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教育营地”与英语的“organized camp”基本对应。后者指承载有组织教育活动的机构性营地,多以自然环境中的户外集体生活作为体验学习场景[1]5,是一种跨越规划、建筑、景观、设施界限的教育场所。我国营地规范有“青少年营地”的定义,指以在自然界活动为主体,主要为培养青少年参与团队休闲活动的兴趣和技能,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相应服务设施的场所[2],以区别于以旅游度假为主要活动的营地。教育营地与教育理念及运营模式紧密关联,与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深度结合,对比校园等通常位于城市的教育场所,具有土地利用弹性化,建造介入轻量化,空间界定事件化等特征。
北美是教育营地重要的发源地,经历一百多年的连续发展,其实践与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体系较为清晰,成为具有一定原型意味的代表性样本[3]。国际上其他地区的教育营地多从北美传入,结合各地自然及社会环境展开本土化发展。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需求与国家政策推动教育营地建设实践蓬勃发展,学术研究也随之兴起。我国自然社会环境与营地管理体制具有自身特点,与之相关的教育学、体育学、旅游学等关联学科的研究,对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建筑规划景观学科的设计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仍缺乏对教育营地类型的系统化研究,亦尚未形成引导教育营地本土化发展的框架性理论。
本文先对国际研究脉络进行分析梳理,为对国内研究的分析评述提供鉴照。在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回顾中,将研究范围适度拓展至关联学科具有代表性、先导性的研究成果,构建在我国社会环境下建筑学相关研究的跨学科背景,再结合国际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关注议题,把握我国教育营地设计实践及设计研究的发展走向并对其分线研究进行评述。最后提出后续研究走向系统整合的路径与潜在研究方向,并探讨其场所精神与类型特征对当代教育空间建构与建筑设计的启示。
在研究开展之初,本文回顾及梳理国际教育营地研究发展脉络与最新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研究在概念厘清、分类依据、阶段定位、发展方向等方面提供参照。建筑设计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加之教育营地设计研究广泛与教育、人文、社会、环境等领域紧密结合,这导致研究成果分布较分散,部分有价值的文献未能被科学数据库所涵盖。因而本文采用科学数据库检索与人工补充筛选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研究覆盖度,呈现较完整的研究图景。检索数据来源于SCOPUS、EBOCE、PQTD数据库,采用TITLE-ABS-KEY=(camp)AND(organized OR education OR study OR youth OR child OR summer OR winter OR pioneer)AND(architecture OR planning OR landscape OR space OR place OR facility)AND NOT(refugee OR military OR auto OR concentration),设定文献类型为书籍、期刊、综述、会议论文与学位论文,排除医学等不相干学科。人工补充整理学科相关专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图书馆(RIBA Library)的相关期刊文献。经筛选后获得有效文献366篇。
国内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时间截至2021年9月,文献类型为书籍、期刊、学位论文及会议论文。因研究对象存在多种表达如“研学营地”、“体育营地”、“户外营地”、“活动营地”、“实践营地”、“自然教育营地”等。为提高检索的全面性,通过“营地”与“空间”、“场所”、“规划”、“景观”、“环境”,和“教育”、“运营”等外延学科关键词交叉匹配搜索,筛除汽车营地、难民营地、工程营地等与的研究范围不符的,以及课程设计、政策公示、文学作品等无关文献,获取有效文献153篇。运用CiteSpace辅助分析研究的整体进展、趋势与热点演变,结合研究内容进行分类评述,比照国际研究脉络总结我国研究推进现状、特点与问题,探讨后续研究发展方向。
研究展示出营地与多样化的自然人文环境相结合,及与教育理念、运营方式、社会文化等相关联特征。文献分析呈现,北美文献与以北美教育营地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占比超过六成,研究成果较连续、深入及体系化,这与北美作为现代教育营地发源地和教育营地实践及研究最活跃地区的情况相吻合。国际上其他地区的营地实践与研究多因近代战争、社会或政治变迁的影响而呈现不连续及片段化的情况[4]。本文在总体梳理国际研究脉络过程中,重视北美代表性研究,亦对日、俄等地对我国具有借鉴价值的本土化研究给予关注。国际研究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图1、表1)。
表1 国际教育营地设计研究各阶段代表性专著
图1 国际教育营地设计研究发展及代表文献
营地教育被国际学界认为起源于北美,随着19世纪后期北美“回归自然”的社会潮流而兴起,用以回应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问题;20世纪初期,北美劳动法颁布与教育改革带来暑假的制度化,推动营地活动成为受制度保障的更广泛社会需求,机构营地成为承接营地活动的主流场所[5],营地活动开始在固定场地持续展开,对营地场所空间建设的研究也随之启动。20世纪的30年之前,初期研究多以机构内部出版物的形式呈现,内容主要围绕营地筹建及运营,其中包含营地选址条件、布局形式、主要建筑及设施等与建筑学相关知识[6-8]。此类研究成果多基于机构或个人的营地筹建实践的经验转化,初步揭示了营地场所空间原型的共性,为设计研究的发展奠下基础。
20世纪30年代,持续扩大的社会需求推动营地设计走向专业化,美、加、法、澳等国家层面的营地协会相继成立并开始制定并完善相关规范标准[4],教育机构开始发行营地规划设计主题的出版物[8-10],建筑学科相关研究文献发表数量明显增加。在美国,此过程受到国家森林公园服务设施扩建计划的推动。1938年,美国国家公园局出版《Park and Recreation Structures》,总结了教育营地的主要建筑设施空间形态以及与森林公园环境相适应的布局模式[11]。1939年英国期刊Architects' Journal刊登营地设计特辑“On camps”[12],营地在建筑学科作为一个课题而受到关注,研究走向科学化。20世纪50年代,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教育营地的设计研究关注新材料与工业化建造体系的应用[13]。
20世纪60至70年代,国际社会上一系列反战、民权与环保运动推动教育营地发展关注特殊群体需求与自然环境保护诉求[1]16。相关实践及研究亦主要着眼于多元发展与自然生态主题两个方向。多元发展指围绕服务群体细分与运营模式更新而推进,如一些期刊论文结合设计实践探讨残障青少年营地、儿童疗愈营地、日营等在空间配置、设施选型、氛围营造等方面与传统教育营地的异同[14,15]。环境主题启动于对森林公园营地规划设计的回顾,研究指出自然环境资源保护与活动设施建设介入之间的矛盾是营地设计面对的重要环境问题。面对此问题,研究主要从两条路径展开。一方面是倡导以“自然主义”的设计方法让建筑设施自然融入自然环境,同时注重营地相关文化元素的有机导入以构建人文自然景观[16,17]。另一方面则向管控营地生态环境影响的规划体系建构的方向延伸:基于森林公园的生态影响调研,指出营地是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之一,应建构系统性的规划框架以有效控制环境影响[18,19]。此研究方向在21世纪后在与生态规划、火灾风险控制等细化议题相结合,并导出营地建设应对特殊环境的适应性策略[20,21]。随研究深化,国际上一些学者开始基于新近设计实践探讨营地的场所精神,并与文化认知与环境意识的塑造相关联[22,23]。
21世纪以来,信息化媒体化网络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体验方式,教育营地因其有别于城市建筑的非永久、轻建构的介入方式与开放性、事件性的场所精神,被一些学者所关注,开启了理论化的研究倾向。21世纪首个10年,相关研究从建筑历史、建筑理论、规划设计等角度重新审视教育营地的内涵并探讨其场所空间的类型特征:阿比盖尔·范·斯莱克(Abigail Ayres Van Slyck)把教育营地诠释为一种处于自然景观、人类建造与社会活动的交汇点上的非传统建筑类型,并以 “人工荒野”来描述其场所精神[24];格雷戈里.科普兰(Gregory A. Copeland)提出营地的迭代发展模型,指出其与外部环境动态适配的特征[25];海利(Charlie Hailey)等学者的研究认为营地场所空间营造与场地、时间、事件紧密关联的特性对当代建筑环境具有启发[26-28]。
近十年来,教育营地空间场所建构与场地自然人文环境的交互关系成为国际范围内设计实践与研究的探索方向,成果多为期刊与学位论文。研究提倡设计通过空间场所建构与在地自然环境、人文脉络的深度关联营造特色体验[29,30];认为营地对自然土地的轻度干预及弹性介入,有利于其规划设计与土地功能转化、景观整合和资源保护性利用等相结合[31,32]。后来研究延伸至城市空间,认为营地空间组织、材料选择、氛围营造应与社会活动、社区组织、情感共鸣建立相互促进关系,教育营地作为人与环境持续互惠活动的载体,可成为新型城市景观并推动社区更新[33,34]。
文献展示的教育营地在东亚与苏俄的衍变发展值得关注。在以农耕文明为基底、具有原住民社会特征的东亚,营地设计实践及研究较多与农业景观、乡村社区联系,如日本学者转化北美模式,提出以教育营地为平台传承民族文化及传统生活、促进社区交流的策略,并在筹建运营上引导社区共建共享[35,36]。俄罗斯的国家级教育营地集中于气候较温和的黑海沿岸,并适应其教育体系与集体主义氛围而向集群化发展,展示了在地自然体验与规模接待能力的一种结合方式[37,38]。 总体而言,国际教育营地起步较早、发展时间较长,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丰富,构建起比较系统化的类型知识体系。与国际教育营地先发达地区相比,中国自然社会环境及教育理念具有自身特点,国际经验与体系不能简单复制,但其类型知识、衍变规律、发展趋势,对我国教育营地的本土化实践及研究具有值得重视的参考借鉴价值。
3.1.1 发表时间分布
获取的有效文献最早发表于1992年,是张延寿等在建筑学报上发表的《全国青少年青岛活动营地接待楼》[39]。根据近30年的文献发表时间分布特征(图2),我国教育营地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2 国内研究文献发表时间分布与实践发展
起步阶段(1992~2009年)。20世纪末,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应试教育局限的展露,素质教育被推广,关注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与校外教育的作用。21世纪初,教育营地建设实践在国家倡导下开始兴起,推动设计研究的早期起步。此阶段发表论文数不足10篇,除吴楚才初步探讨野营区的开发前景[40],其余均为对分散实例的介绍。
成长阶段(2010年~2015年),随着各类青少年发展政策在体育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相继落地,教育营地建设实践迅速发展。研究主要围绕国际营地教育理念与建营经验的引入与结合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而展开。此6年间发表论文39篇,年均发表量大幅增长,选题于营地教育及营地规划设计的学位论文增加, 2015年首部相关国家标准发布[2]。
发展阶段(2016年~2021年),2016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提倡研学旅行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推动研学营地建设与体教融合发展,营地作为教育场所的定位和观念逐步明晰。随着国土城乡空间进入新的协同发展阶段,乡村环境成为我国教育营地设计实践和研究开展的重要新场景。设计研究总体呈现结合建营场景、多条分线并进的状态。最近6年间发表的论文104篇,近3倍于上一阶段,2018年第一部相关书籍《营地建设与管理》出版[41]。
3.1.2 研究热点及演进
通过关键词频次与中心度排序,关键词共现图谱结构,以及关键词突现时序考察研究热点及其演进方向:
(1)关键词“营地教育”、“青少年”、“自然教育”、“儿童”的中心度均超过0.1,前二者在词频上占首二位,体现教育营地主要服务于青少年和儿童、场所空间设计与教育模式紧密关联的特征;“森林公园”、“乡村振兴”位于词频与中心度排序前列,展示与森林公园规划、乡村振兴结合的研究热点(表2)。
表2 关键词中心度与词频排序表
(2)关键词共现图谱围绕“营地教育”、“青少年”、“乡村振兴”、“研学实践”、“森林公园”等关键词形成一定的集中度,在“体验中心”、“东方绿舟”、“露营地”三个外延节点有早期探索,其他关键词涵盖内容广泛且分布较平均,展示出多元化但系统整合度尚待提升的研究现状(图3)。
图3 文献关键词共现图(1992~2021)
(3)结合文献的发表时间分布,第一阶段研究文献较少,关键词相对分散;第二阶段“体验中心”、“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成为较高强度的突现词,后两者在研究中受关注的状态延续至今,体现设计研究在与森林公园规划结合方向的持续探索;第三阶段 “营地教育”、“研学实践”、“乡村振兴”成为高强度突现词,展示出设计研究结合研学活动、关联乡村环境的新趋势(图4)。
图4 文献关键词突现图(1992~2021)
在文献回顾中,根据文献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结合发表数量与热点趋势分析,梳理国内分线研究特征如下:(1)关联学科为建筑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先导性背景;(2)基于实践的设计研究占比较高,反映了营地建设的蓬勃发展;(3)与国土资源利用及城乡发展相结合的趋势明显,如早期研究即开始结合森林公园规划并不断深化,以及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的乡村振兴结合研究;(4)城市营地、适应特殊环境、相关环保技术等国际研究已经展开的主题有少量的起步研究。下文结合代表性文献,分析各分线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3.2.1 关联学科为设计研究提供的研究背景
教育学、体育学、旅游学等关联学科对教育营地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两个议题:国际营地教育与营地运营的经验引入、国内营地教育与营地筹建运营的现状及提升。
前者早期多从北美营地教育切入,梳理其概念含义、教育理念、发展经验,总结其关注自然教育、社会性集体生活体验、培养男子气概、应对现代城市病等特点,指出其是发达国家地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2];分析营地组织体系及运作模式,归纳其多元发展、共治共建、市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经验[43]。对北美原型在英、俄、法、日等地区的衍变研究,进一步比较在与不同自然社会环境结合时,其教育理念、运营模式、课程体系、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化发展状态,其中同处东亚农耕文明圈的日本营地教育围绕本地自然风土观的本土化现象值得留意[44,45]。
后者的展开面较广。龚志恺、张玉玲借助文献综述研究,归纳我国营地教育的发展阶段,指出当前研究较多集中于现状调研,而教育体系与建设标准尚待建立的状态[46]。部分研究关注我国营地教育发展及营地筹建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主题细分根据学科视角与地区发展而展开[47,48];相关法律保障与行业标准的建立亦有探索[49,50]。近5年来,在政策鼓励与实践需求的推动下,部分研究从产业融合角度切入,探索营地与其他教育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业、农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指出其在拓展教育场景、盘活土地资源、助力经济发展、发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自身作用[51-53]。 总体而言,关联学科研究开始较早,对国际营地教育体系的研究有一定深度,对国内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有所总结,对本土化发展思路展开了探索。这些先导性研究可以为建筑学科研究提供借鉴,并可能为交叉学科研究提供启发。
3.2.2 基于实践的设计研究
2010年以来,我国教育营地建设量快速增长[41],围绕项目的设计实践研究成为教育营地研究的早期推动力。实例研究对象以国内设计实践为主,亦包括部分国际特色案例;在地域上分布于自然森林公园、乡村社区与城市绿地中,其中森林公园内的实例出现较早、占比较高,乡村与城市营地实践出现较晚,有意识回应相关发展政策与多元化教育需求。研究重点早期聚焦建筑设计,后逐步拓展至跨越规划建筑景观的营区整体设计,反映出对场所类型的理解在加深。新近实例研究多关注到营地场所空间与所处环境的紧密关联,环境融合、空间开放、体验营造、在地建造是诸多实例研究的共同议题。
研究认为:在森林公园等自然环境中,教育营地的空间建构应与自然要素及历史遗存积极对话,人工构筑物应以恰当方式介入场地环境,营造舒适度合宜的场所空间,强化自然体验,唤醒场地记忆[54-57];在乡村社区中,设计应关注教育营地与乡村社区的相互赋能,通过设置营地社区共享交互空间、运用适宜建造体系、创新乡土材料运用、引导村民社区共建等方式,为城乡参与者营造各自别开生面的乡土新体验[58,59];在城市环境中,紧凑场地和复杂现状是设计经常面临的主要制约,增强空间的多义性与开放性是高效组织营地活动功能、激发探索趣味与共享活力的有效方式[60,61]。
此类研究提供营地设计应对差异化需求与融入多样化环境的多种设计思路启发,后续研究有必要进一步追溯场所空间原型及其营建规律,以建立类型知识基础。
3.2.3 结合森林公园规划的设计研究
自然环境一直是教育营地的主要建营场景,我国早期的营地规划研究多与景区开发、生态旅游相关[62]。近年来,政策倡导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应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建立面向青少年的自然教育区域[63],教育营地规划及设计研究较多结合国土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在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地规划设计研究中,营地被认为是森林公园的主要功能组成部分,是自然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64]。发展模式上建议把营地建设融入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根据国家公园内自然地貌与人文地理的特征设置不同类型的教育营地,让营地教育活动成为推动旅游业与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动能[65]。规划结构上提倡营地依托慢行游径、自然教育径、国家公园道等主要景廊展开布局,以提高辨识度与资源利用效率[66,67]。
专门研究森林公园中的教育营地设计文献较少,多集中于风景园林专业。研究内容主要为森林公园中自然教育营地及研学营地的规划布局、景观设计与环境评价。研究者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指出森林公园发展应平衡好自然资源保护与建营开发利用二者的矛盾,提出以人为本、保护与开发结合、政府市场公众统一、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等有利于平衡矛盾、协同发展的设计建设原则[68]。从自然教育开展角度,建议营地规划设计围绕营员的自然教育需求展开,设施选择与自然教育开展形式相对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升自然感知与参与感[69,70]。
总体而言研究在营地建设与森林公园规划相互作用方面建立了一定的基础,提供了营地规划设计与自然资源保护、自然教育需求相结合的研究启发。但目前设计层面的研究深度及系统性不足,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场所空间建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3.2.4 结合乡村振兴的设计研究
乡村作为土地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具有人文意义的第二自然[71],是我国环境与文明的重要基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和学界共同关注乡村系统转型、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探索[72],同时教育亦更加重视乡土生活、传统文化、农耕技能的价值。二者结合的前景有力推动乡村环境中的教育营地发展,近年来成为一种显著的研究方向。
在乡村发展规划层面,教育营地可以作为新产业而引入,依托农田林木、乡村社区与地域特色生态文化资源,链接农业、林业、畜牧业、乡镇特色产业、旅游业等,构建“营地+”的发展模式;在乡村空间规划中,教育营地作为公共空间节点承载活动、引入事件、激发交流,助力乡村渐进式、可持续的良性发展[73,74]。
在场所空间设计层面,研究普遍关注到乡村人文自然环境作为营地教育场所的独特价值,从规划设计策略、地域性表达、促进城乡互动等方面探讨教育营地与乡村环境的结合。规划设计上认为营地的选址、功能配置应满足营地服务、农耕教育、产销结合需求,布局与空间组织应顺应环境、因地制宜,景观与设施应结合乡土元素与地域特征[75,76];地域文化表达上需延续本地文脉、聚落肌理与建筑风貌,关注历史建筑与传统材料的利用[77];在促进城乡互动方面,研究认为营地的空间建构目的除了营造特色乡土文化体验,更重要的是为本地居民与外来营员的交流提供更多空间,提高运营过程中的社区参与度[78,79]。
研究总体上展示了教育营地在我国本土化发展的一种方向及营地与环境互惠发展的潜力,但目前多落位于围绕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策略探讨,需进一步建构与乡村土地、资源、产业、社区生活系统性互动的设计框架与方法,以面对我国多样化、复杂化的乡村建营场景。
3.2.5 结合城市生态空间优化的设计研究
城市环境中的营地概念与成长、自然、社区、闲暇相关,提供了都市生活与自然体验便捷转换的场所,蕴含了自然体验、团队合作、冒险探索等教育理念[60]79,[80]。落位于城市中的教育营地设计实践已有开展,但设计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结合以公园绿地为主的城市生态空间优化展开。研究指出公园绿地规划设计过于关注生态指标与空间形态,对其自然教育功能未给予足够重视,存在空间场所多元性与人文性欠缺、经营效能不足等问题;提出依托公园绿地基础实施的营地建设模式,通过可控的建设投入,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与社会效益,改善营收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81,82]。城市工业遗产作为“第四自然”参与城市生态空间构成,在秦皇岛西港改造项目中,教育营地成为复合型城市公园的文化教育和公共活动节点[83]。相关理念在社区层面的延伸催生了社区营地的概念,用以探讨社区服务、交流与教育的空间整合设计[84]。
与城市生态空间结合的城市教育营地设计研究顺应我国当前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高质量发展方向,亦与国际研究体现出的营地多元化、社区化趋势相呼应。目前研究主要着眼于规划理念,具体设计策略方法仍需探索。
3.2.6 其他分线研究
在上述各研究分线以外,有少量研究论及对特殊环境的适应以及相关环保技术。比照国际发展脉络,当前我国教育营地处于普及阶段,全纳化与多元化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这意味设计研究需关注特殊群体普惠公平地参与到营地教育活动的需求与支撑,以及对生态敏感地区、特殊气候地质条件的适应性研究。当前国内未有对前者的专门性研究文献;对后者初探了营地对游憩环境的冲击指标与环境承载力评估,尚未提出应对生态敏感环境的规划设计方法[85]。此外,虽在设计实践中有可再生材料与自然光利用、建筑垃圾再利用、适变模块化建造等生态友好技术应用[86,87],但在环境承载调节、特殊资源利用等方面仍有探索空间。
在国内相关实践及研究情况与国际实践及研究发展脉络的对照中,可以看到我国的教育营地实践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但由于起步较晚,相关设计研究尚处于回应实践需求和分线推进的状态。在研究走向系统整合的方向上,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对国际上相对成熟的教育营地设计经验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以建构体系化的类型知识体系。在这方面,北美是营地教育的重要发源地,其教育营地实践发展历程较完整、研究成果较深入及体系化,可以成为系统研究教育营地类型发展的重要范本。而东亚、苏俄等地的营地研究可以提供营地类型与差异化自然社会环境结合的演变发展借鉴。
其二,对导引教育营地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框架性思考。在这方面,如何与广袤多样及带有人类文化意味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是教育营地研究的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议题。设计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可从营地与环境的既密切又弹性的动态灵敏共构关系入手,同时关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教育改革、城乡发展、社会文化的特点对规划设计的导向。
与此同时,分析分线研究进展,结合国际研究发展趋势与相关学科先导性研究方向,以下研究议题值得关注:
(1)教育营地规划设计与中国教育体系发展趋势的对接。中国学生基数大、应试竞争激烈,规划设计如何有机扩大接待规模、适应教学任务全面开展,如何利用多样化场景建构学习成长的真实情境、成为青少年学生接触自然、乡村、社会生活的窗口而非布景化的培训园区,有待进一步探讨。
(2)城市与半城市环境中的教育营地设计。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量向空间提优的转向阶段,教育营地设计如何适配城市空间中多元化、复合化、差异化生态空间,发挥其在绿地优化升级、边缘土地及碎片空间整合利用、社区活化更新等方面的作用,是教育营地与城市更新互惠发展的方向。
(3)面向特殊人群、适应特殊或极端环境的营地规划设计与技术保障。在走向全纳化与多元化的发展中,如何令有特殊需求的青少年能均等地拥有教育机会,如何在发展生态友好建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保障应对特殊自然人文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情境,是可供研究细化发展的方向。
(4)教育营地的场所精神与类型特征对当代教育空间建构与建筑设计的启示。土地利用弹性化,建造介入轻量化,空间界定事件化等类型特征,使营地类型蕴含人、环境、建造三者紧密的共构关系,在场所精神建构层面,带有一种先锋性和探索性,可以代表人类对持续变化中的环境的一种灵敏的建造应对。对教育营地的拓展思考可以为面对高速城市化、人工环境化及网络虚拟化压力,而又期待走向开放共享、边界消融、在地体验的当代教育空间场所营造[88]提供借鉴。甚至,营地化建构可以成为在当代复杂新环境[89]中探索人类活动、建造介入与在地环境灵敏结合的新方式[90]的一种思考载体。
图、表来源
文中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