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10-24 15:51李会芬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26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教学改革

摘要:以《Illustrator图形设计》课程为例,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了专业技能线、双创能力线、核心素养线的课程体系,创新教法与学法,致力于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建立了多维、多主体的考核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专创融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6-0121-0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1]。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正在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自从201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中国经济前行引擎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发文指导相关创新创业工作,《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后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创业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全方位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专创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改革也在不断地实施和探索中。

2016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发布了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2]。分析该成果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属于基础阶段,以通识技能养成为主要目标,位于核心素养的知识层。“科学精神”强调理性思维、批判和探究,形成相应专业领域的开拓意识,位于核心素养的应用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后,形成“人文底蕴”“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的关键在于,在既有知识和思维的基础上,创新创业人才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价值观,它们位于核心素养的精神层。

创新创业强调人才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水平和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状态,可以看出它不仅包含涉及能力方面的“硬”条件,也涵盖了有关精神、意识等方面“软”条件。同样,核心素养方面,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它综合表现为三大类别、六大方面,其中既包括 “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意识性内容,也包括“实践创新”等能力性内容。也正因如此,可视化程度较高的能力性“硬”内容,和素质化程度为主的意识性“软”内容,已经成为创新创业与核心素养共同的构建要素。核心素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实质,创新创业教育是核心素养的外在呈现。创新创业不仅仅是驱动社会进步的发动机,更是核心素养的理念和未来社会现实实践之间的结合部,同时也是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亟待新的改革模式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效融入其中。核心素养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素养,让学生面向未来获得可持续发展。课程改革作为双创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专创融合改革的基础

1.1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建立校企共同体。

以企业导师制、学生工作室为载体,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学生、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同完善实训条件等,将教学内容和岗位标准相结合、技术规范和教育规范相结合,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把实践类课程安排在校内完成,把文化、职业精神层面的课程安排在企业完成,将育人从学校延伸到企业、社会。2021年4月8日,依托宁夏软件园暨银川IBI育成中心,邀请了10家公司企业专家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分析专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变化,探讨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進一步确立了“一中心,两结合,四维度”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依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能力发展特点,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平面设计、影视动漫、虚拟现实三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及未来发展思路,获批室内设计、数字影像处理1+X职业技能等证书试点资格。

1.2 所依托数字媒体专业基础夯实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2006年首次招生,系自治区骨干专业,专业主要面向区域数字创意产业。2011年根据宁夏本地需求,开设了平面设计方向,2015年开设建筑动画方向;2016年根据2015版专业目录更名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2019年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了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和虚拟现实三个专业方向;2021年根据教育部最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更名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8年以来平面设计方向每年招生人数基本稳定在80至140人,虚拟现实方向一般在40人左右,影视动画方向一般在50人左右;2018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获批为自治区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效果明显。

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在新科动漫、大智龙阳、昌禾装饰、蓝平广告策划等多家公司就职,表现出色,受到了企业高度称赞,2010年至今已有十余名毕业生注册了自己的广告、影视公司,有多名学生已成为企业技术总监及技术骨干。

2 基于“专创融合”的《Illustrator图形设计》课程重构

《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数字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呈现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有利于培育新供给、促进新消费。”[3]当前,各级政府致力于改变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向数字文化创意行业转型升级。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作为新兴产业中的重要学科,应满足服务区域经济的需求,在专业架构与教学模式上面临新的挑战。据宁夏人才网数据,计算机类和广告、装饰、设计类分别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宁夏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位居第8和第10。本文以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程——《Illustrator图形设计》为例,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专业能力与双创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构,构建专业技能线、双创能力线、核心素养线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三线两创新”课程体系(图1) 。

新的教育形势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线两创新”的Illustrator图形设计课程体系关注学生多重能力发展需求,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一是立足“就业与创业的双重需求”,包含学生的专业需求、创新需求、创业需求、意识方法需求、适应企业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的多重要求,满足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和双创人才培养的双重需要;二是促进专创融合,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课程内容重构,将专业知识与新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合,将双创元素贯穿于课程的项目任务实施中,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三是构建“实战化”课堂,引入企业真实任务,模拟真实工作岗位场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3 专业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实施

3.1 对接企业工作过程,重构专业技能线

《Illustrator图形设计》课程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必修课程,是该专业的职业基本能力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Illustrator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规范的出版物的版面设计与排版的原理和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使其将来能够在自定义杂志、广告设计、目录、零售商设计和报纸出版方案等领域发挥作用。本课程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手段、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形成融专业技能培养和核心素养教育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多次下企业调研和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基础上,精选了数字出版物设计工作领域最常见的典型任务,确定了七个教学项目,通过七个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工具使用方法的同时,了解并掌握常见数字出版物作品的基本设计要求和设计流程,最终能够独立进行相关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3.2 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线

根据每个学习项目中知识技能点的要求,开发相应的双创能力训练项目,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双创课堂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双创活力。本课程的学生双创能力线为两大主线,分别是创新创意线和创业就业线,创新创意线是根据课程性质出发,通过相应项目的训练拓展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使设计的作品更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符合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创业就业线是从学生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于用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以本课程的七个项目为例,针对具体专业技能项目开发相应的双创能力训练项目,包括产品调研分析、用户画像、竞品分析、创新创意能力训练、竞争合作意识培养、规划设计能力训练、团队合作能力训练、数字化营运能力训练、组织协调能力训练等。

以本课程中的第六个项目“包装设计”为例,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为本地的“蟹田米”设计用于网上销售的产品外包装,为了使设计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和产品定位的中高收入群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设计的基本专业技能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市场调研和分析,通过分析产品的消费定位人群,用户喜好、同类产品的分析与比较,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所以针对此项目开发了“市场调研”这一双创能力的训练,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完成产品的前期市场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最终结论。根据专业技能项目的知识能力要求,开发相应的双创线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

3.3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提炼核心素养线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嵌入到了课程的全过程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后的长远发展来考虑,知识能力的竞争背后更具有竞争力的是核心素养能力的竞争。通过前期下企业调研和对近5届毕业生、创业学生的回访中,我们提炼出了职业精神、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大核心素养线,包括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精神、抗挫折精神、精益求精精神、自主学习能力、资源整合意识、团队管理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

例如,课程的最后一个“版面综合设计”项目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的开发能力,在拿到设计任务后,进行小组统筹规划,组内成员分工,完成客户需求分析、前期市场调研、方案策划、方案设计、方案沟通、二次修改等工作任务,通过模拟完整工作流程,使学生熟悉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二是抗挫折精神,一般情况下设计方案从调研、策划、草图到定稿印刷,会经历多次的修改,中途还会有推翻重做的可能性,如何理性对待创意被否定、方案无法通过等情形,不断提高心理抗挫能力,也是我们在项目实施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多次作品反复打磨,在看到作品成品被企业采纳后,巨大的成功感也让学生能够更理性地面对挫折和否定的过程。

3.4 創新教法与学法,致力于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

如何让双创教育根植于专业课堂,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专业技能线、双创能力线和核心素养线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不断创新了教学方法和理念,课程采用了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小组学习、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模式,借助于作品展示、比赛、游戏、参观等形式,构建了“有料、有趣、有参与”的三有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掌握理论知识与软件操作技能,挖掘双创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并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学习项目中采用的小组学习和角色扮演,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中各岗位要求,并能在小组学习中体验合作乐趣与共赢的成就感。在作品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环节,学生上台阐述设计的前期调研分析、设计理念与作品效果等,在此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展示同学逐一回答,这个过程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理论技能点的回顾过程,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心。还推荐学生玩一些与课程相关小游戏,如色彩App小游戏,以闯关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对色相、明度、饱和度的感知能力,学生们也喜欢踊跃参与,积极通关。基于“专创融合”的专业课堂改革够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和课堂效率,教法与学法的创新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3]。

4 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是否可以在多元的职业环境和复杂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其能动性,如何来评定其能动性的发挥程度?[4]这就需要建立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体系,评价维度主要从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核心素养能力三大能力模块维度进行评价。其中专业能力权重为60%,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掌握情况,具体以项目作品评分为准;创新创业能力权重为20%,重点考查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双创能力的表现情况,以及课后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能力比赛成绩等;核心素养能力的考核评价权重也为20%,评价重点为学生平时学习纪律、团队合作、抗挫折精神等方面。创新创业能力、核心素养能力维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课程采取企业导师、任课教师、同事(组内同学)、学生本人共同参与,将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项目中的表现从三大能力维度按权重计算,得出该生的最终成绩。同时,对于参加系、校、省级、国家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同学,按级别额外附加创新创业能力分值,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其他活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对在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也附加核心素养能力分值[5]。

5 改革效果与评价

本课程立足学生长远发展需要,提炼出了基于“专创融合”的专业技能线、双创能力线、核心素养线,并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理念,建立了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课程目前已实施三轮,学生参加各类行业赛、技能大赛获奖率提升了65%,2021年学生创业团队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互联网+区赛”金奖的好成绩。近两年毕业生回访中,用人单位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6]。

未来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在数字媒体专业中深度推广和全面应用,立足学生专业、就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从更根本层面、更深程度、在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专创融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更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7]。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2] 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10-13(20).

[3] 王志凤,王桂花.基于“专创融合”的专业课程重构研究——以“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79-83.

[4] 张敬斋.“互联网+”背景下徐州汉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J].价值工程,2016,35(31):42-43.

[5] 邵志明,李伟强.高职餐饮类专业核心素养结构模型与培育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72-78,89.

[6] 陆端.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阿里巴巴校園基地的专创融合教学改革——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J].物流技术,2019,38(12):137-142.

[7] 张永民,鲁伟,周斌.转型与对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与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6(17):32-35.

【通联编辑:朱宝贵】

收稿日期:2022-04-25

基金项目:2020年度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Illustrator图形设计》为例(宁工商职院[2020]32号,主持人:李会芬)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会芬(1980—) ,女,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形图像处理、职业教育等。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教学改革
基于专创融合理念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基于“创新工作室”的高职电子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改革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