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再华, 刘萍萍, 徐婷婷, 姚素秋
(广元市中心医院 1. 神经外科;2. 脑血管病科,四川 广元,628000)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动脉血管异常突起,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和颈部强直等,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介入栓塞术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为微创手术,安全性较高,但易引发并发症,不利于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循证理念是指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并提出循证问题,再借助循证支持制订护理计划的新型理念[2]。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旨在通过采取一系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3]。本研究分析基于循证理念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响。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行介入栓塞术的10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资料,并经广元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纳入标准:① 符合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标准[4],并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② 首次行介入栓塞术治疗;③ 发病至就诊的时间<6 h。排除标准:① Hunt-Hess分级[5]为Ⅴ级;② 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③ 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免疫系统疾病;④ 发病前具有认知和行为障碍。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比较2组间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1.2.1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对照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护理至出院。① 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式、手术流程和术后并发症等。叮嘱患者在术前12 h禁食、禁饮,保证充足的睡眠。② 术中,安抚患者的情绪,做好术中保温工作,包括对手术所需液体进行适当加温及采用保温毯覆盖患者的手术区域,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完成手术的相关操作。麻醉药物尽量使用半衰期较短的药物。③ 术后,待患者苏醒,协助其返回病房,及时将手术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返回病房后将患者的头部适当抬高,但不得超过30°。于手术后6 h,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颅内压变化,每隔30 min记录1次,待平稳后,每隔1 h记录1次。术后6 h可适当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术后2 d,若未发现不适可过渡为普食。术后1 d,护理人员或家属适当为患者按摩四肢或进行一些床上被动训练,幅度稍小、用力适宜。出院前,为患者制定出院护理方案,嘱家属监督并协助患者完成方案内容,定期复诊。采用每个月1次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每隔3个月复诊,随访6个月。
1.2.2 基于循证理念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观察组患者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护理至出院。
1.2.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及多名高年资专科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入组前均需接受与循证护理知识相关的培训,了解颅内动脉瘤的疾病知识和护理要点,对患者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和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学习,由组长进行定期考核。
1.2.2.2 提出问题 术前,小组成员仔细阅读患者的资料,与其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诉求,结合其具体治疗方案,在组内进行讨论后提出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含术后并发症、不良情绪和手术效果等。
1.2.2.3 循证支持 术前,小组成员通过翻阅以往的病历、查询文献资料等手段,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心理问题及其他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原因进行总结。
1.2.2.4 证据评价 小组成员对已有资料进行组内讨论,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1.2.2.5 循证应用 ① 术前,除基础健康宣教外,由小组成员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其宣泄负面情绪,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以缓解其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② 术中,做好手术室消毒工作,对患者的出血量和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记录,小组成员与麻醉医师进行交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麻醉后不良反应,如呕吐、眩晕等症状,若出现,须及时进行处理。③ 术后,小组成员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对穿刺点进行密切关注,术后1 d内,限制穿刺肢体活动,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出血、感染和血肿等现象,若出现,须及时进行处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勿用力排便和咳嗽等,关注患者的情绪,重点关注其颅内压和血压水平,警惕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关注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大小便排泄情况,做好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处置准备工作,以便早发现、早处理。帮助患者按摩肢体、进行翻身等,以防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等。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其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保证饮食清淡和营养摄入,鼓励其下床走动,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出院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监督其完成。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按时用药,嘱其按时复诊,若出现异常情况,须及时就诊。采用每2周1次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康复和用药情况,根据反馈情况由小组成员讨论后适当调整或优化康复方案,每3个月复诊1次,随访6个月。
1.2.2.6 总结分析 组长定期组织循证讨论,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总结,不断丰富循证问题和解决方案。
① 详细记录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② 随访6个月后复诊,采用脑血管造影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根据检查结果,将颅内动脉瘤栓塞完全,且患者身体恢复良好判定为显效;将颅内动脉瘤栓塞完全,但存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判定为缓解;将颅内动脉瘤栓塞不完全,且存在严重脑血管相关并发症判定为无效。将显效率和缓解率计入康复总有效率。③ 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对患者术前、随访3个月和随访6个月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NIHSS共45分,分数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④ 用改良Rankin量表(mRS)[7]对患者术前、随访3个月和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mRS总分0~6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
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穿刺点出血1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穿刺点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4例,动脉瘤再次破血2例。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5%(2/52),低于对照组的19.23%(10/52),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029,P=0.014)。
观察组中,显效22例,缓解27例,无效3例;对照组中,显效15例,缓解27例,无效10例。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4.23%(49/52),高于对照组的80.77%(42/52),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308,P=0.038)。
术前,2组间mRS和NIHSS的评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在随访3个月和6个月后的mRS和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随访6个月后,2组的mRS和NIHSS评分均较随访3个月后降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mRS和NIHSS评分对比分)
颅内动脉瘤由血管畸形引起,血管先天性异常或后天损伤会使血管壁弹性下降、功能减退,血液流动过程中对血管壁产生压力,逐渐膨出或扩张,从而导致破裂,具有极高的致残和致死风险[8]。介入栓塞术是目前颅内动脉瘤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易引发并发症,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循证护理是指通过提出循证问题、获得循证支持、评价循证证据等一系列方式来提升护理质量的科学护理方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对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进行干预,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加快康复[9]。本研究将上述护理方式相结合,结果发现,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分析原因,将循证理念作为基础,通过组建循证护理团队,给予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效果方面,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更高(P<0.05)。究其原因,循证护理将科研结论、患者需求与临床实际情况等相互结合,预测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加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介入栓塞术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并根据电话随访结果适当调整康复方案等,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恢复起到积极效果。李明霞等[10]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发现,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在随访3个月和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P<0.05)。王燕[11]的研究表明,循证护理能够改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论一致。分析原因为,基于循证理念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通过实施有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规避可能引发不良预后的因素,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在发生神经功能障碍、肢体偏瘫等不良预后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进而促进其尽早康复,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对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康复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