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灾害教育课程要求与实践研究

2022-10-14 09:14孙宏博段玉山
地理教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教科书

孙宏博 段玉山 杨 昕

(1.华东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上海 200062; 2.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一、引言

灾害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防灾减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1]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2]获取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行动领域被视为预防灾害和减少其影响的有效途径。[3]因此,灾害教育承担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培养公民灾害意识、防灾减灾素养的重任。[4]

世界各国经济水平、政治体制、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等情况各异,灾害教育各具特色。日本注重开展灾害情感教育,培育灾害文化,举行最频繁、参与面最广的模拟灾害演习,并从学校灾害教育走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灾害教育。印度有针对性地面向实践者进行灾害风险教育,紧密结合知识与实践,根据灾害应对经验构建风险教育的知识库。[5]美国、墨西哥等从国家层面规定学校应设置专门的灾害教育课程,并编制相关的教材,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法国、德国、伊朗等将灾害教育的课程内容整合并融于地理、历史、地球科学、社会等学科之中。[6]这些国家都取得了明显的灾害教育效果,充分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教育战略选择差异和灾害教育的重要意义,也为我国深入开展灾害教育提供国际借鉴。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率高、分布地域广、危害严重。据应急管理部官方统计,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台风、地震、地质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和海洋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7]1989年至2018年间,自然灾害导致我国约20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估值达11万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受自然灾害影响,我国平均每年每百万人口的死亡人数为5人,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25%。[8]面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如何减少灾害的发生、有效防范灾害已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和教育的重要命题。[9]因此,研究我国灾害教育课程要求与实践情况,对我国更好地实施灾害教育,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二、国家课程中的灾害教育

1.内容设置

教育家泰勒指出在编制任何课程与教学计划时都必须考量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10]据此,课程应围绕经验的选择、组织、实施而开展。为达成灾害教育目标,在推进中小学灾害教育时不仅要组织灾害发生原理和危害等理论知识,还应致力于将日常生活防灾、培养自救互救的意识与理念渗透在课程之中。

我国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开始大力推进中小学校灾害教育,逐步构建灾害教育体系,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均设置灾害教育课程,根据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组织灾害教育课程内容(见表1),以课程整合的方式将灾害教育内容融入科学和地理课程中。

表1 我国灾害教育课程内容设置

灾害教育课程内容重点聚焦两个维度。一是灾害知识与防灾技能。地震发生的机制、泥石流成因、洪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等基本灾害知识,判断滑坡爆发前的征兆、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等防灾技能,为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灾害、增强防灾能力、健全价值观的知识基础。二是灾害文化与价值观念。这部分是隐性课程内容,属于精神层面,集中体现在通过灾害教育,学生能养成对生命的敬畏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防灾减灾意识和互助互救的精神,学会与自然共生。

2.课程要求

灾害教育以防灾减灾为目的,培养公民灾害意识和防灾素养。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防灾、减灾与救灾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科学看待灾害的发生,正确地进行相应的防灾、减灾与救灾活动,进而培育全民安全文化。[11]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灾害教育对象为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在此阶段的灾害教育中,课程重点引导学生观看台风、洪涝、干旱、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简单了解防灾措施。[12]

初中地理课程中的灾害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描述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为防治自然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学校开展防灾避险紧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掌握一定的安全防护技能。[13]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灾害教育要求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危害,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创设自然灾害的体验性情境,引导学生综合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与特征,帮助学生理解预防灾害和自救、互救措施的重要性;创设自然灾害危害的模拟性情境,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灾害观与减灾意识,探究针对某一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14]

从纵向上来看,灾害教育内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具体的知识组织顺序。自小学、初中至高中阶段,灾害课程内容由易到难、空间视野由小到大、思考问题由浅入深、防灾技能由低到高,呈现出灾害教育层次递进的课程要求。从横向上构建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素养之间的联系,满足融会贯通的课程要求。灾害教育课程以灾害知识为载体,注重提升学生的防灾减灾素养,渗透生命安全观和科学灾害观。灾害教育不只关注知识,还注重能力与价值观的生成,体现了知、行、意、情融会贯通的教育要义。

三、地理教科书中灾害教育的体现

教科书具有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功能,是承载课程内容、促进学习者建构知识结构、发展智能与素养的关键载体。教科书所组织的灾害教育内容是落实灾害教育目标的核心要素。以2020年版上海版高中教科书必修《地理一》为例,分析其所组织的灾害教育内容和特点,以探求地理教科书灾害教育的编排逻辑和教育意义。

1.教科书中灾害教育的主题和目标

教科书根据我国灾害发生特点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灾害教育的要求、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等组织和编排灾害教育内容(见表2)。其内容基本覆盖我国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充分体现教科书立足国情和学生主体的编制理念。

表2 上海版高中必修《地理1》教科书中灾害教育的主题和目标

教科书通过阐述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危害、时空分布特征和防治措施等内容,传递系统而普适的灾害知识,深化学生灾害认知;通过提供实际灾害案例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获取灾害信息和论证灾害问题的能力,增强防灾的自觉性与行动力;[15]以信息技术展现灾害情境,例如虚拟现实技术、遥感影像图、示意图、对比图等,直观地表现自然灾害的场景及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举措,为学生观察、探究和预测灾害问题提供真实的区域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灾害观。

2.教科书中灾害教育的特点

(1)知识为基,建构灾害认知框架

灾害知识是建立灾害概念、灾害思维和灾害观念的基础,是学生形成防灾技能和素养的必备条件,以知识的系统建构推动认知和思维向的纵深发展。教科书中灾害教育以“灾害概念—灾害成因—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灾害影响—防灾减灾措施”为组织结构,设计课文系统、图像系统、活动系统和助读系统等多栏目呈现方式,符合灾害科学的基本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并建构认知框架。

例如,教科书以课文系统解释台风的概念,并以“图2-29 台风结构示意图”辅助学生理解台风的结构;以课文系统和活动系统阐述台风的影响,其中活动系统呈现了2013年台风“海燕”登陆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等地的文字材料和其登陆前后的遥感影像对照图,同时以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台风的影响。教科书综合运用文字、图像、活动和信息技术,系统地阐述了台风灾害的概念、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和防治措施,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科书表层系统和科学有效的教科书深层系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于其系统掌握和理解台风灾害知识。

(2)素养导向,推动防灾能力发展

地理教科书立足核心素养,串联灾害知识,组织探究活动和思考问题,助力学生发展防灾救灾的关键能力[16]。教科书中灾害教育设置的活动系统,具体表现为阅读、思考、探究、活动、主题练习等。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在解决具体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灾害知识,外化应对自然灾害的行为,培养防灾实践能力和素养。例如,“通过在线灾害数据库获取地震信息”活动,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信息搜索工具,筛选全球最近7天和1960年以来的地震发生情况和学生家乡附近10年内发生的地震,将其标注在地图上,根据所查询信息概括全球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活动要求学生探究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地震的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思考灾害发生的时空联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教科书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关注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践行日常生活防灾文化理念。[17]通过地理实践,灾害知识会突破头脑认知的限制,融入学生生活实践中体验到的真实感与生活感,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本理念。例如,“校园排水状况调查”活动,以“了解校园内的排水状况,排查大雨后校园的积水区域,对可能存在的校园排水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为目的,组织学生开展“提出问题—实地调查—数据采集—分析论证—解决问题”的进阶式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研究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该活动在引导学生分析身边洪涝事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与其所发生和应用情境之间的自然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环境辩证和谐的关系。

(3)应用信息技术,具身感知灾害情境

信息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因素,也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深刻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18]加强课堂教学和灾害情境的联系。教科书使用信息技术展现灾害情境,直观地展现自然灾害场景,为学生观察、探究和预测灾害问题提供真实的区域环境。

从地理学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教科书提供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中央气象台台风网在线数据库等地理工具(见表3),每个灾害教育主题平均应用2~4次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应用频率最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其在灾害预测预报、数据分析和抗震救灾中的应用,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探索问题、积极寻求有效解决方法的科学家精神。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感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建议师生使用VR设备观看地震灾害仿真视频,具身感受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场景。该活动增强学生理解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和研究自然灾害提供的技术条件,学习如何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增强防灾行动力。

表3 上海版高中必修《地理一》教科书中的灾害教育应用信息技术统计表

四、灾害教育实践

1.宣传灾害科普知识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指出,“十三五”时期,政府部门、社会力量、新闻媒体和学校等大力加强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推动全社会树立“减轻灾害风险就是发展、减少灾害损失也是增长”的理念,营造防灾减灾的良好文化氛围。[19]教育部门编制《气象防灾避险指南》《应对地震灾害自救自护常识》等防灾手册,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20]自2009年起,我国设立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每年针对不同的防灾减灾主题,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消防、卫生、气象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开设灾害专题讲座;[21]将灾难的发生实况制成展板或影片,配以介绍灾害发生原因、影响和自救互救方法的资料,向学生巡回展示,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提高其对灾难的警惕性;开展灾害知识竞赛,通过回答问题或实际操作判断学生灾害知识或防灾技能的掌握程度。[22]

2.开展灾害逃生模拟演练

防备和应对灾害的方法与技能,只有在反复的实践操作中才能熟悉和掌握。[23]学校应有针对性地举行灾害应急演练,例如,开展地震疏散演练,训练学生在灾难中的求生意志和自救、互救技能;进行防汛应急演练和溺水急救演练,让学生在实践演练中掌握求生器具的使用,熟练救助工具的操作,牢记防灾操作步骤。

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针对灾害的突发性和不可控性,灾害逃生体验和演练,能够培养学生以防不测的危机意识,做到有备无患。针对灾害可减轻性的特点,灾害逃生模拟演练能够帮助学生在灾害发生时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

3.实施防灾主题研学旅行

普雷扎和康斯坦丁尼指出,人们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使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人们在应对灾难时更加自信,更能发挥自我作用。[24]灾害遗址、防灾纪念馆和博物馆等灾害教育基地是以开展传播和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相关科学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能等公益活动为目的的社会场所。当前,我国各地正积极创建灾害教育基地,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开展灾害教育实践,成为推动防灾工作和中小学生灾害研学旅行的重要阵地。[25]

灾害教育基地作为灾害文化物化的汇集地和精神性的集聚地,把灾害真实场景再现给学生,承载着具有思想价值的灾害文化。[26]

五、结论

地理教科书所组织的灾害教育内容是落实灾害教育目标的核心要素。高中地理教科书传递系统而普适的灾害知识,发展学生获取灾害信息和论证灾害问题的能力,增强防灾减灾的自觉性。教科书中灾害教育主要呈现的特点为:以知识为基,建构灾害认知框架;以素养为导向,推动学生能力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具身感知灾害情境。灾害教育内容编排逻辑合理,应用科学技术前沿,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体验式活动,以“是何—为何—做何”逐步丰富学生的灾害认知体系,树立辩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灾害教育实践是提升学生防灾减灾行动力的关键途径。学校通过防灾手册、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灾害影片等途径宣传灾害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灾害应急模拟演练,训练灾害逃生意志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在灾害遗址、防灾纪念馆和博物馆等场所实施防灾主题研学旅行活动,增强学生灾害体验的真实感和灾害文化自觉。灾害教育不仅是关于灾害的教育,获得和掌握防灾减灾技能的教育,更是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教科书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藏起来的教科书
“安全”开会
防灾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