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视野下片区幼儿园“1+X”规范办园行为的策略探究

2022-10-19 04:44:44林秋艳李景瑞
考试周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园所办园片区

林秋艳 李景瑞

教育督导是我国一项基本教育制度,2017年教育部颁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使学前教育督导队伍日趋专业化,督导工作的重心也逐渐转移至“督学”方面,以督导促园所发展,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更加的科学、规范、系统。为了进一步加快片区幼儿园的发展,聚焦在督导视野下加强片区幼儿园“1+X”规范办园行为的指导,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片区幼儿教师队伍,加快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推动片区内幼儿园的快速成长。

一、 对标式自查

为推动对片区园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引导园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加强自身建设,制定便于园所自查的督查观测点,对园所产生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加德纳所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所说“过去和现在我都相信评估对教育是最有力的手段”,教育督导评估对教育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一)借鉴先进指标,明晰观测点

根据相关政策引领下,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切实扭转“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等非科学倾向,引导办好每一所幼儿园。以幼儿园实际情况为依据,凸显督学指导和帮助的目标,构建片区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的督导观测点,通过对达标幼儿园内容细化分解、典型经验研究、督学经验总结等方法从五大内容中凝练清晰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使督导对象便于比较、分析、判断,为园所办园行为是否规范提供依据和建议。

(二)逐项对比自查,发现薄弱点

园所自查自评是教育督导工作的先行,依照督导标准和观测点,园所对自身办园行为及工作成效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在此基础上,督导督学也可以参与园所的自查工作,或者指导园所学习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对园所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预处理,使教育督导方法更加完备和简便易行,从而使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对办园条件进行凝练,构建了三个督导观测点。

督导观测点存在问题指导建议园舍园舍、用地、绿化不达标扩大园舍,错峰活动提高使用率,充分利用楼道与阳台等场地户外场地利用率不高建议多设几个区角,如玩水区、玩沙区、种植区,循环体能运动等,最大限度的满足儿童发展需求教育设备盥洗间配备未按标准,教育设备设施不足,简陋陈旧洗手台应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高度,关注使用安全,加大基本设备设施的投入

(三)开展自评体系,增强自我改进能力

幼儿园建立自评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建立幼儿园自评制度。幼儿园建立自评体系,实质上是对幼儿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鉴定的良好模式,在自评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幼儿园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改进和提高。可以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进行规范管理和自我完善,有效提高幼儿学前教育质量。

例如,幼儿园建立自评体系,可以促进幼儿园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改进,并且可以很好地接纳和正确的理解督导评估,在幼儿园的自评过程中,园长和教师等相关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可以通过开展研讨会,将问题进行总结,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在进行自我评估时,幼儿园管理方要进行工作的明确分工,进行层层汇报工作,可以有效地推动幼儿园的改进工作,如可以组织组长进行自我评估,幼儿教师进行自我评估,园长对整体进行自我评估等,做评估有效地为督导评估检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督导评估检查时,可以将自己的自评报告展现在资料里面,督导评估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幼儿园相关的自评资料进行督导和评估,不仅可以有效地对幼儿园做出合理的评估,给出相关的分析和指导,将存在的问题更加客观地进行解决,幼儿园要接受督导评估方面给出的良好建议,督导评估工作人员可以对幼儿园园长及教师提出有效地改进方案,提醒幼儿园领导管理人员对各部门进行定期指导,从而使幼儿园能够增强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让幼儿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 推动式检查

.实施重点督导,开展推动式检查,以督促“优”,以“典”带“弱”,对园所开展全面督导和专项督导,找出园所存在的问题及急需解决的困难,对园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帮助,提出督导对象在力所能及或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具体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以点带面,多层次提升检查的针对性

遵循点面结合的原则,在宏观上视察了解,在微观上重点研究,从表象看本质、从共性看个性,认真负责地做出客观、公正的督查评价。深入剖析,帮助督导对象总结办学经验,准确鲜明地指出问题,既体现了督导检查的权威性,又真正实现了与片区幼儿园的良性合作和交流。

督导评估要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做出有效地判断和指引,幼儿园教师和园长等需要从多方面对督导评估工作进行了解,需要正确地认识督导评估给自己幼儿园带来的好处,从督导评估发挥的改进功能中,有效促进幼儿园的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幼儿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教育督导评估需要不断地改进,才能使幼儿园和评估工作者直接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有效地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从而使得运用对幼儿进行评估工作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例如,提高督导评估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变以往的评估标准,把重点对幼儿园质量水平的评估判断改进为对幼儿园全方面发展的改进进行评估,并且给出合理建议,泰勒曾经说过“督导评估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而是在于改进。”督导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改进方面,对幼儿园教育模式和教育方针以及教育方向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指导,将督导评估工作最终目标定为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为主,督导评估工作者应该不断地改进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让改进功能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督导评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让幼儿园可以通过等级评估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也可以提高幼儿园工作者对督导评估充满信心和动力,在迎接下次评估的时候,可以更加积极地做好分内工作,使督导评估工作可以有效地展开,直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教育督导评估来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有的放矢,高要求促进督导的实效性

针对督导情况出现的不同层面的实质性或前瞻性问题,向片区园的园长、教研主任、班级教师等不同岗位、不同经验的教师进行问题收集。例如,在园长层面,问题聚焦在幼儿园管理层面“如何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教研层面,问题聚焦在“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如何有效观察、分析儿童行为”“如何做好游戏环境”“如何在游戏中推动幼儿游戏的深度学习”等。通过收集到的信息来初步判断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而拟定有效的精准指导策略,使“督后”指导更具有时效性。同时,为园所的长远发展谋划,指导片区园对办园行为进行自查自纠、保教日常工作质量检查、争创示范园等,对片区园进行分级分类、具体实地的指导,真正实现督导背景下片区园指导有班子、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实现督查指导全面、深入、细致,最大限度地推动督导对象改进和提高。

(三)强化推选和培训,提高督导评估人员素质

对督导评估在幼儿园出现的质疑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核实并且做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对督导评估人员进行观察,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是对专业不够了解,还是故意刁难幼儿园工作人员,并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研究和发现,对在幼儿园督导评估中存在实质性的问题,上级部门应该做出有效的措施,可以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设置专门的督导评估专家部门,如出现评价态度不够公正、客观的评估督导评估人员时,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地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或者撤销督导资格,应该做到对评估人员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和有效地管理,提高督导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

例如,相关部门应该慎重地遴选评估人员,并且组织一个评估的专家组,对评估组明确素质要求,在组织专家小组时既要考虑他们专业的知识,还要对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相关知识进行足够的了解,定时进行学习和培训,再进行幼儿园评估督导评估工作时,一定要注重对督导评估人员要以公正和客观等优秀品质为标准进行遴选,确保每一位督导评估人员都具有教育评价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术实践经验。定时给督导评估人员做相应的工作培训,如通过网上学习和教育书籍学习等,根据相关机构制定的具体的执行标准进行全面培训,并且要及时参加教育协会组织的各项工作的培训,将幼儿园督导评估的目的明确和熟记,熟记评分标准和评估指标的内涵,合理地进行督导评估人员的工作分工,确保督导评估工作可以有效地开展,进而达到引领幼儿学前教育的目的。

三、 梯度式引领

针对片区幼儿园发展的不平衡状况,通过打造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名师工作室等多层次引领核心,将优质的幼儿园管理、科研成果、教研经验进行合作共享,梯度式引领片区幼儿园一体化成长,这种共享是透明的、开放的、集约的,有效实现三者之间的互通、整合和协同发展。

(一)树立标杆,形成规范办园管理模式

利用省级示范园自身的制度优势,指导片区幼儿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片区幼儿园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帮助其拓宽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保教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例如,我们以幼儿园分园、一所乡镇中心园为对接试点,采用“模仿”强化“再造”,注重“本色”凝练“特色”,坚持“帮扶”“创优”“评先”结合,着手打造农村幼儿教育“亮点”。协助乡镇中心园挖掘农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建构园本课程,鼓励乡镇中心园争创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通过创优、评先活动来提升乡镇中心园的整体办园水平。使创先评优的成果成为检验督学指导实效的重要指标,又成为拉动片区幼儿园发展的有力杠杆,摸索出一套规范办园行为的指导思路,使得督导实效更显著。

(二)围绕重点,实施专项精准指导方式

将督导评估指标中“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五大内容进行细化分析,通过对省级示范园所与名师工作室研究专题进行定期的观摩、跟踪学习,采用参与示范园教研研讨、跟岗学习等方式,了解幼儿园各个内容、各个环节的开展情况,将其先进理念、游戏模式等经验结合片区园所情况进行内化、调整、运用,有效地提高片区幼儿园整体的办园质量。

(三)打造核心,建成教师专业发展氛围

组织园所或工作室名师深入片区园开展不同类型教研活动,通过督学专项问诊、业务园长工作沙龙、骨干教师观摩听课、一线教师执教指导等方式,实现分层协同提升,共同探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提高督学、指导的时效性,再通过“观摩+执教+指点”的研究活动,及时提出问题,寻求良策。如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将市级课题研究成果“童乐小镇游戏”,与片区园教师分享设置童乐小镇游戏的设计思路、游戏框架、游戏实施等内容。与名园、名师团队诊断片区幼儿园游戏实施中出现“教师对游戏儿童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不会挖掘游戏中教育价值”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共同思考与研讨“童乐小镇游戏”中课程审议的有效方法,分享名师讲座《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等,教师可以将名园、名师优秀的教研方法直接带回园所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加强片区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发展规律的了解,使教科研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从单一型走向整合型,从个别型走向全面参与型,快速提高片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四、 加压式学习

积极推动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名师工作室、片区园成长一体化,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为领头,以名师工作室、示范性幼儿园为支撑点搭建学习与发展平台,以点带面,推动片区园共同提升。

(一)以素质提升为基础,丰富教师教研学习的内容

为片区园提供教师培训方面的有关信息、资料,开展定期培训,为教师提供观摩、学习提供机会,更新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提高片区园教师的观察分析、教学策略运用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帮助片区园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完善幼儿园生活、游戏环境的创设,引导片区幼儿园在现有的条件下,创建自身的办园特色。为助力片区幼儿园教师团队专业能力的快速发展,为片区园开放园所参观、学习的特殊通道,敞开大门随时欢迎片区园教师来园参观学习,积极组织“送教”活动,选派优秀骨干教师深入帮扶园举办讲座、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实行教师培训资源共享,提高片区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以项目活动为蓝本,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结合帮扶园的实际情况制定指导计划,坚持对象针对化、内容实效化、形式多样化的指导路径,以省名园长跟岗研修、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展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公开观摩、督导视野下片区联动教研、网络公开讲座等活动,以“送出去,请进来”模式开展业务讲座、推送优质课等方式,送去优秀的教育资源,邀请片区园来园互学,让片区园共享课改成果。活动既展示了幼儿园分园快速提升的风采,也为片区园发展带去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同时也成为提升片区园办园质量提供了强劲动力,增强了信心。

基于督导视野下片区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的指导任重而道远,是一个持久、持续的过程,它需要依靠创新的理念、多元的途径、全面的内容等,才能逐步地实现片区内园所办园行为的提升。它需要多方不断地反思、调整,共同营造一个主动发展、良性互动的教育生态,才能促使片区内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园所办园片区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08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 03:23:36
白塔寺片区地图
世界建筑(2019年7期)2019-08-07 07:57:52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学苑教育(2016年23期)2016-03-02 09:42:51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幼儿100(2016年36期)2016-02-28 21: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