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阅读交流”:阅读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2-10-14 19:33:11王旭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实践教学模式

王旭

摘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模式,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生活常态,对跨媒体信息交流活动有更高认同,教师要做好创新思考,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出理性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跨媒介信息阅读交流机会,以满足学生阅读学习的个性需求。学生大多喜欢参与“跨媒介阅读交流”活动,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理念、策略、手段等方面展开创新探索,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关键词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信息时代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海量阅读素材,教学引入“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成为必然选择,教师要对“跨媒介阅读交流”新模式可行性做科学研究,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跨媒介阅读交流”活动,参与跨媒介信息的搜集、辨识、整合、互动活动,在独立阅读思考和互动交流中达成更多学习共识。高中学生应用多种媒体的能力早已具备,为拓宽阅读学习维度奠定基础,教师要做好教情和学情调研,引导学生科学处理媒介信息素材,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传授一些“跨媒介阅读交流”方法,以提升学生阅读综合能力。

一、“跨媒介阅读交流”的基本特征

所谓“跨媒介阅读交流”,是指运用文字、图画、声音、影像等媒介手段,对教材内容做直观展示和解读,特别是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阅读教学提供更多选项。

1.形式多样

互联网、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阅读工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阅读便利,还能够延伸阅读维度。相比传统媒介,新媒体的应用方式更为灵活,文字、图画、声音、影像、动漫等,取代传统教学的挂图、教辅书籍,跨媒介阅读信息更为灵动、立体,具有更强大感官冲击力。学生占有信息技术认证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料,“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新模式的顺利启动,能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

2.主体转换

相比传统教学,“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新模式的顺利启动,改变了教学秩序。“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是学生主动性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传统教学中,掌控媒体辅学手段的永远是教师。主体转换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一致,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也有一定帮助。“跨媒介阅读和交流”,其创新性、灵动性、互动性特征鲜明,学生接受度更高,助学效果更好。

二、“跨媒介阅读交流”的应用价值

阅读教学渗透跨媒体阅读和交流模式,其应用价值极为丰富,开阔学习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多正面支持。

1.开阔视野

网络阅读与课内阅读对接,不仅丰富了阅读素材,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开阔其学习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运用网络展开阅读学习,其应用价值是极为丰富的,教师适时设计一些阅读任务,学生会自觉进入网络,借助多种跨媒介手段展开学习和思考。特别是手机的日常应用,为网络阅读提供便利条件,有效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2.激发兴趣

学生对多种媒体应用有特殊情结,因为新媒介具有无限性、互动性、开放性、探索性等特征,与学生学习思维高度契合,教师适时推出媒体性阅读任务,能够顺利激发学生阅读热情。“跨媒介阅读交流”有更多看点,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内驱动力丰富,调动作用更为突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媒体本质属性具有激发作用,形成学习助力是必然结果。

3.丰富学法

阅读学习需要更多学法支持,教师渗透“跨媒介阅读交流”新模式,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丰富其学法体系。学生主动进入网络展开阅读素材搜集活动,与同伴做网络交互学习,设计制作一些电子作业,都能够带来更多学习体验,其阅读认知也会顺利成长。學生学法积累呈现差异性,“跨媒介阅读交流”活动的推出,无疑为学生带来更多学法应用机会。

三、“跨媒介阅读交流”的实施途径

“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新模式的广泛应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实施途径展开探索和优化,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到信息搜集、信息辨识、信息整合、信息互动环节,在主动阅读和讨论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1.信息搜集

教学辅助手段众多,跨媒介信息搜集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教师对教材内容做深度分析,设计一些预习阅读任务,让学生围绕教材文本展开信息搜集行动,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先期做阅读,为“后教”形成铺垫,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学生有应用跨媒介搜集信息的基础能力,教师要做好任务布设,给学生提供信息搜集关键词,让学生顺利进入到信息搜集行动之中。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的诗,学生阅读现代新诗存在一些认知短板,如果教师集中对学生做补偿性指导,学生接受也会大打折扣,不如推出一些跨媒介阅读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进行信息搜集活动,在信息自然渗透过程中建立阅读认知。郭沫若先生的这首诗,向旧世界、旧文化发动猛烈冲击,教师给出一些关键词,要求学生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搜集信息,展开自主阅读和思考,对这首诗主题做深度发掘。学生借助网络搜集作者信息,对创作背景做具体分析,对诗歌运用方法做集中探索,逐渐走进诗歌核心,与作者展开灵魂对话,逐渐形成完整阅读认知。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没有过多干预,只是设计信息搜集任务,引导学生做自主学习,对相关信息作搜集和整理,为阅读理解提供更多启示。教师充分发挥跨媒介助学作用,让学生主动展开信息助学设计,确保阅读学习充满活力。

2.信息辨识

跨媒介搜集信息时,能够在瞬间活动海量信息,如何做好信息辨识,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媒介信息具有不同特征,如何选择适合信息,为教材文本阅读提供助力支持,这是教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学生利用媒介展开信息搜集,不仅要理清关键词,还要科学做筛选,矫正信息搜集方向,确保搜集到的信息是最为需要的。信息辨识需要更多知识的支持,教师针对性做引导,让学生掌握信息辨识技能,以提升其信息整合水平。

《百合花》是最新教材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做先期学习,要求学生初读小说,做人物和情节梳理,借助跨媒介手段搜集阅读指导材料,对小说做深度分析,归结小说阅读运用方法,准备做个性阅读推介活动。学生阅读小说没有太多障碍,但要做人物情节解析,还需要一些学法支持,教师鼓励学生做跨媒介阅读,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展开素材搜集,自然包括阅读方法的整合。小说阅读要围绕三要素展开阅读思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媒介信息搜集时,提醒学生围绕阅读学法需要做信息搜集和辨识,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快速进入到信息辨识环节。面对崭新教材内容,教师没有一味讲解,而是要求学生做自主阅读学习,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信息,为独立阅读思考和互动交流学习创造条件。学生对跨媒介阅读学习有更多期待,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设计适合阅读任务,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3.信息整合

学生拿到跨媒介搜集的信息,需要做基本的辨识处理,还要经过多次筛选,将最有价值信息提炼出来,为阅读文本提供必要支持。信息提取、加工、应用是一套完整的程序,教师要做必要设计和指导,让学生主动进入到信息处理应用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信息认知内化。文本阅读需要更多信息辅助,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多种媒体辅助,能够搜集更多信息资源,经过科学筛选,可以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跨媒介手段展开信息搜集,能够创造更多学习契机。如教学《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师设计了课前调查任务:利用多种媒介手段,搜集家乡文化建设情况和信息,如家乡邻里关系、生活方式、环境变化等,准备在班级小组内做展示交流。学生对生活观察、调查、参观等学习任务有更多认同感,都能够积极响应。因为生活条件的制约,学生大多会动用多种新媒介手段展开信息搜集。查看纸媒信息、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征询家人意见,或者直接进入网络做信息调取,最终形成信息素材题库。在信息处理环节,教师适时做出指导,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做信息提炼,形成汇报材料。经过一番努力,学生进入到信息展示交流环节,教师对学生信息整合情况做梳理评价。教材推出语文学习活动任务,教师从学生学习诉求出发展开设计,为学生规划清晰活动路线。

4.信息互动

新媒体的不断推出,为语文学科教学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具体设计,推出一些“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活动,无疑能够创造更多学习契机。信息互动要体现和谐性,教师设定“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活动任务,对学生信息互动情况做出客观评估,展开阅读训练设计组织,让更多学生能够在信息搜集、整合、应用中找到阅读感觉,以提升阅读学习品质。“跨媒介閱读和交流”训练任务设计,教师要做好对接处理,充分考虑学生新媒体应用能力。

教师在阅读训练设计环节,适时推出带有信息化特点的阅读学习任务,往往能够成功激发学生训练热情。如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一些鉴赏方面的文字内容,要做精心筛选,还要给出推介理由。学生大多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存在一些困惑和畏难情绪,如果能够找到一些鉴赏文本,可以形成更多借鉴作用。教师要求学生做鉴赏文本信息搜集,并且要给出推介理由,这本身就是一种鉴赏性学习。学生要对众多鉴赏文本内容做比较分析,找到推介理由,自然建立阅读共识。网络上有太多鉴赏文本信息,学生在鉴赏推介过程中,不仅给其他同学提供帮助,也实现了自我学习,可谓是一举多得。教师组织学生做信息互动交流活动,实现跨媒介阅读和互动目标。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是当下网络阅读的重要追求,教师推出更多延伸阅读任务,让学生展开主动学习,以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语文教学引入“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新模式,其应用价值更为丰富,深受学生的青睐,具有更高可操作性,教师要在信息搜集、信息辨识、信息整合、信息互动等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模式设计和应用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学内容做深度解析,对学生阅读基础做出客观评估,对学生阅读兴趣取向做出准确判断,确保“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活动顺利展开。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市铜山区茅村中学]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考试招生改革牵引教育综合改革。“双减”政策明确提出“深化高中招生改革”,一年来,我们看到“双减”政策正逐步指引中考、高考“指挥棒”发挥正面导向功能。

今年的高考提出:“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今年的中考提出:“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同时,在命题上,今年的中考、高考也指向新方向。首先,今年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紧扣社会生活热点,以情境为载体,在情境中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注重学生综合素养考查。试题符合“双减”政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其认识到校外培训无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学校教育,同时更加注重家校社协同育人。其次,今年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重视教材的引领示范作用,多数试题根植于教材,同时表现出开放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从机械式“刷题”、重复简单练习转向深入、广泛理解所学学科,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发生深刻变革,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及课后服务中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推动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

——薛海平,《光明日报》2022年07月26日1 5版

猜你喜欢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实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理性立足思辨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
语文建设(2018年10期)2018-01-24 03:27:24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研讨(下)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研讨(上)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