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欢, 杨丽丹, 郑永红, 苏军凯
(漳州正兴医院 消化内科,福建 漳州,336000)
消化道出血是因多种疾病侵犯消化道血管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呕血、黑便、贫血和发热等[1]。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则极易引起休克、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内镜止血术是临床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式,具有快速锁定出血点、创伤小及止血率高等特点,可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2]。但由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接受内镜止血术治疗后,其发生再出血风险较高,加之该术式存在一定创伤,若未能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则可能直接影响临床效果和预后结局。综合护理为现代化新型干预模式,集小组护理和责任护理优势为一体,通过对行内镜止血术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为内镜止血术实施、术后恢复提供良好保障[3]。本研究对行内镜止血术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经过漳州正兴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于本院行内镜止血术的13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 符合《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学》[4]中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② 具备内镜止血术治疗指征、耐受性;③ 临床病例、检查资料等完整、真实;④ 思维正常,认知清晰,具备一定交流、配合能力。排除标准:① 入院时处于临终状态;② 入院时已发生休克、窒息等并发症;③ 合并恶性肿瘤、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等其他严重疾病;④ 合并器官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⑤ 伴有语言、听力以及精神等功能障碍,无法有效配合研究。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5例)。2组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出血至治疗时间及出血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至其出院,并随访1个月。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告知其及家属治疗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密切观察其病情及临床表现,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合理用药等相应护理措施。待患者的病情恢复至稳定,予以饮食、生活等方面的基础指导。出院时,详细做好出院指导,包括休息、饮食、药物、自我观察出血征象及应急处理措施等,重要事宜采用书面形式叮嘱,如用药情况、复诊时间等。出院后,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1.2.2 综合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至其出院,并随访1个月。
1.2.2.1 术前护理 ① 加强健康宣教:收集、整理患者的所有信息、病例资料,参照相应检查结果初步评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消化道出血病因、症状表现等相关知识,并明确内镜止血使用的仪器设备先进,疗效、安全性可靠。② 重视心理干预: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找出影响因素,给予根源性疏导与鼓励,缓解其负性情绪。同时运用手术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正性引导,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使其以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减少情绪应激对手术的不良影响。③ 完善术前准备:护理人员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找出潜在风险因素,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风险事件或异常情况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完善实验室检查,抽血交叉配血,测定血红蛋白(Hb)水平,了解患者的失血情况。
1.2.2.2 术后护理 ① 症状护理:治疗结束后,患者可能伴有咽部异物感、疼痛感等情况,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上述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消除其内心担忧。指导患者加强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可用温盐水漱口或应用草珊瑚含片,告知其数天后症状会消失。② 饮食护理:术后严格遵医嘱禁食,24 h后进食温凉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忌食过热食物,且需防止粗糙食物引起再出血,并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确保摄入充足营养,促进恢复。③ 生活护理: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和温馨的病房环境,协助其取最佳体位,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避免发生呼吸窒息。④ 安全护理:当患者出现起立晕厥或头晕、心悸、出冷汗等症状时,指导其卧床休息,预防跌倒,护士应加强巡视。对于卧床的患者,定期协助其翻身、更换体位,对骨突、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防出现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⑤ 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及时记录护理小结,向其详细交代院外注意事项。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每日通过公众号、微信等推送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掌握预防措施及自护技巧。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纠正其不良行为,帮助其解决存在问题。
① 止血效果:止血成功,相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为显效;止血成功,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为有效;不符合上述判定标准为无效[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并计算出院1个月内再出血、继发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③ 恢复情况:记录止血时间、Hb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④ 血清相关指标:于干预前、干预3 d后及出院时,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Hb、血尿素氮(BUN)水平。
观察组中,显效4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2%(63/65);对照组中,显效37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76%(59/68)。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520,P=0.033)。
观察组发生1例继发感染,无再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为1.54%(1/65);对照组发生3例继发感染、3例再出血及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为10.29%(7/68)。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χ2=4.507,P=0.034)。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Hb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前,2组的血清Hb、BUN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3 d后及出院时,2组的Hb水平均高于干预前,BUN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Hb、BUN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血清相关指标比较
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和中消化道出血,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占全部消化道出血的60%~70%[6]。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道炎症、肿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血管性疾病、血液病等均有可能累及消化道,导致出血。同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和进展与年龄、心理应激及饮食不当等诸多因素也存在密切关联[7]。近年来,在一系列因素影响和作用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内镜止血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故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从多个方面观察与评估了综合护理在行内镜止血术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对提高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具有显著作用。李青[8]的研究也显示,对行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升止血效果,且能够有效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分析原因为,临床发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情绪多不稳定,且治疗配合度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影响内镜止血术的实施和治疗效果。综合护理强调患者的中心地位,通过在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为患者提供系统、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外界诸多因素对止血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止血效果[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为,常规护理期间虽然也能给予患者围手术期的干预指导,但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化、差异性,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无法有效规避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而与常规护理比较,综合护理具有个体化、针对性等优势,可从围手术期不同阶段、患者出院等方面有效规避和控制并发症风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止血时间、Hb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综合护理可加快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恢复进程。分析原因为,护理干预是临床治疗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术前个性化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术中紧密配合,以及术后个性化干预指导等均能够更好地辅助内镜止血术的实施,从而为术后尽快恢复提供支持。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3 d后及出院时,观察组的Hb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BUN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这提示综合护理对于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Hb、BUN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分析原因为,当止血效果获得提升、术后康复进程加快时,血清相关指标也能得到相应改善。
综上,在行内镜止血术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加快恢复进程,更好地改善血清相关指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