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市是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区对乡村定点交易场所的一种称呼[1]。学者把传统乡村的墟市按照形式的不同分成3个类别:第一类别为“墟”,表示没有固定位置的商店店铺的定期市场。第二类别为“市”,主要是建有固定商店店铺,但是没有固定的时间。第三种称为“墟市”,是“市和墟共同兼顾”的聚集地场所,规模一般较大,商铺类别繁多,除了当地生产加工的农副产品,还包括外地城市生产的商品[2]。本文所探讨的则是第三种类别,墟市。
岭南地区的墟市发展自明开始有了明确的史料记录,民国初期新型交通铁路网络的出现促使了更为成熟发达的墟市网络的形成。与之同步深圳地区的墟市数量自明朝开始志书便有一定的数量和经营情况的记载,清中叶时期及民国初期又可见两次数量上的显著增长。墟市是历史上商业网络体系的基本载体,研究深圳地区的墟市体系层级以及空间结构特征则是其保护前提。历史上,深圳地区有较明显的地缘特征,并且作为民国时期珠三角经济网络中连接香港和广州经济贸易往来的中转站。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完善层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分析空间结构特征,完善深圳墟市体系的研究。
目前学界从区域角度和建筑学角度对岭南地区墟市展开了多尺度空间层面的研究,主要依靠的研究理论是以施坚雅为代表的市场体系理论,其理论确立了方法论的范式,多数市镇研究学者都深受其影响[3]。从施坚雅理论出发,多位学者对南顺桑园围、台山以及顺德进行了墟市体系的实证研究,对珠三角一些典型地区的宏观—墟市体系层级划分、中观—墟市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微观—墟市空间要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4-8]。
目前对于深圳市的墟市体系的研究仅有学位论文《深圳传统墟市建筑研究》,对深圳市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墟市进行梳理总结,对墟市体系进行层级划分,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现存墟市的单体建筑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5]。此研究已经做到了宏观层级划分与微观空间要素的分析,但是层级评价指标体系仍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并且可通过更详细的论证进行分析,同时可对中观层面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补充研究。
本文试图从以下两点完善并补充深圳墟市体系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形成更为全面的墟市体系研究框架。首先,补充墟市体系层级划分的相关证据,即增加商品流通路径评价指标来综合考虑墟市等级,并列出资料可寻的各个墟市商铺数量和商铺类型的情况,最后尝试结合ArcGis技术平台分析周边村落密度并对其进行可视化表达,量化分析周边村落数量这一指标。其次,基于层级划分的研究结果,探讨深圳墟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研究使用到的相关志书包含清·康熙《新安县志》、清·嘉庆《新安县志》、 1997 年版的《宝安县志》和《深圳地名志》,历史地图资料是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天主教和神甫来到香港传教的时候绘制的《新安县全图》,图内标注的墟市地理位置是墟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基础,其是深圳近代唯一使用现代测绘技术绘制的地图。
通过整理文本,统计得到墟市的数量信息如图1[9,10]。由图表可知,民国时期墟市数量达到46个。本文空间研究范围为现今深圳地区,包含了新安县、近代归属于东莞县和归善县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虽然在疆域和建制历史上有过多次改变,但整体上属于一个历史文化分区,为了更好进行研究说明,亦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本文根据施坚雅市场体系理论,在已有深圳墟市空间层级划分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完善其划分依据进行层级划分。首先,交通条件是墟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商品的流通方向以及墟市商铺数量和类型能够直接反映出墟市的等级,周边村落的密度能够佐证墟市服务人口的情况。因此,本文将依次从墟市交通区位、商品流通路径、商铺数量、商铺类型以及周边村落密度五个方面进行更详全的分析。
将近代墟市的交通区位以及商品流通路径进行归纳整理,从图2所示的交通地理位置来看,可将墟市分为靠广九铁路站点、临河流、临海湾、自然地理单元中心和村庄交界处五种类型;从商品流通路径来看,可将其分为流通至县外区域、流通至周边村落及村庄内部交易三种情况。
图2 深圳交通条件及墟市分布图
墟市规模是判断墟市等级的最为直观的评价指标,本文以商铺数量作为规模评判依据,商品种类多寡以及墟市功能混合程度也能反映墟市的交易规模与商业强度。深圳地区有11个墟市,有较为详细的墟市交易商品的种类构成及商铺数量,表1列出了各墟市规模和商品种类的情况,来探讨等级划分与墟市功能规模的关系。
从表1可以发现,深圳地区墟市的商铺数量以100间和50间为临界点,大于100间的墟市同时具备商品种类丰富、功能多样混合的特点,小于100间的墟市通常功能单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金融功能的存在可以印证墟市的规模等级较高并且向外辐射的能力越强而不仅局限于内部交易的:因为金融功能体现在当铺、钱庄等金融功能建筑,只有资金与人口联系较为密切的地区才会有类似的金融行业店铺,所以规模较小且等级较低的墟市不会具有此功能。反观功能单一仅售基础商品的墟市,出口贸易的可能性越低,形成内部自给自足的贸易形式的可能性越高。
表1 墟市功能与规模表
墟市作为传统村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服务的村落越密集说明可参与商业的人口规模数量多,可以作为墟市等级划分的重要依据[11]。为更直观地探讨墟市与周围村落分布的空间聚集特征,此处采用核密度分析方法1)反映区域内墟市周边村落的聚集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可将墟市分为周边村落密集度高、周边村落较密集和周边村落密集度低这三种类型。
图3 墟市服务村落密集程度图
由图可知,东部地区的村落密集程度最高,西中部较低。经交通条件、商品流通路径以及墟市规模与功能的综合分析后,认为村落密集程度对地区整体墟市等级的影响比重较交通地理条件更低,但仍适于辅助判断地区局部区域的墟市等级高低。
经过上述墟市层级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后,制作出了深圳墟市层级评价指标(表2),得出了深圳墟市的层级体系结果(图4、表3)。
表2 深圳墟市层级评价指标
表3 深圳墟市层级划分
图4 墟市体系空间分布
(1)中心墟市
中心墟市作为“中心—中间—基层墟市”三级墟市体系等级最高的墟市,其交通条件在体系中最为优越,表现为靠广九铁路站点或临河流海湾特别是码头处。例如深圳墟与平湖墟就紧靠铁路站点,特别是平湖墟,在民国时期因广九铁路设立平湖站而规模壮大汇集了许多人口与商家[12]。同时中心墟市有着与其他墟市明显不同的特点,即货物不仅服务周边区域且更多的流通至县外,是一种向外运营的模式。由于其商品向外运营的独特之处,墟市的店铺数量也因此都大于100间用以提供货物,且会建设当铺、银行等金融服务的建筑来保证资金和货物的正常流通。比如观澜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广州、香港及深圳的货物中转站,被称之为当时的“小香港”[13];沙井墟也由于其地理位置靠近东莞与深圳的河运要塞而作为两地的货物交易中心[14]。
(2)中间墟市
中间墟市与中心墟市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其主要承载的是周边区域的商业服务功能,交通地理位置较好且有能力支持中等规模的商品与人口流动,通常处于广九铁路站点附近、临近河流、海湾或位于自然地理单元中心位置。例如王母墟就位处大鹏片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当时大鹏和南澳的中心墟市,在整个新安县地区中作为墟市体系的中间墟市。中间墟市还具有功能混合但不具备金融服务功能的特点,并且为了村落分布与墟市服务范围的合理性,此类墟市的周边村落密度呈现出密集度高的特点。
(3)基层墟市
基层墟市在墟市体系金字塔的底端,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墟市,因为基层墟市与村庄联系最为密切,满足了每一个或两个村庄的商品交易需求。因此,此类墟市规模较小,表现为店铺数量在50间以下且商业性质单一。同时也由于其商业服务能力较弱,难以聚集较多的村落,所以周边村落密度密集度较低。
本节将在上节深圳墟市层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并以施坚雅3.4km步行原则2)为启示,使用最邻近点分析法3),结合不同等级墟市、全体墟市的平均最临近距离的数值结果(表4)进行综合考虑,将墟市腹地范围定为3.4~6.4km,进一步分析层级体系的空间分布关系与特征。
表4 各层级墟市最邻近统计表
为了探究墟市体系空间分布关系,本文对中间与中心墟市进行腹地(墟市服务)范围进行图示化表达[15],得到图5。总体上来看,深圳地区墟市体系形成了明显的组团结构,由西部墟市群、中部墟市群和东部墟市群三个墟市群共同组成。为了更细致的讨论深圳墟市体系空间特征,将分别对三个组团进行分析各自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形成原因。
图5 中心、中间和基层墟市腹地范围
为分别讨论各个组团墟市空间分布均匀程度,此处引入“匀度”的概念,使用最邻近点分析法分析各层级墟市匀度值(表5),能够准确和客观地反映区域内墟市空间格局[16]。墟市属于点状要素,结合最邻近点指数含义,当最邻近点指数<1时,墟市处于相对集聚分布,当最邻近点指数>1时,墟市处于相对均匀分布。
表5 各层级墟市最邻近统计表
4.1.1 西部“中心—基层”墟市体系
西部墟市群位处深圳与东莞的边境地带,内部结构形成了“中心—基层”的二级墟市体系。墟市群整体匀度值为0.71,属相对集聚分布,主要呈现出中心墟市沿茅洲河流域带状分布的特征。由于水运交通便捷顺畅,并且此片区域有多条跨境河道通过,所以沿河流容易形成向外且规模较大的墟市。从图6可看出,深圳西部紧挨东莞,东莞与新安多条河流如太平河道、茅洲河都最终汇集于珠江口处,说明两地河网联系密切通达性较强。据历史资料记载,沙井墟位处东莞达深圳水运必经之地,其西侧有水涌,直达虎门太平墟,而且沙井墟货物多运输至东莞,交易往来密切。运输的方便与跨境的交易促使发展出了多个中心墟市,即公明墟、黄松岗墟、清平墟与沙井墟。
图6 1887年广东全省水陆舆图深圳地区
对西部组团缺少中间墟市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原因主要是中心墟市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的向外辐射与服务能力,并且占据了最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交通位置一般的墟市主要用来服务内部单个或两个村庄,不需要很大的规模,因此基层墟市足矣,这才形成了二级结构体系(图7)。
图7 西部墟市群结构图
4.1.2 中部“中心—中间—基层”墟市体系
中部墟市群位处深圳中部地区,涵盖了深圳河流域与广九铁路,形成了“中心—中间—基层”的完整的三级墟市体系结构(图8)。中心墟市和中间墟市匀度值均>1,相对均匀地分布在中部地区,呈现出中心墟市沿广九铁路散点状分布、在官署所在的区域范围内分布的特点。中心与中间墟市构成完整的中转—集散—输出的商品流通路线,不仅具有服务内部区域的能力,也有较强的向外辐射能力。基层墟市匀度值为0.69,主要受村落分布密度影响较多,位置多位于中心墟市、中间墟市腹地边缘。
图8 中部墟市群结构图
本文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后认为,基于河流铁路的发展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理体系是中部墟市群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中部墟市群地处观澜河、大沙河、深圳河等流域内,民国时期之前墟市数量较多且部分墟市对外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而广九铁路的建设影响了区域货物运输方式,改变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地理体系的格局。明清时期,形成广州—澳门南北轴线与其他城市构成“T”形网络。到鸦片战争后至解放前,香港取代澳门地位成为贸易巨港,使广州—澳门南北轴东移,形成广州—香港轴线[17]。此时的新安位于此轴线的中间位置,常作为两地贸易的中转集散地,而广九铁路的深圳铁路枢纽位于中部墟市群内。因此,中部墟市群地区极易形成以交通线路为主导的,具有一定向外辐射能力且整体规模宏大的墟市体系。而形成完整三级体系的原因是,对于远距离跨境交易的商品的流通,是由基层墟市进入较大区域范围内具有中转功能的中间墟市,而中心集市往往作为商品远销的终点或是大型集散点,此地中心墟市应铁路而生,所以需要中间墟市承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商品中转功能。
4.1.3 东部“中间—基层”墟市体系
东部地区整体地势较高,河流分布在北侧,墟市穿插在大鹏半岛山脉、龙岗河与坪山河流域之间,墟市群由中间墟市和基层墟市构成,形成了“中间—基层”的二级墟市体系,呈现出连续但不完整的二级结构。
从综合服务能力来看,墟市腹地重合度较低,除了能够满足内部区域的商业需求外难以做到拥有向外辐射的能力,但覆盖范围较广,能够满足东部这一片区较大的村庄商业需求。从空间分布关系上看,基层墟市不仅坐落在中间墟市的腹地边缘,也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区域边界处,中间墟市处于大鹏、南澳等东部主要地区的中心位置。
从村落密度来看东部墟市群密集程度较西、中部更高,却难以发展出中心墟市的原因是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即大片的连绵山脉使得其交通条件较差,难以发展出以某墟市为区域中心经济贸易点的结构,更易形成局部独立的墟市组团。而山脉之中仍有密集村落、墟市聚集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有部分客家先民南迁至此(图10)。在清·嘉庆《新安县志》中出现了“本籍”“客籍”等词汇,根据本义看“本籍”就是原本就是在新安县管辖范围内居住的村民,“客籍”指的是寄居本地的外地人,这里指的便是清代初年迁徙到新安县来定居生活的客家人。一方面因为迁徙时间较晚,条件地势较好的位置被占取,另一方面山区人少竞争小,环境封闭且受外力干扰较小,所以一般选择此地作为落脚点,因此在客籍村落较为聚集的地方形成了部分墟市。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墟市,如龙岗河和坪山河流域的坪山墟和葵涌墟,会发展成较高等级的墟市(图10)。
图10 东部墟市群结构图
本文从前人研究成果及施坚雅市场体系理论出发,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深圳墟市,试图回答深圳墟市的层级体系以及空间结构的特征这一研究问题。研究发现:
(1)通过交通地理位置、墟市商品流通路径、墟市商铺数量、墟市功能以及墟市服务的村落密度这五个评价指标对深圳墟市划分层级可知,民国初期,深圳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与主次分明的“中心—中间—基层墟市”三级墟市体系,在进行商品流通路径分析后发现清平墟、黄松岗墟、观澜墟和公明墟这四个具有向外服务功能的墟市应列入中心墟市,原被定义为中心墟市的王母墟和盐田墟因其地理条件而导致服务能力受限被重新定义为中间墟市。
(2)深圳墟市网络体系分区集聚,形成了中心墟市集聚的西部“中心—基层”墟市体系、墟市体系完整分布均匀的中部“中心—中间—基层”墟市体系和独立于山间对内服务的东部“中间—基层”墟市体系三大墟市群,体现出自然因素及交通条件,如山体、河流、港口及广九铁路的位置,以及社会因素,如行政中心的位置、珠三角商贸网络关系、族群迁徙等因素的影响。
图、表来源
图1:作者基于清·康熙《新安县志》、清·嘉庆《新安县志》和 1997 年版的《宝安县志》绘制;
图2、4:作者自绘,底图源自《新安县全图》;
图3~10:作者绘制;
图6:https://mp.weixin.qq.com/s/-f7qiYCvllAJLpAsQA9sg;
图9:根据深圳博物馆编写的《深圳古代简史》第191页改绘;表1:作者基于对参考文献[5]、[9-11]以及《掌上沙井》、《深圳商报》的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图9 深圳、香港地区客家人分布图
表2~5:作者基于研究结果自绘。
注释
1)Arcgis中一种测算周围领域中密度的工具,可计算点要素的密度。
2)施坚雅根据人口与市场的对应关系、不同人口密度下墟市的平均服务面积和服务半径,推算出国内大多数基层墟市的服务半径趋近与 3.4km。
3)最邻近点分析法将每一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平均观测距离与基于随机分布假设的、理论上的平均距离进行比较。至于某一布局是聚集还是随机的亦或是均匀的,须根据比率值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