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韫睿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阳 550000)
鲁迅作品因其深刻的时代意义与巨大的文学价值,无论版本如何更迭,总被选入各个学段、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之中,但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和学习难度,也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对于鲁迅作品,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思路,用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镜头”为切入点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充分利用和体现鲁迅作品语言的画面感,不仅可以提高鲁迅作品的教学效果,更能启发学生对鲁迅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从语文学科角度来讲,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而在语文教学中也向来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从工具性上来说,阅读和学习鲁迅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钱理群将鲁迅语言的特点概括为两点:第一,鲁迅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 有机融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 把现代汉语抒情、表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第二,鲁迅的文字是极富创作性和个性化的,而这种个性化大大开拓了汉语表达的可能性[1]。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鲁迅作品能够更好地了解汉语的表达魅力与表达潜质,从而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而鲁迅文章中对于当时社会冷静而理性的描绘与批判,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这也符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课程目标要求。
从人文性上来说,阅读和学习鲁迅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文学审美与文学涵养。鲁迅作品由于其语言上的特点,常常显得晦涩难懂,作品中有许多具有隐喻的暗指,虽然从教学角度来说,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但从文学角度来说,这所谓的晦涩难懂却体现出鲁迅作品的文学水平,隐喻的存在也让读者对文章的解读更加多样。这些作品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在不断重读与回味中又会有新的理解,这就如同钱理群所说的“鲁迅作品作为民族原创性、源泉性的经典, 是要读一辈子的。同一篇文章, 在不同的年龄、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 在不同的时代、社会环境下, 都会读出不同的意味和意思。这是一个说不尽的鲁迅, 他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1]此外,鲁迅作品涵盖了散文、杂文、小说,文体类型比较全面,文章的文体特点也比较鲜明,有利于学生对某一种文体进行深刻了解和学习。
虽然鲁迅作品在教学上有着很大的价值与意义,但它的教学现状并不太乐观,在教学效果和接受理解上有着许多困难。一方面,学生难以理解鲁迅作品的语言和背景,且学生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功利性阅读也会对其理解作品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充分,无法深入浅出地对鲁迅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此外,由于考学压力和课时限制,大多数教师也以高频考点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没有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阅读品质。
中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迁移能力上都还不够成熟,在阅读文章时只局限在文字层面,分析文章时也仅停留在语文学科知识范围内,没有与自身生活和其他知识相联系,造成学生在理解上的局限。提高鲁迅作品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另辟蹊径,找到学生兴趣与鲁迅作品特点的共通之处,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钱理群在其文章《与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中指出:“用分‘镜头’的方法分析鲁迅作品是一个有意思的思路。”[1]影视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娱乐的主要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将“镜头”语言作为思路的启发点引入鲁迅作品教学,既可以拉近鲁迅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鲁迅作品。
电影与文学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画面具有和文字相同的表述功能,是一种交流手段。既然‘语言’是一种方法,是交流方式各个基本单位的有机组合,那么,我们可以说,画面也可能完成叙事,也是一种‘语言’形式。”[2]作为艺术形式,文学语言与“镜头”语言所具有的兼容共通性为两者的结合创造了条件,这也是文学作品能够通过电影的方式再次呈现的一个主要原因。画面是电影艺术叙事的基本手段之一。鲁迅小说在塑造人物、凸显环境或展露细节时经常以追求画面质感和可视因子的方式进行表现。这样的处理方式就使得完型后的作品带有了明显的视觉式思维[3]。由此可见,鲁迅作品的特点与“镜头”语言其实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第一,鲁迅作品的白描手法与景别。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不同,而造成的被摄物体在录像器中呈现的范围区别,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而鲁迅作品,尤其是鲁迅小说中经常使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所谓白描,既是国画的绘画技巧之一,又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它是指用直接的语言描写人物,无需烘托,也不加渲染。鲁迅往往只用寥寥几句,就能非常直观地展现人物的特点与印象,这种直截了当的表述也能让读者更容易想象人物的形象。比如,《祝福》中“我”回忆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时的形象: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脸颊却还是红的[4]。这段文字就是祥林嫂的人物近景描写,只是对穿着和外貌的简单描写,一个朴实勤劳的劳动妇女形象就跃然纸上,这种通过白描而表现出的人物近景能够非常简单准确地体现人物特点。
第二,鲁迅作品的色彩感与色彩蒙太奇。色彩蒙太奇是指通过组接具有不同色彩特征的“镜头”来表现情感或内容。从《祝福》描写祥林嫂外观的文字中可以发现,鲁迅的语言运用了许多对颜色的描写,比如“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脸颊“红”等,这里呈现出的色彩感也是鲁迅作品的第二个特点,而且鲁迅喜欢使用非常浓烈的颜色,让读者只是通过阅读和联想就能感受那种视觉上的冲击。比如,《故乡》中“我”想起少年闰土时关于他的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5]。天空的深蓝,月亮的金黄,西瓜的碧绿,沙地的灰白,鲜艳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夜晚自然的静谧美好,同时也衬托出少年闰土的活力与生气。
第三,鲁迅作品内容对比与对比蒙太奇。鲁迅在小说中经常使用跳跃性极强的蒙太奇手法,通过画面构置“镜头”,并在“镜头”的衔接中完成对文本主题的表达与阐释[6]。鲁迅语言所具有的“镜头”感使读者在其很多作品中都能感受到由于前后画面的反差而带来的冲击感。比如,《药》中第三幕结尾“镜头”给到的是嘈杂的茶馆,在康大叔“包好”的叫嚷声中,小栓虽然还是不断咳嗽,但是因为吃了热水泡饭而发的满头大汗仍让他展现出生命的温热,可到了第四幕开头,那个头顶冒蒸汽的小栓就变成了属于小栓的冰冷坟墓。这种连续“镜头”的对比不仅带来了小栓好像突然死亡的冲击感,也大大加深了鲁迅作品那种独特的冷峻与讽刺,而两个“镜头”之间没有呈现出的内容留白,也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鲁迅作品已经有多部改编成同名电影,这其中就包括《祝福》一文。本文基于《祝福》的文学代表性和作为教材“定篇”的重要性,以及多次出现相同“镜头”的可对比性进行教学设计。
《祝福》是鲁迅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也是多次被选入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鲁迅语言的特点,尤其是鲁迅语言的“镜头”感特点在《祝福》中有着很好的体现。从“镜头”语言角度入手可以发现,《祝福》中运用了色彩蒙太奇以及大量的重复蒙太奇,通过“镜头”对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祝福》这篇课文。
通过“镜头”对比中的色彩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分析把握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特点;联系人物经历和命运,理解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
分析理解社会环境以及祥林嫂的悲剧根源。
通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自由查阅资料,了解重复蒙太奇、色彩蒙太奇的含义及作用。
1.导入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看过一些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电影能够将文字描绘的精彩故事更加直接地呈现给观众。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曾在1956年被改编成电影,那么今天我们不妨试着通过“镜头”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2.“镜头”对比,细节分析
(1)祥林嫂形象
思考:认真阅读课文,祥林嫂两次来到鲁镇做帮工,她前后有什么变化?她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提示学生利用色彩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寻找相同场景中的不同)
表1这一组的“镜头”对比,主要集中在祥林嫂的人物肖像,利用色彩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对比突出了祥林嫂脸颊的红与不红,以此体现祥林嫂状态的变化。第一次见四婶时的祥林嫂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对生活还怀有希望,她红色的脸颊代表着她还算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而第二次见四婶时的祥林嫂,脸色依旧青黄,但脸颊已经不再发红,甚至失去了原来的精气神,处在一种悲伤的情绪之中。在同样的场景中,祥林嫂的状态却完全不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去原文中寻找和分析这其中的原因:祥林嫂遭遇了什么,这些遭遇给她带来了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反馈上怎样的变化。在这里要明确的是,第二次见四婶的祥林嫂此时虽然再次丧夫,又新添丧子之痛,可是她还能选择出来给人帮工,这说明她此时虽然悲痛万分,却还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与她临死之前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真正对祥林嫂造成心理和精神毁灭性打击的是再次来到鲁镇帮工之后的周围社会环境,尤其是不让她参加祭祀准备的社会否定。表2这一组“镜头”主要利用重复蒙太奇对比祥林嫂工作状态。第一次来四叔家时,四叔虽然因为祥林嫂是寡妇而觉得她不吉利,可因为她勤快能干,还是让她留了下来。可第二次来四叔家的祥林嫂干活已经大不如从前,手脚不灵活,记性也不好,甚至整个人死气沉沉,对于四叔家来说,这样的祥林嫂作为一个帮工已经毫无作用与价值,所以“四婶的口气上,已颇有些不满了”,而四叔本来就觉得她“不干不净”,这都为后来祥林嫂被赶出四叔家,最后沦为乞丐做了铺垫。
表1 “镜头”对比之祥林嫂见四婶
表2 “镜头”对比之祥林嫂干活时的表现
(2)封建礼教
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关于祥林嫂在祭祀时的描写?这几次祭祀时,祥林嫂是怎样度过的呢?
表3这一组“镜头”是整篇文章的重点部分,通过语言和动作的对比,向读者展现了祥林嫂原来在准备祭祀时是非常忙碌的,但是再次来到四叔家时却被排斥,祭祀的烛台都不可以经她的手,整个人闲的只能烧柴,她为了“赎罪”,攒了钱去庙里捐了门槛,祥林嫂认为自己已经没了罪孽,可当她想拿烛台时,四婶对她还是一如之前的排斥。需要明确的是,在一组“镜头”对比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在几次祭祀中受到的打击,更要引导学生思考封建礼教对人思想的禁锢,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理解与体会。在小说中,从对四叔重视祭祀的直接描写和认为祥林嫂“不吉利”,不让她参与祭祀准备的侧面描写,都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于祭祀的重视,而柳妈的“阴间法则”以及祥林嫂恳求土地庙让她攒钱捐门槛的思想和行为也体现出当时人们崇尚祭祀、相信鬼神的封建思想,在这样的禁锢之下,人们才会把祭祀看得那么重要,才会把生活中的意外与悲剧当成是自己的罪孽,想要极力地赎罪。
表3 “镜头”对比之祭祀准备
(3)社会环境
思考:小说中,祥林嫂多次讲述儿子惨死的故事,周围人是什么反应?他们的反应又有什么变化?
表4这一组“镜头”通过重复蒙太奇,表现出人们从对祥林嫂儿子惨死的虚假伤悲到厌烦再到挖掘祥林嫂旧伤疤的冷漠和虚伪。虽然在刚开始听到祥林嫂儿子的故事时,周围人表现的是悲伤的样子,但从“改换”“陪”等一些字眼可以明白,他们的悲伤与眼泪只是装装样子,而有一些人还特意寻来流泪叹息,听完便满意离去。由此可见,祥林嫂的悲惨经历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后来他们听的多就厌烦了,不光要用儿子的死打趣祥林嫂,还把她额头上因为反抗而撞出的疤痕当作新的话题。教师在这里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镜头”中人物反应的变化,认识到祥林嫂周围人的冷漠虚伪,从而理解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周围人的态度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表4 “镜头”对比之讲故事时听众的反应
3.小结
思考: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的悲剧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通过之前的“镜头”对比分析,将结论汇总。明确祥林嫂勤劳朴实、善良顽强的劳动妇女形象,以及造成其悲剧的是封建礼教与冷漠人情。
4.作业
课文中开头有一段关于“我”回到鲁镇遇到祥林嫂时的描写,这时的祥林嫂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与之前有着怎样的变化?试着运用“镜头”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并写下来(300字左右)。
通过“镜头”对鲁迅作品进行分析和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积极有效地构建有关作品内容的画面,帮助学生体会作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和深刻地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