曾经问过很多其他老师,他们也都想不出别的情况来。不过老师相信,大家只要肯动脑筋,这个问题一定可以被我们解决!”并可视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
除了以上几方面主要策略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重视起对学生数学实践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当前课程教学的内容、进度,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操作性质的任务,鼓励他们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当中,一方面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完成对知识、技能的二次理解和深度消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更具应用基础和个性特点的学习认知,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自我满足感。对于这一项工作的开展,数学教师可以依托家校合作机制来做出进一步完善,鼓励家长在家中也为学生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应用知识、应用技能的机会。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这是最为基本的科学哲学规律,同样也适用于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认识并努力践行这一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本”意识,积极挖掘、开发学生的自主资源,通过对其独立思考思维的培养、小组互动模式的引入、趣味数学游戏的组织、错题资源的利用以及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等方法,真正使学生形成综合学科素养,鼓励他们依托于自己的思维和成果推进学习效能的强化,从而为他们将来更高阶段的数学素养综合提升提供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