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董海森
南宋郑谯在《通志》中说:“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不仅指明了古今学者治史的方法,也说明了地图对于辅助历史学习、加深理解教材内容有重要作用。历史地图可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下人们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现象的动态反映。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选用教材地图素材进行教学是权威、可靠的。在教学中使用历史地图能够直观地再现历史发展的概况,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考查,较好地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但据笔者课堂观察,目前的历史地图教学仅仅停留在时空观念下的识图判读层面,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具体时空之下,如何开展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历史地图教学,笔者进行了实践尝试,写就成篇求教方家指正。
综合不同地图对比分析同一历史事物的变迁能体现历史的灵动。因此在复习阶段不应一幅一幅孤立起来解释,要综合起来考查,这对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笔者出示了战国形势图(见《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 页);秦朝形势图(见《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 页);明朝形势图(见《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5 页)并设置试题: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1:分别提取战国、秦朝长城分布信息,据此判断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问题2:提炼明朝长城和秦朝长城的一处不同并推理其原因。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问题1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长城分布信息,找到与战国、秦朝时代特征相吻合的关系进行判断说明。战国诸侯国间筑有密集长城,反映了王室衰微,诸侯征伐的特征。秦朝的长城规模更大,主要修筑在北方,这与秦统一六国,防范北方少数民族有关,同时也能反映出秦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
信息:战国长城分成不同部分,并未连成一条线,且图中河南、陕西地区也出现了长城。
说明: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各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资源,展开激烈的兼并战争,所以各诸侯国之间普遍修筑长城。
信息:秦朝长城基本上连在一起,里面有些缺口。
说明:秦朝诸侯割据兼并的战乱局面结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随着统一的完成,郡县制的实施,分布于列国之间的长城被拆除,体现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程。秦朝长城主要位于北方边疆,体现出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碰撞,反映出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长城的建造,也反映出秦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和政府效能的提升,是国力强大的体现。
解答问题2 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可知,秦朝长城是有间断的,向北方延伸较多,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而明代长城则是密闭连成线的,向北方延伸较少,主要集中在北京附近。据此可从秦、明对外战争、经贸交流、社会治理、时代风貌、政治中心等角度合理推论。
示例一:秦朝长城不是一条密封的界墙,明朝长城则是连成一线的城墙。
原因:秦朝长城不是连成一线,而是纵深布置,这种布局在战争时期有利于秦朝军队对北方游牧民族发动进攻,同时在和平时期也有利于中原地区民众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贸易往来,而明朝长城则是一条封闭的城墙,这体现了统治者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心理,反映出明朝内敛、保守的精神面貌。
示例二:秦朝长城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而明朝长城则主要集中在北京附近的华北地区。
原因:长城位置分布不同主要是受政治中心的影响,位于关中平原的咸阳是秦朝的都城,也是当时的政治重心;明成祖时期,北京成为明朝都城。
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地图变迁的信息,将符号性的地图内容转化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观察各图长城的特点,并基于所学进行多角度的推理、论证形成整体性的历史解释,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历史地图的隐形信息,是指隐藏在图中,没有在教科书中直接表述出来的内容。抓住这些看似与教材内容无关的隐形信息生成问题,小题大做,在历史地图教学中很有价值。因此,笔者设置了第三问:
问题3:教材在清朝及以后的地图里没有再附长城图,结合所学解释其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 课、选择性必修一第11 课内容,梳理清疆域奠定、民族关系的历史得出,清军入关及满蒙联姻,长城失去了防御功能和边界意义;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因此清以后的地图里都未再附长城图。笔者继续设置第四问:
问题4:清朝以前的地图叫朝代形势图,清朝叫疆域图。形势图、疆域图有何区别和联系?从前朝“形势图”到清朝“疆域图”措辞的转换说明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查阅资料,感性认识到形势图中的历史要素是动态可变的,疆域图大致是稳定不变的。教师进行理性说明并引导学生继续深究,形势图是动态历史活动的即时体现,重在体现图中各方历史要素所构成的态势。疆域图旨在体现政治权力中心与疆域四至以及一些重要的行政区划。清朝在完成统一之后,尤其在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疆域版图基本上维持并稳定下来,清朝疆域可视为历朝形势图的底图,这说明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
那么如何界定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范围?1981 年谭其骧发表了《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明确以“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为标准,“具体说,就是从18 世纪50 年代到19 世纪40 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随后笔者设置新的试题:
材料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包括边区各族所共同缔造的,不能把历史上的中国同中原王朝等同起来。我们需要画出全中国即整个中国历史的地图来,不应只画秦、汉、隋、唐、宋、元、明等中原王朝。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问题:结合材料和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谈谈你对谭其骧所持观点的认识。
此题意在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感悟中形成正确的国家观。理解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和推动的。因此中国历史地图的绘制应兼有中原王朝和周边各族。这既符合历史事实,而且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挖掘地图的隐形信息,通过解释、说明、探究等思维活动,读懂背后隐含的历史来生成教学、获得新知。这样的历史复习不仅变得鲜活深刻,更有利于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关键能力,培育其家国情怀。
历史地图显示的是历史现象,学生看图说史、阐述现象是一种能力,从现象揭示历史本质,需要经过逻辑思考去获得,与此同时能用语言把获得的过程再现出来是另一种能力。前一种能力着重在理解,后一种能力着重在表达,在表达中可以窥见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学生在初次回答的过程中可能不完备、有缺陷,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校正学生思维方向,规范语言表达,让其再整理思路,发言分享,循序渐进直至达到优化选择的目的。学生如果能用学科语言把思考的轨迹逻辑严密、言之有序地表达出来,说明其具备了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高阶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复进行多级选择、优化定向能开发学生活跃的灵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创新的运思也会在历史地图和历史客体的融合中汇流出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教师们习惯用语言来传授知识,用地图等非语言方式组织教学的思维含量不足。但历史地图在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也是引领教学从平面型走向立体型的一座桥梁。在复习阶段,教师不仅要在具体时空下训练学生指认、认知地图的技能,更要面向高阶思维,侧重知识的综合、应用,问题的分析、解决和表达的专业、优质。在不断与地图的对话追问中,使历史由混沌变为清晰,由隐蔽达到显示。在交流碰撞、互补认同中,使学生由常识性思维向科学性思维飞跃,逐渐形成乐于探究、合作共享的新型学习方式。笔者以为,这是衡量当下历史地图教学是否有所成效的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