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AECOPD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10-09 08:16:14陈翠霞李国民陈树财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7期
关键词:甘汤麻杏石炎性

陈翠霞,李国民,陈树财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海分院内科,广东 江门 529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气流受限。COPD 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COPD 的加重阶段,主要表现为气道结构改变和慢性炎症[1]。AECOPD 患者可出现较为严重的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并发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2]。目前西医对此病患者主要是进行止咳、抗感染、平喘等治疗,目的是减轻其临床症状,使其病情处于稳定期,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3]。AECOPD 属于中医学中“肺胀”“喘证”“哮证”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肺脏反复及长期受到邪气入侵,致使肺失宣降,痰热阻肺,痰浊内蕴。中医主张以宣肺平喘、清热祛痰为主要原则治疗此病。研究指出,麻杏石甘汤具有清肺平喘、凉血解毒的功效,在AECOPD 的治疗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4]。本文主要是探讨用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AECOPD 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AECOPD 患者68 例为研究对象,其入组时间为2020 年7 月至2021 年12 月。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AECOPD 的诊断标准;年龄为40 ~85 岁;入院时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 ;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了书面协议。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结核病、免疫缺陷病或真菌感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意识障碍、休克)或需要行机械通气;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自行中断治疗,不能保证研究的连续性,或随访脱落。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4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各有17 例,其年龄为42 ~74 岁,平均年龄为(60.38±3.35)岁。在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16 例、18 例,其年龄为43 ~75 岁,平均年龄为(61.23±3.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实施。

1.2 方法

用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1)持续对患者进行低流量吸氧。2)常规为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如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3)用茶碱类药物等支气管扩张剂对患者进行扩张支气管治疗。4)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5)对患者进行支持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在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麻杏石甘汤的组方是:麻黄15g、石膏30g、苦杏仁10g、桔梗15g、黄芩10g、川贝母10g、枇杷叶15g、甘草6g。由本院煎药室制备,每天服1 剂,分2 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其检测方法是:于清晨抽取患者的空腹上肢静脉血10mL,经离心处理后分离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PCT、Hs-CRP、IL-6 的水平。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1、FEV1/FVC,采用肺功能测试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喘息、咳嗽、胸闷气短、咳痰、哮鸣音5 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各症状和体征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 分、1 分、2 分、3 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患者的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无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肺部啰音完全消失,其血清学指标及胸部影像学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有所减轻,肺部啰音减弱,其血清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或存在轻度异常,影像学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其血清学指标及胸部影像学指标无改善或进展[5]。(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 表示,分别用t、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CT、hs-CRP、IL-6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CT、hs-CRP、IL-6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血清PCT(ng/mL) 血清hs-CRP(mg/mL) 血清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4) 3.56±0.53 1.59±0.22 30.24±2.63 10.23±2.04 27.53±4.03 12.34±2.02对照组(n=34) 3.48±0.46 2.47±0.32 30.42±2.52 19.45±2.15 27.45±4.12 20.35±3.14 t 值 0.886 11.252 3.652 20.352 8.653 18.452 P 值 0.652 <0.001 0.574 <0.001 0.687 <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FVC(L) FEV1(L)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4) 1.78±0.66 2.72±0.45 1.17±0.34 2.37±0.52 65.50±3.17 87.32±3.14对照组(n=34) 1.82±0.64 2.25±0.52 1.20±0.43 1.85±0.45 66.01±3.14 81.65±3.08 t 值 0.452 12.252 0.856 5.063 0.666 7.517 P 值 0.653 <0.001 0.304 <0.001 0.507 <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喘息评分、咳嗽评分、胸闷气短评分、咳痰评分、肺部啰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喘息评分 咳嗽评分 胸闷气短评分 咳痰评分 肺部啰音评分观察组(n=34) 1.22±0.85 1.34±0.35 0.42±0.22 0.62±0.33 0.28±0.13对照组(n=34) 1.79±0.12 1.86±0.72 1.82±1.12 1.36±0.71 0.75±0.55 t 值 2.425 2.125 14.076 6.253 4.986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COPD 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进展缓慢、治愈困难、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认为COPD 的发生受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个体因素包括气道高反应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6]。老年人是COPD 的主要发病人群。AECOPD 是COPD 的急性发作阶段,其危险性较高[7]。AECOPD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咳痰、喘息等,一些病情严重者还会继发下呼吸道感染或高碳酸血症,从而导致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若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呼吸衰竭[8]。西医认为AECOPD 的发病机制是肺组织内出现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导致中性粒细胞活化、氧化物含量升高,对肺部的正常组织和结构造成破坏。目前西医对此病患者主要是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扩张支气管、止咳平喘等治疗[9]。从中医的角度来看,AECOPD 的病因主要是感受寒邪,寒邪化热,留存于体内,寒邪外束在表,从而导致肺热无法向外散发,引起肺气上逆,使肺失宣降,痰热阻肺,痰浊内蕴[10]。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被广泛用于肺热咳喘病症的治疗中。方中麻黄可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石膏可清肺凉胃、镇静止渴、消炎,苦杏仁可止咳化痰、平喘,桔梗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川贝母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枇杷叶可清肺止咳,甘草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宣肺平喘、清热祛痰之功。在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与石膏联用,但石膏的用量明显大于麻黄,石膏的药性以辛凉为主,对麻黄的辛温发散能够起到压制作用,使麻黄清肺热的功效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AECOPD 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猜你喜欢
甘汤麻杏石炎性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基层中医药(2022年6期)2022-10-24 01:37:30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痰热体质过敏性咳嗽体会
丹栀射郁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乳蛾伴发热验案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医学前沿(2021年18期)2021-04-14 02:53:06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4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