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与教学启示*

2022-10-14 09:14郭程轩
地理教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双减新课标

李 婷 邓 钧 沈 源 郭程轩

(1.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2.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 广州 510630)

一、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民之大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双减”工作决策部署是新课标颁布的背景之一。[1]“双减”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2]“双减”政策中提到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而课堂及学校教育作为贯彻“双减”精神实施新课标的主阵地,亟需对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因此,本文通过探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变化特点,以落实“双减”精神和地理课程发展的新要求为出发点,帮助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准确理解新课标在学科育人上的新理念、新要求。

二、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强化思想引领,凸显人的发展

“双减”政策最直接的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业压力,促进教育减负增效,而落实在新课标中,则体现为更注重凸显人的发展价值。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将“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修订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3]深刻指出我国义务教育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鲜明导向,也反映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吻合性。课程理念中“提升健康生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有意义学习”等字眼则直接反映地理课程应该顺应人的身心发展,与“双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相契合。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标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取代了以往的三维目标,并在目标要求中将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落脚于“观念”“能力”“科学精神”“意识”品质。这说明新课标在立意上突出价值观发展的重大价值,注重情感与知识、能力的直接联系。综上,新课标在强调课程发展理念中突出素养导向目标、注重人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知识性的基础上,强调能力思维和情感价值的积淀,构建了知识、能力、价值要素组成的多维、立体、交互的素养目标系统,也引导着教学由应试型、灌输式课堂革新为立德树人导向型课堂。

三、课程内容——把握学科特性,提升育人效度

1.课程内容标准数量减少,行为动词指向更为明确

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新课标重新审视和优化了课程内容,提升了初中地理知识载体的育人效度和高度。在2011年版课标的基础上,新课标对内容标准进行了调整,删减内容标准26处、增加19处。本文通过对两版课程内容标准进行比对和内容剖析,发现删去的内容绝大部分是为了降低课程学习的难度,去除过时和重复多余的地理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增加的内容多指向地理四大核心素养目标的培育。例如,新课标新增“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旨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地理实践力。“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已知的知识要素,锻炼地理综合思维。新课标内容标准数量的增减反映地理课程的规范化发展,以此增强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厚度。

此外,新课标对内容标准的行为动词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本文为了解新课标行为动词的变化特点,以“认识区域”的内容为对象对两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标准的行为动词进行提取,如表1所示。

表1 “认识区域”行为动词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的认知领域目标,对提取的行为动词认知水平进行归类。新课标的行为动词仍然集中在知道和领会两个领域,总体变化不大,但其指向性更为明确和可测。其中,知道、领会、应用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属于高阶思维。根据思维层级的比例,新课标仍以基础的地理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符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难度。总体而言,新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这些变动皆反映新课标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立足于地理学科育人特性,旨在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让地理课程的实施理念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以此契合减负增效的目标定位。

2.教学情境丰富多元,问题情境作用明确

教学情境是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并作用于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环境氛围和教学活动。[4]情境的运用能够联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促进知识的有意义学习。新课标内容标准中的发生条件更加多元,新增的教学提示中也多处强调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因此,此部分在不同地理主题中,按照情境呈现的方式、情境素材的选择、情境类型三个角度归纳新课标对情境运用的态度,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内容中的情境内容总结

(续上表)

在情境的呈现方式上,新课标更加注重“地理模型、地理数字技术”等地理工具的运用,例如,在“地理的宇宙环境”这一节,因天文知识的抽象性,纯粹的讲授法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可运用遥感影像、视频素材、可视化图等情境手段,让学生在地理软件中感受地理现象。这一变化既反映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反映“双减”之下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和聚焦性。在情境素材的选择上,新课标在“主题三”“主题四”“主题五”中,不仅强调教师要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贴近的实例和时事热点作为背景情境,还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认识家乡”这一主题时,新课标提出要利用生产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地理问题,从而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地理思维的进阶。总之,新课标在教学情境上的系列变化反映情境对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真实事件、问题之间的联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学科融合趋势显现,地理综合实践性增强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提出是学科融合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综合学科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表达了“双减”背景下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其带动了学科间知识的相互关联,利于课程综合化实施。新课标明确规定跨学科主题学习要不少于地理课程10%的课时,并提供了两个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这些修订既肯定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价值,也为教师落实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参考模式。本文以案例2“我的家乡在这里”作为解构对象,说明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体现的跨学科作用与价值,如图1所示。

图1 “我的家乡在这里”跨学科主题学习解构

历史、道德与法治等不同学科融入地理教学能够为地理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提供新的维度,有利于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地理事物,并从各学科中寻找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在学科融合中构建地理课程学习体系,从而在地理综合学习中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

地理实践活动是联结地球表面和人类社会的通道,实践性贯彻了新课标内容的始终。新课标全文提到“实践”82处、“工具”33处,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在数量上有明显上升。在课程目标中将“地理实践力”作为四大素养目标之一,肯定实践性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价值。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地理学习活动集中体现了地理实践性,表明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载体,是有效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途径。新课标中地理实践性地位的增强,彰显了地理学科实践育人的独特优势。

四、课程实施——实现评价,突出学生主体发展

新课标对评价维度的修订是对教育公平化和“五育并举”理念的一次深度契合。课程评价方法和评价维度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新课标更加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全面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例如,在评价方法中,增加了增值性评价这一学习评价方法,将评价方式作为肯定学生学习成就感的工具;在评价主体中,加入了专家这一评价主体,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成果的质量,如表3所示。

表3 地理课程实施维度的转变与“双减”思想

新课标将课程实施中的各个评价维度都进行了相关的补充和增改,在以往科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评价,深刻把握学生评价的系统性,彻底根除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总之,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上的修订,最大程度上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克服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行为。

五、新课标落实“双减”理念的几点启示

1.紧扣地理学科特性,实现五育并举

地理学因其独特的综合育人和实践育人视角,在助力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具有极大的学科优势。因此,义务教育地理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和特性,找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素质教育的融通路径。例如,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时,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贯穿“劳动教育”“德育”等主题。在学完“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后,教师通过开展地理研究性社会实践活动,挖掘所在地市特有的自然资源以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带领学生探究该自然资源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并设计一定的研学实践任务,让学生应用已学的自然资源知识解决“为何土地资源如此珍贵,我国为何会遭遇耕地危机”“哪些现象会导致水资源污染,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节水行动”等问题,从而让学生正确看待自然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学生在真实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体验生态破坏到生态和谐的这一变化,从而深化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认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铸就不怕吃苦的坚韧意志,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

2.精研地理教学设计,落实减负增效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5]地理教学设计是地理课程实施的先导,地理教师应该精研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目标上,地理教师应将四大核心素养视为有机整体,在培养某一素养目标时兼具其他核心素养,使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例如,“从世界看中国”这一章,旨在让学生对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有一个浅层而全面的认知,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较为契合,教师可通过动手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位置是造就不同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晦涩难懂的地理知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重视问题情境教学,发挥情境联结知识与素养的作用,以问题链的方式串联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真实情境中来又运用到真实情境中去。在作业设计上,地理教师应加强作业教研活动,将作业有机融入课堂,开发趣味性、实践性、生活性、发展性等类型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让学生在运用地理原理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地理学习的兴趣。

3.重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通识教育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渠道,开展课后服务精品课程资源推介。”[6]地理课后服务具有落实地理实践价值和建设通识课程的作用,其资源的建设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入。因此,在开展地理课后服务时,可结合语文、美术、物理、生物等学科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例如,在打造“中国的气候”小课堂时,可根据语文学科诗词歌赋中的地理现象探究背后蕴含的地理原理,通过学习“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将探究“巴山为何多夜雨”作为本课程的核心问题,并以“巴山位于我国的什么位置、属于什么地形和气候类型、巴山白天是否也多雨、夜雨与什么因素有关”作为子问题,在文化鉴赏中明白地形雨的形成原因。在进行某一地域的乡土地理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当前政治时事热点,应用地理和政治的视角探究区域的全面脱贫,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科在攻坚历程、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些学科融合的案例既能让学生借助地理原理和方法说明地理问题,也能让学生感受地理学科的价值,在学科融合发展的通识课堂中促进地理知识的横向迁移。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教学生态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目的有利于回归教育的初心。“双减”政策之下,中学地理教师要认清国家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双减”的本质意蕴,及时更新原有的评价认知,以促进教育的减负增效。初中地理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教学、课程内容、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多元评价。其中,教师教学和课程内容的优质程度会影响学生的获得感,因此应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时提前评估教师教学水平和课程内容质量。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各培养目标的标准,规划好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探索更科学的量化评价方式。同时,教师要明晰作业、试题、课堂随机问答等不同评价载体的区别,根据学习的内容选取契合的评价形式。例如,在教授七年级“地球和地图”章节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上,因此在教学评价时也应该以地图为载体去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获得学生运用地理工具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水平,从而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双减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