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君,董艳芳,孔五宝,罗 英,金倩倩,王晓蕴,王元松,孙云川,牛跃龙,赵红敏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长期慢性高血糖所导致的肾损伤,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等部位,其严重程度仅次于心血管疾病[1]。DN以持续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最终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和肾衰竭,严重时甚至可引起死亡[2]。经研究发现,DN进展为ESRD的速度较其他肾脏疾病要快,且由于DN患者复杂的代谢紊乱机制,患者病情一旦发展为ESRD,治疗难度远大于其他疾病所致的ESRD[3]。因此,对DN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要尽可能提高疗效,还需找到对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的指标,以便及时对预后差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延缓DN患者病情进展。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可动态显示GFR的变化情况,多用于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但在DN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较少[4]。本研究对120例DN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120例DN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12个月后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84例和预后不良组36例。终点事件:①GFR下降(GFR分级下降伴GFR较基线下降>25%);②血肌酐(Scr)≥基线Scr的2倍;③进入ESRD[GFR<15 ml/(min·1.73 m2)或需接受透析、肾移植治疗]。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5]中DN诊断标准;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因其他原因导致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肝、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肾脏疾病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泌尿系统感染者;恶性肿瘤者。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1.2.1基础资料收集:收集2组入院时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临床Mogensen分期[6]。
1.2.2实验室指标测定:于患者入院时采集早晨空腹血清10 ml,采用美敦力CGMS GOLD动态血糖监测仪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采用日本西门子自动生化仪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Scr,试剂盒由武汉Elabscience公司提供,以脲酶紫外速率法测定血尿素(BUN)水平,试剂盒由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采用URIT-1500型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有限公司)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24 h尿蛋白。
1.2.3核素肾动态显像:受检前患者饮水500 ml,排空膀胱,患者取仰卧位,探头尽量贴近患者背部,探头视野包括双肾及膀胱,将注射器置于距离探头30 cm的检查床固定位置,行6 s满针筒计数,采用“弹丸”式静脉注射显像剂99mTc-DTPA(北京原子高科有限公司提供,放化纯>95%,剂量185 MBq),用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进行动态显像扫描,启动采集程序进行动态采集,使用标准Gates法勾画感兴趣区,计算GFR。
2.1基线资料比较 2组性别、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临床分期、FPG、2 h PG、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患者占比及BUN、Scr、24 h尿蛋白、mALb显著高于对照组,GF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1。
2.2BUN、Scr、24 h尿蛋白、mALb、GFR预测DN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分析 BUN、Scr、24 h尿蛋白、mALb、GFR预测DN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809、0.851、0.899、0.936。见表2及图1。
表2 BUN、Scr、24 h尿蛋白、mALb、GFR对DN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分析
2.3DN患者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因变量为DN患者是否发生预后不良(是=1,否=0),自变量为年龄(≥60岁=1,<60岁=0)、BUN(≥6.48 mmol/L=1,<6.48 mmol/L=0)、Scr(≥77.13 μmol/L=1,<77.13 μmol/L=0)、24 h尿蛋白(≥2.28 g/d=1,<2.28 g/d=0)、mALb(≥76.65 mg/d=1,<76.65 mg/d=0)、GFR[<83.62 ml/(min·1.73 m2)=1,≥83.62 ml/(min·1.73 m2)=0]。结果显示,年龄≥60岁、BUN≥6.48 mmol/L、Scr≥77.13 μmol/L、24 h尿蛋白≥2.28 g/d、mALb≥76.65 mg/d、GFR<83.62 ml/(min·1.73 m2)是DN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见表3。
表3 DN患者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BUN、Scr、24 h尿蛋白、mALb联合GFR预测DN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分析 经一致性分析,120例DN中联合预测预后不良35例,敏感度为0.972,特异度为0.964,准确率为0.967,Kappa为0.922。见表4。
表4 BUN、Scr、24 h尿蛋白、mALb联合GFR预测DN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分析(例)
DN早期往往不易被察觉,病理上仅可见肾小球体积增大,出现肾小球高静水压、高灌注、高滤过现象,一旦出现高滤过现象,若不及时干预会导致肾脏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使得疾病向ESRD进展[7]。近年来由DN进展至ESRD患者数量明显增加,而ESRD患者只能依靠肾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故临床需及时对有高危风险的DN患者进行筛选,并采取必要防治措施来延缓病情进展,以改善患者预后,此时找到可预测患者病情进展的指标十分必要[8-9]。
本研究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患者占比及BUN、Scr、24 h尿蛋白、mALb显著高于对照组,GFR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上述指标可能为DN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杨雄等[10]研究也指出,年龄是影响DN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与本研究结果相符。BUN、Scr水平可反映肾小球损伤程度,为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查指标,但BUN为机体蛋白质代谢中间产物,其水平易受蛋白质代谢影响,进食高核酸、高蛋白产物会引起BUN水平升高。
Scr为肌酸代谢产物,其水平易受肌肉质量、饮食习惯、药物、代谢等因素影响,测定过程中又易受机体溶血等干扰,其预测肾功能损伤程度时的敏感度、特异度相对较低[11-12]。DN患者可根据蛋白质排放量分为早期(微量蛋白尿)和晚期(持续性明显蛋白尿),晚期DN患者肾功能会出现不可逆性损伤,24 h尿蛋白、mALb可直接反映尿液中白蛋白含量,进而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效果较好[13-14]。
DN患者以肾小球基底膜损伤为主要病理改变,GFR可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反映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有效指标[15-16]。99mTc-DTPA是一种放射性显像剂,可被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吸收,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时99mTc-DTPA清除率可反映GFR,动态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还可清晰显示左、右侧分肾血流灌注及上尿路排泄情况,进而定量评估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17-18]。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60岁、BUN≥6.48 mmol/L、Scr≥77.13 μmol/L、24 h尿蛋白≥2.28 g/d、mALb≥76.65 mg/d、GFR<83.62 ml/(min·1.73 m2)是DN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经一致性分析,120例DN中联合预测预后不良35例,敏感度为0.972,特异度为0.964,准确率为0.967,Kappa为0.922。提示BUN、Scr、24 h尿蛋白、mALb、GFR可用于预测DN患者预后,且联合预测可获得更好的敏感度、特异度。
综上,核素肾动态显像和BUN、Scr、24 h尿蛋白、mALb均可用于预测DN患者预后,且联合预测可获得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