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管理模式在产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5 02:15:16曾小庆付晓兰兰丽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8期
关键词:产科合格率产程

曾小庆 付晓兰 兰丽莉 付 欢 肖 珍

(分宜县人民医院,江西 分宜 336600)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护理工作在整个医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医院护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一直是临床医学高度关注的问题。护理作为一门专业性、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病情分娩后的护理常规以及健康指导,熟练掌握产科临床上各种基础护理操作,主动积极地的学习新的护理技术与知识[1]。PDCA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循环体系进而通过该体系在整个质量管理中对各个部分的工作进行规划协调,从计划、执行、检查以及解决4个方面,全方位提升医院产科的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对于医院产科质量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各个医疗机构提高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是医院管理职能优劣的重要体现。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积极应用于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有助于全方位提高医院产科护理质量改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全面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得到产妇的广泛认可[2]。鉴于此,本次试验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措施下产妇的分娩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9年7~12月收治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6月收治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31.02±1.22)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38.12±1.22)周。对照组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31.01±1.08)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38.15±1.24)周。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外,本次试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且得到了批准。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对象均足月分娩,且既往均定期产检,产检各项检查结果正常。②产妇均神志正常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③符合自然分娩条件。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的产妇。②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异常产妇。③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以常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主动与家属、产妇进行交流,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情绪,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分娩知识的讲解,指导产妇进行体位、呼吸方法的优化,并补充体力,建立信任关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手术全程进行关注,如产程分析、子宫收缩改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立等,从而保障分娩安全。做好出院指导与家庭访视工作,为产妇提供心理咨询的机会[3]。研究组于PDCA循环管理下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第1步为制订护理计划,由产科专业护理人员对产妇分娩质量控制指标和控制项目进行归纳整理,并熟练掌握质量控制的相关方案,对各个环节实施质量控制,如每月初对产房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加强护理安全查看,准备急救药品和器械。小组成员分析导致产科护理合格率低的问题所在,利用互联网搜索关键词产科围生期护理。第2步为护理计划的制订。或者人员应当熟练每项护理操作,对产房进行清洁杀菌,确保无菌闭合环境,同时要加强手卫生规范。使其可以全面掌握产科护理的方法与技巧,进行考核,与绩效相挂钩,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严格遵循产科护理的相关标准、制度进行执行[4]。引导产妇的家属给予产妇更多的陪伴与爱护,不断鼓励产妇,使产妇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分娩,可有效防止围生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此外,随着产程的进展,第二产程子宫收缩会逐渐频繁,孕妇会产生不安、恐惧,护理人员应该给予孕妇更多的安慰与鼓励,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播放音乐,帮助产妇调整心态。在分娩后,产妇的身体会比较虚弱,告知产妇多休息,为产妇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讲解分娩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新生儿喂养、抚触等相关保健知识。鼓励产妇尽早参加康复锻炼,如盆底肌锻炼、下床活动等,有助于产后尽快地恢复[5]。第3步为实施检查阶段,通过每月底的例会对护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并找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产房和病房应当采取一级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核查。注重对薄弱护理环节的关注,包括对产妇的情绪疏导、产程指导,制定改善效果的追踪。第4步则为问题的解决和反馈,重点解决护理难题和常见护理问题,将其归纳到下一个循环中,进行精益求精的护理策略调整[6]。PDCA循环质控小组定期探讨产科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并结合护理经验及时协调,将PDCA循环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有利于推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1.3 评价标准 本次调研将统计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以及Ⅲ、Ⅳ度会阴裂伤率。同时记录本次调研分娩知识健康教育的覆盖率以及护理安全合格率、专科护理合格率、药品、物品管理合格率、护士应急能力合格率。此外,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对比 研究组会阴侧切率为4.00%,Ⅲ、Ⅳ度会阴裂伤率为0,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对比[n(%)]

2.2 两组护理工作合格率对比 研究组产妇的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护理安全合格率>95%;专科护理合格率>95%,药品、物品管理合格率100%,护士应急能力合格率>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工作合格率对比[n(%)]

2.3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为(498.7±164.2)min,第二产程的时间为(55.6±15.8)min,第三产程的时间为(9.4±2.5)min,总产程的时间为(563.7±182.5)min。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为(397.4±131.4)min,第二产程的时间为(42.8±13.8)min,第三产程的时间为(7.9±2.4)min,总产程的时间为(419.1±147.6)min。两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经济指标比较 产科患者平均每住院患者减少医疗费用约300元,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8.00%(49/50),对照组则为88.00%(44/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

3 讨论

产科护理特点在于高风险产科护理管理质量不容忽视,在本次调研中则重点应用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针对产妇分娩期的各个阶段进行管控。护理质量可影响医院的声誉,整体服务对于医院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产后出血和渗透管理十分重要,其中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做好出血量的记录。在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中,可通过组建专项小组的方式,对产妇产后24 h阴道流血量进行观察,对剖宫产术产后的疼痛进行协助,加强持续质量改进[7]。除此之外,要做好床旁护理,强调以产科监护为中心,推动产科新模式的应用。针对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专项知识以及分娩相关知识普及进行调整和简要说明,纠正产妇的错误认知,总结护理经验[8]。此外,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形式,在操作上具有特殊性,应加强护理指导。明确会阴切口感染的产生原因,制订工作计划和监测方案,提升对卫生环境学的监测以及手术操作不当等问题的检查,落实产前产后健康宣教措施[9]。此外,在产科工作中,抗菌药物的管理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滥用抗生素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在PDCA循环法的应用下,护理人员会针对抗生素的应用进行指征调研,提出合理的应用方案,并对每周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提升产科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10]。

PDCA循环法分为了4个方面即计划、执行、检查和解决。现今PDCA循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中,如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环境污染管理、教育领域、护理领域等,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以及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不断优化、改进PDCA循环管理内容[11]。PDCA循环法从4个主要方面进行梳理,能够对产妇分娩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对分娩期间存在的问题制订可行性执行方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提供优质的产科护理服务。在护理中注重细节处理,对病房产房的安全性以及其他环节进行检查,落实产科相关标准制度[12]。PDCA循环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护理工作,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与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地去完善PDCA循环,给临床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在本次研究中,首先成立PDCA循环质控小组,寻找导致产科护理不合格的相关因素或质量问题,根据临床的护理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评估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干预对策,提升分娩优良率[13]。护理人员重点向产妇展开健康教育宣教,讲解分娩方式、产程等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适当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文字内容,语言尽量简单,减少医学用语,尽量通俗易懂。在具体的PDCA循环质量管理中,通过制定相应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的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更加全面、用心的护理服务[14]。应分析产科工作现状,找出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有效的反馈工作,并及时协调,将PDCA循环管理制度不断地优化改进,进而提高流程的水准,将整个护理服务的质量逐步提高[15]。在整个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始终保持细心、耐心、爱心作为护理的基本原则,给予患者心理、生理上的专业知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尊重每位患者,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注意语气温和,言辞恰当,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进而得到了患者的认可[16]。在手术后也要照顾产妇的情绪,观察产妇的身心变化,结合产妇的个人情况增加营养,满足其合理需求。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极具人性化的全新管理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和实施给医院的产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将该模式合理应用到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可对护理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理和纠正措施,还可以针对护理工作中可能会发生的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真正实现护理质量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管理,可以让医院的产科护理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从根本上提高医院产科的护理质量[17-18]。在产科护理中,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可满足患者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需要[19]。使产妇得到适时的最需要的孕期教育和治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孕期保健工作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20]。在本次调研中,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比常规的护理模式更加全面、细致,对产妇提供最满意、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共同推动我院产科的发展。

综上所述,产科患者采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可大大提高产科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全面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产科合格率产程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认识产科大出血
产科医师答问录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36
产科医师答问录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4
产科医师答问录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28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5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