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生物制品学”教学改革探索
——以黄山学院为例

2022-10-13 11:29吕彩云江昌龙王德青李晓毓
科教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思政考核

吕彩云,江昌龙,王德青,李晓毓,于 超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安徽 黄山 245041)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做了深入思考,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载体,可以将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方面,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1 生物制品学课程目标定位及思政建设必要性

生物制品学是伴随现代生物技术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为顺应时代要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我校针对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生物制品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重点学习疫苗这类制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各个生产环节,从传统疫苗到新型疫苗发展变化,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先辈发明人痘预防天花为世界疫苗的诞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继承创新,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由此可见,生物制品学课程内容包含很好的思政元素,在生物制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很有必要。

但作为专业限选课,学生从心理上重视程度不够。首先,传统的教育培养体系更多注重了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其次,内容过于繁杂,教学方式太过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因此,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将思政元素融于课堂教学过程中,除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积极推进思政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课堂除了学知识外,还具有育人的功能。该课题就生物制品学课程思政建设做一探讨,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基于思政课程建设积极探索生物制品学教学改革策略。

2 以专业内容为载体,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案例

根据生物制品学课程的教学內容和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发思政教学案例,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如表1 所示,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知识点,利用丰富的案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育人教育从而达到素质目标。

表1 数据挖掘课程思政融合点一览表

3 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很好地结合了思政教育。

3.1 案例教学法[6-7]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教学引导,有利于激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带问题自主学习,还可以在案例中自然地导入思政元素。比如讲授基因工程疫苗知识点时,以2013 年乙肝疫苗事件为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就此事件做分析讨论,主要是进一步带动学生思考疫苗研发过程中如何确保产品质量。以这个问题为出发点,引领学生认识到疫苗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同时,以此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在对待科学研究时,一定要具有严谨求实的态度,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通过教学方法改进,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很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也培养学生的动脑创新能力,从而将思政教育和专业内容有机融合为一体。

3.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比如在学习各类细菌性疫苗知识点时,教师结合教材大纲,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将学生分组,由组长安排组织实施,负责从选题、文献检索、综述撰写以及PPT制作,最后由每组以PPT方式陈述对细菌性疫苗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问题看法。在每组汇报时引出一个话题,带动全班同学思考并讨论细菌性传染病流行现状,细菌性疫苗研发存在的瓶颈,今后研究方向等等。通过每组汇报不同的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更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关注国家社会大事的素养。当然通过团体协作完成任务,更多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感受集体荣誉感。

3.3 基于“学习通”线上平台,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始终坚持“育德”和“育智”并进,从生物制品行业大背景下,深入挖掘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行业规范、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借助于网络平台建构课程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等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章节课件、图像、视频、动画、音频等各类教学资源中,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文献查阅、课中听讲、小组讨论、实践操作、课后巩固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将其中的思政元素入脑入心,从而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中。

3.4 实践实训也是不容忽视的思政课堂阵地之一

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生物制品学实习课程,通过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让学生了解产品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主要生产工艺以及质检等流程,让学生体会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创业人员所具有的匠人精神。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企业共赢的途径,在合作过程中实现生产过程与思政教育过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在实践实训过程中,采取分组协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之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校通过多途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多维度保障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4 实施多元化、全程化、多样化的量化考核评价机制与课程思政融合

考核机制与教学体系改革相吻合,教师通过制订合理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思政课程建设,从而达到考核方式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4.1 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考核方式,教师单方面做出评价,不够客观,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让学生学会和同学合作,分享和交流意见,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点,取长补短。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和企业互动,可以考量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否谦虚好学,尊重企业文化,尊重师长等。因此,对学生评价不仅由教师单方面评价决定,可以更多地让其他学生和企业参与,从而更加客观,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

4.2 评价考核全程化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从考勤、教学资源浏览情况、在线测验、平台讨论情况等平时表现进行线上自动全过程考核外,也可以通过随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线下全过程考核,结合期中、期末考核,形成线上+线下+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全程化考核模式。通过全程化考核有助于了解学生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学习成效,也拓宽了课程考核的广度和深度。

4.3 评价形式多样化

采取不同教学形式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也要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将不同形式拓展学习成果通过课程平台自动生成、课堂互动、小论文、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

通过考核方式改革,目的不仅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程度的考核,还有助于了解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大胆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以及品行素养等方面的情况。

5 结语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课程蕴含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将理论课和实践实训课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载体,使整个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思政考核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
生物制品企业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浅析
我院综合医疗药房西药贮藏现状总结分析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