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吴凯路
群文阅读教学法是由教师将文章按“议题”进行不同组合,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展开探讨的教学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以此类推,群文教学法是立足于课本中的例子,内探外联勾合起这篇文章与其他文本,实现“课本例子”的效益最大化,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力。
做到“群文阅读教学”与“古诗词教学”的有机结合前提是多文本按议题合理聚合成“群”,拟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议题的开发。
古诗词是凝练的艺术,也正是这种高度的艺术性,阻碍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对话。语言议题关乎词语赏析、特殊句式、语言现象等,古诗词教学应关注语言议题,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阻碍。
古诗词中有一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动词,当被诗人苦心孤诣地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时,便成了一颗明珠,投射出诗人微妙的内心世界。例如,教学朱敦儒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时,可勾连李煜相同词牌的作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对比“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与“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作者对“清秋”所用的动词——“倚”与“锁”。前字“倚”是词人登楼依靠城墙观景的动作,登楼远望,金陵城在秋日暮色中更显飘摇动荡,词人心力交瘁,只留下无望的叹息。一个“倚”字既是对客观景物的描摹,也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而李煜用“锁清秋”则用“锁”字形象可感地写出其心情的困顿,我们似乎清晰可见一位亡国之君正站在高墙院落中,带着亡国的恨、落魄的心、孤寂的情,欲说还休。可见,诗中的动词能够令描写对象更形象,也使客观场景折射出作者之心境。因此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议题开发可从诗文中带有动作性的词语入手,去感受动作背后作者的心澜起伏。
诗词中的关键句可作为议题设计的出发点,教师可通过以求同存异、分门别类等鉴赏句子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例如,以倒装句入诗。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有“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若没有进行讲解,学生可能会将其理解为“衡阳的大雁离开了”,事实大相径庭,作者为符合词的格律而对“雁去衡阳无留意”进行了倒装;且在北雁南回之际,作者想到自己“归无计”,思乡之情更加浓重。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也使用了相同的倒装句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将“日”“春”提前,意于强调这些美好的新生事物,通过动词“生”“入”将“夜”与“春”拟人化,把时序交替,新物崛起之景表现得可爱可感。辞旧迎新之景固然带来希望,但对于作者来说更容易引起漂泊在外的思乡感慨。由此可见,古诗词群文阅读议题若是以诗句中的特殊句式进行开发,学生能明白更多的格律知识,也能感悟作者所要着重刻画的场景。
以诗歌语言为议题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开发可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敏锐性,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诗人所要传达的意图,由“诗眼”到达“诗心”。
古诗词常见的题材有咏史怀古、山水田园、送别怀人、闺怨、边塞征战、羁旅思乡等等。这些题材便是很好的议题开发点。
以“百年悠悠,思古凭吊”为议题,可将统编语文教材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与课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链接。三首古诗词都属于怀古咏史类作品,情感表达有相近之处,可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到“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展现宏大的爱国情怀;张养浩站在百姓角度看封建王朝更替,感情痛切;“苏词”借周郎雄姿英发内感自我际遇的起伏等。在议题的统领下,教师引导学生在诗人与历史、诗人与诗人、诗人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游走,让学生在了解一首古诗词内容后,还能透过这些文本了解这一类咏史怀古作品的特点。
又如,部编版教材选入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等送别诗,教师可利用这几首作品题材的相似性设计古诗词群文阅读议题,使学生掌握送别诗常出现的地点有渡口、古道等,诗中常用柳、酒、水、月、夕阳、烟等意象营造离绪。再比较这几首送别诗,尽管题材相似,但各自表达的送别之情却不尽相同,有情深意切的慰勉,也有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有对自我未来的期许,也有对友人前途的深切关怀……表现情感的手法有情景交融,有比喻夸张,有动静结合、有联想想象。在一系列群文阅读的影响下,学生会熟知这一题材的诗作,也能触类旁通地独立阅读课外相关作品了。
“诗歌教学,不能忽略意象及其隐喻,诗言情,往往不是直白地抒发情感,而是借助一些优美的意象,把情感寄托其中,对它精心描绘。”在初中古诗词的学习中,意象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教师可设计相关议题带动学生借助意象体会诗词中的丰富意味。
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所收入的古诗词中,“月”的身影频繁出现。“中国古典诗歌的月亮是诗的意象,并不是客观的想象,而是主观的某种情感特征与客体的某一特征的猝然愈合,极富民族特色。”因此,教师可以开发“情感的非凡寄托——诗意之月”作为诗词群文阅读的教学议题,选取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王维的《竹里馆》、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等作品开展群文阅读。首先精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学习“月”在诗中的独特作用。诗人将月当做知情达意的信使,将诗人的情意捎带去远方,“月”传递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慰安。其次范读余下诗篇,探讨这几首诗歌中“月”意象所寄托的情感是否与李白相同。最后,得出“月”被不同的诗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感,有的牵挂家乡、友人,有的视月为友解人意,也有戍边在外的将士对家乡的思念。这样,学生就能通过群文阅读活动明白“月”作为生命情感的寄托,与亲情、爱情,人生喜乐苦痛相连。
还有,在讲解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词时,教师可以抓住“梅”这一经典意象,以“理解梅花意象”为议题,引入与“梅”相关的古诗词,如陆凯的《赠范晔》、王安石的《梅花》、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高适的《寒山听吹笛》等,由议题向外辐射,内探诗词中“梅”的含义,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梅”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可以代表高贵的气运品格、表达离愁相思等,让“梅”意象成为学生与诗词文本沟通之花。
当然,无论是“月”或是“梅”,都只是古诗词经典意象一隅,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可在品味诗词意象中展开。
古诗词群文阅读议题可以作者为角度进行开发,合理选取群文素材,是一种高效的组文方式。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某一侧面,诗人的形象将变得立体生动。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诗歌选编为从诗词作者出发设计议题提供了便利。同一诗人的作品被反复选入: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行路难》六首诗入选,杜甫同样被收入了六首诗,分别是《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月夜忆舍弟》,彰显了两位诗坛文豪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了初中三年的古诗词学习。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有四首词收入,密集出现在九年级语文上下册中,陆游、李商隐、苏轼、岑参也分别选入了三首代表作。教师可以遵循部编版语文教科书选文规律,通过同一作者的不同诗作的对比展开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
例如,探讨辛弃疾的豪壮爱国情时,可以教科书收入的四首词作为群文教学篇目:《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方面纵向梳理辛弃疾的创作时间表,勾勒其情感变化脉络。另一方面横向对比诗篇中所采用的写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以年少与成年不同的人生感受对比,反映作者对家国命运之“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是追昔抚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激励,表现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太常引·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运用神话勾勒出一个超现实的艺术世界,抒发自己反对妥协,力主收复失地的一腔忠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借古讽今,风格明快。不同的词为我们铺开了一条直达诗人内心深处的道路,这些反复抒发报国壮志的词正体现了辛弃疾的性格特征、人生追求。辛弃疾的不屈志向如浩气横贯长空,又以创作手法之多变体现他的文才出众。
除了旗帜鲜明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议题开发时还可考虑如李清照、李煜等创作风格前后期相差较大的作者。因家国巨变,他们的词作在后期都改变了清丽或柔靡的风格,走向低沉凄冷。这样,以作者为核心的群文阅读更贴近诗人的真实风貌,学生通过感知诗意人生,从而感受诗人生命的张力。
事实上,古诗词的内蕴可作多元化解读,这使得古诗词群文阅读的议题具有开放性与可协商性,议题的有效开发需要执教者熟悉教材体系、善于归纳知识点、主动扩大知识面,也需执教者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去考虑“选择怎样的议题去吸引学生兴趣”“什么议题能够激发学生交流欲望”“围绕议题可以创设哪些有趣的教学环节”等等,让学生顺利步入古典诗词中去主动与诗人达成心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