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规律分析

2022-09-28 07:41朱才丰周冰原贾玉梅张德东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腧穴柴胡关联

张 娜,朱才丰△,周冰原,贾玉梅,张德东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常见的卒中后并发症,主要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等,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且两者互相作用又直接影响卒中康复预后,增加卒中后的死亡率和复发风险[1],是目前康复治疗的难点之一。现代医学治疗PSD 的药物较多,但其不良反应对卒中后的康复产生重要影响。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相对西药或普通针刺的单独运用,针刺联合中药可使卒中患者血清中5-羟色胺(5-TH)及去甲肾上腺含量明显改善,调节患者抑郁状态,对神经缺损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2-4],因此,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近20年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文献进行挖掘,以期从各异的针药处方中探寻规律,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提供药穴配伍的思路和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以“脑卒中后抑郁”“中风后抑郁”“卒中后抑郁”“针药”“针药结合”“针灸联合中药”等作为主题词检索、收集并筛选知网(CNKI)、万方(Wan Fang)、维普(VIP)三大数据库中近20 年来(自2002 年1 月1 日起至今)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类的文献。

1.2 纳入标准①与《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5]、《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继发性抑郁症[6]诊断标准相符的文献;②文献类型属于临床研究类的学术或学位论文;③有对照组参考且临床方案设计合理有效;④治疗手段为针刺、电针等针灸和中药相结合;⑤针药处方完整明确。⑥涉及重复发表的文献其数据仅使用一次。

1.3 排除标准①临床疗效不明显的文献;②主要治疗涉及西药的文献;③使用眼针、头针、腹针等特殊针刺方法的文献

1.4 数据的规范化 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7]、《中药学》[8]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所涉及得腧穴、中药等名词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

1.5 数据挖掘分析 将筛选出的文献针药处方数据录入Excel 表格中形成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6 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 18.0 进行关联分析,挖掘临床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中药和腧穴的配伍规律。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得到相关文献476 篇,经过剔重、全文阅读后筛选,最终纳入文献38篇,发表时间为2002至2022年。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RCT文献筛选流程

2.2 频次分析

2.2.1 腧穴频次分析 经严格筛选本次研究共纳入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文献38篇,包含针灸处方38 个。将处方中所有的腧穴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发现共使用腧穴266 次,涉及穴位57 个。将出现频次≥5 的腧穴按照降序进行排列,结果显示百会(31)、太冲(28)、三阴交(21)、内关(19)、神门(19)是使用频次前五的腧穴。详情见图2。

图2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选穴频次

2.2.2 频次分析 将涉及的57 个腧穴进行经脉频次统计发现,除四神聪等属经外奇穴外,涉及经脉14条,其中督脉(65)、足厥阴肝经(32)、足太阴脾经(30)、手厥阴心包经(21)、足阳明胃经(21)使用频次较多,而足太阳膀胱经(8)、督脉(7)、任脉(7)、足阳明胃经(7)选穴数目较多,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经脉选用频次

2.2.3 中药频次分析 将纳入的38 个中药处方进行单味中药频次统计发现,研究共涉及87 味中药,将出现频次≥5 的中药依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柴胡(37)、白芍(23)、石菖蒲(19)、郁金(17)、川芎(16)分别是使用频次居于前五位的中药。因甘草在本次纳入文献的复方中一般作为调和药性的佐使药使用,故在此次统计中不作为高频药物。详情见图3。

图3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选用中药频次

2.2.4 中药药类使用频次分析 将涉及的中药进行类别频次统计后发现,研究共涉及16种类别的中药,其中补虚药(104)、安神药(59)、活血化瘀药(58)、解表药(52)、理气药(48)分别是居于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药类。详情见表2。

表2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选用中药药类频次

2.3 药穴关联规则分析

对出现频次≥5 的药、穴进行关联分析,通过设置和调节参数发现当支持度为35%,置信度为90%时,可得到23 条药穴关联程度较强的数据。其中参数支持度、置信度是判断前项与后项关联程度的指标之一,其值越大说明前后项关联程度越高,相关性越大,两项之间的线条也越粗。详情见表3,图4。

图4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高频选用药穴关联规则

表3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高频选用药穴关联规则

2.4 聚类分析将所有频次≥5 的腧穴和中药进行综合降序排列,取排序后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0 位腧穴和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9 个有效的药穴聚类关系。详情见表4、图5。

表4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效聚类组合

图5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高频药穴聚类冰状图

3 讨论

PSD 的发病机制复杂,神经解剖或神经递质学方面的改变引起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下降是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的病因病机[9]。现代中医学者多认为脑卒中后抑郁属“因病而郁”[10],郁证为中风之变证。如《景岳全书·郁证》言“有五气之郁,因病而郁;情志之郁,因郁而病。”[11]《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必伏其所主者,治病之本也。”意为治疗疾病要抓住其本质,探求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辨证施治要做到审因论治。因此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时,中风后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关于郁证的认识,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指出体质素虚是郁证发病的内在因素,疏肝解郁是基本治法。“有素虚之人,一旦事不如意,头目眩晕,精神短少……似虚证,开郁顺气,其病自愈”(《赤水玄珠·郁门·郁》)。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以“六郁”立论,认为气郁为先,而后血、痰、热、湿、食等诸郁才形成。脑卒中患者多年老体虚,且久病必瘀,气血不足,无力充盈、鼓动脉道,致阳气衰少,脏腑、经络失养,肢体偏枯,情绪低落。因此卒中后抑郁在中风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多由虚、瘀、痰、火郁结,气血瘀滞,肝气失其调畅,神明失其依凭,致情志抑郁。病位在脑,兼有心、肝、脾等异常,同时可出现相应的躯体症状[12]。治疗时在疏肝解郁,开窍醒脑的原则上,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审因论治,针药并用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本文通过频次分析研究显示,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使用的经脉主要是督脉、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督脉“行脊里,至风府,入于脑”,为阳脉之海,阳主神也,因此督脉通调,阳气旺盛是神明清展的前提[13]。足厥阴肝经主疏泄,与督脉会于巅顶。足太阴脾经支脉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气健运,则神志安定。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历络三焦,调畅气机,宁心安神。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主运化,亦是治疗中风偏枯的常用经脉。经络之间一通一补,一疏一调,同调整经络脏腑阴阳之虚实。此外,使用频次较高的前五个腧穴分别是百会、太冲、三阴交、内关、神门,共同起通督醒脑、疏肝健脾、理气安神之效,与经脉相合,疏肝解郁,调神醒脑同时兼顾补虚与活血等治法。联合应用的中药类别以补虚药为主,其次是安神药,兼顾郁证发病本与标。补虚药的运用以甘草、白芍、当归、白术、党参为主,多归心、肝、脾三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载:“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又“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神统魂魄,兼赅意志”。《灵枢·本神篇》载:“心有所忆谓之意。”肝失疏泄,木郁克土,思虑过度亦伤脾,健脾可养神。“肝体阴而用阳”,使用肝经补虚之品,使肝阴得以补充,肝气得以条达。诸补虚药合用兼顾心肝脾三脏,且经络腧穴的选用亦合于病因病机,两者相合利于本病的治疗。

通过对药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百会和柴胡的关联程度最高。百会为督脉要穴,居巅顶,是百脉会聚之处,可通达连贯周身脉络与经穴,调节各经经气。针刺百会可直通脑腑,醒脑开窍,平衡阴阳,阴平阳秘,则精神乃治。柴胡是疏肝理气、调畅情志之要药,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14],柴胡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涉及细胞、代谢、应激应答等多个生物过程起到抗抑郁的作用。与腧穴百会相配,两者共奏疏肝理气、调神解郁、醒脑开窍之功。药穴关联程度第二位的是柴胡-太冲,太冲是足厥阴肝经原穴,疏肝养血作用显著,两者相配符合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特性,为疏肝理气解郁之有效配伍。

基于聚类分析,9 个有效聚类组合又可再做分类。第一类:柴胡-太冲-合谷-枳壳-陈皮-香附-内关-三阴交-当归-川芎-四神聪-白芍-白术。柴胡、白芍、香附、川芎、陈皮、枳壳为柴胡疏肝散的组方,是治疗众多身心疾病的重要方剂,有疏肝理气,通达血脉之效[15]。其中柴胡有疏肝解郁,和解表里之效;白芍、香附、川芎共同和畅肝经气血,和缓气郁之痛;枳壳、陈皮奏理气行滞,和胃宽中之功。另白术、当归健脾益气,补血活血;四神聪、内关共同醒脑开窍,宁心安神;太冲、合谷“开四关”,疏肝养血,气血同调。三阴交益气血,养肝肾,补脾胃,助运化。此补气养血,行气活血,行补兼施,补而不滞。第二类:石菖蒲-远志-神门-酸枣仁-印堂-神庭-合欢花-百会。其中石菖蒲、远志通窍益智,交通心肾;酸枣仁、合欢花养血解郁、安神助眠;印堂、神庭、神门、百会调神醒脑,宁心安神,此为治疗郁证的重点药穴。第三类:足三里-半夏-党参-茯苓-赤芍。足三里健脾益胃,补益气血;党参健脾益肺、益气生津;半夏、茯苓健脾宁心,化痰和胃;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此类可健脾助运,益胃生津,以充后天之本。第四类:红花-桃仁-丹参-郁金。为活血化瘀类药,主治因正气亏虚无力推动血行导致的脉络瘀阻。在实际临床用药取穴时,应注意到脑卒中后抑郁为中风与郁证之合病,病机复杂,证候虚实夹杂,体虚和瘀滞是中风与郁证共同的病因及病理产物,治疗时应在疏肝解郁、开窍醒脑的基础上,重视消补兼施治法的应用,审因论治。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抑郁虽病因病机复杂,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近20 年来三大数据库中相关临床文献发现,针药结合治疗该病选穴用药仍有一定的规律,脑卒中后抑郁以肝郁体虚为核心,脏腑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病位在脑。紧扣病因病机,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在疏肝解郁,开窍醒脑的同时,消补兼施,审因论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参考。

猜你喜欢
腧穴柴胡关联
基于柴胡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旅途止泻按脾腧
“本草”说养生
奇趣搭配
拼一拼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智趣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
高手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