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树工作室
【主题阐释】
褚树荣(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对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我们须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一、“媒介”是什么?媒介就是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介质,也就是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我们通过这些载体和工具获得信息,它们相当于传输者和介绍者,这就是“介”和“媒”的意思,所以不必纠缠于媒介和媒体的区别。广义地说,所有承载信息的载体和工具都是媒介,但就语文课程而言,我以为这里的媒介主要指常见、常用的大众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还有手机、移动电视等诸多新媒体。
二、“跨”是什么? “跨”最基本的意思是“跨越”“跨界”“涉及”“联系”等。提出“跨媒介”这个概念,是针对传统学习方式而言的。传统学习以纸媒为主,兼有电子媒体。随着信息技术对于世界的改变,纸媒以外的媒介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学生必须要顺应,要学会“跨界”学习。另外,传统教学中,学生在封闭的学校(教室)里捧着教科书学习,当网络之中和学校之外的信息也成为更重要更丰富的学习源之后,学生确实需要“跨越”纸媒这一传统的媒介进行学习了。所以,“跨媒介”就是要尽可能凭借各种媒介学习,不要仅仅局限在传统的纸媒中。
三、“阅读与交流”什么?阅读侧重于理解、整合,交流侧重于表达、运用。根据媒介特点和学习实际,以下几点应该成为“阅读和交流”的主要内容:(1)了解:能给常见媒介分类,并了解其基本特点。(2)整合:根据主题和任务,通过各种媒体获取丰富信息,并进行梳理归类,形成综合和客观的结论。(3)表达:选择合适媒介,创设应用场景或主题任务,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形成表达和传输的成果。(4)养成:辨识媒体立场,甄别信息真伪,判断信息优劣,确定信息主次,养成独立、客观和理性的媒介素养。(5)应用:利用媒介技术,组成学习共同体,拓宽学习的途径,提高学校的效率。
【问题胪列】
褚树荣 观摩了台湾老师的课程和讲演之后,我们明显感觉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技术后面是“温度”。温度就是文化、情怀和价值观,就是“道”。所以,我们提炼出8个问题,前4个涉及 “道”,如:1.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多元文化的素养?2.什么叫教育情怀?爱心与责任在老师的专业进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教师如何在不良的文化语境中保持自己单纯、真诚、谦卑的人格?4.“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后4个涉及 “术”,如:1.跨界阅读如何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源?如何打破学科中心主义?2.跨媒介技术的背后是什么?和技术构成什么关系?3.如何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开发拓展成一门有学校特色的课程?4.跨媒介阅读会影响应试吗?与应试教育如何整合、均衡?我们想从“道术兼容”的维度,深入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下面依次把对话的内容整理如下,与各位分享。
主题一: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多元文化素养
参与讨论人员:褚树荣、陈爱娟、宋怡慧、黄琇苓、高培圣、郑义广、时剑波、梁秉刚、杜韦滨、顾乐波、韦琳、姚芳、王静、浦晖、程载国
讨论主持:陈爱娟
【话题聚焦】
褚树荣 跨界学习,对教师的文化修为有着较高的标准。如果不尊重异质文化,不理解多元文化,自身又缺乏综合的文化修为,要引导学生学好“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不可能的。台湾的宋怡慧老师,是国文教师,是教务主任,是图书馆主任,是阅读推广者;黄琇苓老师,硕士专业是历史学,博士专业是数位技术,从事的是国文教学。她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浸淫颇深,对台湾在地文化耳濡目染,对西方文化也比较熟悉,这种复合型的文化素养,对于跨界阅读课程的构建,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各抒己见】
陈爱娟(浙江省绍兴鲁迅高级中学) (根据讨论情况整理)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多元文化素养,这是一个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全新课题。姚芳老师认为,“兴趣”可以作为培养多元文化的切入点:“罗素说,幸福的秘诀在于,使你的兴趣尽量广泛,使你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而不是敌视。”确实,教师自己对多元文化的兴趣是提高其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这引起了杜韦滨、韦琳、顾乐波等老师的共鸣,他们认为“自觉”而为则有不竭的动力与创造力。就像台湾的宋怡慧老师面对“应试”的质疑时,强调“我不但可以教他考一百分,我还可以叫他做一个有一百度温度的人”。这个“自觉”不纯粹是为稻粱谋,而是带着对多元文化的好奇,自发地去培养的。这好奇,就是在思想上主动认识到行动的价值和意义,知道行动的必要性、重要性。不但對目的和效用有了认识,还了解行动的内容,了解行动的方式方法。梁秉刚、韦琳、高培圣等老师认为,要合理分配好时间。“摩登时代”可能不缺物质、金钱,大家工作都紧张忙碌,最缺的就是时间。如何在兴趣的支配下最大化地利用“空余”时间,需要教师们见缝插针地利用,熟悉各种文化。
此外,大家还提出了要有敢于挑战自己的勇气。主持人虽然特别赞赏黄琇苓老师读博士的精神,却认为自己达不到黄琇苓老师那样的高度,因为一则没有信心,二则难投精力,三则缺乏勇气,四则缺少毅力……这其实是囿于常规,不会转变心态、不敢挑战自己的体现。诚如浦晖老师所言,若教师有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开明的心态,博大的热爱学生、热爱语文教学的情怀,凭着对学生负责的信念,以及与时俱进的理念,何愁不会努力攀登?
程载国老师的几点想法切实中肯:1.语言文字素养是核心,语文教师在跨界之前得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2.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反观自身的优势与短板,然后下定决心去扩充完善;3.跨界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为了炫耀教师的博学。时剑波老师提出,阅读可以站在作者、同类文本的统观角度来进行,如宋老师对闺怨诗传统与现代技法的分析,黄老师对《陋室铭》《雅舍》《项脊轩志》的整合观照,很见功力,说明在传统的解读上仍可作为。王静老师认为教师要从学情出发培养自己的跨媒介素养,以能与学生的学情发生共振。endprint
最后,大家认为,有时间要多走走看看。顾乐波老师谈起十多年前,在沈永廷老师的带领下,效实中学省理科班的同学做了“宁波城区文物景点调研”项目,月湖、鼓楼、庆安会馆、南宋石刻……一个个走下来,带学生到天一阁,听博物馆馆长讲天一阁和宁波的历史,还参加了那年的海上丝路研讨会。一段很幸福的行走的语文教学时光,对教师本身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岸视角】
宋怡慧(台北新北市丹凤高中) 如果教师的存在是解学生之惑,抑或是让每个独一无二的灵魂能天赋自由,那么,教师必须是个终身学习者,对于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更是战战兢兢的使命与理想。置身于课室里面的孩子们,来自不同族群,性别、思维、态度、价值各有不同,教师自身对多元文化有足够的理解与尊重,就能够站在一个全球化的高度,引领学生成为理解多元文化、能够跨界学习的世代。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说:“全球化是距离的消失。”英国的社会学者纪登思说:“全球化是一种空间与时间概念的转变,是对远方的效应。”因此,面对一个多元文化莅临的时代,行旅在地球村的时间长轨里,意味着疆域的崩解、文化的跨界。教师培养自身多元文化的观点、心态、能力、视野,都是语文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设计跨界课程,必须符合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境,给予学生与时俱进的观念与态度,培植多元文化的素养:他们是否有探究学科多元跨界的好奇心?他们具备怀疑、批判的精神,却是否愿意因理解而悦纳自己和他人?他们是否在课程学习中习惯于跨界,找到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我曾在《谏逐客书》的课堂中和孩子谈过:人才的选用是否要有外流与流入的概念,人才外移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人才引进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小至个人,大至社会、国家、国际,我们的思考与判断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尤其是在人才移动的时代。学生走入多元文化的交互中,以自身观察、知识系谱、时代脉动,开始对现象、因果展开思考,愿意评鉴与省思“国际人才流动”的立场与观点。我忘不了他们虽各执己见,却愿意静静凝听对方不同看法的年轻脸庞,那么专注又尊重。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培养多元文化的素养,其实是有方法的,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尽力给予他们,搭建丰富的知识鹰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技能,最后,让他们成为有温度、有价值观的人。至于如何培养教师自身多元文化素养,我的做法是:1.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愿意逆向思考和水平思考,建立多元的教育价值观。2.保持专业创新的教学热情,愿意尝试、不怕失败、接纳各种声音,引导孩子走向真善美圣的人生之途。3.持续保持阅读习惯,不局限在文学,以跨学科、多元文本融入教学,提供学生最新的时代或文化信息。4.设计跨文本课程,能快速整合各种地域的多元文化,建构有逻辑、多视角的知识系谱,让课程具备前瞻性。5.愿意真诚反思,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突破,例如有意训练信息能力、语言能力、文创能力等各种跨界表达能力。
黄琇苓(台湾苗栗高中) 有人说单一会造成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的问题就是:他们并非不正确,而是不完整。我以为多元文化意指不同信念、行为、肤色、语言的文化组成,彼此关系是相互支持且均等存在。不同文化间,相互接触、冲突、顺应后会产生文化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播科技让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新信息;便捷的交通工具让我们可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客、外籍劳工、外籍配偶等人潮的流动让我们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文化;经贸金融体系的纠葛让我们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重要的特征,面对全球化社会,一个现代公民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的素養,以适应这个变化快速且多元的世界。生为教育工作者,需与时俱进,了解且体悟到全球化世界的来临,认知多元文化的概念与涵养多元文化的素养:
首先要打破固我的观念。老话说:“思想决定了行为,行为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个性,个性决定了命运。”全球化现象势不可挡,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成员有了更多的接触,势必产生冲突、摩擦,若是能培养同理心,在面对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时,先多一些体认,多一些尊重与包容,进而欣赏与接纳他们的文化。其次要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无时不学,无处不学,无所不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透过日常生活的体验,透过书本传播信息,透过网络工具等。保持一颗探究的心,有好奇,能批判,具有宏观的愿景,有自我行动能力。全球化社会来临时,用更宽容、包容的态度面对大千世界,多体验、多探索,走出教育的小门,入乎世界的大门,不论是自身或是学生,突破思想的禁锢,突破思考的框架,突破生活的视野,突破教学的模式,可以让我们从单一专业“I”型人(具备单一专长与技能,最容易被取代,没有竞争力),走向专业中通才的“T”型人(通识性人才,除具备专长技术外,具备一些可以沟通、发挥与灵活运用专长的智慧与知识),走向1+1大于2的“”型人(除具备前述专才,更具有整合资源的能力,能随时营销自己,展现自己,创造自己),最后成为具有多元文化素养的“米”型人,即具备前述专才外,更有品德、创造力、执行力等,如图1。
图1
【主持观点】
陈爱娟 网上讨论长达七千多字,根据各位的阐述和自己的理解,我觉得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多元文化的素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克服畏惧退缩的心理,以开放、包容、悦纳的心态主动迎接多元文化。目前已经到了“后喻”时代,全球智能化已不可阻挡地来临,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一桶“跨媒介阅读”之水,再去教学生,才会不被学生小瞧,不被时代淘汰。为此,教师要有主动出击的心理,放低姿态,主动接纳多元文化,像黄琇苓、宋怡慧老师那样,以兴趣为支点,以自觉为支撑,以技术为手段,让自己变得纯真深广博新。
其次,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这既指与学生的交流要民主平等,尊重学生超过老师的信息量,尊重学生对现代科技的熟练运用程度,以谦卑的姿态,俯身与他们展开对话交流;又指本学科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要跨界沟通,互生互长,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紧密协作的团队,策划跨界学习的课程,比如制作微电影,需要语文教师的剧本、技术教师的拍摄、美术教师的画面、音乐教师的配乐等。只有大家出智尽力,才能圆满完成某一艰巨任务。
再次,要具备积极索求的姿态。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要主动积极地合理分配好时间,投入到多元文化的学习中去。向书籍、向同行、向网络、向社会学习。与不同学科的书籍对话,可以静静地思考文化的内涵;与同行交流,可以随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使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更高层;在网络中学习,可以即时看到不同人群的动态评价;走进社会学习,可以增阅历、长见识、练能力、提智慧。这些途径,都是提升多元文化素养过程中必须要走的。
最后,要保持不断学习的毅力。学习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只有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利用种种“空余”时间给自己增加各种文化素养,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立足。
【室主点评】
褚树荣 教师有责任尽量让学生接触多元文化,并让学生从中学会辨析和抉择。生物的多样性使这个美丽的星球生机勃勃,社会科学领域也一样,禁锢和封闭,总会让心灵和思想枯萎。如何在一个教师能够掌控的小环境里营造丰富的思想森林呢?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十字架”式的文化智能结构——从文化的“历时性”角度,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能理解、会传承,并涵养我们的文化素养之根,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对于充满生机的当代文化,我们不陌生,不回避,会甄别,能接纳,知道“我们处在哪个时间之轴”。从文化的“共时性”角度,我们要明确“在地文化”,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社群、区域,它们具有怎样一种“性格”,显示出怎样的文化独特性?从而明白“我们处在何方”。对于西方的普世文化精华,能够采用“拿来主义”,对于不同质的文化,能求同存异,做到“共有”“共享”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看清“我们要到哪里去”。养成这样的文化素养,在策划“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课程时,才能兼收并蓄,实现跨界,才能文理兼顾,道术相济,才能“胸怀全球,放眼世界”。
主题二:教育情怀在教师的专业进步中起到什么作用
参与讨论人员:褚树荣、姚芳、宋怡慧、黄琇苓、高培圣、郑义广、时剑波、梁秉刚、杜韦滨、顾乐波、陈爱娟、浦晖、韦琳
讨论主持:姚芳
【话题聚焦】
褚树荣 在教师专业进阶上,教育情怀是根基。什么是教育情怀?我的理解是有职业理想,对生活不绝望,对教育有关切,对学生永怀希望;有恻隐之心,欢喜学生,同情弱小,有同理心;能中道直行,有教无类,待人公平,处事公正,不趋炎附势;古人云“术有不可不慎者”,能敬重职业,有责任担当。台湾同行不评职称,他们不靠这类跨界阅读课程提职加薪。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源自于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的责任。
【各抒己见】
姚芳(浙江省德清县高级中学) (根据讨论情况整理)网上研讨热烈。高培圣和郑义广老师对怡慧老师在课堂上与一名男学生表演分离的那一个场景印象深刻,他们认为师生间的这种“距离”恰恰是教育情怀的最质朴的体现。这也给相对固守师生距离的我们一种启发。论专业功底、论教学技巧,我们未必会输给台湾同人,但那种发自内心的与学生的亲近,我们则未必就有。
当年陶行知先生有“四块糖果”的故事,糖果凝聚的是爱心、信任、平等、 尊重、理解和宽容。怡慧老师的课堂上也有巧克力。时剑波老师很喜欢宋老师找理由把糖送给大家。这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和亲和,更是传递一种期待、喜爱,追求一种心与心交融的境界。建立在这样关系上的教育,即心灵的教育。
情怀不需要“秀”,而是身体力行,自然流露。琇苓老师不止一次开玩笑说苗栗是一个“好山好水好无聊”的地方,但她的校本课程集中凸显苗栗地方文化。从这个角度看,浦晖老师认为琇苓老师对这方山水是充满热爱的。因为对家乡有爱和责任在,即便暴雨倾盆、烈日曝背,也不放弃初衷,辛苦自己,静待花开。
如果说把教师比作天使,那么,爱心与责任,是天使的两只翅膀,只有拥有了翅膀,才能勇敢地带学生自信飞翔。时剑波老师强调教育者爱与责任的重要性,推崇拥有关爱、理解、扶持、包容的教育者。他认为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经典表述“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恰好可以用来评价这两位老师。
爱心与责任,是“永动机”,它推动教育者奋力前行。梁秉刚和杜韦滨老师坚信,有教育情怀的人,既能仰望星空,把育人当事业来做,又能脚踏实地,把教书当人生来践行。有了爱心与信念、责任与理念,才会有真正的专业进步。
郑义广、顾乐波、 陈爱娟老师认同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成绩好坏有偏袒,不怀短期的功利目的,不固守所谓的师道尊严,所有的教学手段都以学生为出发点和指归,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尽管我们无法左右社会上的大气候,但可以构建自己的小气候。把每一件事的每一个细节做好,就能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总之,所有的研讨者都认为,师生之间,爱意是可以传达的,并能被感染的,我们应该去珍惜与学生相遇的三年时光。
【对岸视角】
宋怡慧 教育在拉丁文中是将人从黑暗带到光明的意思。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我就自信是把孩子从黑暗拉近光明的师者。斯坦福大学的Michele Marincovic说:“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换言之,教师的情怀是培养出来的,不是生而拥有的,因此,一份愿意奋力把学生从黑暗带到光明的热情就是我的教育情怀。没有一个父母是准备好,才当父母的,教师亦然。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只是刻板地复制教学法,而轻忽学生内在的需求。身为教师,分分秒秒总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一句无心的话,伤害孩子纯真的心灵;生怕一个无意的举动,磔伤孩子对梦想的追寻。我能做的就是:全然地相信孩子,陪伴孩子,与他们一起成长、学习,共同迎接每日的挑战。偶尔在掌声中看见彼此努力的成果,偶尔在踉跄里望见彼此受挫的身影,好的坏的,都是我们相互提携扶持,創造出生命最美好的回忆。孩子因我的鼓励不再放弃梦想,因为他们知道,老师的心扉都装着对他们的期待与满满的爱。严长寿说:“教育是学生照亮未来的探照灯,而非重复过去的后照镜。”教师不也是一砖一瓦为孩子层层堆砌梦想的人吗?endprint
回首教学路,我曾用五万元换过一个孩子相信未来、相信教师的可能,看似堂吉诃德的痴心,却是我的选择。孩子在最绝望的时候,向我开口借钱了,我能怀疑他,或说不吗?我旋即把钱领出放进背包,骑着单车,陪他回家还债。许多人听闻,诧异个性柔弱的我,为何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决定?我望见孩子眼神闪烁着求助的眸光,我知道,自己是他唯一的机会,是他生命的浮木。钱可以再赚,学生的人生不能等。或许傻气,但我必须一试!我也曾和家长写过长长的一封信,希望辰光可以用来阅读,不要用来考试。升学主义挂帅的时节,第一次被家长围剿、质疑,但是,我深知阅读的力量,不能因为胆怯,而不坚持,我希望自己能做个勇者,给学生一个示范,面对真理,必须有勇无惧,面对梦想,绝不能迟疑,必须豪气筑梦。看似执着而无悔的意志,是日日系在心头,惦念的学生,为我壮大的:他们是我飘零的归宿,也是我失根的依靠。青春若是一卷佶屈聱牙的经文,我愿以心传心,以情熨情,为他们讲解年轻的意义,教育的珍贵,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你说,那不是教育情怀吗?为了学生,我愿意全然地给予,毫无保留。你说,那不是教育情怀吗?教育,是永不回头的一生志业,念兹在兹。孩子记得我也好,忘记我也罢,我的心里总有个他们的位置,一人一方,历历清晰。有学生同行的岁月,就能以心行草,一字一句沉淀出最香甜的纯酿。有学生陪伴的时光,就能以情蘸墨,一笔一画勾勒出岁月最美丽的轮廓。如果,我有一个大梦,那就是让孩子相信教育,相信老师,相信师生一场,我们都认真地走过、爱过。
黄琇苓 老实说,我在念完大学前都没想到会成为一个老师,这在我是从来没想过的生涯规划,但也就是一连串美丽的错误,让我走入师范体系,走入教师这一个行当。但就算是走入这一个圣殿,也一直没有自觉地想着要怎么当一个好老师,也就是抱持着继续“玩”下去的心态,因此仿若是大顽童、孩子王般,接地气地跟学生打成一片,就这样过了第一个五年,过了第二个五年,到了第三个五年……在第二个五年时,陡然发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才开始立长志进入课程设计,到了第三个五年立大志思考课程的核心价值。
兴趣不能当饭吃的,不论爱与不爱,一旦走入教育界,身在公门,好修行,就是替别人的生命要负这么一点责任,不然就是谋财害命,不然就是葬送别人的青春。我爸跟我说:“不好好教书,这是会下地狱的。”从那时起,我对教育开始有了自觉,开始慢慢地摸索思考。教书十年后,拾回当年在师大念的教育学分,陡然觉得当时觉得最无用的“教育哲学”,竟然如醍醐灌顶,点燃教育的远景和目标。我对于教育不再执着于表象分数的竞争,而是更深植生命涵养的灌溉。天光云影共徘徊,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一天,我读到纪伯伦《先知》中对教育的描述:
无人能够启悟你们,
除了那半醒着躺在你们悟性晓光中的东西。
走在圣殿阴影下,
行于其追随者中的导师,
传授的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的信念和爱。
如果他的确睿智,就不会命令你们进入他智慧的堂奥,
而是引导你们走向自己心灵的门户。
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国语文》1978年第2期)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这些教育先辈总引领着我们去思考真正教育的价值。教育,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回归“教育”这件事,我们很幸福,做好“教育”这件事,我们应该心怀敬畏。我走上教育,就走上让人走向成为人的一条路了!这是我心中的呐喊。这也许就是我的“教育情怀”吧!有了这样的教育情怀,我们才会走得很远,走得很广。
【主持观点】
姚芳 在此次研训活动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来自台湾的宋怡慧、黄琇苓两位老师对教育的自觉与敬业,我们正是从两位老师的课堂细节中,感受到她们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我们首先是语文教师,在我们教师职业生涯中,应该用我们的爱心去平等关注每一个学生,在陪伴他们三年的时光中,用细心、耐心、恒心、诚心去守护每一颗心,并能在搭建各种各样听说读写的平台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带领学生更好地成长。
其次,责任也体现在课程开发的激情和恒心中。试想,台湾来的两位老师,如果没有热爱教育的责任感,没有开发课程的专业激情,我们也就不可能在现场传阅如此精美而有质感的《不纯的阅读》《阅读的多种可能》《苗栗山海经》等课程文本。我们是否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去除职业倦怠,从榜样的示范中,燃起教育的激情之火?
教育的激情之火,来源于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炽烈的爱,而爱,是教育最恒久的动力,孔子说“仁者爱人”,美国教育家里克纳说:“世界上任何一個国家都为教育树立了两个伟大的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使受教育者高尚。”(《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海南出版社,2001年)没有爱的灌注,就没有学生的智慧和高尚。教育的激情之火,同样推动教育者自觉自愿地做好所有的教育细节,也因此成就教育者自身,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具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室主点评】
褚树荣 教育的真谛是爱和责任,这不仅仅表现在师生交往之间,也表现在课程开发当中。正因为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责任在肩,老师才能主动、自觉、自愿地开发为学生人生铺垫的课程。我们在台湾教师的课堂展示中真切感受到学生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在她们的主题演讲中,感觉到她们为跨界课程开发而付出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结果。宋怡慧老师孜孜不倦地推广阅读,黄琇苓老师如数家珍地发掘苗栗文化,“不纯的阅读”“苗栗山海经”等课程的实施,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心力?她们难道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与学生互动也好,课程创意也好,她们之所以如此,不是出于功利,而是出于爱心和责任。她们是真正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有了这份情怀,爱心、责任和创造的激情就会成为事业持久不竭的动力,专业上的进阶和升华,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endprint
主题三:教师如何在不良的文化语境中养成良好的人格
参与讨论人员:褚树荣、高培圣、宋怡慧、黄琇苓、程载国、陈涛、时剑波、顾乐波、浦晖、陈爱娟、姚芳、王静、郑义广、韦琳、杜韦滨
讨论主持:高培圣
【话题聚焦】
褚树荣 教师的专业进步、人格修为是核心。我们生来就是普通人,而健全的人格是需要不断历练养成的。在我看来,抱朴,就是不追求形式花样!尚真,就是不习惯弄虚作假!认真,就是分内的事情让自己满意!谦卑,能认清自己不足,承认别人的长处!感恩,对职业的敬重!向善,能与人为善和适度的完美主义!敏感,对新生事物保持兴趣和好奇!守恒,不见异思迁和浅尝辄止!这些人格特点都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比专业技能更加重要。这些人格因素,在台湾的两位老师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跟她们的专业成就直接关联。
【各抒己见】
高培圣(浙江省寧波市镇海中学) (根据讨论情况整理)这一话题正如褚老师所言,涉及“道”的层面。老师们首先对当下不良文化语境的表征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杜韦滨老师认为:“金钱的傲慢应该算是不良文化语境的表征……媚俗和傲慢是一体两面。”浦晖老师认为:“手机游戏大行其道,快餐文学充斥案头。浮躁不安是一大表征。”顾乐波老师补充道:“‘碎片化是‘不良文化语境的一个重要表征。‘碎片化让我们丧失了深度阅读、深度思考的能力,也让专注能力与反思能力普遍下降。”时剑波老师指出:“今天的文化语境中,如尼尔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至死也是一个重要表征,一切沦为娱乐的附庸,一切都浅俗化,一切都喧哗化。”
那么,不良文化语境对于我们的跨媒介学习可能会造成哪些冲击呢?杜韦滨老师指出:“这个冲击不容小视。各个媒介中的内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师生双方在跨媒介学习中都难免会世风浸染,良莠不分,见猎心喜,求新求异,哗众取宠。”
杜老师的思考将老师们探讨的话题引向深入:在谈跨媒介学习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文化语境下教师的品格?两位台湾的老师在当下不良语境中所持有的人格修为,对我们有怎样的启迪?对此,褚树荣老师指出:“真诚是针对人际虚假,单纯是针对动机不纯,谦卑是针对主观偏执。这三者正是台湾的两位老师在这几天表现出来的人格品质,也是我们身上需要加强的东西。”顾乐波老师对此深表认同:“不管是人际虚假,还是动机不纯,或是主观偏执,为人都缺乏最起码的诚意与善意,更别提宽容与合作,有的是尔虞我诈,翻云覆雨,汲汲营营。而在两位台湾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由真诚、单纯、谦卑而来的明媚与可爱。”韦琳老师对黄琇苓老师一再戏称的口头禅“不知道”深有感触,韦老师觉得:“‘不知道这三个字是真实的表达,也藏着放手去自行解决的动机。没有放低身段,是不会如此率真的。很多时候我们强行植入自己的观点,故弄玄虚来努力掩盖‘不知,实为不可。”郑义广老师回忆起怡慧老师上《小城连作》时跟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是如此地单纯、亲切。由此郑老师想到:“单纯地享受上课的过程,享受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把课上得有温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王静老师听课后,更有一种紧迫感:“两位老师娴熟运用媒介技术,让课堂焕发出勃勃活力。反观当下趋于机械化的问答式、探究式课堂,正需要以谦卑的姿态学习她们的长处。”
有了以上的探讨基础,老师们对“教师如何在不良的文化语境中养成良好的人格”这一话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韦琳老师指出:“就谦卑而言,首先要有平等意识。只有持平等意识,才能打破学科中心论、媒介高低论、为师权威论,才能真正打破壁垒,实现创维(创意思维)时代的交互。”郑义广老师认为:“教师保持自身的单纯、真诚和谦卑的前提是对教育理想的坚守并且心存敬畏,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的俗世中不断学习和自省。”王静老师提出:“当前的文化语境,虽然容易让人浮躁、功利,但如果心有所愿,真心想做好一件事,就会静心、专注,就会摒弃外界的干扰。两位台湾老师致力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阅读问题,欣于推广自己阅读教学经验,十年如一日,她们的行动对我的冲击就是让我叩问自己‘我最想做一件什么事。不需要高远的目标,或许就差一个具体的抓手。”时剑波老师觉得:“在这样的语境中,守正持真非常重要。守正是守住学科之正,传统的语文本色当行的东西不能丢弃;持真是持内心之真,真纯、真粹、真正地喜爱语文教学,愿意付出时光去提升自我,去成就专业的尊严。”
【对岸视角】
宋怡慧 李开复说:“AI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黯然失色,因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最好的学习时代,也是最坏的学习时代,教师若能善用教学专业与人格特质的优势,就能看见学习的曙光,摆脱在不良文化语境随之浮沉的暗黑。
因此,不管环境如何改变,让课室中的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爱、被珍惜、被尊重,是一个教师的教育责任,奠基于教师真诚、素朴、谦卑的教学态度。
学生离开校园后,当文凭、理论都变得不再重要的时候,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抉择,他会想起我们在课室的哪一句话、哪一个动作、哪一个画面,让他重新燃起勇气、热情,相信未来是无限可能的?教师就是那个孩子面临困难抉择时的重要指引,也是他会记得“我是谁”的人。数理班的学生曾挑战过我:“科技时代,语文已死,文学无用……”这样的言语是教学的危机,却也是个转机。如果,我愿意谦卑地和他站在一起思考,甚至能上一堂让他“牢牢记得”的语文课,我为他带来的就是文学的温情和美丽、幸福课室的氛围,而不是对立或是价值的拉扯,这样是不是就能颠覆他对文学无用的看法?
面对“滑世代”影像声光刺激的环境,思考常流于浅层,专注力也较无法集中,课室的挑战更显严峻。因此,善用媒材,用其优势,创造课室的学习动机,展现与时俱进的企图心,愿意与他们共学的热情,需要师者朴实真诚的心意。
我认为,教师应该是灿烂的葵花,具备正直单纯、热情善良的向阳特质。当学生一接近,就能感受到教师阳光拂身的温暖。教师透过纯美的身教、良善的言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得正道、习得知能、积累正向能量,进而培养出美好的人格。endprint
我认为,教师是湛蓝的海洋,具备学养渊博、兼容并蓄的广阔特质,守护着不变的真善美价值,愿意接纳学生的所作所为,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走向自爱自觉的人生旅程,让他们无须走过曲折颠踬的人生路,也能领受专业智者迤逦的学习风景。
当“滑世代”凭借一指就能点阅世界之际,我们看见科技带来改变,教育也面临严峻的试炼。如果,教师坚守“真诚、善良、朴实”的教育初心,或许也能用一指把世界各角落的“真善美”传递到课室,用自己语文人的温度,让学生相信科技始终来自人性,教育的高度永远能超越现实环境的限制。
卷起我们的袖子,替孩子们真情地服务,以持久的热情与坚持的毅力,营造优良的文化语境。我们要以真诚善良、朴实无华、谦卑学习的心意,善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走在天赋自由的路上。教师成就每个孩子的信念,将会是师者终生追求又亘古不变的教育价值。
黄琇苓 文化语境,我的定位是“不良好的时代环境”,面对外在的变革,不断滚动的教育政策,不断改变的社会风气,众声喧哗下,一个教师应该要有怎样的信仰,一个教师应该要有怎样的作为?
但什么是良好?良好的标准是什么?会有良好的时代吗?撇开这个问题,纽约大学卓越教学中心主任ken Bain在《如何订做一个好老师》中说:“怎样的学校才是卓越的?怎样的老师才是杰出的?为什么有些老师让学生毕业多年之后仍铭记于心?答案不只在老师做了什么,更在他们是怎样的老师……教学不是单向传递知识,而是促进学习——秉持这种信念的老师,只要花心思了解学生及学习的过程与本质,便能够创造更成功的学习环境。”教书久了难免会有种种桎梏,因此教师若能恳切地去思考“教育”的本质,去思考面对“学生”的本质,谦卑地回眸自己的教育历程,切问而近思,博学而笃志,教育会开始不一样,此刻再回到教书,就多了教学经验的涵养、人生的历练,所投入的课程设计将会大大不一样。
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教师师除了要找到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再来就是要慢慢地形塑自己的价值与风格。最后不要问外在环境可以善待我们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善良,我们可以选择坚持,回到最初,点一盏灯,灯在,人在。
我早已不再问外在环境苛刻了我什么,只问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是对学生有价值的。路,开始走了,就会成路,梦有多广,路就有多广,德不孤,必有邻,走在路上,必定能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因此我开始,我相信,我执着!回到教育最初的本心……李国修说得好:“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圆满。”
【主持观点】
高培圣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必然带来不良的文化语境。媚俗、浮躁、不尚真朴、浅表化、娱乐化,诸如此类。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脱离自身所处的文化语境,每一天我们都在进行着筛选、鉴别、抵制、汰旧。不良文化语境也在对个体的文化身份进行着消解、毁坏。面对此,语文教师应当有一种文化的使命感,尤其是在不良的文化语境中,我们更需要思考:一个语文人应该秉持怎样的人格修为,需要有怎样的品格持守?
在本次讨论中,老师们纷纷谈及两位台湾老师所持有的人格修为对其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她们单纯、真诚、明媚,因而在课堂上也绽放出一种自如、亲切、和谐的气息。她们的谦卑、精益求精,让我们读到了治学的严谨、跨媒介学习的丰满。她们对语文教育的执着,铸就了“不纯的阅读”理念,让我们对其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大为赞叹,对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深感震撼。
那么,教师到底该如何在当下不良的文化语境中养成良好的人格呢?
第一,守正我们护持的“小世界”。文化语境,有大有小。外在的世界,也许我们无法阻挠,但课堂这一个“小世界”,我们可以尝试去改变。守正语文本色,为学生成长需要培育良好的文化语境土壤,营造一个更明朗、更纯粹的跨媒介学习视野,必要而有意义。装上这样一层“纱窗”,看似只是为了“隔离”不良文化语境的“入侵”,实际上是在“装纱窗”的过程中让学生看到了老师的引导与示范,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些就是教师人格修为的外在驱动力。
第二,树立人格修为的自觉意识。跨媒介时代,多元文化的碰撞更为激烈,学生接受的信息更为繁芜,家庭教育也變得复杂,这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如果逆时代潮流而为,显然不合适。唯有教育者修炼本身的纯粹与质朴,铸就自身的情怀与境界、胸怀与信仰,养成个体修为与反省的自觉,不断对照,不断完善,方能酝酿出更丰富的养分。了然于胸、知之透彻,存之于心、付之于行,这是内在控制力的彰显。
第三,融合人格修为与专业成长。两位台湾老师把自我的修为融入专业成长之中,她们敏感、尚真,把审视的视角停留在了学生中存在的阅读问题。她们真诚、谦卑,致力于做一名阅读的传教士。人格修为可以成长为专业品格。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人格修为触发问题的发现,专业品格进而致力于问题的解决。
第四,以不变应万变。信息瞬息万变,技术不断创新,我们的选择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超越,这是我们需要“变”的。不良文化语境并不会销声匿迹,甚至会出现更多我们此刻无法预料的情境,应对这种“变”的最有效因素,就是人格的力量。永不停止教师自身的人格修为,这就是以“不变”应对“万变”。
【室主点评】
褚树荣 语境,本是语言学概念。文化语境,一般指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教育深受文化语境的影响,文化语境不理想,教育难免乱象丛生。教育环境不好,教师个体很难独善其身。当然,人是环境的动物,但是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改造环境,营造小气候。在我们无法改变文化语境的前提下,我们不妨加强人格修为,从改变自身开始,进而改善我们的周围。两位台湾老师所表现出来的朴实、真诚、谦卑,深深地感动我们,这充分说明“我本善良”,我们敬仰并感佩那些具有良善人格的人们。如果,我们对待学生、同事都能有谦卑诚朴之心,对待职业、事业都有认真扎实之心,那么我相信,久待之下,必有回响。endprint
主题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
参与研讨人员:褚树荣、程载国、宋怡慧、黄琇苓、顾乐波、时剑波、姚芳、陈爱娟、郑义广、杜韦滨、韦琳、高培圣、梁秉刚、浦晖、黄徐辉
研讨主持:程载国
【话题聚焦】
褚树荣 在传统语文课堂中,我们非常重视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有时我们甚至认为一名教师的课堂效率的高低与他的语文素养有必然的联系。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语文教师的媒介素养对于阅读与交流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参照学界对专业素养的分类,我们也将媒介素养区分为认知素养与技能素养这两类。那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对于语文教师的媒介认知素养与媒介技能素养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程载国(浙江省余姚中学) (根据讨论情况整理)陈爱娟、郑义广老师就“媒介素养”一词的内涵与外延展开探讨。褚树荣老师趁机对“媒介素养”的概念予以明确。媒介素养可以分解为技能素养与认知素养这两个维度。其中媒介认知素养包括对跨媒介信息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敏感等,但是更重要的是面对海量的资讯,我们的理解、质疑、整合、思辨、评估、选择、反应能力。媒介技能素养则指教师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媒介的资源占有、掌握与运用的能力。
杜韦滨老师举效实中学朱俏老师执教《新闻图片的“构图之美”》为例讨论媒介认知素养对于教学带来的影响。布列松是在柏林墙建成后的第二年(1962年)拍摄《柏林墙边》的。柏林墙是冷战的象征,人们以为1945年后战争结束了,柏林墙却告诉我们,战争没有走远。在这种情况下,那个战争受伤者的踽踽独行,警察的荷枪漫步,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和心灵。布列松不是以拍摄技术为主的大师,而是以对社会人心的敏锐捕捉见长。朱俏老师选择这一媒介素材展现了她开阔的视野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姚芳老师提出新的看法,她认为生活激情也是教师媒介认知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教师对生活充满激情时,他会有意识地去听说读写,把生活的点滴细小,用文字来传达。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会接触新闻工作者、诗人、画家、作家、医生等不同职业的人。这样的跨界交流会让语文教师一方面认识到跨界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对语文的特质有全新而准确的认识。
浦晖老师和高培圣老师都结合新课程的发展来探讨语文教师的媒介认知素养。浦晖认为“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既然是综合性课程,就不能只注重本学科知识。语文教师对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必要性要有清醒的认识。高培圣老师指出,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推广跨媒介思维。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媒介认知素养迫在眉睫。
黄徐辉老师慨叹宋怡慧老师的课堂给她带来了媒介认知上的颠覆。宋老师上课时说:“同学们,我们怎么把这个感受和我们的考试结合起来?”这让她突然意识到,原来台湾老师也非常注重学和用,原来跨媒介不只是那种好听的说法,比如从历史来到文学,或者从艺术来到文学这样,而是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语文的知识,来启迪我们的灵感。
时剑波老师在讨论跨媒介技能素养时提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范式,也让人想起一个老话题“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影视、广播、博客、摄录等都需要有一定涉猎,否则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
大家都认同,对于现在在一线执教的语文教师来说,媒体技能是明显的短板。这其中既有师范教育课程开设不足的欠缺,也有语文教师自身不够努力的主观因素。当参与讨论的几位老师都坦承自己在信息技术处理方面有所欠缺时,顾乐波老师向参与讨论的老师推荐了《PPT演义》和《别告诉我你懂PPT》这两本书,希望大家能至少在PPT制作方面迅速提升技能。
对于认知素养与技能素养的主次先后问题,几位老师难以达成一致看法。程载国老师觉得就教师个体而言,如果不先从认知层面解决他们对跨界阅读的误解,则没法提升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技能,因此提升教师的认知水平要优先于提升他们的跨专业技能。顾乐波老师则认为“提升认知水平”和“提升跨专业技能”可同步进行。如果一个教师仅是提升了认知,还是有可能不会运用技能。其实,有时我们不妨先“做”起来,所谓的“技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深、玄妙,多多实践也就会了。而在“运用媒体技术”的实践中,有可能对跨媒介的兴趣就被激發出来了,也有可能碰到了问题,自然要寻求理论的提升、观念的更新。所以,“提升认知水平”与“提升专业技能”可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韦琳老师举宁波二中以“灵桥”为主题的学科间的同课异构为例,来阐明学科跨界的可能性。在这次跨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历史讲灵桥的前生今世,让学生从该桥的容颜变化中了解时代的风云变幻;地理讲灵桥之于本地水域的关系;物理则从力学角度讲解桥的构架。大家都很赞赏这样的跨学科综合活动,但也意识到在语文教师的媒介素养之上,还有学校的胸怀与风尚在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岸视角】
宋怡慧 当学生拿起手机、平板计算机,轻轻一“滑”就能连上全世界,教育会不会变得“不一样”?教师的角色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AI人工智能以超乎想象的方式与速度席卷全球,未来将颠覆或改变学习现场。科技的发展,改变过去课室教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开始利用网络,在线学习开始火红,Khan Academy、Coursera、MOOC、edX、Udacity、可汗学院带动在线开放课程风潮,TED 18分钟论坛带来各种新兴议题,国际名校、名师顶尖的各种课程,学生或许只要待在家中,透过视频就能学习各种知识。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全面性的挑战,如未来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教师教学,它会专门针对学生无法理解的议题,反复提点,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思考、学习,甚至做到定制化教学。我们是不是要开始去思考: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跟上不断变动的世界,培养学生真正能“用”于未来生活的能力,树立现代教师的新形象?因此,教师提升媒介素养要有与时俱进的积极心态,要愿意顺应世界趋势,学习新知、萃取科技优势,透过各种媒介的引进,延伸教学的广度,选择适切的影音媒材,提升学生媒体辨识、文化理解的能力,形成课室多元的教学风景。endprint
当社会强调复合型人才时,当海量资料及大数据科技来势汹汹进入课室教学时,当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时,教师如何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教师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而是利用自身的媒介素养,引导孩子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正确而理性地汲取、解读、判断自我和这个世界。
所以说,课室始于学习,终于温度;教育始于教学,终于价值。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原始返终,仍是要让学生成为人,形成无法被取代、不可被替換的这一个。所以说,教师是启发者,也是引导者,当教师愿意走向跨学科、跨媒介的课程设计,分享知识学习,运用媒介教学,其初衷还是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人若精彩,天会安排。”科技始终为了人性,科技无法取代的是教师身为教师疼惜学生、珍爱学生,愿意为学生燃烧自己的本心。媒介素养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价值。
黄琇苓 科技对于人类生活与学习是多元且全面的,它提供了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的方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人们在依赖科技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认为科技逐渐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变成定义问题的价值观,更透过这些功能形塑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
过去web1.0时代,信息呈现的互动方式属于线性、单向式。web2.0兴起,互动方式转为多向式、动态,学生透过网络,能够获得丰富的资料,产生实时性的学习。不同的科技工具借由提供各种不同的功能,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根据他们不同的特色发挥其有效性,如透过PPT呈现课程,借由维基共写特征改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借由行动载具开展无缝式学习。教师宜了解每一种工具的优点以及局限性,使每一种科技工具发挥特色,做最好的应用,而进入教学时教师应确保学生的能力是否足以处理科技工具的应用,以免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让课程内容的学习变成次要。最后,教师宜顾及学生个人的情况及特色,融入不同的科技工具辅助教学。
“科技强大的能供性常令人忽略它的取向与局限,一如计算机的全知让人相信透过荧幕即可认识所有有关花的知识。但人们若因此停止走入花园,则将永远无法得知在不同阳光、温度、湿度与心情下将会闻到如何不同的花香。”数位信息时代,我们拥抱科技,我们应用科技,越强大的工具,所产生的影响越深远,但我们不能盲目信仰科技的成效。数位信息时代,与其讨论是否要用数位原民的语言来教学与对话,不如回归知识的本质与学习的目的,深入探寻与追求理想的学习经验,思考学习机制与关键的影响因素,而非一味陷在科技本位思维中,寻找计算机解决学习问题的答案,却忘了所有学习问题的答案都不在科技,而是在人。
【主持观点】
程载国 在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时,我以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尽快完成以下几项重任:
首先,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新资源,对新媒介要有包容悦纳之心。时代每向前跨越一大步,则人类的书写工具及信息载体也会随之变化,“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其抱残守缺、负隅顽抗,不如及时调整步伐,融入时代的洪流。有的语文教师还只有三十出头,可从心态上来说却已经老迈衰朽了,因为他们一听到新名词就头疼,一见到新手段就斥责人家哗众取宠;而有的老师即便已从教三十年,还愿意翻阅不同的教学期刊,渴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同行教学改革的动态,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手段,愿意尽快学习掌握,并尽可能地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这两类教师一者用悦纳包容之心看待新媒介,一者视新媒介如洪水猛兽。其间的距离不止千万里。
其次,语文教师要永葆对语文特质的敏感度。同样一首《水调歌头》,我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读到它,你在微信朋友圈中读到它,他在流行歌曲排行榜中听到它,传播这首词的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词还是那首词。语文教师的任务是要带着学生去发现这首词的特质,而不应该让学生迷惑于媒介表面的差异。在跨媒介学习兴起之初,许多教师可能会舍本逐末,他们不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语文特质而去跨媒介,而是为了展现跨媒介强行往里面塞进一些语文元素。一方面学生可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在减少,另一方面我们却总想往这门课里多添加些元素,这就可能造成学生其他媒介素养不见提升,而语文读写能力反而逐渐弱化的后果。
再次,先有生活的跨界,然后有语文课的跨界,语文教师的媒介技能素养是在运用中提升的。当我们惊羡宋怡慧、黄琇苓二师如此熟练地运用跨媒介学习之时,其实我们应该反思,是我们的生活阅历和求知习惯限制了我们。我们会很习惯地认为各种电脑技术的运用是理工男所应该掌握的,与语文关系不大。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博客、微博,不会使用微信美篇,不会运用视频剪裁技术,不会用美图秀秀。很多教师还会有这样的偏见,似乎什么新技术都不会反而能凸显他们对语文学科的钟情与热爱。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当一个人的生活无比闭塞时,他的语文课也会同样枯燥乏味。随着跨媒介学习的深入,熟练运用各种网络资源、掌握媒体制作技能将成为语文教师生存的必备技能,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应该老是在这些问题上请教他人。
就当下而言,语文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跨界阅读既陌生又排斥,而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己没有掌握相应的技能。所以我认为对跨界阅读而言,认知素养的偏差与技能素养的低下是纠缠在一起的,而要同时迅速提升这两项素养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对于自己的事业有足够的热情。
三年前在鄞州中学听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王松木教授的讲座,感受到他在PPT制作上的良苦用心;这次在宁波二中,看着黄琇苓老师熟练地操作谷歌地图带领学生参观钟理和故居时,我再次目瞪口呆。我们在备课时更侧重于备教学内容,而他们则在重视内容选择的前提下注重媒介的运用和形式的多样化。PPT制作看似简单,其实很花功夫。我们说自己技术不行时往往是为了掩盖我们所花功夫不够的事实。
当我们足够爱一个人时,我们会痛下决心去改变自身。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事业有足够的热情,那么尽管当下我们在媒介认知素养与技能素养方面暂时存在短板,但只要强化训练,不愁不会迎头赶上。
【室主点评】
褚树荣 媒介素养也是语文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我们之所以把媒介素养分解成认知素养和技术素养,是因为二者是一体二面,应该均衡培育,全面发展。认知素养是内隐的,面对海量的资讯,我们如何理解、质疑、整合、思辨、评估、选择、反应?如何辨识媒体立场,甄别信息真伪,判断信息优劣,确定信息主次,形成独立、客观和理性的判断?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和界质,我们是回避排斥还是学习适应,最后成为技术的主人?这些能力、态度方面的素养,我们暂且称之为认知素养,而具体的各种媒体阅读与表达的技术应用,不妨称之为技术素养。目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对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挑战来自哪里?来自我们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来自我们业已形成的教学惯性,来自我们对媒体信息缺乏理性的认知。在跨媒介学习成为学生和社会公众主要学习方式和习惯的今天,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责任编辑:方龙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